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色衣制度的发展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6-08-13张书华梁惠娥
张书华, 梁惠娥,b
(江南大学 a. 纺织服装学院; b.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苏 无锡 214122)
品色衣制度的发展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书华a, 梁惠娥a,b
(江南大学 a. 纺织服装学院; b.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苏 无锡 214122)
摘要: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有着上下有序的等级制度,其中服饰色彩也是识别等级身份的方式之一。品色衣是用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服色制度,分明的服饰色彩使品官之间的地位差异一目了然。文章阐述品色衣制度的萌芽、成长、鼎盛、逐渐消亡的过程,分析影响品色衣制度发展变迁的色彩规律及文化内涵,剖析影响品色衣制度发展变迁的因素。研究认为:品色衣制度的发展变迁遵循着一定的色彩规律,蕴含着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传统伦理、民族文化变革中的交融传承等文化内涵;同时,政权稳定程度、染织科技水平、色彩文化观念、礼制文化渗透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品色衣制度的发展变迁。
关键词:品色衣;服色制度;发展变迁过程;色彩观;影响因素
品色衣亦称品服、品色服,是封建社会时期以服饰色彩区分官员品阶地位的服色制度,通常指官员的公服。品色衣制度起源于北周时期,经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于隋唐时期,后来被历朝沿用并做了细小的调整。服装作为统治者区分阶级的工具,影响了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早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就已经产生了用服装颜色区分尊卑的观念。先秦时期,朱紫色和玄黑色的衣服被认为是尊贵、吉利的服饰,王公贵族的礼服和官服多采用这两种颜色[1]。这种以服饰色彩区分身份高低的手段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外在的形象区分出贵胄与布衣,纨绔与儒冠。士、农、工、商等各个社会阶层皆有一定的服章规范,作为等级身份最为明确的官员更是如此。经过漫长的酝酿和改良,在北周时期出现了针对官员服饰的品色衣制度,隋唐时期逐渐形成了以“紫、绯、绿、青”为基本的官服色彩等级序列,标志着严格而鲜明的等级秩序不断地强化。品色衣制度形成到完善的整个过程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自北周至明代八百多年的历史里,不同时期品色衣制度的变革与其所在朝代的文化思想和科技水平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本文阐述了品色衣制度发展变迁的过程、发展变迁的色彩规律和文化内涵,并揭示出影响品色衣制度发展变迁的影响因素。
1 品色衣制度的发展变迁
1.1发展变迁的过程
品色衣的概念产生于北周,隋代开始形成规范,至唐代品色衣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达到制度繁杂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同品阶的官员对应不同颜色的公服,不得错乱、僭越。后世的宋、辽、金、元、明初继续将品色衣制度巧妙地延续下来,虽然略有调整但形式变化不大。直至明代洪武年间创造出“补服”制度,品色衣制度开始不断减弱其作用,至清代则彻底消亡在历史长河里。
1.1.1萌芽成长时期
《隋书·礼仪志六》记载“大象二年(即北周静帝宇文阐在位第二年,公元580年)下诏,天台近侍及宿卫之官,皆着五色衣,以锦、绮、绣等杂色为缘,名曰品色衣”[2]。由此可见品色衣制度最早产生于北周时期,但由于北周国土面积狭小且国力虚弱,在制定品色衣制度次年(公元581年)即亡国,导致品色衣制度的实际使用范围小且影响力较弱,形式制度也莫能详征。
隋炀帝杨广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制定服色制度为:自天子逮于胥吏,章服皆有等差。始令五品以上通服硃紫;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又规定:诏从驾涉远者,文武官等皆戎衣,贵贱异等,杂用五色。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3]。即官员品阶五以上穿紫袍,六品以下穿绯色或绿色,小吏穿青色,普通百姓用白色,屠夫与商人只许穿着黑色,士兵穿黄色。自此,关于品色衣制度的详细规定初次形成。
1.1.2发展鼎盛时期
唐太宗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将品色衣制度改动为: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不过,当时管理机制并不严格,有“虽有令,仍许通著黄”的说法。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因司礼少常伯孙茂道奏称“旧时六品、七品着绿,八品、九品着青,深青乱紫,非卑品所服。望请改八品、九品着碧”[4],故将八九品改为碧色。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又规定“使一切不许着黄”。唐肃宗于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八月又制: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又规定:八品以下的青服改为碧服[4]。
