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军旅”影视作品的地位作用
2016-08-13黄德智
黄德智
[摘要]在新中国的电影史上,“军旅”影视作品在主旋律影片创作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影视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军旅影视作品一直受到广大观众的喜欢,作品中洋溢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情怀,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无数革命军人灵魂的凝结,鼓舞了一代代革命军人和社会青年健康成长,进入新时期以后,军旅影视作品的创作更是出现了多样化创作的可喜局面。
[关键词]军旅影视;主旋律影片;精神文明;核心价值观;地位作用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在新中国的影视长廊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军旅题材的作品或弘扬毛泽东、邓小平的军事哲学思想,或描写我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略战术,或歌颂我军优秀的将帅及指战员的革命精神。这些作品有的大气磅礴,有的慷慨悲壮,在社会主义文艺的百花园中始终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气概,感染和鼓舞着一代代的中国观众。
一、军旅影视作品开“主旋律”影片先河,
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的军旅影视作品始终伴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步伐前进和发展,以其鲜明、深刻的主题,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独树一帜;为宣传毛泽东、邓小平的军事思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独特的作用。这些军旅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时间跨度大,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新时期,横跨整整一个多世纪;二是内容丰富、分量重,军旅题材的作品约占我国所有影视作品的三分之一,这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是分不开的;三是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始终是各大电视频道播出的“重头戏”,其热度一直不减,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四是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影视、广告、出版、发行等。
我国军旅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大约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0—1960),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钢铁战士》《南征北战》《翠岗红旗》《赵一曼》《中华儿女》等,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举,但影片《南征北战》无疑是这一时期最有分量的代表作品。
第二个阶段(1960—1966),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渡江侦察记》《雷锋》《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打击侵略者》《英雄儿女》《奇袭》《红日》《红色娘子军》《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这一时期主要是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
第三个阶段(1966—1976),主要作品有《侦察兵》、京剧《奇袭百虎团》等,由于受到了“文革”的冲击,我国影视界遭遇重创,作品寥寥。
第四个阶段(1977至今),主要作品有《南昌起义》《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惊涛骇浪》《士兵突击》《冲出亚马逊》《离开雷锋的日子》《百团大战》《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太行山上》《八路军》《新四军》《DA师》《突出重围》《历史的天空》《集结号》以及《激情燃烧的岁月》《解放》《红日》《我的长征》《八月一日》等。我国军旅题材影视剧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其创作空前繁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二、军旅影视作品的影响和作用
(一)很好地宣传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军事战略思想
我国的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在宣传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我党的相关理论政策方面,无疑起着先导和引领的作用。我们以1950年上影出品的史诗性的故事影片《南征北战》为例,该片以解放战争时期,涟水、莱芜和孟良崮战役为背景。1947年,我军在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以后,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大踏步地撤出山东解放区,收紧拳头,准备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该片全景式地、形象化地诠释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既有运动战,也有游击战;既有正规军,也有游击队的配合,较好地处理了“走”与“打”的辩证关系,一切“走”都是为了很好地“打”。影片集中反映了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思想,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的思想,“击溃敌人10个师,不如歼灭其1个师”打歼灭战的思想,人民战争的思想等。在毛泽东的这些光辉的军事思想的指引下,我军越战越勇,大踏步的后退迎来了大踏步的前进,充分彰显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巨大威力,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现代革命战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艰难曲折,经历了无数的牺牲,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可以这样讲,这部影片堪称我国军事题材影片的“扛鼎”之作,奠定了我国军旅题影视作品的创作思想基调。而后来所拍摄的《地道战》《地雷战》则充分彰显了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革命的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会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这就是这两部经典作品的灵魂。严酷的抗日战争,教育中国人民,拿起武器用自己聪颖的智慧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血战到底!能够把全国的老百姓动员起来,投身到解放他们自己的宏伟的事业之中,古今中外,实属罕见。而电视剧《DA师》和电视剧《突出重围》《冲出亚马逊》则将视角对准我军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立足于现代化的条件下,打赢高科技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的建军思想。
