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的极简美学
2016-08-13魏春霞
魏春霞
[摘要]岩井俊二是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推手之一,被称为新派“映像作家”,他对于青春爱情电影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清晰的影像风格与细腻的情感脉络是其电影的主要风格。动画长片《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作为真人电影《花与爱丽丝》的前传,是岩井俊二执导的首部动画长片作品。该部作品无论是剧情设计还是人物形象都呈现出极简主义的美学特征,延续了岩井俊二电影风格的同时,也探索了动画电影艺术表现力的更多可能。
[关键词]《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极简主义;电影美学
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是日本新电影运动的主要推手之一,被称为新派“映像作家”的他对于青春爱情电影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清新的影像风格与细腻的情感脉络是其电影的主要风格特征。岩井俊二擅长以影像和音乐叙事,成为主导电影的叙事语言,相对于人物对白的苍白无力,岩井俊二认为影像和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二者构成的艺术表现力也是有待于深入开发的。从1995年的纯爱电影《情书》开始,岩井俊二的爱情片就成为观众极力追捧的青春爱情电影,片中欲说还休、内敛含蓄的情感表达显示出岩井俊二深受日本文化浸润的日式含蓄之美,这种纯美、伤感的青春和爱情深深地感染着全世界的观众。岩井俊二独特的电影艺术风格在2015年延续到了动画电影领域,《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作为岩井俊二的首部动画长片寄托了岩井俊二本人的艺术期待与观众对岩井俊二艺术创作的期许。即便是动画电影,该部作品仍然深刻地体现着岩井俊二的影像风格,对青春做着真实而唯美的注脚。该片虽乍看之下略显“粗制”,但是整体看来呈现出极简主义的影像美学特征。本文从该片对青春的极简美学描摹、叙事表达的去繁求简、人物形象的极简之美三方面探讨岩井俊二打造这部青春动画长片的具体方法及美学意象。
一、青春映像的极简主义之美
导演岩井俊二对于青春的理解透过其多部青春片可以略知一二。电影《情书》中的青春是唯美却又充满遗憾的。两个藤井树之间的懵懵懂懂、未曾告白的爱情,青春逝去后只留下无尽怅惘与满腔遗憾。《四月物语》中的青春是诗意浪漫的,充满了未知与惊喜。暗恋学长的北海道少女榆野卯月终于考取武藏也大学,与暗恋已久的学长同校,“少女情怀总是诗”将榆野卯月充满浪漫期待的青春岁月完全概括出来。《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的青春是残酷而炙热的。同学之间的霸陵,莲见雄一的青春是酷烈而迷惘的,在音乐中自我封闭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而《花与爱丽丝》中的青春是即将成熟的告别式,转瞬即逝。少女花和爱丽丝的友情正如同二人的青春岁月一样,在岁月的不断流逝中逐渐发生着改变,随着二人的逐渐成熟,她们之间的友情也在经历着岁月的考验,是结束,也可能是另一段新的开始。岩井俊二在他的电影中,不断探讨青春的意义,书写着各不相同的青春的形式。但是,在他的眼中,青春唯一不变的是纯粹和简单,友情可以简单地开始,一场暗恋也能够简单地开始,莫须有地草草结束,这种纯粹与简单是岩井俊二给予青春的重要标签。
《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正是在岩井俊二这一极简主义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影像的构筑和情感的梳理。片中构建并展示的影像空间十分有限,针对学生生活的单调性而言,岩井俊二将叙事场景、叙事空间只局限在学校和家里,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场景也仅限于几个标志性的蜿蜒小路。简化的叙事空间中,却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荷尔蒙作用下的躁动与不安,基于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依靠幻想而编织的庞大的异想世界,在成人世界看来荒唐可笑的事情,在青春校园里成为无比重要、可信度极高的事情。因此,青春时期的事情都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其中蕴含的却是真诚、纯粹的情感。
