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心理探源

2016-08-13韩冬

乐府新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钢琴音乐评价

韩冬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心理探源

韩冬[1]作者简介:韩冬(1960~)女,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副教授。

[内 容 提 要]在钢琴教育教学中,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中的比重在不断扩大,这是一种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然而,这种仅仅由于个人或少数人的努力,其效果是十分有限的,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努力,特别是音乐教育界、钢琴教育与教学部门的大力推进。本文所研究的是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过程中,演奏者、教育者、学习者的所想和所为,藉此探析其内心深处的本源。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心理探源

前言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是伴随着中国钢琴作品创作而产生的课题。没有中国钢琴作品,就没有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这说明,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具有区别于外来作品的特质;也说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以及作品的数量与质量、风格与特色,均和本文所研究的课题构成因果关系。关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需要另文详述。这里只就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过程中,演奏者、教育者、学习者的所想和所为,藉此探析其内心深处的本源。

一、技术难度与弹奏成效的心理探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一种因果关系。人的付出,需要回报,不仅希望付出与回报成正比,更希望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这里所说的成效(包括效果、效率、结果),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音响效果、表现效果和舞台表演效果与预期的关系,同时也指教学的效果、练琴的效率和学习成绩与预期的关系。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实践中,通常很难得到想象的预期与回报。长此以往,就会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进而导致对演奏与教学的负面影响。

(一)技术与效果成正比关系

通常情况下,技术与效果是成正比的。这里的效果主要指演奏效果,技术程度越是高难度,其演奏效果也越精彩。当然,这需要在充分发挥乐器性能前提下的扬长避短,才会获得大放异彩的效果,这就与作品的程度与质量相关。

1.技术难度与效果的正比递增:这是一种无可争议的自然状态。这里所说的技术难度,一方面是由于音乐形象塑造与内容表现所必须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是在乐器性能所允许和胜任条件下的正常发挥与潜能的有效挖掘。

2.技术难度与效果的正比递减:这是一种与前述同理的相反情况。通常在技术难度降低后,其效果也就相应降低。但对于音乐而言,还必须是在钢琴化语言范围内的相应效果,同样需要追求技术与效果的“性价比”。

(二)技术与效果成反比关系

这是一种任何情况下都会给人不悦的结果,纯属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中,对于同样技术程度,以钢琴性能与优点发挥到极佳(甚至极致)的作品为参照,在教学和练习所用的总学时上是有明显差距的。这说明,无论是技术难度与表现效果,还是与练习效率都成反比关系。这就必须事先做好克服困难的技术准备和心理准备。

1.技术难度与效果的反比正差:是指大于技术和心理准备的部分。这说明要获得钢琴作品的弹奏效果与表现效果,需要比正常付出多上加多。这在练习和弹奏中国钢琴作品中,对于学习者而言是经常遇到或者曾遭遇的。

2.技术难度与效果的反比负差:是指小于技术和心理准备的部分。这一方面是指比想象的要付出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是说明相同的技术难度,在弹奏的效果和练习的效率上比预期的程度略降低,效率和效果略好。

(三)技术与风格的纵横比较

在研究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的纵向时间轴上,以欧洲钢琴文化的另一个纵向时间轴为参照系。与此同时,还要有一个在同一时间点上的横向通道。由此形成的坐标,方可在时空对话中确认各自的位置。

1.纵向比较体系差距与差异:从两个不同体系的时间轴上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别。这个差别表现在,起始年代、时间跨度、作曲家与作品、艺术实践与社会影响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从17世纪之前的管风琴、古钢琴,到1709年意大利人巴尔托洛梅奥·克利斯托福里(1655-1731)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1页。。此后约三百年间,钢琴的不断改良完善,作曲家的不断创新,时代与风格不断叠更,总是新作辈出,致使钢琴作品浩如烟海、灿若繁星。中国钢琴作品从《牧童短笛》起,一改“穿着马褂系领带”的幼年之后,具有标志性作品。而历经百年苍桑,天灾人祸,筚路蓝缕,胼手胝足,已然走出了一条通往自由王国的天路。但两者的差距与差异显而易见。