(二)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象的教科书
“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党和我军的根本宗旨。毛泽东的这一建军思想,充分体现了我军与旧军队的本质区别以及与国外军队的区别。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就为我军定下了“红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目标。我军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他们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他们走到哪里,打到哪里,就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哪里;他们很好地践行了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愧是一支党领导下的新型的人民军队。如影片《红色娘子军》《平原游击队》等,他们打到哪里,就把革命的道理宣传到哪里,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很好地履行了作为一支工作队的职能。在影片《上甘岭》《打击侵略者》《英雄儿女》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又把我军的秋毫无犯、英勇善战、严于律己的战斗作风带到异国他乡。《雷锋》则通过普通一兵很好地诠释了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淮海战役》《惊涛骇浪》则进一步反映了军民血浓于水以及我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陈毅曾深情地讲,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三)对全民的教化和引导作用
其实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已经远远超出其娱乐功能,对全体人民大众起着教育和鼓舞的作用,“在军旅文坛上独树一帜而又异常醒目,一扫近年来萎靡之风而独显其磅礴大气”。而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深入到民族的骨髓里、血液里。我们的军队有一往无前的精神,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倒。看《大决战》《百团大战》《八路军》《新四军》会为我军的一往无前、英勇善战的精神所倾倒;看影片《上甘岭》《英雄儿女》《雷锋》《惊涛骇浪》等,会为我军战士的侠骨柔情所感动,他们的大义、大智、大勇、大德,不愧是民族的优秀代表,是时代的楷模,是社会的风向标。一部好的军旅题材影视作品问世,会掀起一股观影高潮,数十家影视频道“狂轰滥炸”,数载以后人们还津津乐道。电视剧《亮剑》一问世,社会便掀起一股“亮剑”热潮,人们对李云龙这样“怪异”性格的英雄,更是偏爱有加;当《士兵突击》横空出世,其经典的台词“不抛弃,不放弃”便不胫而走,一时被社会,尤其是广大的青少年朋友奉为“圣旨”,其影响可见一斑。军人的那种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军人所特有的精神气质,铸就了军旅题材影视作品的“魂”,成为社会、民族、时代的风向标、导航仪。
三、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发展的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以及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风格题材更加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旅题材影视作品突破了过去那种“高”“大”“全”的呆板模式和“脸谱化”的倾向,既有正剧,也有喜剧“冷幽默”;既有故事片,也有室内剧,使其题材和风格更加多样化,作品所塑造的人物也更加丰满、真实感人,而且更加注重对人物性格的深度挖掘。这期间,既有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史诗电影,如反映朱德元帅率领我太行山军民浴血抗战的《太行山上》,全剧用数字摄影机拍摄,更具历史的真实感,一万多个镜头,让人目不暇接;反映我军在特殊时期发展壮大历程的电视剧《八路军》《新四军》;也有反映普通士兵成长的《士兵突击》《历史的天空》;以及塑造具有倔强性格的八路军指挥员的《亮剑》;主人公一生献身军旅生涯、情牵军旅生活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还有反映我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冲出亚马逊》《DA师》《突出重围》等,以“红”“蓝”两军的对抗演练,充分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在新时期的革命化、正规化建设,展现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举起手来》《追击阿波丸》则以“冷幽默”的形式,展示了战争的另一面;而《炊事班的故事》《卫生队的故事》则以喜剧的手法、室内剧的形式,反映了新时期我军基层官兵的喜怒哀乐,令人忍俊不禁。各种题材,风格多样,异彩纷呈。
(二)反映军人特有的气质和性格特征
军旅题材影视作品与其他影视作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军旅作品要反映军事、军人、士兵的生活。当兵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因此特殊的生活环境铸就了军人不一样的性格气质。临危不惧、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军旅作品就要很好地反映军人的这些特质,这也是军旅影视作品深受广大观众厚爱的原因之一。如《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作为八路军的一个指挥员,平时大大咧咧的,有点不守“规矩”,常常是我行我素,不按常理“出牌”,这样一位“怪异”的指挥员也时常令上级头疼不已、同事奈何不得、对手闻风丧胆!这一形象极大地颠覆了我们过去在荧屏上看到的八路军指挥员的形象。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浑身都是“刺”的英雄人物,却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他常常对上级的指示“阳奉阴违”,喜欢斤斤计较,还爱占点“小便宜”,小肚鸡肠,爱“捅娄子”;但在他的骨子里却有一股敢于“亮剑”的精神,就是明知自己的实力不如对手,但也敢于亮剑,这种“亮剑”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所缺乏的,也是时代所需要的。难怪该剧播出以后,便立刻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在全民中掀起了一股“亮剑”的热潮。人们都喜爱李云龙式的人物,觉得他骨子里很可爱,在他身上呈现出的是军人特有的精神气质。这一人物的成功塑造,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觉需求及精神需求,也使得我们对军人的塑造更加丰满、立体和全面,这样的形象,让人觉得更可信、可敬、可爱!我们再以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为例,他一生献身军旅,以军营为家,可以说对这个“家”他有太多的依恋、太多的情感。有时他也很固执、倔强,牢骚满腹,骂骂咧咧;但一旦要让他离开他一生为之战斗的军营,却又是那样让他恋恋不舍!可以说,李云龙和石光荣浑身上下都透出军人的那种刚毅、倔强的味儿。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都在为“孔方兄”忙碌,在某些领域受到金钱严重“腐蚀”的今天,这两个形象的“横空出世”无疑给人们好好地上了一课,除了金钱,我们这个民族特别需要的是精神。他们的形象已深深地镌刻在广大观众的心里,让人回味无穷。
