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替与选择:“下雨”“落雨”的历史比较考察

2016-08-12张雁

关键词:落雨宋诗雨雪

张雁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兴替与选择:“下雨”“落雨”的历史比较考察

张雁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下雨”“落雨”这两种说法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大致以长江为界,南北划然、中部交织。我们可以此现象为出发点,考察历时文献语言中雨雪降落义动词“下、降、零、落、雨”的兴衰继承与分化过程。“下”与“落”作为自动词用来表达雨雪降落义始于汉代,东汉以后用例增多,至迟南宋末年北方官话基本上不再用“落”,从而形成现在的方言分布格局。不同的方言选择不同的动词,其原因可能有二:(1)大约自唐代开始,北方官话中,在称述雨雪降落方面,“下”“落”词义出现了细微的差异与分工。“下”用于称说整个事件,“落”则描述具体过程,侧重终点。(2)“落”自上古时期一直是降落义的常用词,闽、吴、粤等方言的先民始终保守原来的语言习惯,用“落”来称说雨雪降落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下雨”“落雨”在汉语方言中分布格局的形成,也体现了“北方趋新、南方存古”这一汉语演化的大势。

下雨;落雨;方言分布;同义聚合;方言选择机制

1“下雨”“落雨”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布

对下雨这一现象,现代汉语各地方言有不同的说法。据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所编《汉语方言词汇》,七大方言二十个方言点中,官话区除武汉、成都既说“下雨”也说“落雨”外,其他六个点(北京、济南、西安、太原、合肥、扬州)都只说“下雨”;吴语(苏州、温州)、湘语(长沙、双峰)、赣语(南昌)、客家(梅县)、粤语(广州、阳江)、闽语(厦门、潮州、福州、建瓯)等南方方言区几乎都只说“落雨”。又据陈章太、李行建等所编《普通话基础方言词汇集》,官话区也有只说“落雨”的,如南通、歙县、常德、重庆、遵义、黎平、成都等①《汉语方言词汇》与《普通话基础方言词汇集》对成都的说明不一致。为此,我们查了梁德曼、黄尚军(1988)的《成都方言词典》,书中既收有“落雨”(p125),也收有“下雨”(p108),并注明“老年人和农村人多说‘落雨’”。我们也在网上对成都人作过调查,《汉语方言词汇》更符合实际。;既说“下雨”也说“落雨”的,还有天津、邯郸、原阳、灵宝、汉中、达县、南充、自贡、西昌、贵州、柳州、吉首、宜昌、红安、安庆、芜湖等地。总的看来,“下雨”“落雨”这两种说法在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可概述为南北划然、中部交织,即北方官话区普遍说“下雨”,南部方言区普遍说“落雨”,长江流域的下江官话、西南官话二者都说,成交织状态,中原官话的个别地区也属于这种情况。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因而只说“下雨”。但普通话中还有“降雨”的说法,每晚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一般不会说某某地区明天将有大面积“下雨”,而只说“降雨”,可以认定,这是一个书面表达形式。现在的问题是,“下雨”“落雨”及“降雨”在汉语方言及普通话中的分布是怎样形成的?对同一现象的表述,各地方言及普通话选择了同义聚合中的不同动词,其中的选择机制是什么?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考察历史词汇的演变。需要交代的是,说“下雨”的地方,一般都说“下雪”“下霜”;说“落雨”的地方,一般也都说“落雪”“落霜”。本文把“雨雪霜露”看成是同一类客体,对历史语言中动词用例的统计,不只局限于跟“雨”的搭配。

2“下雨”“落雨”在历史语言中的兴替

2.0“下雨”类动词在文献中的用例统计

“下雨”“落雨”在汉语历史中的演变,是“降落”“坠落”义语义场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部分。汉语表达“降落”“坠落”义的动词大致有下、降、落、坠、堕、鬌、隳、陨、磒、霣、零、湮、摽、箨、剥、凋、掉等。本文只考察跟“雨雪霜露”经常搭配的下、降、落、零四个动词。上古汉语中有一个特殊的动词“雨”,自然也在考察之列。本文着重考察汉代以后的情况,以《史记》、《论衡》、《全汉诗》、《世说新语》、《全宋诗》、《全齐诗》、《全唐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五灯会元》、《元刊杂剧三十种》、《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作品为考察对象。现将雨、零、降、下、落在这些作品中用于“雨雪霜露”这类事物的数据列表如下:

