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岛岸线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利用模式研究*
2016-08-12黎树式戴志军葛振鹏劳燕玲
黎树式,黄 鹄,戴志军,葛振鹏,魏 稳,劳燕玲
(1.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2广西师范学院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530001;3.钦州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 钦州535099)
广西海岛岸线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利用模式研究*
黎树式1,2,黄鹄3,戴志军1*,葛振鹏1,魏稳1,劳燕玲3
(1.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2广西师范学院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530001;3.钦州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 钦州535099)
海岛的可持续发展关乎海洋生态平衡、海洋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海岛岸线空间资源是海岛开发利用价值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基于数理统计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分析广西646个海岛的岸线长度、岸线系数及岸线空间资源利用模式。结果表明:1)广西海岛岸线长度小,大部分海岛的岸线长度小于2 000 m,可利用岸线资源贫乏。2)岸线系数超过0.2的海岛仅占海岛总数的5%,大部分海岛的岸线空间利用价值不大。3)广西海岛岸线资源利用可分为4个模态,其中第一模态反映了岸线资源利用为特征的主要模态,相关指标包括三通一平、近陆距离、海岛面积、海岛侵蚀能力;第二模态仍是表征岸线资源利用为主的模态,但指标主要包括最高点高程和海岛侵蚀能力;第三、四模态是海岛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次要模态,包括植被覆盖、最高点高程两个主要指标。
岸线资源;海岛;广西;经验正交函数
海岛是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壮大海洋经济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平台。在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影响下,海岛的自然灾害频发、极端事件增加,加之当前剧烈人类活动的作用,海岛的稳定性变差,其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风险因素,海岛资源尤其是岸线的持续利用和未来发展越来越受到学者们关注[1-2]。
海岛岸线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开发和利用活动的增加,海岛可利用的岸线资源不断减少。海岛岸线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作为海岛资源价值的重要体现,如何利用、利用的状态等相继引起国内外较多学者们的广泛关注[3-4]。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岸线资源的研究,国内大多集中在海岸线、内河岸线、港口岸线的适宜性评价、价值评估等方面[5-8],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沿海港口城市。涉及海湾、海岛岸线资源的研究多聚焦在岸线分维、有偿使用和岸线变化等[9-12]内容,成果不多。国外涉及海岛岸线资源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海岛岸线变化、岸线侵蚀、岸线管理等领域[13-15],涉及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状态和模式的内容亦甚少。
广西海岛海岸带是东南亚经济圈、华南经济圈和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是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同时,广西北部湾区作为中国海岛南海区的七大海区之一,海岛的保护与开发关系南海生态环境保护与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大局。但是,随着海岛海岸带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海岛的开发和利用需求日趋加强,炸岛、岸线侵蚀、开发粗放无序和管理不严等问题不断涌现。迫切需要对广西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进行定量评估,为海岛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和军事功能发展提供准确详实的决策参考。本文基于大量调查资料和实地勘察,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广西海岛岸线资源空间分布特征,采用EOF方法分析广西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状况及模式,为决策、规划等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对我国南海战略、未来中越交界的战争和权益之争大有裨益。