除却典籍记载,唐诗中也有很多关于品色衣制度的叙述: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在其另一首《约心》中也有“黑鬓丝雪侵,青袍尘土浣”的类似表达,当时白居易是位居末流的小官,这两首诗除了体现出诗人郁郁不得志的凄凉落寞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身着绿衫的品官地位较低。而在白居易的另一首《歌舞》中则描写道“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明确展现了当时朝中权贵穿着的公服为朱色、紫色和绯色;无独有偶,元稹在《酬乐天喜邻郡》中写道“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在《寄刘颇二首》中写道“无限公卿因战得,与君依旧绿衫行”,这两首诗都以服色来反映自己官居末品,感叹自身郁郁不得志的境遇。这些诗句都可以映射出当时朱色和紫色代表着显赫的身份和地位,而绿色、碧色、青色则是地位低下的象征。
唐代的品色衣制度深受统治者重视,在短时间内从唐太宗到唐高宗接连不断的改动,先是两三个等级用一个颜色,后至每个等级一种颜色,从粗略到细致,说明唐朝的品色衣制度十分详尽和完善,也说明这一手段在管理和监督方面十分方便和快捷。
1.1.3逐渐衰退时期
北宋初期,官员品色衣制度基本沿袭唐代,至宋神宗时期方才改动。宋初规定“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5]。宋神宗赵顼于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去青不用,更改为“官阶至四品服紫,至六品服绯;九品以上则服绿;武臣、内侍皆服紫[5],自此,唐代形成的紫、绯、绿、青四色省略为紫、绯、绿三色,再加上宋朝有赐紫、赐绯的制度,故有大臣忧虑道:“朱、紫纷纷,不亦滥乎?”民间也有“满朝朱贵紫,尽是读书人”的说法。
南宋时期,品色衣制度一度被冲垮。南宋和辽、金等少数民族之间战乱不断,多个政权并立使得王朝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强,影响了品色衣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南宋学者赵彦卫在其著作《云麓漫钞》中有“至渡江方著紫衫,号为窄衫,尽巾,公卿皂隶下至闾阎贱夫皆一律矣”[6]的描述。说明当时朝中文武百官都可穿着紫窄衫样式的公服,并且没有品秩的限制。
辽为少数民族创建,所以服饰制度和宋有很大的差异。辽代朝堂之上汉官称“南班”,藩官称“北班”,国母与藩官用胡服,国主与汉官用汉服[7],即辽主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其本民族的服饰。至重熙五年(公元1036年)后改制:常服五品以上裹幞头,服紫袍;六品以下幞头绯衣,八品九品幞头绿袍[7]。
金自建立政权以来,典章制度皆效仿宋代,规定官员公服制度为紫、绯、绿三等:五品以上服紫,六品七品服绯,八品九品服绿[7]。
元代也因为其少数民族的独特性,所以冠服制度最初没有统一标准,官制也比较不稳定:三公不常设,丞相人数也不固定。直至英宗时期明确厘定品色衣制度:一品官员服紫,大独科花(大团花);二品官员服紫,小独科花;三品官员服紫,散答花(散排花纹);四五品官员服紫,小杂花;六七品官员服绯,半小杂花;八九品服绿,无花纹[8]。
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废止元代服饰制度,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都做了大规模调整。大臣们参考周、汉、唐、宋服饰制度,加以修正,试用了大概二十多年,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正式确立了明代的品色衣制度:一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与八品以下同[7]。
1.1.4最终消亡
“补服”制度的出现预示着品色衣制度逐渐走向消亡。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颁布“补服”制度,规定以“补子”加在官员服饰上区分官阶大小,文官绣禽类图案,武官绣兽类图案。
皇太极推翻明代政权创建清政权之后,规定清代官员服装等级制度沿袭明朝的“补子”,在其基础上将图案顺序稍作修改,与此同时以冠服的顶子、蟒袍形制的不同加以区别官品高低。官员的服装色彩主要为藏青、深蓝和靛蓝等颜色,外面穿镶有“补子”的黑色罩纱,搭配上去整体看来颜色几乎都为黑色。自此,品色衣制度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1.2发展变迁的色彩规律
1.2.1紫、绯色的高贵地位
在中国传统礼教观念中,紫色本为“间色”,与“青、赤、黄、白、黑”五“正色”相比,代表着卑下和邪恶。《论语》中有也曾有“恶紫之夺朱”的说法。但随着时间推移,紫色逐渐变成了高贵的颜色,成为品色衣制度中三品以上的高官服色,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道教的影响。道教自北魏开始兴起并不断发展,唐代更奉其为“国教”,而道教以紫色为尊,将神仙居住之地称为:紫府、紫台、紫海,玉液则称为“紫河车”。紫色一跃成为贵色,在品色衣制度初始被制为上等服色,并在后世改动中一直未曾发生变化。而绯色,即红色,一直被古人所偏爱,有着热烈、美好、喜庆的寓意。
1.2.2“纯阳之色”尊于“少阳之色”
色彩同样有阴阳的分别,赤色、青色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颜色具备阳类事物“刚、健”等特质,因此被视为阳色[9]。阳色象征着高贵的等级身份、崇高的道德标准,并且具有醒目的视觉效果,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在阳色中“阳以老为尊”,形成了“纯阳之色朱色最尊贵,少阳之色青色次之”[9]的理论。品色衣制度也遵循着“纯阳之色”尊于“少阳之色”的规律。“纯阳之色”指红色系,即朱、红、绯等颜色。“少阳之色”指绿色系,即青、碧、绿等颜色。红色系一直是中等官员的服色,而绿色系则是末等官吏的服色,在民服中地位也比较低下,譬如婢女就有“青衣”的别称。
1.2.3同类色中,深色尊于浅色
唐代为了将官员等级区分得更加细致,采用了深色尊于浅色的方法,如深绯高于浅绯、深绿高于浅绿等,反映出同等色相中深色尊于浅色的现象。而龙朔二年因为八品、九品官员的深青服色和尊贵的紫色略相仿,因此将其改为颜色浅的碧色,也可以说明“同类色中,深色尊于浅色”的规律。
1.3发展变迁的内涵