2.横向比较程度差异与效果:是指用相同程度曲目进行比较,看其技术手段、程度、表现力、音响效果等方面的区别。现以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音乐考级(业余)钢琴第九(最高)级,共两组中各一首乐曲,之外另有三首可替换的曲目,总共五首为例进行分析。[2]周广仁,华文出版社出版1993年。

从曲目的整体印象而言,考级专家们注意到了钢琴音乐风格的多样和技术的全面,特别是为推广普及中国钢琴音乐所做出的努力(除了练习曲和奏鸣曲外),无论从钢琴技术与表现、风格与特色、音乐与文化的微观与宏观,均意在为钢琴学习者敞开多彩的世界之窗。其中的中国乐曲《旱天雷》是20世纪50年代的改编曲,在中国钢琴专业创作史上,属于早期作品。然而,其风格特色与钢琴化程度在这五首作品中相当出色。这首从广东音乐移植而来的钢琴曲,以热烈欢腾的锣鼓音型,以不同音区模拟不同乐器而体现出十足的音乐风格与特色,表现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和兴奋之情。无论力度、速度、织体、调性、和声色彩的变化,既从形象内容出发,同时又发挥了钢琴性能,在技术程度上与同级外国作品相比,显得更加丰富、细腻、富有特色,技术类型与速度、力度、音色要求更高,因而难度较大。

(四)技术与成效的心理探源

在钢琴的系统学习中,任何技术的练习都是有计划、有步骤、有规律和循序渐进的。在教学中,通常是基本练习、练习曲、奏鸣曲、乐曲在技术上具有内在联系的。这一点就与音乐会演奏曲目,以及考试、考级曲目有明显的区别。前者讲究的是教学中技术训练与应用;后者则着眼于音乐会曲目的对比、反差与多样化。因此,在欧洲大小调体系与音乐语言的相对完整的训练中,突然加入一首毫无技术与心理准备的中国乐曲,无论教学还是练习,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出现相应的心理顾虑是难以避免的。

1.反比正差关系的事倍功半:是指前述以同样级别和程度的钢琴作品的教学和练习中,所用的总学时上是有明显多于正常状况,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智力、体力,才能获得相应结果的一种“性价比”关系。即前述需要比正常付出“多上加多”的一种。这一方面是思想准备不足,但相关技术基础的薄弱和缺失,更是导致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

2.技能迁移中的损耗与重建:技能迁移是指人们此前已经掌握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学习所起的作用,叫做技能的迁移。起促进作用的叫做正迁移,起妨碍作用的叫做负迁移。显然,在前述钢琴教学的系统训练中,更多的是运用了正迁移,因而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中国作品练习与弹奏中,由于突如其来的技能和音乐语言风格体系,与此前弹奏的欧洲大小调体系相去甚远。其一是原有技术动作与之形成负迁移;其二是建立新的技能体系非一日之功,其三是这种重建又会反过来影响前者,从而造成两种体系切换中的损耗和抵消。

当然,上述技能迁移,技术难度与弹奏效果、效率的关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初、中级阶段是较为突出的。而到了高级阶段,接触现代作品或对于无技术障碍的钢琴演奏家而言,不在本文研究的范围之内。

二、审美差异与音响差异的心理探源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世界的看法不同,对美的理解就会不同。有不同的世界观,就会有不同的审美观。因此,就必然产生审美差异。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而言,如何理解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和传播美,不仅是一种任务,更是一种使命。

(一)审美差异下的音响概念

由于审美的差异,就会导致对音响概念的不同理解;由于理解的不同,就会导致对获得声音弹奏方法的不同要求和规范。而钢琴作为多声部乐器,其陈述方式必定要包括调性、和声、复调,以及不同织体等构成的整体音响,并在其中富含多重的时代烙印与人文信息。