岩井俊二在片中描绘的具有极简主义之美的青春,主要是围绕青春时期单纯、简单、含蓄的情感进行呈现的。转学生有栖川彻子由于名字刚好与“爱丽丝”读音相同,所以常常被人称作爱丽丝。初到石之森学园,班级同学却对她敬而远之,甚至带有一丝敌意。由此牵扯出的“犹大杀人事件”让有栖川彻子心头掠过一丝担心,但又迅速被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压制下去。偶然间,有栖川彻子发现自己现在居住的房子,就是“犹大杀人事件”中的“犹大”曾经的住所,而隔壁经常窥视自己的女孩竟然是自己留级的同班同学“死去的犹大”的同班同学。被“犹大杀人事件”困扰的爱丽丝主动上门找到了荒井花,二人围绕“犹大究竟是否真的死了”开始了侦探调查,二人的友谊也就此开始。围绕着“犹大杀人事件”,这个宁静的乡下学校里浮现出诸多既现实又荒诞的微小事件,也牵扯出青春期少男少女纯真的情感事件。
爱丽丝与花的友谊几乎没有自我介绍就开始了,而花对于汤田的懵懂爱情也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浮现出来,又在花再次与汤田重逢后,消失在花的尴尬情绪之中。《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当中的青春,是岩井俊二定义的简单、单纯的青春,呈现出一种更纯粹的姿态。但是这种简单并不意味着虚无和不堪一击。花与爱丽丝之间自然生成的友谊无比坚固,在爱丽丝发现花不见了以后,天真地以为花被卷入车下,而制造了一场不小的骚乱,直爽的爱丽丝与古灵精怪的花十分有默契地产生着情感的化学效应。而花对汤田的爱慕,也并非成人看来的那样随意和可笑,执著地爱恋着汤田的花,甚至以为自己用蜜蜂杀死了汤田,愧疚不已的花从汤田转校后就再也没有踏出过家门。岩井俊二在片中描绘的青春是关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友谊以及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恋的,青春时期的感情总是来得直接,离开时也会在心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
二、单线推进的叙事简化之美
《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相对于岩井俊二的其他电影而言呈现出极简的叙事风格。没有复杂的叙事结构,也没有复杂的故事内容,在“犹大杀人事件”作为叙事线索的串联之下,分别牵扯出女同学陆奥睦美曾经被霸陵、陆奥睦美假装“犹大”附体、陆奥睦美为爱丽丝祛除诅咒、花深深地爱恋着汤田、爱丽丝与花一同寻找汤田的生死下落等小事件,而这些事件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从爱丽丝转学到学校开始,一直到“犹大杀人事件”水落石出以后,花与爱丽丝重返校园结束。
单线叙事的极简主义之美在该部影片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一件件小事情共同构成了电影女主角爱丽丝转学后的生活,细碎而平常。但是平凡的生活,却在爱丽丝芭蕾舞梦想的映照之下呈现出诗意、浪漫的不平凡之美。从电影开场,以单线条简笔画的形式描绘的爱丽丝跳芭蕾舞的场景,舞蹈和音乐几乎构成了爱丽丝的整个世界,周围环境几乎只存在轮廓,没有具体形态可言,爱丽丝的世界中只有舞步和音乐的存在。故事推进的过程中,爱丽丝不止一次地层示了她的芭蕾舞蹈,优美的身姿象征着爱丽丝健康成长的年轻身体和美好的青春年华。如果说,整部影片叙事呈现出略微的复杂之处,就是这几处对于爱丽丝芭蕾舞的表现上,舞蹈的唯美场景让观众暂时脱离了叙事氛围和叙事线索,单纯地对于爱丽丝的青春之美进行欣赏。