品色衣制度是古代封建社会服色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制度,不仅区分着官员品级的高低,而且也包含着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传统伦理文化物化、民族文化交融等内涵。
1.3.1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外现
品色衣制度显示了封建社会“礼”“法”统治下的等级规范,标志着封建社会自上至下森严的等级顺序。品色衣制度是封建社会服饰服色制度创建中的一种具有科学性的尝试,于传统等级区分形态中注入了新的方式。中国等级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后逐渐产生与之匹配的传统尊卑礼仪,服饰也成为礼仪制度中的一部分。不同官品职位的高低亦可谓等级差异的一种表现,自商周时期,经先秦唐宋,后有元明清时代,无不以特种服饰作为官员等级的表现。虽然不同朝代以服色、配饰、面料或冠饰等方法区分,但都明确规定了官品之间的高低差别,无一例外。甚言之,各朝官员除其现实权利外,最能体现其阶层尊卑的形式则为品色衣。经过多个朝代政权的更迭转换,品色衣制度使品官之间服色各异,最终形成“紫、绯、绿、青”为基本的官服色彩等级序列,更加完善了统治阶级的等级制度规范。如果说品色衣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催化下的产物,那么反过来品色衣制度又起到了加强社会等级规范的作用。
1.3.2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物化
品色衣制度是传统伦理文化的物化形式,帮助统治者完成“别尊卑、明教化”的心理暗示。品色衣制度不仅规范了官员的服色,而且对庶民的服装形制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黄色,在唐代贞观年间还允许庶民穿着,后因洛阳县尉服黄色,夜行被殴打事件之后,黄色就不再出现在庶民的服色中。黑色,在秦汉时期被尊为“正色”,而后来有了品色服之后,黑色的地位一直下降,只被屠夫和商人穿着。同样的殷代崇尚白色,后世则沦为平民穿着的服色。元代也曾规定庶民禁止穿赭黄、柳芳绿、红白闪色、鸡头紫、栀子红、胭脂红等颜色,因此民间服饰只能朝向灰褐色系发展。
故此,色彩被赋予了礼仪尊卑的伦理内涵,民众在统治阶级的色彩制度下无形中接受了以色彩区分三六九等的概念。不同官职、不同阶层对应不同的服装形式,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穿着的服装也千差万别,不同场合、不同行业的服装也各有特色。服色制度森严不可僭越,其原因正是由于服装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多包含了人们赋予服装的传统伦理文化功能。
1.3.3民族文化变革中的交融传承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也有少数民族掌握国家政权的情况:如蒙古族建立的元代、满族建立的清代等长期稳定的政权,匈奴、突厥、鲜卑、党项、回鹘等在部分地区建立的地方政权。在少数民族掌握国家政权的历史时期中,汉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了民族大一统的事业。如两宋时期相继出现的辽、西夏、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者们为了加强自身的影响力,竞相效仿汉民族政权的典章制度。例如《金史·舆服志》中记载“世宗即兴……乃命官参校唐、宋故典沿革”。元代虽然在建立政权初期官服制度没有统一标准,但后来英宗时期统一元代官服为“质孙服”,这种服饰承袭了汉族服饰又带有一定的蒙古族特点,并且规定继续使用品色衣制度,限定一至五品官员穿着紫色官服,六七品官员穿着绯红服装,八九品官员穿着绿色服装,只是在此之外使用不同的花纹加以细致区分。由此可见品色衣制度不仅是汉族政权的专利,同样也被少数民族所接受,这个过程无异体现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
2 品色衣制度发展变迁的影响因素
品色衣制度自隋唐开始确立,至明清消亡,期间被不断改良和发展,也曾经遭遇短暂的断代或混乱。但总体来说,其发展过程并非杂乱无章,品色衣制度发展变迁过程(表1)中的制度规范和变化受到同时期内政权稳定程度、染织科技水平、色彩文化观念、礼制文化渗透的影响。
2.1政权稳定程度影响制度完善水平
在品色衣制度发展变迁过程中不乏断代、混乱的状态,究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政权稳定性,在政权创建伊始,由于不稳定的局势,不能及时地制定和颁布制度规范;至政权稳定之后方可完善规章制度甚至进行改革创新。而一旦政权遭到冲击或者是崩塌,规章制度也就相应地混乱甚至短暂消失。
表1 品色衣制度发展变迁一览
观察品色衣制度在各个朝代的存在状况,如果在初期,一般会沿袭上一个朝代的服色制度,等到政权稍加稳定才开始颁布完善的规章制度。例如隋、唐,在建立政权初期皆沿用上一个朝代的品色衣制度,首次改动都在政权略稳定之后(隋朝间隔24年,唐朝间隔12年)。到了中后期政权稳定才逐渐修改完善甚至创新改革。例如唐代自贞观之后品色衣制度不断修订多次,武则天时期还出现了“补服”的雏形,以禽、兽的纹样与部分文官官服相搭配,出现创新现象。但自安史之乱至唐灭亡,再无修订。如果政权一旦出现不稳定或者崩塌的情况,品色衣制度必然会出现混乱甚至暂时消失。例如南宋时期,国力孱弱,无力与新生政权抗衡,统治者被逼迫迁都,偏安一隅,在混乱之中品色衣制度曾一度被废弃。
2.2染织科技水平决定制度规范的执行
不同时期的服装形制与当时的染织科技水平有着必然联系,染织科技水平越高,服饰等级制度的制度规范执行就越有保障。
品色衣制度起源于北周,其服饰形成取决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只规定以“五色”为主色,杂色作为边缘搭配,并无详细的色彩名称规范,也无花纹、面料的区别。后经隋、唐、宋、金、元、明等多个朝代继承和发展,品色衣制度逐渐详细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服装纺织技术的进步、服装染缬工艺的发展、服饰面料的创新。例如唐代是品色衣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形制严谨细致。唐代的染织技术也十分发达,当时有专门管理染织生产的部门——染织署,设在少府监下,管理大大小小的染织作坊。由此可见当时染织行业的规范程度。例如在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丝织品上就有不下20种色彩:其中红色就有水红、银红、腥红、绛红、绛紫;黄色有鹅黄、菊黄、杏黄、金黄、土黄、茶褐[10]。高超的色彩染织技术不但丰富了唐人的生活,同样使得品色衣制度的修改、完善得到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3色彩文化观念变化影响制度发展变迁