1.先入为主的审美习惯:从钢琴学习的起步开始,对所弹奏的每一个音,教师都会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以规范练习过程中的声音、动作,由此建立最初的弹奏方法与规格。伴随着学习的深入,这种观念同时被不断地调整、修正、确认和强化,而形成最初的审美观、审美习惯与规范。

2.音响概念的初步确立:当这种音响概念以技术、艺术和审美的多方面确立以后,它就成为相当长时间内练习的标杆、评价的标尺、追求的目的、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在钢琴配套教材的循序渐进中,这种学习越努力,效果就越明显,以至于达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的程度。

(二)音响差异下的审美取向

审美取向是对美的看法,并回答对美的理解基础上的个人意愿和具体表述。当钢琴初学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审美标准与习惯相对定型后,再去将其大幅调整和改变,无疑是很难做到的。

1.启蒙阶段的审美定势:启蒙阶段学习的先入为主,很容易形成审美定势。尤其是幼儿和少儿学习者,对教师的信赖,再加上家长监督,这种要求就变成金科玉律。因而所形成的一整套教学与练习规范,连同审美评价一道,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申,难以动摇。

2.审美环境的客观作用:对于钢琴的学习,虽然是以个别课的形式进行,但整体的学习氛围和学术空气是一体化的。无论走到哪里,大家的评价标准都是相同的。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或反之,所到之处无论是学习练习、讲座观摩、考试汇报、演奏会、音乐会等等,在客观上形成了统一的氛围。

(三)差异的碰撞与适应

这种审美规范、技术规范、音响规范一体化下所建立和形成的动作习惯和审美习惯,在弹奏中国作品时,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甚至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和困惑。如音阶结构与和弦结构的变化,触键方式与音响方式的变化,势必使原先所建立的技能和自动化加以调整、改变或重建,从而造成负迁移,并且对新技能的建立起到一定的副作用。

1.碰撞中奋起直追:这就需要建立起中国钢琴音乐语言的教学体系与训练体系。其中教学理念的树立与教材建设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样才可能亡羊补牢,奋起直追,营造一个实用有效的学习方式。

2.适应中合而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完善,中外之间的技术障碍被减弱直至消除。就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不同的钢琴技术规范、语言体系、审美标准,从而使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各自的韵味与特色,在相互碰撞中适应,在相互融合中合而不同。

(四)审美与音响的心理探源

由于审美差异导致对音响概念的不同理解,进而又影响到弹奏方法与技术动作,这就必然引起一系列与此相关的心理变化。这些心理变化又会反作用于钢琴演奏与教学的日常活动,从而导致对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教学、传播和普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1.启蒙的种子落地生根:在钢琴教学的启蒙阶段引进国外的教材与教学方法,这种外来语言就会在幼年或少年学习者心里先入为主,高度适应,甚至落地生根,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将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中的这种现象放大,这种不适应与不习惯就会更加明显。

2.审美氛围的潜移默化:审美氛围建立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这就使其影响之深远难以改变。特别是早期受过钢琴专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仍对中国钢琴作品似有水土不服的状况,主要表现是对中国作品缺乏热情,兴趣淡漠。

这说明,在早期教育中所形成的一切,在后来的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中,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合理解决,不仅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同时也影响到实际教学的进步与质量,以及中国钢琴作品的普及与提高,足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名家名曲与蝴蝶效应的心理探源

在钢琴作品中,有许多名家名曲是一些钢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动力。钢琴演奏家神采飞扬地演奏,更是学习者们学习的样版、崇拜的偶像和未来的梦想。特别是演奏那些世界级作曲家的名曲,更是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因而,就会不自觉地将这一情节通过不断放大,类似“蝴蝶效应”般争先恐后地效仿所引起。20世纪80年代的“钢琴热”就与这种效应不无关系。

(一)欧洲中心的强大引力

万有引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产生的相互吸引力。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与物体之间的这种吸引作用”。[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27页。在此借用这一概念说明的是,欧洲的钢琴音乐以其厚重的魂魄面向东方,走入尚待起步的中国钢琴音乐处女地时,就自然产生一种强大的引力,并深刻影响了钢琴音乐教育的全过程。