1 研究区概况
广西沿海地理位置(107°29′~110°20′E,20°58′~22°50′N),区域面积2.036 1万km2,大陆海岸线长1 628.59 km*广西海洋局、广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2011-2020),2013.。广西海岛646个,其中北海市68个,防城港市284个,钦州市294个,海岛总面积119.9 km2,2011年常住人口68 819人,其中北海市50 879人,防城港市1 376人,钦州市16 564人*中国海域海岛标准名录(广西分册)编委会.中国海域海岛标准名录(广西分册).,有14个有居民海岛,2个乡镇级海岛,无县级海岛,分布图见图1,为突出显示,图中乡镇级海岛不在有居民海岛之列。最新的广西海岛普查数据显示,广西海岛岸线长度622.495 km②,较先前调查的数据588.371 km[10]增加了34.124 km,岸线长度的增加可能与近期海岛的直接开发利用有关,也可能与岸线提取方法差异或采用的海岛基础资料分辨率有关。目前广西沿海已开发利用的岸线资源有:渔蒲岛、筋沟墩岛、大新围岛、中间村岛,以及涠洲岛的部分岸线[16]。
图1 北部湾广西海域海岛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of islets in the sea area around the Guangxi province
2数据与方法
2.1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1)海岛近陆距离、面积、岸线长度、最高点高程、植被覆盖以及海岸侵蚀系数等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组织的海岸调查和近期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本文通过和现有海岛资源调查资料进行比对,建立涉及海岛岸线空间资源的指标数据库(表1);2)收集和整理《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2011-2020年)》、《广西统计年鉴》、《广西海岛志》、《涠洲岛志》、《广西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和《广西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等资料,获取常住人口、GDP等经济社会统计数据;3)在典型海岛进行详细的现场调研基础上,考虑到因开发利用岸线变化较大的海岛,进一步利用空间分辨率为2 m的高分1号卫星影像(成像时间:2013-12)解译涠洲岛、七星岛等面积大于10 km2的有居民海岛。
2.2研究方法
2.2.1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是一种分析矩阵数据中的结构特征,提取主要数据特征量的一种方法[17]。最早由统计学家Pearson在1902年提出,Lorenz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将其引入气象和气候研究领域[18]。20世纪60年代至今,EOF方法主要应用于气象学、海洋学、资源科学、物理学等领域[19],但在海岛岸线空间资源领域很少涉及。EOF方法可将随时间变化的变量场分解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函数部分以及只依赖时间变化的时间函数部分,一般而言,前几个主要EOF模态的累积贡献率很高,可通过分析这些主要模态来获取原变量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原变量场起到降维的作用[20]。
其方法和步骤一般为[17]
1)选定要分析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一个数据矩阵Xm*n;
2)计算X与其转置矩阵XT的交叉积,得到方阵:
(1)
3)计算方阵C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Vm*m;
4)计算主成分:将EOF投影到原始资料矩阵X上,就得到所有空间特征向量对应的时间系数(即主成分):
(2)
式中,PC中每行数据就是对应每个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
5)显著性检验。
本文基于EOF方法分五大步骤分析广西海岛岸线空间资源的利用状况:1)构建广西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指标体系;2)原始数据标准化,排除数量级、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3)主成分模型构建,计算反映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的主成分向量和得分;4)计算贡献率>70%的作为主成分数量的确定标准。因600多个广西海岛岸线空间资源情况复杂多样,故选择70%作为标准;5)提出表征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状况的模式。
2.2.2岸线提取方法
本文采用恽才兴[21]和韩震等[11]提出的遥感解译方法提取部分典型海岛岸线,即通过对高分1号卫星影像解译,在实地勘测海岸坡度的基础上,利用对应成像时间的实测潮位资料,将从影像上提取瞬时水边线纠正至平均高潮位时的水边线,确定为海岛的岸线,其技术路线如图2。我们选择典型海岛(涠洲岛、七星岛)的高分1号影像解译结果与先前海岛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涠洲岛和七星岛的岸线长度和面积数据相差不大。数据的增减可能与人类活动譬如人工修建码头、围填海等因素有关。