隋唐时期改变了秦汉时期的“正色”观念,出现了色彩观念变化,这种变化无疑对品色衣制度的色彩制定产生着影响。
隋唐之前,正色是人们对于服色的选择。古语有云“衣正色,裳间色”,正色即青、赤、黄、白、黑,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青为木,土为黄,水为黑,火为赤,金为白。战国时期邹衍提出“五德始终说”的观念,将行相生相克与朝代更替相结合。例如周代是火德,所以秦在建立政权之后认为自己是水德,应该尚黑。汉推翻秦政权应土德,克水,尚黄。但秦汉之后至隋唐之间,政权更迭频繁,淡化了“五德始终说”,人们的色彩观念变得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唐代,受到宗教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色彩观念开放兼容,以往的“间色”也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紫色、绯色、碧色等逐渐登上大雅之堂,尤其是紫色更是代替黑色和红色成为权贵的象征。这都代表着“正色至尊”观念的衰落,同时也反映出品色衣制度确立时期对传统“正色”文化的反叛及当时人们新的色彩审美观。不过,从最初的青、赤、黄、黑、白“五色”论到品色衣制度的紫、绯、绿、青的等级顺序,可以看出“正色至尊”的观念不再一成不变,但实质上两者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仍然是互通的,也是儒学文化中礼制的不同外现形式。
2.4礼制文化渗透影响制度秩序维持
礼制文化贯穿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维持着整个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同时也影响着品色衣制度的秩序维持状况。
《礼记》云“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11]。说明礼制文化对于政治秩序的重要性,历朝历代政权创建伊始,都必须要依据礼制文化规范典章制度。纵观品色衣制度在各个朝代发展实施的状况,可以看出礼制文化的重要性。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在政权建立伊始都要先建立起一整套的典章制度来维持礼制规范。例如辽、金、元作为少数民族创建政权,在政权创建伊始便纷纷效仿汉制,朝中官品设定、典礼服饰等礼仪规范皆按照汉民族的制度。
3 结 语
品色衣制度是以服饰区分社会阶级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官品等级制度在服装上的外现。在品色衣自萌芽至消亡的八百余年发展历程中,蕴含着一定的色彩规律和内涵,品色衣制度与与封建社会等级观念、伦理文化形成“同一”和“互补”的关系,与民族文化融合传承相互辉映。这些不同阶段的发展变迁都离不开其背后时代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权稳定程度、染织科技水平发展、色彩观念变化和礼制文化渗透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品色衣制度产生着影响,致使其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形式的变化。品色衣制度是中国古代服色制度中的一个特例,其发展变迁的过程折射出的思想、文化、科技等内涵,以及影响因素对时代特征反应对于服饰文化学有着深刻的意义,值得大家去深思,去探寻。
参考文献:
[1]王明泽.中国古代服饰[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81.
WANG Mingze. Ancient Chinese Articles of Clothing [M]. Beijing: Beijing Science Press,1995:81.
[2]魏征.隋书·礼仪志六[M].北京:中华书局,2008:250-251.
WEI Zheng. Sui Shu · The Six Record of Etiquette[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2008:250-251.
[3]刘昫.旧唐书·舆服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1951-1952.
LIU Xu. The Old Book of Tang History · Official Garments Record[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1975:1951-1952.
[4]包铭新,崔圭顺.唐代礼官服色考:兼论《步辇图》的服色问题[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5):113-123.
BAO Mingxin, CUI Guishun. A study of colour of the garments of Tang dynasty ritual officals: the case ofBunianTu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Gugong[J]. Palace Museum Journal,2006(5):113-123.
[5]脱脱.宋史·志第一百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5:3563.
TUOTUO. The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y · One Hundred Sixty[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1985:3563.