1.从技术到理论的配套西化:这是一套从基础理论到技术理论;从教学理念、方法到教学大纲、教材;从音乐历史到文化传统,从音乐欣赏、音乐传播到音乐评价等一整套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外国专家和归国留学生的方式全面引进和逐步建立起来。这种教学体制与机制的建立,正是这种引力的作用。

2.浩如烟海的钢琴文献:以欧洲钢琴音乐三百年的历史为参照,众多作曲家为钢琴写作了大量作品,如前所述的“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并不为过,其中大量传世的经典之作更是超越国界,跨越时空,至今仍是舞台演奏、专业赛事和日常教学的保留曲目,历久弥新。这种持久的艺术魅力同样具有强大的引力。

(二)名家名曲的耳熟能详

正是由于来自欧洲钢琴音乐的持久魅力,使得一些钢琴作品上演率极高,特别是在音乐会和钢琴比赛中屡屡上演。而作曲大师笔下的小品,更是脍炙人口,百听不厌。由此使一些名家名曲在中国能够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1.期待已久的心中名曲:对于钢琴学习者而言,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能早日弹上心目中的名曲是期待已久的事。更有甚者,宁愿冒险也要偷偷地弹上哪怕是只言片语,并视为幸事。而这些乐谱,想必早已购置并放在书柜中最醒目的位置。

2.对名曲的兴趣与模仿:由于对钢琴名曲的兴趣,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虽然从兴趣出发的动力并不会持久,但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需要保护,另一方面则需要使其发挥作用。此外是关于模仿,由于网络和媒体传播渠道的多样,购置、下载、收听、收看均十分方便,这就使信息来源与学习方式呈多样化、立体化,为模仿提供了条件。

(三)揠苗助长的急于求成

这是一种违反教学规律的行为,但在一定范围内时有发生。特别是在考试、考级一类活动中,经常出现拔高现象,特别是忽视基础技术训练的盲目拔高,不仅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影响和破坏,也干扰了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更使得教学走入混乱而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1.缺少系统训练地盲目拔高: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考试或考级这类非日常训练的活动中。而这种为了考试而选择超过平时训练水平的曲目,往往又会在练习和指导过程中,占据大量正常练习与授课时间,于是就违背了教学规律,并带有某些功利因素。

2.不切实际地好高骛远:其一,是盲目和虚荣心在作祟;其二,是想走捷径,单凭兴趣;其三,是想以一当十,一劳永逸,一俊遮百丑。事实上,钢琴学习是一种技能的培养,是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只凭兴趣是靠不住,走不远的。

(四)名曲效应的心理探源

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为教学曲目的技术类型、艺术表现、风格特色多样化而需要进行地有针对性的训练。而长时间弹奏少量力不从心的作品的方式,使弹奏最终陷入困境,一旦兴趣丧失殆尽,漫长的重复练习将变得枯燥无味。

1.曲目程度与技术高度的定位与错位:世界名曲固然有很多弹奏的理由,但当技术水平和程度不允许时,就不能以曲目的程度来代表弹奏者的程度;更不能认为某钢琴家弹过的曲目,任何能弹的人就都视为同等水平。于是,在考场上就会出现某一作曲家的同一作品有多人争相弹奏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了追星的虚荣,另外更说明了由于音乐视野的狭窄所造成曲目选择范围的局限,以及新曲目研究、开发与储备的滞后。

2.兴趣作用的放大与水平的深浅虚实: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但兴趣不具备持久的耐力。真正的动力是来自学习的目的和克服学习过程中来自智力、体力、精力、毅力等各方面的困难,从而做到表里如一,才能真正提高钢琴的弹奏水平与能力。一切缺少脚踏实地的心理与言行,都会在兴趣的动力和名家名曲的光环消退之后,回到原形。

