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心理健康与适应困扰的关系研究
2016-08-13梁彦红
梁彦红
(商洛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大一新生心理健康与适应困扰的关系研究
梁彦红
(商洛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ARS)和大学生人格测验量表(UPI),对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适应困扰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8.1%,专科生的检出率高于本科生,女生的检出率高于男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新生在学习方法困扰无显著差异,在适应性困扰及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存在显著的差异(F=5.631~31.691,P<0.05~0.01);心理健康水平与在适应性困扰及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和人际关系的困扰存在显著的相关 (r=0.245~0.524,P<0.01);心理健康水平对新生适应性、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具有预测性(F=20.44~120.97,R2=0.06~0.28)。心理健康水平对新生的适应性、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职业目标困扰和人际关系困扰具有显著的预测性,是影响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心理健康;适应困扰;大一新生
大学新生面临着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环境的巨大变化,调整自我,快速去学习,适应环境变化成为大学新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学新生如果不能根据环境的要求快速去学习和适应大学生活,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适应困扰。适应是指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构建良好心理,也是指个人与环境所形成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相对平衡状态[1-2]。要达到这种平衡状态,有机体可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作用实现。同化是把外部信息直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接受外部信息并与内部整合,而顺应则是调节自己的认知结构,目的都是适应外部环境[3]。就大学新生适应性的调查研究,国内近几年也出现了许多研究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调查集中在适应本身上[4-5];周莉等对新生适应性的研究主要是被试在人口统计学资料上的比较,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变化特点、趋势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影响[6-8]。但针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系统研究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对商洛学院这种地方本科院校新生的适应性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更少[9]。因此,根据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与适应困扰的关系,进而为新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其正确认识自我、有效适应大学生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校共抽取354名大一新生作为被试,对其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4份,回收率98.3%,其中有效问卷321份,有效率90.7%。大学新生年龄主要集中在17~20岁,按性别、生源地(城镇或农村)、是否独生子女、专业(理工类或文史类)、入学层次(本科或专科)等基本人口统计学变量统计被试基本信息。
1.2研究工具
采用国内具有权威性的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ARS)及大学生人格测验量表(UPI)。FARS量表是在台湾学者吴秀碧、贺孝铭编制基础上修订而成的[10]。该量表采用4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4,共37道题。主要从学习方法、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和人际关系5方面的困扰来探讨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量表的总分或分量表的分值越高说明适应的困扰越大。
UPI是为了发现、预防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早进行治疗而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卫生、人格健康调查表[11]。问卷共60个问题,其中有4个测伪题(第5、20、35、50题),采用的是非式选择,肯定选择的记1分,否定选择的记0分,UPI总分的计算规则是将除测伪题以外的其他56个题的得分。
得分求总和,其总分最高为56分,最低分为0分。根据UPI的筛选标准,可将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有明显心理问题者,筛选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应归为第一类:UPI总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第25题做肯定选择者。第二类为应引起关注者,筛选标准:UPI总分在20~25分(包括20分,不包括25分)之间者或第8、16、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或辅助题做肯定选择者。第三类为心理正常者,筛选标准:不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者应归为第三类。
1.3研究程序
该问卷的实测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由研究者组织的问卷发放员向被试发放问卷要求学生在40 min内完成。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7.0中文版对数据进行交叉表分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交叉表分析
由表1的交叉分析可知,调查的321名大一新生中,按照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把大学生分为心理正常、应引起关注、明显心理问题三个类别,心理正常者占到72.6%,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占到18.1%,应引起关注者占到9.3%。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做交叉表分析,结果显示,文史与理工、农村与城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人数比例差异不显著(χ2=0.555~1.343,P>0.05),即在这些统计学变量上心理健康水平上无显著差异。本科与专科、男生与女生比例差异显著(χ2=5.289~19.206,P<0.05~0.01),即在这些统计学变量上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显著差异,且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专科生,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女生。
表1 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交叉分类表(χ2)
2.2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新生适应困扰比较
由表2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新生在学习方法困扰无显著差异,在适应性困扰及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存在显著的差异(F=5.631~31.691,P<0.05~0.01)。按照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把大学生分为心理正常、应引起关注、明显心理问题三个类别,进一步的两两比较发现,心理正常者的各种困扰显著低于应引起关注者,应引起关注者的各种困扰又显著低于明显心理问题者。即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大一新生各方面的适应困扰较少,适应状况较好,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大一新生各方面的适应困扰较多,适应状况不好。
表2 心理健康水平大学新生在适应量表总分及各因子的差异
2.3心理健康水平与新生适应的相关分析
由表3的相关分析可知,心理健康水平与在适应性困扰及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和人际关系的困扰存在显著的相关(r=0.245~0.524,P<0.01)。
表3 心理健康水平与适应困扰及各困扰因子的相关分析(r)
2.4心理健康水平与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回归分析
由表4的回归分析可知,以心理健康水平为自变量,分别以新生适应性困扰、学习方法困扰、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人际关系困扰为因变量,得出心理健康水平对新生适应性、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具有预测性(F=20.44~120.97,R2=0.06~0.28)。