(表1)  雨雪降落义动词历代用例统计表

纵观汉语历史,表达雨雪降落这一语义的语词变化不是很大,值得申说的有以下几点:(1)两个旧形式(雨、零)的衰替,(2)一个旧形式(降)的继承,(3)两个新形式(下、落)的兴起与分化。下面依次加以描写。

2.1两个旧形式的衰替

2.1.1雨

上古汉语不说“下雨”,主要单说一个“雨”字。这个字有点像英语中的rain,承载了两个词,一为名词,一为动词。名词念上声;动词有上、去两读,念上声时是不及物动词,念去声时是及物动词(孙玉文,2001,p105-110)。《史记》中不及物用例57次,及物用例9次,其中未计“雨金”(2次)、“雨兽”(1次)“、雨粟”(1次)诸例。《论衡》中不及物用例102次,及物用例4次,其中未计“雨星”(5次)、“雨谷”(9次)“、雨粟”(11次)诸例。《全汉诗》中不及物用例3次,及物用例1次。略举数例如下:

1.当是之时,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史记·秦始皇本纪》)2.有顷天果大雨。(《论衡·明雩篇》)

3.东风飘飖神灵雨。(《全汉诗》卷四:《相和歌辞·楚辞钞》)4.衡山、原都雨雹,大者尺八寸。(《史记·孝景本纪》)5.言天为之雨霜,虚也。(《论衡·感虚也》)

6.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全汉诗》卷一:《上邪》)

以上例1-3为不及物动词,4-6为及物动词。动词“雨”的衰替是从及物用法开始的。孙玉文(2001,p109)认为大约在六朝后期“雨”字的去声读法逐渐在口语中消失,其证据是《经典释文》对“雨”字的上、去二读区分很严,但也把只应读为去声的字,如《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的“雨”字,注出“于付反”的同时,还注明“又如字”。把去声字读成上声字,说明这个词在口语中已经消失了。我们对南北朝时期“雨”字用例的考察,跟孙玉文的结论基本一致。《世说新语》中“雨”作动词两例,一例在《文学》,引用《诗经》的句子,一例为不及物用法,连同《全宋诗》中的用例,列举如下:

7.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世说新语·方正》)

8.思此西郊云,既雨盈崇朝。(《全宋诗》卷三:谢惠连《喜雨》)

9.北风凉,雨雪雱,京洛女儿多妍妆。(《全宋诗》卷四:鲍照《代北风凉行》)

10.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全宋诗》卷四:鲍照《代白纻曲》)

例7、8是不及物用法,9、10是及物用法。8、9两例都是化用的古句(《诗经·墉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显然不反映口语。《全齐诗》中“雨”字没有动词用例。对比《全宋诗》《全齐诗》中“雨”字与“下”“落”“降”等字的使用次数,可以断言:公元6世纪前后汉语口语中“雨”字的及物用法将近消失,不及物用法也大大衰微。

《全唐诗》中动词“雨”的用例我们仅统计了“不雨“”欲雨”“久雨”的频次,共计47次,数量较高,但这并不能说明到唐代“雨”的动词用法在日常口语中又活跃起来了。下例“早霜”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在这种上下文中,很难想象“雨”字本有的动词用法不派上用场。

11.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白居易《采地黄者》)日僧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没有不及物动词“雨”字的用例,及物用法有三例“雨泪”,非雨雪现象,不计。由此可知,唐以后“雨”的动词用例都属拟古或承古。

2.1.2零

上古汉语中“零”字多用于草木,在雨雪降落义上始终不发达,《史记》中没有用于“霜雪雨露”的例子,《论衡》1例,《全汉诗》2例。列举如下:

12.冬月隆寒,霜雪霣零,万物皆枯。(《论衡·是应篇》)

13.赤蛟绥,黄华盖,露夜零,昼晻濭。(《全汉诗》卷一:《郊庙歌辞·赤蛟》)

14.阴气凝兮雪夏零。(《全汉诗》卷三:蔡琰《悲愤诗》)南北朝时期《全宋诗》有5个用例,略举二例:

15.洌泉承夜露,零雨望晨浮。(《全宋诗》卷二:谢庄《喜雨》)

16.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全宋诗》卷三:谢灵运《西陵遇风献康乐》)

“零”字单用例一直很少,主要以双音词“零落”的形式出现,如《全宋诗》中“零”字共计24次,其中“零落”就有10次;《全齐诗》中没有“零”字单用例,有3例“零落”。而这些“零落”都不用于“雨雪霜露”,因此,可推断到南北朝时期“零”基本上只是一个古语词。《全唐诗》54例,其中用于“雨”的21例,用于“雪”的8例,用于“霜”的3例,用于“露”的25例,数量超过了“降”,但这并不是口语的反映,很大程度上是诗歌平仄与押韵的需要①如皎然《送孙侍御游越》:“不知持斧客,吟会是何情。丹陛恩犹在,沧洲赏暂行。江桡随月泛,山策逐雪行。佳句传零雨,诗流许盛名。”尾联第四字必须用平声字,而“下、降、落”都是仄声,除了“零”字别无选择。又如孙氏《闻琴》:“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全诗用耕清韵,在表示雨雪降落义的同义字中,只有“零”字可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有4个例子:

17.一上时睛天忽阴,风云斗暗,零雨降雹。(《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四月二十九日)

18.一上时晴天忽阴,风云斗暗,雹雨交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四月二十八日)

19.乞雨闭南头者,闭阳则阴通,宜零雨也。(《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十一月廿四日)

例17、18都是四字格,19用于“者……也”句式,显然都是仿古。唐以后的白话文献中,“零”字不再用于雨雪降落义。

2.2一个旧形式的继承:降

先秦汉语中“降”字用于“雨雪霜露”很普遍,如:

20.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逸周书·月令》)

21.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庄子·逍遥游》)

2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吕氏春秋·慎人》)到汉代,其用例虽然不及动词“雨”,但跟“零”及另外两个新形式相比较,算是不少,在我们统计的文献中共用了31次,略举数例如下:

23.故秋霜降者草花落。(《史记·李斯列传》)

24.云蒸雨降兮,错缪相纷。(《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5.人不喜,不施恩;天不悦,不降雨。(《论衡·雷虚篇》)

26.此则甘露降下之验也。甘露下,是则醴泉也。(《论衡·沾期篇》)

27.草木零落,抵冬降霜。(《全汉诗》卷一:《玄冥》)

值得注意的是,汉代以后“降”与“霜”的搭配频率颇高,如《论衡》25例有11次用于“霜”,另有10次用于“甘露”;《全唐诗》36例有9次用于“雨”,24次用于“霜”,其中以“霜降”形式出现的有18次。显然,这与“霜”在季候中的地位有关,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一词在《逸周书·月令》中就已固定下来了。由此可以推断,从上古到现代“降”一直是作为书面语词传承的。

2.3两个新形式的兴起与分化

2.3.1“下”的兴起

在我们所调查的先秦语料中,“下雨”仅有1例:

28.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其他主要传世文献尚未发现有“下”“雨”搭配的用例①《战国策·齐三》中有两例“降雨下”:(1)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2)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战国策》是刘向集录而成的,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还是汉代的语言现象,殊难断定。,《史记》《全汉诗》各有1例,《论衡》例子不少:

29.襄公七年,宋地霣星如雨,与雨偕下。(《史记·宋微子世家》)

30.天久不雨,蒸人失所。天王自出,祝令特苦。精符感应,滂沱下雨。(《全汉诗》卷五:《洛阳令颂》)

31.北道星肯为雩祭之故下其雨乎?(《论衡·明雩篇》)