图2 广西海岛岸线提取技术框架Fig.2 The technical framework for extracting island coastline around the Guangxi province
3 结果分析
3.1构建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指标体系
根据广西海岛发展的实际状况,充分考虑数据获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借鉴前人研究工作[19]的基础上,选取了最高点高程、岸线长度和近陆距离等11个指标(表1)。常住人口数据由统计年鉴和现场走访获得。三通一平、植被覆盖数据由专家打分统计获得,最高点高程、岸线长度、近陆距离、海岛面积、海岛紧凑度、岸线系数、海岛侵蚀能力等指标数据来源于经过潮位校正的遥感影像,解译精度均达到82%以上。指标解释及其数据来源见表1。
表1 广西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指标体系
3.2海岛岸线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岸线长度的变化直接涉及到港口选址、岸线利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强度等,是评价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状况的主要指标。与我国其他省所辖海岛比较,广西绝大多数海岛面积较小,岸线周长大都小于20 000 m。岸线长度超过500 m的海岛有239个,仅占海岛总数的37%。超过2 000 m有39个,占6.04%。超过20 000 m的有7个(表2,图3),主要包括钦州市的沙井岛、西村岛、龙门岛,和北海市的南域围、更楼围、外沙岛和涠洲岛,都是有居民海岛,大部分已经开发利用,主要分布在钦州湾和南流江河口(图4)。
表2 广西海岛岸线长度和岸线系数分布特征
岸线系数超过0.1的海岛有139个,占海岛总数的21.52%,超过0.2的海岛有34个,占海岛总数的5.26%,即绝大部分海岛的岸线系数小于0.2(表2和图3)。超过0.3的有8个,主要包括钦州市的小双连岛、独木墩、榄盆墩,防城港市的笼墩岛、跳鱼墩、一平岭岛,和北海市的中间草墩、中老屋地,它们主要分布在钦州湾、南流江河口和铁山港(图5)。
图3 广西海岛岸线长度与岸线系数分布变化特征Fig.3 Variations of shoreline length and coefficient of islands around the Guangxi province
图4 岸线长度超过2 000 m和20 000 m的海岛分布图Fig.4 Distribution of the islands with shoreline lengths over 2 000 mand 20 000 m, respectively
图5 岸线系数超过0.5,0.3和0.2的海岛分布图Fig.5 Distributionof the islands with shoreline coefficient over 0.5, 0.3 and 0.2, respectively
3.3岸线空间资源利用的其他指标分析
面积超过10 km2的海岛有涠洲岛、更楼围、南域围、沙井岛、龙门岛和西村岛,其中涠洲岛24.82 km2为面积最大海岛,而其他海岛面积都小于10 km2,占99%。常住人口前3位的分别为更楼围、涠洲岛和南域围,其中更楼围17 625人为人口最多海岛。近陆距离超过30 km的有斜阳岛、猪仔岛、涠洲岛,分别为53.81,42.6,36.85 km,其他海岛都小于10 km。海岛紧凑度超过1的有海漆小墩岛、横岭墩、三车岭和东江旁岛,其中海漆小墩岛11.98为最高。海岛开发潜在价值比较好的有外沙岛、龙门岛、西村岛、团和、南域围、更楼围、大茅岭和沙井岛。海漆小墩岛的侵蚀能力最高0.73,其次是小六墩和小米碎。三通一平较好的一般是有居民岛和近陆距离较短的海岛,如涠洲岛、麻蓝岛、西村岛、七星岛等。海岛植被覆盖方面,有355个海岛都分布草丛、灌木和乔木,占海岛总数的54.9%,整体来说植被覆盖率较高。
3.4基于EOF的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模式分析
如前所述,将指标数据归一化处理后计算预处理好的指标数据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再求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最后根据确定好的方差贡献率确定主成分模式。应用EOF方法对广西海岛分析,结果见表3。根据North等[23]提出的计算特征根的误差范围来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这4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存在显著性差别具有物理意义,即可以包含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状况的主要信息,因此选择前4个特征向量(4个模式:第一模态、第二模态、第三模态和第四模态)进行分析。
表3 广西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模式及其贡献率
