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枢纽式交通综合体消防设计概述

2016-08-12邹玉麟广州市设计院广东广州510620

低碳世界 2016年14期
关键词:裙楼塔楼消火栓

邹玉麟(广州市设计院,广东 广州 510620)



某枢纽式交通综合体消防设计概述

邹玉麟(广州市设计院,广东广州510620)

本项目是集商业、办公、公寓、酒店、城际铁路等功能的TOD概念为设计主导的枢纽式交通综合体,其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大空间自动扫描灭火装置系统、窗玻璃喷淋冷却保护系统、防护冷却水幕系统。

枢纽式交通综合体;消防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总建筑面积363105m2。集商业、办公、公寓、酒店、城际铁路等功能的TOD概念为设计主导的枢纽式交通综合体,项目西北角设置幕墙高度250m高的 (消防建筑高度236.55m)西塔楼,东北角设置幕墙高度200m高的(消防建筑高度181.75m)的板式塔楼,分别与环城路与港口大道平行。连结两栋高层塔楼之间的是8层高逐层退台的商业裙楼。紧邻项目北侧地下一层、二层为广州地铁13号线与16号线的换乘站;首层北侧为公交站场与出租车站场。穗莞深城际轨道于三、四层处从北往南贯穿商业裙楼。项目北侧地下二层连接地铁13、16号线;城际轨道于三层、四层位置贯穿项目裙楼商业。项目北侧首层设置4000m2的公交站场与10个出租车停车位的出租车侯车场。平行城际轨道两侧的三层,设置宽度30m的平台,连接枢纽北面的广深铁路新塘站。

1 消防系统

消防水源和水量:

本项目消防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市政管网接至B1层消防水池(容积为990m3),通过转输泵转输至西塔楼屋面高位水池(容积650m3)。根据本项目产权不同在建筑物内设置2套消防给水系统,其中一套设在城际轨道区域内,由其他院另行设计,另外一套消防系统供2栋塔楼、裙楼及地下室等区域共用。根据本工程分期建设分期验收的要求(城际轨道展厅、裙楼地下室区域竣工先行验收投入使用),西塔楼20层设有消防接力水池65m3及减压水箱25m3,在西塔楼9楼设一座100m3高位消防水箱,储存火灾初期的消防用水量,对城际轨道展厅及裙楼地下室部分的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进行稳压,同时在西塔楼屋顶设一座36m3高位水箱对西塔楼最高区临时高压给水消防系统进行稳压。本项目消防用水量计算详见表1。

2 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1)室外消火栓系统为低压给水系统。由两条市政给水出水管直接供水,管道在建筑红线范围内沿建筑外围呈环状布置,室外消火栓由环状给水管网接出。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与各区域室内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距离小于40m。

(2)室内消火栓系统分区:本工程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根据各塔楼建筑高度竖向进行分区,其中西塔楼分为共5个分区,由于B4层至裙楼8层先行验收使用,前期营业阶段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由B1层消防水泵及水池供水,待塔楼高位水池及消防系统建成后改由高位水池供水的高压给水系统。具体竖向分区:B1~B4为1区,裙楼1层至11层为2区(B4~8层前期由B1层消防泵及水池供水,后期由20F减压水池直接供水);东、西塔楼12~25层为3区(由西塔楼屋面高位消防水池经减压后供水);西塔楼 26~37层、东塔楼26~屋面层为4区(由西塔楼屋面高位水池直接供水);西塔楼 38~屋面层为5区(采用临时高位给水系统,由屋面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池供水,并在屋顶设一座36m3高位消防水箱对6区消防管网进行稳压)。各单体室外均按系统分区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在其40m范围内设有室外消火栓。

表1 一起火灾用水量计算表

B1层消防泵房内的消防泵参数如下:

室内消火栓主泵Q=40L/S,H=105m,N=75kW,一用一备;室内消火栓稳压泵Q=2L/s,H=100m,N=7.5kW,一用一备。

B1层消防转输泵Q=50L/S,H=105m,N=160kW,两用一备。

20层消防接力泵泵参数如下:Q=50L/S,H=165m,N= 160kW,两用一备。

西塔屋面层室内消火栓主泵Q=50L/S,H=45m,N=30W,一用一备;室内消火栓稳压泵Q=2L/s,H=100m,N=7.5kW,一用一备。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1本项目地下室(车库及设备房、裙楼商业)按中危险级Ⅱ级设计,喷水强度8L/min·m2,地上区域(塔楼办公及酒店区域)按中危险级Ⅰ级设计,喷水强度 6L/min·m2,净空高度8~12m区域喷水强度6L/min·m2,计算作用面积260m2,其余区域作用面积按160m2,系统设计流量45L/s,火灾延续时间1h。B3、B4层为Ⅰ类汽车库,采用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管网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合用,供给强度不小于6.5L/min·m2,系统作用面积465m2,车库区域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设计流量65L/s,泡沫液百分比浓度6%,泡沫液储罐容积V=2000L,火灾延续时间1h,各防火分区集中设置泡沫罐(东西塔楼对应的地下室报警阀间各设置一套立式泡沫液储罐)。

