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水萃铜渣选尾矿水絮凝沉淀试验

2016-08-12李金鹤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31

低碳世界 2016年14期
关键词:悬浮物絮凝剂投加量

李金鹤(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31)



某水萃铜渣选尾矿水絮凝沉淀试验

李金鹤(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31)

针对云南某水萃铜渣选项目中的极细粒径尾矿水,其悬浮物含量高达12000mg/L,对其进行了絮凝沉淀试验,并通过对多种絮凝剂单一、组合式投加以及絮凝剂用量比较,表明在投加200g/m3KAl(SO4)2时,尾矿水絮凝沉淀效果最佳,其澄清溢流水悬浮物含量小于200mg/L,完全满足选矿工艺用水水质要求。通过该水萃铜渣选尾矿水絮凝沉淀试验分析,对今后此类铜渣选尾矿水沉淀处理与回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水萃铜渣;尾矿浆;尾矿水;絮凝沉淀;絮凝剂

1 引言

云南某水萃铜渣选项目当地年均降雨量895.7mm,年均蒸发量2009mm,项目水源缺乏。为减少新水用量,提高项目的水重复利用率,对于尾矿浓缩后的溢流尾矿水,需对其进行回用,但由于尾矿水悬浮物含量远远超过工艺用水水质要求,需进一步沉淀处理。同时,选厂出来的尾矿粒径极细,-600目占85%,其尾矿水自然沉淀难以获得满足要求的回水水质,需对尾矿水进行絮凝沉淀试验,以筛选出最佳絮凝剂种类、投加量以及投加位置。

2 尾矿水絮凝沉淀试验

2.1絮凝剂种类筛选

由于尾矿水悬浮物含量极高,悬浮物粒径极小,如果将尾矿水直接进行自然沉淀,其澄清区、沉淀区、过度区、压缩区与粗粒区均无明显分层,试验表明即使经过7d沉淀,其尾矿水澄清区高度也只有2~3mm,远远达不到尾矿水沉淀要求,因此需往尾矿水中投加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为了选择最佳的絮凝剂种类,在尾矿水中分别投加CaCl2、CaCl2+PAM、KAl (SO4)2、KAl(SO4)2+PAM进行絮凝沉淀试验,结果详见表1。

表1 CaCl2、CaCl2+PAM、KAl(SO4)2、KAl(SO4)2+PAM絮凝沉淀试验表

由表1可知:加入200g/m3CaCl2后尾矿水在前36min絮凝沉淀速度较快,澄清高度约25mm,36min后几乎不再变化;加入200g/m3CaCl2+8g/m3PAM后尾矿水在前48min絮凝沉淀速度较快,澄清高度约30mm,48min后几乎不再变化;加入200g/m3KAl(SO4)2后尾矿水在前24min絮凝沉淀速度较快,澄清高度约25mm,24min后几乎不再变化;加入200g/m3CaCl2+ 10g/m3PAM后尾矿水在前24min絮凝沉淀速度较快,澄清高度约24mm,24min后几乎不再变化。从上可知,加入200g/ m3CaCl2+8g/m3PAM组合式絮凝剂不如加入单一200g/m3CaCl2的絮凝沉淀效果好,加入200g/m3KAl(SO4)2+10g/m3PAM组合式絮凝剂不如加入单一 200g/m3KAl(SO4)2的絮凝沉淀效果好。并且投加200g/m3KAl(SO4)2絮凝沉淀时间比投加200g/ m3CaCl2还能缩短12min左右,本着节约项目投资,减少运行费用原则,试验推荐KAl(SO4)2为该项目絮凝剂。

2.2絮凝剂用量确定

为了确定KAl(SO4)2的合理用量,本试验分别就100g/m3、200g/m3、300g/m3的投加量分别进行了絮凝沉淀试验,结果详见表2。

由表2可知:加入100g/m3KAl(SO4)2后尾矿水在36min之后几乎不再沉淀,澄清高度也只有约15mm;而加入200或300g/m3KAl(SO4)2后尾矿水均在24min之后不再沉淀,其澄清高度均为25mm。这表明随着KAl(SO4)2用量的增加,尾矿水的絮凝沉淀效果逐渐提高,但当KAl(SO4)2投加量大于200g/m3时,其絮凝沉淀效果不再提高,因此试验推荐KAl(SO4)2的投加量为200g/m3。