首先将以上分析获得的四个模态进行权重分析(图6),并进一步分析模态的主要特征指标及其涵义。图6中,VC表示“植被覆盖”,CL表示“三通一平”,RP表示“常住人口”,ND表示“近陆距离”,LC表示“岸线长度”,HE表示“最高点高程”,AI表示“海岛面积”,CR表示“海岛紧凑度”,CC表示“海岸线系数”,CI表示“海岛便利度”,DE表示“海岛剥蚀度”。一般而言,通过利用主成分模型计算区域资源利用状况或抽取有关主要信息,往往是2~3个模态。广西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状况由4个模态完成,说明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的复杂性和多样化[24]。
第一模态占广西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进程的32%贡献率,主要贡献指标是三通一平、近陆距离、海岛面积、海岛侵蚀能力,权重都大于0.35(图6a)。三通一平和海岛面积表明,海岛的通水电和通路的条件优越,海岛面积有一定规模,岸线空间资源的利用价值高。近陆距离则说明,海岛靠近大陆较近,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可能性大成本低。而海岛侵蚀能力则是表明了海岛岸线生态环境脆弱,岸线空间资源利用存在风险。以上4个指标合起来反映了在第一模态下的海岛岸线空间资源相对其他海岛而言,是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是今后海岛旅游、港口码头等开发利用优先考虑的对象。属于此类海岛的主要包括涠洲岛、更楼围、外沙岛、龙门岛、南域围、西村岛、沙井岛、团和、斜阳岛、七星岛、簕沟墩、大茅岭、针鱼岭、仙人井大岭、洲墩、烧火墩大岭、老鸦环岛、旧屋地岭、鸡笼山、猪仔岭、龙孔墩、大胖山、长榄岛、麻蓝头岛、沙牛卜岛、北风脑岛和落路东墩岛等27个海岛,主要分布在钦州湾的龙门群岛,其次是防城港附近海域和南流江口海域海岛(图7)。
第二模态的贡献率是16%(图6b),为广西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状况的第二主要反映。其中表征该模态的是最高点高程、常住人口、海岛紧凑度、海岛剥蚀能力,其中后三者为负值,前两者权重不高,仅为0.2左右,后两者则在0.6左右。尽管常住人口很少,但综合考虑这4个贡献指标,其主要指标为最高点高程和海岛侵蚀能力。基于此,此模态下海岛避风条件和风力发电潜力较高,且侵蚀度较弱,故海岛岸线资源的港口、锚地等利用价值高。因而,在有一定岸线长度可利用的状态下,海岛岸线空间资源的利用状况仅次于第一类模态。属于此类模态海岛主要包括:三墩、大生鸡墩、打铁墩、亚公角岛、茅岭大墩、马鞍墩岛、黄泥沟岭、螃蟹地、鬼仔坪岛、北海大墩、大鸡墩、外水墩、落路西墩岛、山墩、北海涌、罗庞墩、西江头、红角、观音墩和沙耙墩,共20个海岛,主要分布在钦州湾内湾,其次是南流江口和大风江口(图7)。
第三模态的贡献率是14%(图6c),其主要特征性指标为岸线系数、植被覆盖、岸线长度、最高点高程,其中后三者为负值,权重都在0.4左右。此模态下,海岛岸线资源有一定的利用空间,但生态系统较单一、岸线长度不长、地势不高等特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岛岸线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属于此类模态的海岛包括:跳鱼墩、独木墩、笼墩岛、中间草墩、卧狮墩岛、小双连岛、烂泥墩、长石、白鹤墩等97个海岛,沿海的钦州市、北海市和防城港市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钦州湾的龙门群岛、江山半岛的西岸和大风江的内侧(图7)。
第四模态占了12%(图6d),主要指示指标为:植被覆盖、常住人口、最高点高程和海岛紧凑度,其中前两者为负值。此类模态下的海岛无人居住海岛,尽管有较高的高程和紧凑度,但植被覆盖度差,有一定的剥蚀度,生态环境脆弱是主要特征。属于此类的海岛主要包括剩余的502个海岛,面积基本都小于0.1 km2,分别分布于广西海域各海区,因海岛数众多,故未列于图7。
综合以上4类模态,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第一模态的海岛是首选,其次是第二模态,依此类推。第一模态海岛的岸线空间资源利用状况优于其他模态,即海岛岸线资源利用首先要考虑第一模态海岛。第三、四模态海岛的岸线空间资源利用价值相对较低,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海域海岛生物多样性为主。
图6 广西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模态权重Fig.6 The mode weights of utilizing shoreline spacer sources of islands around the Guangxi province
图7 第一、二、三模态海岛分布图Fig.7 Distribution of islands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modes
4 讨 论
4.1指标分析
本文选取的11个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指标,既包含了岸线长度、常住人口、海岛面积等一般性指标,也包含了植被覆盖、最高点高程、近陆距离、海岛侵蚀能力、岸线系数、海岛紧凑度、海岛开发潜在价值等具有显著地域特点的指标。广西海岛地处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北部湾北部海域,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鉴于生物多样性指标数据的获取有一定难度,选用植被覆盖指标不失为合适的选择。海岛紧凑度指标可以作为海岛形状比较的良好方法,可较好突出广西海岛因地质构造运动造成面积小且分布分散且易破碎的特点。海岛开发潜在价值是针对广西海岛大多靠近大陆且岸线比较复杂而提出,它包含了海岛岸线等本身优势和与大陆距离的双重信息,海岛侵蚀能力则是依据海岛所处的强潮海岸、海平面上升影响较大海岸等可观因素提出的,它是海岛自然灾害评价的一个新指标。综上,此套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指标可为其他区域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评价提供参考价值。然而,目前因数据收集难度大,指标体系未能涵盖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等重要内容,须进一步收集数据并加以研究。