在钢琴教学中,一方面需要通过学习名家名曲来了解世界钢琴音乐技术、艺术、风格以及审美和文化。与此同时,还要洋为中用,用科学的方法让钢琴用母语说话和歌唱。打破过度甚至盲目崇拜,建立文化自信。

四、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心理探源

在曲目选择、日常教学,特别是观摩考试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学生弹奏水平的最终确认,特别是在中国作品的成绩评定中,就会对师生产生影响。假如弹奏中国作品学生的成绩远远低于同等程度的外国作品,在日后的教学中,就必然会增加师生的消极情绪,带来负面影响。

(一)主观评价中的弱势定位

对于中国钢琴作品评价的弱势定位,主要是指钢琴教师个人及其群体的主观意识和心理状态及在此前提下对评价结果的失衡。这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与教育教学环境相关。

1.钢琴教育的大环境:从教育者的教育背景方面考察,对于老一辈(指中国钢琴专业教育初始阶段)而言,主要是由国外专家、国外留学归国学生以及这些师资教授的第一批学生组成。他们清一色的洋范是天经地义的。时至今日,尽管有少数钢琴教育家身体力行,不仅演奏中国作品,还创作或改编中国作品以填补教学之需,但总体大环境仍旧洋范十足,这就滞后于中国钢琴作品创作。

2.钢琴教学的小环境:从教学单位系、科、教研室而言,其教师的知识、年龄、学历结构以及教学经验、对中国作品的研究与演奏等方面,往往处于较为薄弱的状况。正如赵晓生先生所言:“学生和演奏家大都不学中国作品,以为无甚可学。不了解中国作品中包含着自身无可替代的特点与特殊演奏技法”[1]。这使得中国作品的钢琴教学处在惨淡经营的小环境之中。

(二)客观评价中的弱势定位

这个评价包括钢琴教育教学机构内部、社会演出团体、专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06页。业期刊所进行的公开作品评价、演奏评价、教学评价。由于“现在的中国钢琴作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介绍太少,没有产生应有影响”[1],因而这种客观评价的弱势十分明显。

1.中西钢琴音乐并置中的整体比较:“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创作,发展至今百年有余……几代音乐人前赴后继,艰难探寻,通过音符记载中国社会与政治生活的曲折路程……”。而在欧洲,“背靠众多西方大作曲家提供的丰富经典曲目,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西方古典音乐伟大传统的代言者和象征物”[2]。——从德奥的巴赫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经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直至勋伯格、韦伯恩。在德奥之外,波兰肖邦的高度诗意,李斯特、巴托克的匈牙利气质,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的俄罗斯深厚咏唱,德彪西、拉威尔那前所未闻的奇妙色调,以及各民族乐派的异国风情……使得欧洲钢琴音乐宛如富贵家族的豪门盛宴。

2.中西钢琴音乐并置中的个体比较:在钢琴作品的创作、钢琴演奏家的培养以及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等个体活动中,以上方面并不逊色。而在钢琴普及方面,20世纪80年代的“钢琴热”更是如火如荼,至今余温尤在。这使得无论是在钢琴音乐本体,还是钢琴教育教学的局部,均具有一定的基础与实力。而如何做到公正的客观评价,则需要自我意识的觉醒。

(三)评价中自我意识的作用

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认识。从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的角度,就包括认识自己技术的掌握、艺术的表现、心理的素质和文化的气质,以及自己与他人(包括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关系和自我定位等,从而决定了对同一事物的态度和行动。

1.自我意识的薄弱与缺失: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评价中,这种意识通常是薄弱或缺失的。主要表现在,对中国曲目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独立的思考与独特的理解,因而影响到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客观评价,对中西文化及其同异的认识。

2.自我意识的建立与增强:加强自我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使自我意识建立与增强,根据自我意识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不因成败和他人的评价而改变,并能够从中找出差距,自我完善,从而形成稳定、成熟的自我意识。这对于处在发展变化阶段的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尤为重要。

