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生殿》蕴含的道教文化

2016-08-12李赛萍谢春梅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仪礼长生殿道教

李赛萍 谢春梅



《长生殿》蕴含的道教文化

李赛萍 谢春梅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该文基于文本解读角度,从戏曲用语、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三个方面对《长生殿》中蕴含的道教文化进行探讨。

长生殿;道教文化因素;文本解读

洪昇对《长生殿》的取材、内容以及创作缘由、过程给予了总结:“忆与严十定隅坐皋园,谈及开元、天宝间事,偶感李白之遇,作《沉香亭》传奇寻客燕台,亡友毛玉斯谓排场近熟,因去李白,入李泌辅肃宗中兴,更名《舞霓裳》,优伶皆久习之。后又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为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宿誓,而唐人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用之,专写钗盒情缘,以《长生殿》题名。”[1]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蓬莱仙院”、“游月宫”都是道教积极宣扬的,前者为道教神仙修炼居住之地,后者是世俗化道教在唐时大力宣扬的内容。从这段《例言》中可以一瞥道教文化对《长生殿》创作的影响。本文从文本解读角度切入,从《长生殿》戏曲用语、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三个方面解读《长生殿》中包含的道教文化因素。

1 戏曲用语

《长生殿》剧作中很多戏曲用语来源于道教文化或者与道教文化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第二十七齣《冥追》至第五十齣《重圆》中。剧本涉及到道教文化的诸多方面,比如道士及其别名、道教神仙、道教仙境、道教经藏、道教教义理论、道教方术、世俗道教用语等,蕴含着浓厚的道教文化意蕴。

道教讲求修炼长生不老之术,追求得道成仙,故其多修炼之洞天福地。《长生殿》中遍布道教圣地,主要包括神仙修炼居住的仙境、世俗道教中的阴间以及道士在人间的宫观。剧中仙境有蓬莱、玉山蓬顶、清虚洞府、天庭、黄庭、紫极、斗牛宫、仙宫、璇玑宫、蕊珠宫、洞府、仙山、仙乡、洞门、洞天、瀛洲、三岛十洲、清虚府洞天、清虚殿、玉山仙院、彩蟾月殿、广寒清虚之府等等。剧中涉及到世俗道教中阴间的用语,有黄泉、重泉、泉台、泉路、冥途、幽城、幽冥、幽冥界、酆都城、枉死城、森罗殿等等。剧本中还涉及到了道士方士在人间的宫观,如女贞观、云房等地名。这些道教地名的重复出现为《长生殿》营造了一种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自己的经藏。《长生殿》曲文中三次提到道教经藏:一是在第三十六齣《看袜》“贫道乃金陵女贞观主,来京请藏,兵阻未归”[2]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61.;二是在第三十九齣《私祭》“此间观主,昨自西京购请道藏回来。今日天气晴和,着我二人检晒经函”[3]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78.;三是在第三十九齣《私祭》李龟年进入道观避雨所见“座列全真,经藏万卷,好不庄严也”[4]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79.。道教经藏在剧本中的出现更为明显地印证了《长生殿》与道教之间的关系。

道教是以黄老学说为宗旨,杂合百家学说,故其教义理论主要以“无为、清静”为核心,杂以其他。作为一种土生土长、适应性强的宗教,其教义理论讲求实用性。《长生殿》中涉及到的道教教义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与剧情发展密切相关。剧中涉及到的主要有乾坤、魂魄、阴阳、五星(即五行)、太极、真元、元神、真玄、虚无、戊己、婴儿、姹女、乙庚金木、卯酉、子午乾坤等道教教义名词。

道教方术是道教各种法术的总称。在《长生殿》曲文中有关道教方术有奇门、六甲、黄道吉日、算命、面有反相、太阴练形之术、元神入彀、符章、催符、蠢硃符、青词、紫鸾书、水火、金丹等。

《长生殿》曲文中有化用道教典故的,如“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和“鸾驂碧汉,鹤返辽阳”;有引用道教名词的,如玉液金浆、飞升、火棘交梨、登仙、尸解、罡风、丹台、紫箓和法曲音;有引用世俗道教的,如金银山、冥帛、黄钱和路引。

综上所述,《长生殿》戏曲用语涉及到了道教文化中很多方面的因素,笔者对这些道教词语的出现频次数做了统计,特将出现较多且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列表如下:

曲文用词中的道教词语 出现次数蓬莱 30魂魄 45黄泉 23洞府 12清虚 5符箓 4尸解 3道藏 3

蓬莱是道教仙境“三岛”之一,地位尊贵无比。魂魄是道教教义理论中的名词,道教认为人有三魂七魄,人死而魂不灭,主张人魂合一。黄泉是道教世俗化后表示阴间的名词。洞府是道教中人修炼、居住的地方。清虚是道教教义理论的基本概念。符箓、尸解、道藏是道教所特有的概念,故其可以作为《长生殿》中道教文化因素的代表。

2 人物设定

《长生殿》中人物的设定与道教有着密切关系,或为崇信道教的道士,或为道教神仙,或为世俗道教中的鬼魂。

道士是《长生殿》剧情发展的推动者,是其高潮与结局的引领者。第一齣《传概》中就写到“情传羽客”、“鸿都客引会广寒宫”[5]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最后一齣《觅魂》帝妃相会的高潮就是在道士杨通幽的引领下完成的。剧本中有道士杨通幽及其侍童、送茶的小道姑。

《长生殿》人物设定中最能体现道教文化因素的是道教神仙的设定。剧本中涉及了15位有名有姓的道教仙人。《长生殿》中的主角被设定为道教中的真人、仙子:唐明皇是孔升真人,杨玉环是蓬莱仙子,二人都“偶因小谴,暂住人间”[6]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23.。为这段帝妃爱情证盟的是“双星”,即织女与牛郎,织女与牛郎是世俗道教中的重要神仙。道教中的太阴之主嫦娥、月宫仙子寒簧、东岳帝君、玉帝、马嵬坡土地、黑白面金甲执鞭的二门神、二金甲神、功曹符使等均是《长生殿》中的角色之一,且都与李杨的爱情重圆有一定的关系。除此以外,文中还涉及了西王母、上元夫人、董双成、萼绿华、许飞琼等仙人。

《长生殿》的人物除了道士、神仙,还有世俗道教中的鬼魂。在《冥追》和《情悔》两齣戏中,杨玉环都是以鬼魂形态出现的。《冥追》中涉及到的虢国夫人、杨国忠、阎罗、执钢叉的牛头、执铁锤的夜叉都是鬼魂的形像。《尸解》中出现的鬼卒、判官也都是世俗道教阴间鬼魂的代表。

3 故事情节的设置

《长生殿》中有些故事情节化用了世俗道教中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第十齣《疑谶》与《明皇杂录》卷下所记载的道士李遐周的谶语故事大致相同。《闻乐》、《制谱》两齣与唐时道教宣扬的唐明皇游月宫、制《霓裳羽衣曲》的故事很相似,只是将其主人公换成了杨贵妃。《长生殿》中有些故事情节依托于道教的玄幻,如《冥追》、《神訴》、《仙忆》、《怂合》、《觅魂》、《补恨》、《寄情》、《得信》和《重圆》等剧情的发展都是在道教神仙的幻境中完成的。

仪礼是文化的表现,祭奠祝祷仪式正是《长生殿》受道教文化影响的有力印证之一。道教的仪礼众多,最为重要的是斋醮。其中灵宝十二斋大致包含了道教的基本斋类:“一为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二为玉箓斋,正为人民。三为黄箓斋,拯拔地狱罪根,开度七幽九祖。四为上清斋,求仙念真,炼形隐景。五为明真斋,学道之士自拔亿曾万祖长夜之魂。六为指教斋,请福谢罪,禳灾救疾。七为涂炭斋,拔罪谢殃,请福度命。八为三元斋,学道之士己身悔罪。九为八节斋,学道之士谢过求仙。十为三皇子午斋,辅助帝王,保安国界。十一为靖斋,如千日、百日、三日、七日修真之用。十二为自然斋,救度一切存亡,自然之中,修行时节”[7]黄海德,李刚.简明道教辞典[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19.。《长生殿》中涉及到道教很多斋醮活动仪礼。

在《长生殿》第二十二齣《密誓》中,七月七日晚上杨贵妃在长生殿摆香案乞巧,敬拜的对象是道教神仙中的天孙织女和斗牛宫主牛郎,其乞巧时的敬神之物、动作都与道教中的祈福祷告仪式非常相似。