4.2海岛岸线资源的空间利用模式
讨论4个模态的空间利用模式主要基于海岛岸线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如港口、锚地、旅游、国防、海水养殖、码头和保护区等。第一模态是广西海岛岸线空间资源利用的主要模态,这个模态下的海岛因其基础设施条件好,面积较大,大部分靠近大陆,区位独特,岸线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大部分已被开发或即将被开发为港口、锚地、旅游景区、军港和渔业码头等,如海岛很大部分分布在钦州港、防城港和铁山港附近海域,作为旅游景区的海岛有涠洲岛、斜阳岛、麻蓝头岛等,作为渔业码头的海岛有龙门岛、西村岛、七星岛、沙井岛等,龙门岛就是一个军港所在地。此模式海岛可归纳为集港口、码头、旅游、渔业于一体的“综合开发利用”模式[17]。第二模态海岛的特点是港口和码头利用价值高,主要分布在钦州港和防城港和南流江口,可归纳为后备开发利用的“港口码头型海岛”发展模态。如前所述,第三、四模态建议为“生态环境保护型海岛”发展模式。
4.3海岛岸线空间资源的适应性管理
海岛岸线空间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如何有效管理已经开发利用、即将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岸线空间资源,成为学者和管理者们必须解决的课题。适应性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末Holling和Walters提出的[25],旨在克服静态评价和环境管理的局限,通过对全体的管理,促进其学习和自身提高而增强有效适应不确定性的方式。海岛岸线空间资源的适应性管理是根据岸线资源利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在管理实践中学习和总结,最终实现岸线空间资源的全程有效的动态管理过程。广西海岛岸线资源零碎而分散,且管理水平不高,管理难度较大,但可以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其他海域海岛岸线空间资源的先进管理经验。在充分认识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自然因素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对岸线空间资源利用影响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基础上,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从而可避免和逐步解决区域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不力和开发利用无序的发展难题。
5 结 论
海岛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国家领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位于南海北部、北部湾北端的广西海岛区位优势明显,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该区域海岛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直接关乎我国在东盟区域的战略布局,对我国大西南沿海的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详实的基础资料和实地勘查,应用数理统计和EOF分析方法分析了广西海岛的岸线资源变化和利用模式,主要结果包括:
1)广西海岛岸线长度小,可利用岸线空间资源贫乏,其中岸线长度超过500 m的海岛仅占海岛总数的37%,超过2 000 m的海岛占6%,即绝大部分海岛的岸线长度小于2 000 m;
2)绝大部分海岛的岸线空间利用价值不大,岸线系数指标超过0.1的海岛约占海岛总数的21%,超过0.2的海岛占海岛总数的5%;
3)广西海岛岸线空间资源的利用可分为4个模态,依次为:反映岸线空间资源为主的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其中表征前者的主要贡献指标为三通一平、近陆距离、海岛面积、海岛侵蚀能力,属于该模式的海岛主要包括涠洲岛、更楼围和外沙岛等;反映后者的主要指标是最高点高程和海岛剥蚀能力,属于该模式的海岛主要有三墩、大生鸡墩和打铁墩等。此外,第三、四模态主要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海岛,相关指标包括:植被覆盖、最高点高程两个主要指标,属于该模式的海岛主要为面积小于0.1 km2的海岛。
[1]JULIA K.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omposite indicator for the islands of the North Aegean region, Greece[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10,30(6):347-356.