转学生爱丽丝来到这所乡下学校以后,遭到了同班同学的冷遇,同学们甚至开始排挤她。而一切都是因为她坐在了“死去的犹大”曾经坐过的位置,破坏了陆奥睦美同学设置的结界。看似荒唐可笑的故事情节,让一班同学描述得惟妙惟肖、真实可信。爱丽丝开始相信“曾经有四个老婆的犹大被杀”的传说了。直到运动会时,陆奥睦美告诉了爱丽丝关于“犹大杀人事件”的真实情况,爱丽丝猛然想起自己曾经在新搬进的家中发现汤田同学的考试试卷。自己居住的房子是汤田曾经的居所,隔壁时常窥视自己的荒井花又是目前能联系到的汤田唯一的同学,“犹大杀人事件”似乎比爱丽丝想象的与自己更为靠近,甚至与自己好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奇的爱丽丝主动登门拜访荒井花,并自然而然地开始协助荒井花调查汤田同学的生存现状。至此,事情发展得十分自然,一直在校园和家中的爱丽丝与荒井花一起开始了一场寻找汤田的探险之旅。而这期间,爱丽丝认错了汤田的父亲,追随汤田父亲年迈的同事展开了一场跟踪式冒险,这场意外之旅,轻松自然,年老与年轻在对比中呈现出岁月无声流逝的残酷印记,而单纯可爱的爱丽丝则收获了生病的老者带给自己的人性的宽容和善意的温暖。最终,爱丽丝陪同花见到了花日思夜想的汤田同学。再次见到汤田的花,竟然害羞得只想逃走,根本说不出完整的话。在爱丽丝的鼓励下,花对汤田简单地问候了几句,就匆忙地拽着爱丽丝逃走了。而持续了一年半的自闭生活,也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重新见到汤田的花,将过去充满负罪感的自己救赎了,曾经的愧疚也释然了,曾经无法释怀的爱情也在那一瞬间消失不见,成为花与爱丽丝对话中的一句甜蜜的玩笑。
影片的叙事只是以最简单的单线叙事推进,尽量简化的叙事表现出爱丽丝青春岁月生活内容的单纯,甚至是枯燥乏味,但是这些细小的、荒唐的“事件”成为爱丽丝生活的调味剂,不管是真是假,是事实还是幻想,是友谊还是爱情,都在日子的一天天流逝中组成爱丽丝青春最简单的,也是最唯美的旋律。
三、人物形象的极简影像之美
岩井俊二对于影片《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的人物形象创作,力求人物形象的简洁明朗,同时舍弃了传统日本动画中人物形象过于夸张的卡通化艺术特征,影片中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与真实人物一样的身体特征和肢体语言。而这种具有类似真人身体形态艺术描摹的创作效果正是由于岩井俊二在《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的人物形象设计中使用了电影转描技术,即利用真实人物的影像,在数字技术的处理之下,逐祯追踪真实人物的真实身体形态特征和实际运动特征,最终得到影片中观众看到的,几乎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相一致的人体特征和外部形象,以及所有与真实人物一样的肢体动作语言。在转描技术的辅助之下,《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虽然是一部动画电影,却呈现出如同真人版电影白描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甚至有时候会让人忘了其中的人物是动画人物形象。
在转描技术的表现下,片中无论是活泼开朗的爱丽丝、内向自闭的花,还是装神弄鬼的陆奥睦美,所有的人物形象都呈现出身体线条粗重的单线条特征,这种将真实人物的身体轮廓和肢体动作逐祯对应描出相应的轮廓的方式,让这些人物谈不上所谓的卡通形象比例,这种最接近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基于这些人物个性鲜明的灵动的灵魂。虽然片中的人物乍看之下线条单一,形象“粗制”,无论是头发、面部五官、手、腿等身体部分,还是人物的服装和配饰,几乎都谈不上任何细节,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有在单线条支撑下的动作与常人无异的简笔画少女形象。在岩井俊二的这种人物形象创作坚持下,人物形象的设计脱离了当前日本主流动画片的人物造型规则,接近真实白描的人物显得更纯粹、更单纯,也更闪亮,尤其将青春时代的少男少女的活力和青春的感觉充分展现了出来,简单的人物造型就将人物性格特征与年龄段特征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作为岩井俊二的首部动画长片,无论是人物形象的设计、故事情节的整理拿捏还是影像风格的设计等,都表现了其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即便脱离了真人电影世界,转战动画电影的岩井俊二仍然能够给予观众舒缓清新的影像世界和感人至深的情感世界。在其近乎极简主义的美学构建下,简单的人物、写意的场景与机智的对白,青春的样子在模糊不清的轮廓中渐渐清晰起来,完整了青春的含义以及观众对于青春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