延迟退休对养老基金平衡与就业的影响
2016-08-13朱子云吴雪
朱子云 吴雪
摘 要:本文分别从延迟退休对养老基金和对就业的影响两个角度,侧重剖析我国当前国情下实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利与弊。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数表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中外法定退休年龄和人均预期寿命的比较,指出在我国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具有可行性,并得出我国在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新形势下,提高退休年龄可以弥补庞大的养老保险收支缺口的结论。在就业方面,文章以青年就业为出发点,从个人、企业、社会各个方面分析延迟退休对就业市场的消极影响,并相应地提出弹性延迟退休和逐步延迟退休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延迟退休 养老基金 青年就业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养老基金收支平衡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不少国家都已经制定或正在拟定退休年龄的调整方案。而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调整退休年龄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我国调整退休年龄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 “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但“延迟退休”与“提前退休”现象的存在,使得退休年龄制度的实施存在很大的问题。且由于该退休年龄制度是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寿命较短的背景下制定的,在经济高速发展,人均寿命大幅提升,却仍处在“未富先老”状况下的中国,老年人规模大,实施新型养老保险制度较晚,导致社会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十分庞大。面对这样的实际国情,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何时做”、“怎么做”的问题。
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同时从增加养老金收入和减少养老金支付两个方面来有效缓解养老金的支付风险。但是,由于担心延迟退休年龄会因发生增加劳动力供给而增加失业,所以,几乎所有延迟退休年龄的议案都会遭到当事国大多数民众的反对。早些年,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都曾因政府推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而发生过大规模的罢工、游行等抗议活动。在我国,2008年11月份人民网进行的一项关于是否赞同延迟退休年龄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有超过77%的网友反对延迟退休年龄。
二、我国延迟退休与就业问题的研究
1.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延迟退休使得本来就少的就业岗位更加稀缺,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在校大学生涌入职场,他们的就业核心主要是一些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而延迟退休使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时间延后了,挤占了年轻人就业机会,即所谓的挤占效应。这势必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使得拥有较强学习能力的现代大学生的才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优秀人力资源无法进行最优整合。特别是大部分延迟退休的老年工作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精力不足,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较低,他们继续占据重要岗位使劳动力的新陈代谢大大减弱,从而加剧就业紧张形势。所以从长远来看,延迟退休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导致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型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和政策的创新。而青年工作者是社会消费的主力军,延迟退休让这个群体就业压力加大,失业率上升也相应的迫使他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消费。消费萎缩会导致国内需求不足,进而引起就业不振,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家庭条件并不优越且靠出卖体力劳动生存的低收入阶层而言,他们希望早点到达退休年龄,领取法定退休金,而延迟退休对于他们既是一种身体的负担,也是一种心理的煎熬。大多数下岗职工由于身体、能力限制,很难实现再就业,所以延迟退休对他们的生活和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从近年来中国政府越来越关注“民生”、“以人为本”,从这一层面来看,延迟退休对这类群体而言是不太合乎人情的。
再者,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在现行退休年龄后继续工作,不少老年人向往舒适而有保障的退休生活。强制性延长退休年龄,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将延长劳动年限。这对于相应的社会服务,比如针对年长劳动者的医疗服务、教育培训和就业服务等,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事实上,部分国家在推行延长退休年龄的过程中,选择弹性退休模式,就是出于增强政策灵活性,减轻社会震荡的考虑。
就企业而言,一方面,延迟退休使得具有丰富经验、专业技能的老年工作人员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降低了企业重新培养或者聘用相关人才的成本,为那些不愿退休的职员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使得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率增大。支持延迟退休的一方表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是一定的,并不取决于退休人员所占岗位的数量,而是取决于经济发展創造的就业岗位数量,只要退休人员的工作参与适应经济的发展,就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但是从另一方面,延迟退休的主要是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信息时代风起云涌,智能手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难免使一些年龄偏大的人群措手不及,相比年轻人而言,一些新理论、新概念的引入,无法使他们在短期内接受并理解。但是企业需要技术和知识更新,延迟退休不利于企业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对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阻碍作用。目前很多行业为了发展,采取“内退”、“退养”等多种形式,单位部分职工在法定年龄还没到的情况下实际已脱离岗位,以此实现企业的吐故纳新,保持竞争活力。延迟退休政策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社会各个利益群体都会产生影响,根据我国老龄化快速推进、养老金缺口逐步扩大、人均寿命提高、健康状况改善以及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等现实状况,将延迟退休摆上改革日程是完全必要的,并且应采取符合国情的“渐进式”的做法。
2.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2.1引导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创业,青年工作者凭借其知识、技能和对新兴事物的运用,可充分发挥其潜能,走自主创业之路。
2.2发展面向生产企业的外包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是一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新兴产业,它能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使有能力的青年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2.3企业要进行产业结构合理优化,以协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以减少结构性失业。带动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4政府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政府就业目标责任制,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大经费投入,并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民工进行自主创业。
2.4实行弹性退休制,在知识经济领域工作的人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可适当提前退休;企业职工可依据身体状况、工作能力决定退休年龄。
三、结语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和就业问题的重大影响,论证了我国现阶段实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可行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政府也正努力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本文旁征博引、鞭辟入里,通过对延迟退休与养老保险金和就业的相关性研究,适时合理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缓解就业压力和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做出了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平等.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魏加宁.养老保险与金融市场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43.
[3]钟仁耀.养老保险改革国际比较 [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美]老伦斯·汤普勒(Lawrence Thompson),孙树菌等译.老而弥智:养老保险经济学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5]樊明退体行为与退体政策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朱子云(1994—),男,籍贯:安徽省黄山人,学历:本科,在读于安徽财经大学;国际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