(四)主观与客观评价结果的心理探源

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都是不可缺少的评价,在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缺少深入认识和深入理解的前提下,假相常常替代真相,谬误常常冒充真理。因此,对中国钢琴作品的评价,应特别注意公正客观的评价,以防止和减少因个人审美观的不同所产生的带有排挤和歧视中国作品的意识与言行,这些都需要及时调整和谨慎行事。

1.由于教育所导致的评价倾向:从拿钢琴说事到让钢琴说话来评价,从前述中国早期专业钢琴教育的缘起和发展的脉络而言,中西钢琴是难以兼容的。否则,如果丧失了彼此的个性也就失去了文化的特征与根基。当然,入乡随俗,合而不同,也不失为殊途同归、完美归宿。因此,完全有理由克服不适和排异感,使教育者在自我教育中领悟,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教学的发展与脚步中被唤醒。

2.由于文化所导致的评价倾向:文化是高度自我的,是有归属的,是自我意识的最高体现。否则,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存在感与自豪感。文化是有向心力的,有特色、有疆域、有界限的。在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中,这种基于文化角度的评价,贯穿于钢琴教育的始终。只有这样,中国的钢琴教育才不成为欧洲钢琴音乐的代销店、直销店、专卖店和批发部。

由此说明,建立和健全科学、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扫清师生的心理障碍,避免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以确保中国钢琴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五、钢琴演奏与钢琴教学的心理探源

钢琴演奏是教学的结果,其中包括学校与社会,业内与业外意义的社会音乐实践。钢琴教学是过程,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教育的结果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其中的皎皎者成为职业演奏家,但绝大多数人又会被层层分流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机构、社会机关、演出团体、群众文化、娱乐演艺、个体从业等艺术工作中。因此,在学习阶段就要培养相应的技术水平、应用能力、就业本领与心理准备。

(一)培养中国钢琴音乐的母语意识

要想让钢琴说中国话,同样也需要从娃娃抓起,尤其是从钢琴音乐创作与教材建设入手。这就需要中国的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以及各级各类具有同等功能的机构与个人的共同努力。

1.早期教育的深远影响:有先例证明,学琴伊始,凡是从高音谱表入门的,再学低音谱表就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同理,如果七声音阶入门的,弹五声音阶同样需要适应。欧洲音乐和中国音乐通过科学合理的教材设计,是否能减少或改变这种现状呢?而在钢琴技术、音乐语言、音乐基础理论、风格方面,开始就介入母语,以“双语”教学,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呢?非常值得业内深思。

2.钢琴教学的双重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塑造完美的人格。在钢琴教学中,就需要在传授钢琴弹奏技能的同时,进行文化的传承。其中对于中国作品从技术到艺术,从审美到风格,从文化到历史,就远超出了“教书”的范畴而进入“育人”高度。这种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就更深入人心,更具实效。

(二)加强中国钢琴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应在教育行政部门主持下,由专家主导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教学改革。它要解决诸如钢琴教学自身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同时还要解决中国钢琴音乐教育与教学的相关问题,更要处理好中外并重、兼容、互补,以及合而不同等问题。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06页。

[2]杨燕迪《让钢琴说中国话》,文汇报2015年8月10日。

1.建立中国钢琴语言训练体系:钢琴语言,是指包括基本技术、织体、旋律、复调,以及音乐、奏法,还包括更多人文信息的表达等内容。同时还需确立中国钢琴音乐的语言规范及突破创新等内容。正是在这种宏观上的高屋建瓴,才会对具体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形成与钢琴进度同步的教材体系:在上述内容实现的基础上,就需要进一步落实,使这一教学改革具有可操作性。这一点就区别于以往的个人行为和局部探索与实践。当然,殊途同归,同样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方位、角度,到达理想的境界。

(三)推动和促进钢琴音乐的创作

关于钢琴音乐创作的话题,是一个同样历尽百年苍桑的话题。钢琴是一件最具表现力且技术完善的乐器,而在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创作方面,却经历了比钢琴教学更为艰苦,充满了困惑与探索,成功与失败的跋涉历程。从复制到模仿,从改编到移植,从探索到创新,其中既有作曲家们的共同努力,也有钢琴教师的身体力行,通过百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创造了多彩的今天。