[2]ALEXANDRA P, ELSA J, TOMAS B. Ramos. Sustainability approaches and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in small islands: An integrative review[J].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014,96(96):138-148.
[3]XING L,YUNXUAN Z,LIANPENG Z, et al. Shoreline change of Chongming Dongtan and response to river sedimenload: A remote sensing assessment[J].Journal of Hydrology, 2014,511(4):432-442.
[4]FLEMMING J, NEIL H, JULIEN F, et al. Sabah shoreline management plan (Borneo,Malaysia): Ecosystems and pollution[J].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007,50(1-2):84-102.
[5]WANG C S, LI J H, SUN X W.Resources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front along Yangtze River mainstream:from Jiujiang to Xinji towhead section[J].Resources Science, 2002,24(3):112-116. 王传胜,李建海,孙小伍.长江干流九江—新济洲段岸线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J].资源科学,2002,24(3):112-116.
[6]YANG J, LI M C, DING X R, et al. GIS-based waterfront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Nanjing[J].Geo-information Science,2008,10(2):200-205.杨静,李满春,丁贤荣,等.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GIS评价与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8,10(2):200-205.
[7]MA H R, YANG G S, CHEN W, et al. Assessment and quantitative acquirement of factors for evaluating bank resourc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Jiangsu province[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4,19(2):176-182.马荣华,杨桂山,陈雯,等.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评价因子的定量分析与综合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2):176-182.
[8]HUANG H, DAI Z J, HU Z N, et al. The research of Guangxi coastal environment vulnerability[M].Beijing:China Ocean Press,2005. 黄鹄,戴志军,胡自宁,等.广西海岸环境脆弱性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9]WANG X K, JIA J J.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actal dimension and percentage of artificial coastlines of islands in Zhejiang Province[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s,2011,29(4):25-31.王欣凯,贾建军.浙江海岛岸线分维数与其人工岸线比例的关系[J].海洋学研究,2011,29(4):25-31.
[10]FENG S Z,YU J,LI J. Coastline displacements and dynamical variabilitiesof some islands in Guangxi and their effects[J].Coastal Engineering,2011,29(4):25-31.冯守珍,于甲,李杰.广西海岛海岸线变迁与动态变化及影响分析[J].海岸工程,2010,29(3):37-42.
[11]HAN Z, YUN C X. Deposition and erosion remote-sensing reverse of Dachan Bay beach in Lingdingyang estuary[J].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03,25(5):58-64.韩震,恽才兴.伶仃洋大铲湾潮滩冲淤遥感反演研究[J].海洋学报,2003,25(5):58-64.
[12]YANG H, XIE Q C. The resources advantage and leading function of the muddy coast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Zhejiang Bay[J].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2001,18(1):26-29.杨光军,谢钦春.浙江中南部港湾淤泥质海岸资源优势及其主导开发功能[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1,18(1):26-29.
[13]MOHAMMAD D, MOHSEN S,FREYDOON V,et al. A shoreline management plan for Iranian coastlines[J].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012,63(63):1-15.
[14]LE X H. HANS H, MAGNUS L. Modeling regional sediment transport and shoreline response in the vicinity of tidal inlets on the Long Island coast, United States[J].Coastal Engineering, 2011,58(6):554-561.
[15]THORNE A. Shifting shorelines and political winds-The complexities of implementing the simple idea of shoreline setbacks for oceanfront developments in Maui,Hawaii[J].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13,73:13-21.