表2 KAl(SO4)2投加量对比试验表

2.3絮凝剂投加位置试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KAl(SO4)2投加位置对的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试验将KAl(SO4)2直接投加到尾矿浆同时进行浓缩沉淀,KAl(SO4)2投加量分别按200和300g/m3进行,试验结果详见表3。

表3 尾矿浆絮凝沉淀试验

由表3可以看出,当KAl(SO4)2投加量为200g/m3时,120min后澄清高度为87mm,再过几个小时其澄清高度下降也只有为1~2mm;当KAl(SO4)2投加量为300g/m3时,180min后其基本沉完,澄清高度为203mm因此,将KAl(SO4)2直接加入尾矿浆同时浓缩沉淀,KAl(SO4)2用量会提高至300g/m3。比往尾矿水中投加KAl(SO4)2沉淀的用量增加了100g/m3。

3 回水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分析

将投加了KAl(SO4)2絮凝沉淀的溢流回水用于磨矿和粗扫选工艺流程中,其对浮选指标试验结果详见表4。

表4 回水工艺指标试验结果

试验过程发现,由于回水呈碱性,一方面在回水试验过程中粗选1的pH值由平时的7变为8,粗Ⅱ及扫1的pH由平时8上升至8.5,扫Ⅱ由平时的8.5上升至9。另一方面,由于回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钠及残余的捕收剂,使得粗1的上浮量明显增加,导致KCu1量增加,品位降低,回收率增加;粗Ⅱ上浮量也增加,但由于pH提高,对脉石的抑制能力加强,KCu2的品位及回收率均稍有提高。与使用自来水进行试验相比,使用回水虽然对KCu1和KCu2的品位及回收率带来波动,但混合铜精矿产率、品位和回收率指标非常接近,说明该回水完全可以回用于磨矿和粗、扫选等工艺流程中。

4 结论

(1)对于选矿厂,由于其生产用水量较大,一般均需将尾矿水进行沉淀回用,一方面可以减少选厂的生产新水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选厂水重复利用率。并且选矿工艺通常要求回水中悬浮物含量小于200mg/L,因此像水萃铜渣选矿项目,由于其尾矿粒径极细,-600目占85%左右,其尾矿水自然沉淀效果很差,即使沉淀时间再长,也很难得到符合水质要求的回水,因而需投加絮凝剂以协助尾矿水絮凝沉淀。絮凝剂的选择一般要通过试验确定,如果絮凝剂选择不当,其絮凝沉淀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甚至对尾矿水絮凝沉淀没有任何效果。对于类似的水萃铜渣选项目,尾矿水絮凝沉淀用的絮凝剂可选用KAl(SO4)2,且其投加量也可按200g/m3考虑。

(2)建议项目实际生产运行中,将一部分KAl(SO4)2投加至尾矿浓密池中,将另一部分KAl(SO4)2投加至尾矿水回水泵池中,且回水泵池上设置缓冲池,以保证回水有足够的絮凝沉淀时间。

(3)一方面由于回水呈碱性,使得流程中pH值升高,另一方面由于含硫化钠及残余捕收剂,从而影响KCu1和KCu2的产率、品位和回收率,但混合铜精矿产率、品位和回收率指标与使用自来水相比非常接近,说明回水完全可以回用于选矿工艺流程中。

2016-5-1

TD926.4

A

2095-2066(2016)14-0052-02

猜你喜欢

悬浮物絮凝剂投加量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
磁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煤矿矿井水实验研究
反渗透淡化水调质稳定性及健康性实验研究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
絮凝剂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废水悬浮物国标检测方法的修改建议
压裂返排液中悬浮物去除的室内研究
NaOH投加量对剩余污泥水解的影响
砂质河床对悬浮物去除行为的试验研究*
混凝实验条件下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