道教认为每一个人都是有罪的,主张忏悔,认为“前世今生,宿罪深尤,或违天地覆载之仁,或亏日月照临之德,犯二气五行之性,伤三纲六纪之和。前冤未除,后罪重结,故认为杀误伤,肆意任心,不识因缘,周知忌讳。六情所起,干犯幽明。三业所犯,负赴经训,成兹报对,构此灾危”[8]转引自黄天骥.《长生殿》艺术构思的道教内涵[J].文学遗产,2009:2。《情悔》一齣,杨玉环的忏悔愆尤、自陈罪眚、对天哀祷是对自己人生的悔过,其在陈罪眚前,在星月下对天一拜的礼仪符合道教悔过仪礼的要求。而在这个过程中,马嵬坡土地尊神则代表天帝予以聆听,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作出回应:“这一悔能教万孽清。管感动天庭,感动天庭,有日重圆旧盟”[9]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38.。整个哀祷忏悔仪式与神的回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教徒对神灵的敬畏与信任,以及道教中神与人之间的关系。

迎神像入庙是道教重要的仪式,《长生殿》中《哭像》一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道教迎神入庙的盛况。《哭像》中所描述的迎杨贵妃之像入庙时的场景:抬像入庙(捧香炉、花旛,奏鼓乐)、升座(内鼓乐、扶像上座),入庙之后唐明皇及宫娥内侍的行为动作:拈香、奠酒(初进爵、亚进爵、终进爵,且在每次奠酒前都会哭祷一番)、焚帛,奠灵礼完成。整个过程与道教中迎神像入庙、斋醮的仪礼相近。其中,奠酒仪礼与道教中斋醮时的奠酒仪礼一致,都是奠酒三杯,奠酒时有祷说语言。

《长生殿》很好地搬用了道教在超度、祭奠亡灵时的仪礼。第三十七齣《尸解》所描述的杨玉环尸解飞升之法:扶尸立定、用玉液金浆沃彼原身、灵肉合一、元神入彀,即得练形度地,尸解仙去,然后备音乐、旛幢送归蓬莱仙院。这一尸解飞升过程与道教超度亡灵的仪礼极为相似。第三十九齣《私祭》所描述的永新与念奴两宫娥对杨贵妃的祭奠仪式:摆香案、写牌位、烧纸浇茗、拜哭,其实就是道教祭奠亡灵的斋醮仪式的呈现。

《觅魂》一齣中详细描述了道士登坛做法招贵妃魂的过程:设立法坛、登坛(跳舞)、拈香祝祷、上香撒花、点灯咒水、动法器、奏法音、奏青词、焚符箓、持剑诀。这一过程其实就是道教招魂仪礼的再现。

洪昇所著的传奇《长生殿》一剧中蕴含着浓厚的道教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剧作的戏曲用语、人物设定和情节设置等三个方面。剧中的戏曲用语中包含丰富的道教文化因素,有道家修炼的洞天福地,有世俗道教中的道观,有道教的经藏,有道教的教义理论用语以及道家方术。剧中的人物设定体现了深厚的道教文化,剧中的人物或为道教神仙,或为道教宣扬的鬼魂。戏曲发展情节也富含道教文化底蕴。剧中李、杨爱情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是在道教的幻境中完成的。杨玉环的七夕乞巧、告罪自醒、尸解飞升,唐明皇的迎神像入庙以及道士杨通幽招魂等情节仪式与道教中的斋醮仪式基本一致。

[1]洪昇.长生殿[M].徐朔方,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竹村则行,康保成.长生殿笺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3]牟钟鉴,胡孚琛,王葆玹主编.道教通论——兼论道教学说[M].济南:齐鲁书社,1993.

[4]胡启文.《长生殿》与道教文化积淀[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黄海德,李刚.简明道教辞典[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6]黄天骥.《长生殿》艺术构思的道教内涵[J].文学遗产,2009(2).

[7]钟东.道教文化与《长生殿》[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On the Taoism of the Palace of Longevity

LI Sai-ping, XIE Chun-mei

Based on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culture of Taoism in the Palace of Longevity from three different aspects: choice of word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characters and plots.

the Palace of Longevity; cultural elements of Taoism;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李赛萍(1988—),女,湖南邵东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谢春梅(1981—),女,广西横县人,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基础部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I206.2

A

1674-3083(2016)03-0075-04

2016-04-13

猜你喜欢

仪礼长生殿道教
杨复《仪礼图》明清版本考——兼论《仪礼图》的版本源流
长恨歌
西夏道教补议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论杨复《仪礼图》与张惠言《仪礼图》之关系
锦袜易生尘 何处觅长生——《长生殿》中“看袜”情节的文化解读
高云连环画 《长生殿》选页
朱鼎煦与顾校《仪礼注疏》
论卢文弨之学术、生平及其他——《仪礼注疏详校(外三种)》点校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