(三)更加关注普通士兵的命运
从《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到《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顺溜,编导无不是把自己的镜头对准了普通一兵,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以独特的视角反映普通战士在革命军队熔炉里的成熟和成长,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无论是“许三多”的执拗、任性,还是“顺溜”的顽皮、执著,都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许三多因一个“意外”而来到部队,初来乍到,也惹出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但他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终于赢得了大家对他的尊敬,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战士。他的“不抛弃,不放弃”也成为时代的呼声和年轻人的信条。在看惯了鸿篇巨制、大人物的命运以后,许三多这样的“草根英雄”也许会更加使人感到可亲可敬。因为他离我们老百姓、普通人最近,最实在。将镜头对准普通战士,关注他们的成长,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是军旅题材创作方面的一个变革,这样的题材能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也进一步拓宽了军旅题材的创作领域。
(四)注意市场化的开拓
进入新时期以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也给广大影视创作人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就是怎样迎接市场的挑战,使我国的军旅题材影视作品既叫好又叫座?因此,无论是《大决战》《八路军》《新四军》,还是《太行山上》《冲出亚马逊》等影视作品,编导者们都力求使自己的作品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他们瞄准市场,掌握现代观众的心理,运用影视手段和影视语言,来讲述一个个好听又好看的故事,使得现在的军旅题材影视作品更加宏大、精彩。以《八路军》为例,这是一部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精心制作的电视连续剧,该剧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全景式地展现了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成长、壮大的历程,着力塑造了朱德、彭德怀、左权、聂荣臻、徐向前、林彪、杨成武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抗日救亡的中流砥柱。全剧巧妙地以张黑白、王铁锤、张茜、赵栓柱等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主线,把全剧有机地串联起来,将五人悲欢离合的命运与八路军的成长壮大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该剧既气势宏伟又结构紧凑,故事性很强,极大地增强了该剧的可视性,同时由于该剧的热映也带动了同名图书的畅销。革命军人的骨髓里渗透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恰恰契合了当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因而使该片既叫好又叫座。
(五)创作手法上的创新
新时期军旅影视作品在创作手法上,较之过去有了极大的突破,有了很多的创新,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心理。作品在叙事学、符号学、传播学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创作手法更加多样化,令人耳目一新。影视工作者们既善于驾驭宏观的叙事作品,如《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解放》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拍摄,具有史诗般的效果;同时也善于处理微观的“精雕细刻”的作品。对革命领袖人物的塑造也有了质的飞跃,突破了传统的领袖“模式”,让领袖人物回归到凡人之中,既反映他们在历史关头的雄才大略,也刻画毛泽东的怜子之情、周恩来胜利后的大醉、陈毅的诙谐、邓小平的内敛和沉稳,让观众觉得他们可亲可敬。作品中的革命领袖形象“经受着亿万观众从宏观到微观的省视,获得了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可和热爱”。影视作品的数字化和立体化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情趣,如电影《太行山上》的数字化,长达一万多个镜头,使影片的节奏感更强;而影片《集结号》则借鉴好莱坞的创作手法,向国外的大片靠拢,影片通过感觉、气味等元素营造出浓烈的战争氛围,其拍摄手法令人耳目一新,吸引着大量的观众走进影院。表现战争的手法更加多样,如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顺溜”所使用的狙击步枪,作为战争的一个特殊符号,始终贯穿该剧的始终。其他的非战争元素,作为一个个重要的符号,也进入到了影视作品的创作之中。
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在我国影视艺术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是时代的风向标、社会文明进步的晴雨表;军旅题材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凛然正气、是非曲直,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并独领风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广大官兵忠实地践行不辱使命、服务人民、听党指挥的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广大主创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军旅题材的创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