1.形成互为支撑和促进的良性机制:将钢琴作品的创作用于钢琴教学,使作品在实践检验中得以升华;用钢琴作品的特色作为教材,以提高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能力,从而形成互为支撑和促进的良性机制,这不仅是中国作品教学的需要,更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需要。

2.努力实现创作演奏教学的相得益彰:在当前情况下,首先是需要横向联合,同舟共济。如果说建立中国钢琴学派还需时日,但努力促进中国钢琴学派的诞生,则需要大量前期工作。既然中国已有蜚声世界的钢琴家,那就有责任担当起传播中国声音的使命;既然中国高等院校的钢琴教学一方面培养演奏家,另一方面培养应用型人才,那就需要通过他们来让钢琴说中国话;既然钢琴音乐创作已经具有了与国际接轨的能力,那就让它系统化,建立起梯队完善、循序渐进的曲目保障,从而使创作演奏与教学真正做到相得益彰。

(四)演奏与教学的心理探源

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中,首先要从大处着眼,从文化的高度进行理解和认识,放弃具体细节的无休止纠缠,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特别是在演奏者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如果解决好心理问题,就会打消阻碍行动的杂念。不仅钢琴演奏与教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同时钢琴音乐创作与欣赏、传播、评价、评论等同样是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这说明演奏与教学的心理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心理因素对行动的影响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十分明显的。

1.心理暗示作用与调控: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其他因素影响的心理特点。心理暗示的作用分为正作用和负作用两方面,负作用是消极的,正作用是积极的。当教师为学生布置中国作品的作业时,以从容的示范弹奏说明其风格特色之所在,就会对学习产生正向心理暗示;而反之,有意无意间说出中国作品又难弹又不好听之类的言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足以打消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产生畏难情绪,消极对待学习和练习,甚至对中国作品产生不良印象。可见,主科教师的权威暗示,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非常重要和明显。因此,加强正向心理暗示并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调控,是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的重要内容。

2.加强文化自觉与自信: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理解、认识与行动的最高境界。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如果能够站在文化自觉的高度去认识和行动,必将具有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地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尽管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教育与教学相对于欧洲传统差距明显,但我们并不是要在中国复制第二个欧洲,而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崭新的中国钢琴学派。

只有这样,中国的钢琴演奏与钢琴教学才能带着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这不仅需要文化与教育教学行政部门的主导,更要靠工作在演奏与教学第一线的演奏家、教育家以及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结束语

本文的以上论述是在钢琴演奏与教学普遍现象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的结果。虽然工作的环境与研究的视野具有相当的局限,以点带面,更难免挂一漏万,但从钢琴教学现状中搜集的素材具有普遍意义,足以支撑上述观点,因而得出如下结论:

1.钢琴弹奏的技术问题并不是影响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的主要障碍,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定能妥善解决。

2.审美差异与音响差异既有先入为主的时间作用,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需要从早期教育做起,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3.名家名曲的作用更多的只是感官的冲击作用,而真正拨动心弦的是透过舞台表演的神采飞扬和练习的酣畅淋漓之外,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和领悟,才是音乐艺术的永恒魅力之所在。

4.对中国作品的评价,无论是主观评价还是客观评价,都必须建立在正向评价基础上的实事求是,以形成中国钢琴作品创作、演奏、教学的良性循环的大环境。

5.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说到底是一个文化问题,只有在文化自信基础上,才能使心理的调控起到决定性作用,从而反作用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钢琴音乐均在不断地发展,中国钢琴音乐必将在经过了百年苍桑和几代人的努力之后,焕发出独特的神采,屹立于世界钢琴音乐文化之林!

(责任编辑 姜 楠)

1001-5736(2016)02-0104-6

J624.1

A

猜你喜欢

钢琴音乐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纸钢琴
音乐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