[6]赵彦卫.云麓漫钞[M].北京:中华书局,1958:38.
ZHAO Yanwei. Yunlu Man Notes[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1958:38.
[7]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1984:333-334,342-343,379.
ZHOU Xibao.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Clothing[M]. Beijing: Central Editing and Publication,1984:333-334,342-343,379.
[8]欧阳琦.元代服装小考[J].装饰,2006(8):28-29.
OUYANG Qi. Brief examination of clothes in the Yuan dynasty[J]. ZHUANGSHI,2006(8):28-29.
[9]许哲娜.中国古代等级服色符号的内涵与功能[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93-101.
XU Zhena. On the symbolic colors in hierarchical identities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J]. Nankai Journal(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2013(6):93-101.
[10]戴圣.礼记[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8:161.
DAI Sheng. The Book of Rites[M]. Beijing: Blue Sky Press,2008:161.
[11]吴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58.
WU Shusheng, TIAN Zibing. Chinese History of Dyeing[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86:158.
DOI:10.3969/j.issn.1001-7003.2016.02.012
收稿日期:2015-06-17; 修回日期: 2015-12-1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BMZ049)
作者简介:张书华(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饰文化学。通信作者:梁惠娥,教授,lianghe@jiangnan.edu.cn。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003(2016)02-0073-06引用页码: 021302
Study on evol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fficial costume system
ZHANG Shuhuaa, LIANG Hui’ea,b
(a. College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b. Jiangsu Research Center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Abstract:There was a hierarchy during the feudal times of China. Clothing color was one of the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hierarchical identity. Official costume was a clothing color system used to distinguish official rank. The specific clothing color made differences of status of officials clear at a gl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volution of clothing color system, including its generation, growth, boom and gradual extinction and analyzes color law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fluencing the evolution of official costume system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its evolution. The study considers that the evolution of official costume system follows certain color law and contains cultural connotations such as hierarchy in feudal society, traditional ethics and integration and inheritance in national cultural reform; meanwhile the stability degree of political powe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of dyeing and weaving, color culture concept and penetration of rites culture influence the evolution of official costume system to different extents.
Key words:official costume; clothing color system; evolution; color concept; influencing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