表4 心理健康水平与适应性量表总分及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大一新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8.1%,应引起关注者占到9.3%,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关注。学校及各部门应重点关注女大学生和专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新生其适应性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同[12]。心理健康水平的好坏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影响也极为明显。心理正常的大学新生适应性较好,应引起关注的大学新生适应性较心理正常的新生差,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大学新生适应性较差,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3]。
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适应性困扰、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职业目标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呈显著的正相关,即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适应性在FARS总分及其5个因子上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水平好的新生其适应性较好,其学习方法、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人际关系5个方面的困扰较少,心理健康水平不佳的新生适应性较差,其在学习方法、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人际关系5个方面的困扰较多,这与已有采用SCL-90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并将其与新生的适应性进行相关分析而得出结论相一致。
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适应性及学习方法困扰、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职业目标困扰和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回归分析可知,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适应性、学习方法困扰、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职业目标困扰、人际关系困扰间的回归分析较显著,但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可知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其适应性及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具有预测性,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好其适应性越好,其在资源利用、独立生活、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较少。心理健康水平越好新生的适应性越好,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有预测性。
地方院校与其他大城市中的高校相比,在自然环境、人际环境、学习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等方面具有差异性、独特性、区域性等特点,进而对新生的心理健康和适应性产生影响[14]。本研究只是针对像商洛学院这样的地方性高校的新生展开的,对这类学校采取相应对策以使新生适应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针对新生在学习方法、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及人际关系困扰上存在的不同适应问题,学院应区别对待,分别从这5个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大一新生由中学较好较快的转入大学,更重要的是,应重视心理健康水平与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关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定期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组建心理健康督导小组,为每个年级每个班配备一名或多名心理健康委员,为新生解决其在适应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顺利完成学业步入社会。
[1]张红梅,刘亚,胡江霞.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情况调查报告[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20(3):83-86.
[2]张海洋,刘宝.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探析[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21(1):61-62.
[3]夏纪林.大学生适应问题及心理调适[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3):66-68.
[4]杨宪华,金敏.新建本科院校新生创造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5,29(2):67-69.
[5]严明.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0):332-333.
[6]范红霞,霍树云,徐慧.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010,12(10):65-67.
[7]周莉,于生凯.大学新生适应情况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7):89-90.
[8]胡宝倩.高校新生适应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125-128.
[9]钟向阳,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高教探索,2009(4):128-129.
[10]吴秀碧,贺孝碧.新生大学生活困扰之调查研究[J].(台)辅导学报,1991(14):175-206.
[11]徐敏,陈智慧.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新生UPI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职业时空,2010,6(2):178-180.
[12]张灵聪,田伟翠,黄发杰,等.大学新生幽默感水平、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 (11):1366-1370.
[13]赵婉姝.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5-13.
[14]汪小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100-103.
(责任编辑:李堆淑)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Adaptation of Freshmen
LIANG Yan-ho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726000,Shaanxi)
Freshmen Adjustment Rating Scale(FARS)and University Personality(UPI)Inventory were used to freshme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ntal health and adaptability of freshme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8.1%freshmen had mental health problems,there were more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who ha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an that of undergraduates,and more girls than boy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in study of freshmen though freshmen's mental health were difference,but freshmen's adaptability,resource utilization,independent living,career objective and relationship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 freshmen's different mental health level(F=5.631~31.691,P<0.05~0.01);Mental health level of freshmen significant correlated with freshmen's adaptability,resource utilization,independent living,career objective and relationship(r=0.245~0.524,P<0.01);Freshmen's Mental health level can predict their adaptability,resource utilization,independent living,relationships(F=20.44~120.97,R2=0.06~0.28).it iscondudedthatfreshmen'smentalhealthcanpredicttheiradaptability,resourceutilization,independent living,career objective andrelationship,it'sanimportantfactorwhichinfluencing freshmen's adaptability.
mental health;adapt ation trouble;freshmen
G647
A
1674-0033(2016)04-0077-04
10.13440/j.slxy.1674-0033.2016.04.020
2016-05-20
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JYJX129);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二”五规划课题(SGH13400)
梁彦红,女,河南新乡人,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