3.2系统设置范围及喷头设置

设置范围:地下室车库、超高层塔楼各层及裙楼商业,均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除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设闭式喷头。本项目所有喷头均采用快速响应喷头,喷头响应指数RTI≤50(m·s)0.5,未吊顶部位及净空超过0.8m的闷顶设置直立型喷头,有吊顶部位(除酒店区域)采用吊顶型隐蔽式喷头,酒店有吊顶部位采用普通吊顶型喷头,酒店厨房冷库内采用干式喷头,喷头流量系数(除特别注明外)均采用K=80,喷头的动作温度为68℃,厨房区域喷头动作温度为93℃。各种喷头应有1%的备用喷头,且每种型号不少于10只。

SOHO、SA办公及酒店客房房间根据美观及装饰要求采用扩展型水平边墙型喷头K=115,酒店有吊顶装饰区采用普通吊顶型喷头。

自动喷淋泵参数如下:

B1层喷淋主泵Q=45L/S,H=105m,N=90kW,一用一备;喷淋稳压泵Q=2L/s,H=105m,N=7.5kW,两用一备,与玻璃墙保护系统合用泵组。

西塔屋面层喷淋主泵Q=30L/S,H=45m,N=22kW,一用一备;喷淋稳压泵Q=2L/s,H=40m,N=4kW,一用一备。

3.3系统分区及管网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区:本工程喷淋管网根据各塔楼建筑高度竖向进行分区,其中西塔楼分为共5个分区,由于B4层至裙楼8层先行验收使用的区域,前期营业阶段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由B1层消防水泵及水池供水,待塔楼高位水池及消防系统建成后改由高位水池供水的高压给水系统。具体竖向分区:B4至裙楼8层为1区(1区前期由B1层喷淋泵及水池供水,后期由20层减压水池直接供水);西塔楼9~22层、东塔楼9~24层为2区(由西塔楼屋面高位消防水池经减压后供水);西塔楼23~37层、东塔楼25~屋面层为3区(由西塔楼屋面高位水池直接供水);西塔楼38~屋面层为4区(采用临时高位给水系统,由屋面喷淋水泵和消防水池供水,并在屋顶设一座36m3高位消防水箱对4区消防管网进行稳压)。各区自动喷淋主管网呈环状布置,并按喷淋各区分别在室外设置喷淋水泵接合器,在水泵接合器40m范围内设有室外消火栓。

湿式报警阀组根据各单体位置分散设置,每个湿式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不多于800个,每个报警阀组供水的最高与最低位置喷头其高程差不大于50m。地下室湿式报警阀集中设于地下二层报警阀间,其他区报警阀设置在各区的避难层报警阀间内。各层每个防火分区、每层均设有水流指示器及带开关显示的阀门(开关信号反馈至消防中心),并在管网未端设一条排水及试验用的排水管及控制阀门与压力表,在室外设喷淋水泵接合器,管道接至湿式报警阀前。

4 大空间智能主动喷水灭火系统

裙楼商业中庭及商业街上空、影院等净高超12m处设置大空间主动喷水灭火系统,配置标准型自动扫描高空水炮灭火装置,标准射水流量5L/s,保护半径20m,安装高度6~20m,进水口径50mm,标准型自动扫描高空水炮灭火装置由水炮,智能型红外线探测组件及电磁阀组成;发生火灾时由智能型红外线探测组件对现场火灾信号采集,分析,确认火灾发生则打开电磁阀,启动大空间主泵及报警装置连续喷水灭火。水炮同时开启灭火数量按5个考虑,设计流量为25L/S。大空间主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前期由B1层消防水泵及水池供水,后期待塔楼屋面高位水池及消防系统完善后由高位水池供给。

B1层大空间消防系统主泵Q=25L/S,H=105m,N=75kW,两用一备;稳压泵Q=2L/s,H=105m,N=7.5kW,一用一备。

5 窗玻璃喷淋冷却保护系统及防护冷却水幕系统

本项目与裙楼地下室商业街相邻的商铺玻璃窗及城际轨道站台与商业分隔玻璃墙处均设置窗式喷头对玻璃进行保护,其中商业街玻璃墙窗式喷淋保护系统按最长商铺玻璃墙长度所有喷头开启计算流量,Q=15L/s,系统作用时间1h;城际轨道站台侧防火玻璃墙处窗式喷淋保护系统按防护冷却水幕设计(窗高度按5m考虑),窗总长约46m,喷水强度0.6L/s·m,设计流量Q=28L/s,作用时间3h;窗玻璃喷淋保护系统、防护冷却水幕系统与自动喷淋系统合用泵组,管网各自独立设置(报警阀前合用管网)。每层各防火分区内的窗玻璃喷淋保护系统独立设置水流指示器,在室外设喷淋水泵接合器。

窗玻璃喷淋冷却保护系统及防护冷却水幕系统管网前期由B1层消防水泵及水池供水,后期待塔楼屋面高位水池及消防系统完善后由高位水池供给。

6 结束语

在超高层不断增加的今天,如何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消防给水系统,是每一个从事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认真研究和总结的责任。

[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3]《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J15-34-2004).

邹玉麟(1982-),男,广东广州人,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给排水工程设计工作。

U291

A

2095-2066(2016)14-0089-02

2016-5-1

猜你喜欢

裙楼塔楼消火栓
河南济源市政消火栓有了“身份证”
浅析柱竖向变形之差对梁弯矩及配筋率的影响
厄瓜多尔“向日葵”住宅塔楼
智能消火栓
鹿特丹The Sax塔楼
荷兰Looping住宅塔楼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论消火栓、自动喷淋和自动报警在消防中的辩证关系
万象和项目超高层塔楼结构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