[16]LIU H, ZHUANG J L, CHEN X Y, et al. Resources status and exploitation countermeasure ofthe island in Guangxi[J].Journal of Gu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2013,29(3):181-185.刘晖,庄军莲,陈宪云,等.广西海岛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对策[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3,29(3):181-185.
[17]HUANG H,DAI Z J,LI S S, et al.Evalu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island resources in Guangxi[M].Beijing:China Ocean Press,2015.黄鹄,戴志军,韦卫华,等.广西海岛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
[18]PEARSON K. On lines and plans of closet fit system of points in space philos[J].Philosophical Magazine,1901,2(2):33-41.
[19]XIA F, ZHANG Y Z, WU W. Progress in applications of the EOF analysis in the research of coastal geomorphology and sedimentology[J].Progress in Geography,2009,28(2):174-186.夏非,张永战,吴蔚. EOF分析在海岸地貌与沉积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2):174-186.
[20]LIU H F, WANG Y P, ZHANG J C. EOF analysis of water level variations along west shoreline of southern yellow sea[J],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2013,29(5):13-20.刘华锋,汪亚平,张继才.基于EOF方法的南黄海西岸水位特征[J].海洋地质前沿,2013,29(5):13-20.
[21]YUN C X.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n coastaland offshore zone[M].Beijing:China Ocean Press,2005.恽才兴.海岸带及近海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技术[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22]ZHANG Y G. Chinese island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a geographic perspective[M].Beijing: Maritime Press,2012.张耀光.中国海岛开发与保护——地理学视角[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23]NORTH G R, BELL T L, CAHALAN R F, et al. Sampling errors in the estimation 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J].Monthly Weather Review, 1982,110(7):699-706.
[24]DAI Z J, CHU A, LI W H, et al. Has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near the mouth bar of the Yangtze (Changjiang) Estuary been declining in recent years?[J].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2013,29(4):809-818.
[25]HOLLING C S. Adaptiv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M].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1978.
Research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Utilization Modes for Coastline Resources of Guangxi islands
LI Shu-shi1,2, HUANG Hu3, DAI Zhi-jun1, GE Zhen-peng1, WEI Wen1, LAO Yan-ling3
(1.TheStateKeyLaboratoryofEstuarineandCoastalResearch,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China;2.KeyLaboratoryofEnvironmentChangeandResourcesUseinBeibuGulfMinistryofEducation,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China; 3.School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ofQinzhouUniversity,Qinzhou 535099, China)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slands is essential to oceanic ecological balance,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security. Utilizing resources along island's coastline is one of the key a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slands. In this study, length of coastline, coefficient of coastline and mode of resources utility for 646 islands in Guangxi province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coastline length for most islands are less than 2 000 m, and therefore available resources along the coastline are limited; 2) islands with coastline coefficient over 0.2 only account for 5% of the total ones, which constrain the utilization of coastline; and 3)the utilization of coastlin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modes. The first mode, characterized by three supplies and leveling, landward distance, island size and island erosion capability, is the main mode of coastline utilization. The second mode also works on coast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which, however, is dominated by the altitude of the highest point and island erosion capability. In addition, the third and fourth modes are minor modes, dominated b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cluding two main indicators such as taking vegetation cover and the altitude of the highest point.
coastline resources; island; Guangxi;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March 12,2015
2015-03-12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部湾北部强潮海滩动力地貌过程(41376097);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北部湾广西海域海岛岸线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2014BGERLKF04);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钦州湾大面积围填海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015ZA01)
黎树式(1980-),男,广西南宁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环境、海岸带管理方面研究.E-mail:lishushi120@163.com
戴志军(1973-),男,湖南邵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河口海岸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流域-海岸陆海相互作用等方面研究.E-mail:zjdai@sklec.ecnu.edu.cn
(陈靖编辑)
P74
A
1671-6647(2016)03-0437-12
10.3969/j.issn.1671-6647.2016.0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