32.天至贤矣,时未当雨,伪请求之,故妄下其雨。(《论衡·明雩篇》)

33.夫万人举口,并解吁嗟,犹未能感天,邹衍一人冤而壹叹,安能下霜?(《论衡·感虚篇》)上古汉语“下”字有自动与他动之分,自动念上声,表示自然地从高处到低处;他动念去声,表示强制性地使从高处到低处(孙玉文,2001,p110-116)。例28中的“下”,有明确的致使者,但又不带有强制性,可看作是自动词的使动用法。例30-33中的“下”都是这种用法。正是这种自动词的使动用法,诱发了“下”在动词“雨”处于兴盛时期、“降”字也广泛使用的同时,开始跟名词“雨”搭配。上面例29应是“下”字作为自动词用于雨雪降落义的萌芽。该例着重描写的是“霣星”,但也兼及雨的降落。《论衡》中则有了较多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自动词用例,如以下诸例:

34.中州内正月、二月,霜雪时降;北边至寒,三月下霜,未为变也。(《变动篇》)

35.衍囚拘而叹,叹时霜适自下。(《感虚篇》)

36.雨从天下……见雨从上集,则谓从天下矣。(《说日篇》)

37.雨水暴下。(《无形篇》)

2.3.2“落”的兴起

在我们所调查的先秦语料中没有“落”用于“雨雪霜露”的例子,汉代至三国时期文献中有4例:

38.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复更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全汉诗》卷四:《薤露歌》)

39.春雨不落,夏雨无多,秋雨无滴,冬雨生波。(东方朔《探春历记》)

40.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41.云重积而复散,雨垂落而复收。(三国魏应鐻《与从弟君苗君胄书》)

例38是田横自杀后其门人为他作的一首挽歌,如果该诗可信的话,那么,“落”字在汉初就开始用于“雨雪霜露”了。这样,汉代以后的词汇系统中具有雨雪降落义的动词就有了五个:雨、零、降、下、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雨”字在南北朝后期基本上从口语中衰亡,“零”字在唐以后基本上不用于雨雪降落,“降”字一直沿用到现代,为现代汉语书面语所继承。与以上三个先秦就已经用于这一意义的词的命运不同,“下”成了现代汉语表示这一意义的最基本的词,活跃于普通话和北方方言;“落”字则广泛应用于南方方言中。那么,“下”与“落”是从什么时代开始分化的呢?

2.3.3“下”与“落”的分化时代

上文2.0节表1显示,南北朝时期“下”的用例多于“落”,但差距不怎么显著,而且同一个人的作品

中既用“下”,也用“落”。例如:

42.夜分霜下凄,悲端出遥陆。(《全宋诗》卷四:鲍照《还蜀道中》)

43.夜来坐几时,银汉倾露落。(《全宋诗》卷四:鲍照《夜听妓》)

44.霜下桂枝销,怨与飞蓬折。(《全齐诗》卷三:谢朓《芳树》)

45.兴以暮秋月,清霜落素枝。(《全齐诗》卷三:谢朓《将遊湘水寻句溪》)

不过,也有只用“下”不用“落”,或只用“落”而不用“下”的,前者如王融,后者如谢灵运:

46.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全宋诗》卷三:谢灵运《西陵遇风献康乐》)

47.岁岁层冰合,纷纷霰雪落。(《全宋诗》卷三:谢灵运《苦寒行》)

48.霜气下孟津,秋风度函谷。(《全齐诗》卷二:王融《古意诗》)

49.精诚必至霜尘下,意气所感金石离。(《全齐诗》卷二:王融《努力门诗》)谢灵运是陈郡阳夏人,两用“落”而不用“下”,王融是琅琊临沂人,两用“下”而不用“落”,这似乎透露出当时方言的分歧,但谢朓与谢灵运是同族,世称小谢,他“下”“落”皆用(见例44、45),因此,这里所反映的应该只是个人用词风格上的差异。

《全唐诗》中“下”与“落”的数量差距不大。我们调查了不同籍贯的几个诗人对这两个字的使用情况:

(表2)  “下”“落”唐人用例统计表

分别举例如下:

50.露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张九龄《在郡秋怀二首》)

51.雪下不崇朝,皇情玩无斁。(张九龄《奉和圣制瑞雪篇》)

52.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李白《咏桂》)

53.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李白《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54.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舍脍戏赠长歌》)

55.雨阵下棘,如濠者注。(陆龟蒙《战秋辞》)

56.自作江南客,稀迟下雪时。(陆龟蒙《江南冬至和人怀洛下》)

以上“下”字。

57.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李白《妾薄命》)

58.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李白《淮海对雪赠傅霭》)

59.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60.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杜甫《谒真谛寺禅师》)

61.江虹明远饮,峡雨落余飞。(杜甫《晚晴》)

以上“落”字。

虽然四位诗人籍贯不同,但他们对“下”“落”二字的使用依然看不出方言的分歧,两位南方籍诗人的诗中还只用“下”字,这跟现代汉语方言中“下”与“落”的分布无法建立起联系,尽管李白的用例与现代四川几个西南官话点的情况正好吻合(如成都、达县等)。从上面的数据和用例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唐代官话中“落”在雨雪降落义上跟“下”字同样活跃。但从《入唐求法巡礼行记》9次用“下”而不用“落”来看,中晚唐以后(圆仁高僧在中国的时间是公元838-847年)“落”在一部分人的口语中可能开始衰落。宋代文献的用例进一步反映了这种趋势。《五灯会元》是禅僧普济(奉化人)综合北宋三部灯录和南宋两部灯录删繁就简而成,可看作整个宋代语言的代表,在雨雪降落意义上15次用“下”,3次用“落”。这些作品的语言基本上属于官话系统①《五灯会元》由官方指令编修,修改了《祖堂集》中不少方言口语类词汇,参见张美兰(2004)。,由此可以推断,至迟在南宋末年,表示雨雪降落义的“落”字基本上从官话系统中退出。

3 同义聚合与方言选择机制

从东汉末年开始,汉语词汇系统中表示雨雪降落义的动词“雨、零、降、下、落”形成了一个同义聚合。语言经济原则决定这些同义词会相互竞争,有的相继衰退,如“雨”在南北朝后期,“落”在宋末;有的出现功能分化,如“降”主要用于书面语,尤其是正式语体,“下”书面语、口语都用,但典雅的正式语体一般不用。动词“雨”的衰退主要是受到“下雨”“落雨”这两个新兴的分析形式的排挤,“零”用于雨雪降落义一直不活跃,从汉代到唐代的使用主要局限于文学语言或出于表达简洁而仿古。现在需要探究的是,“落”为什么没能竞争过“下”,换个说法,即,官话系统为什么选择了“下”,而不是“落”。为此,有必要考察一下该同义聚合中各个成员义域大小的历史变迁。

我们选择唐代和现代两个历史横截面加以比较,基于以上说明,“雨”和“零”不纳入比较。请看下面表3和表4。表3参考了杨克定(1992)的研究。

(表3)  唐代坠落义动词义域表

(表4)  现代坠落义动词义域表

从表3可以看出,“落”在唐代所占据的义域最宽。这一点不难理解,《尔雅·释诂》:“陨、磒、霣、湮、下、降、坠、摽、零,落也。”“落”字作为释词出现,说明上古汉语中它的义域就是最宽的。表4显示这一优势基本上保持到了现代汉语中。“下”则不同,它在唐代所占有的义域到现代汉语除了“雨雪”一项,基本上丧失殆尽。值得注意的是“,落”在现代普通话中并非完全不用于雨雪降落义,且看例句:

62.他死了!……世界上没有事似的:风吹着,雨落着,花开着,鸟唱着……谁理会世上少了一个人!(老舍《老张的哲学》)

63.外面下着雪。秀莲、小刘和宝庆走出门,穿过狭窄的街道时,雪落在他们的衣服上,脸上的雪都化成了水。(老舍《鼓书艺人》)

64.夏天智陪着秦安吃鸡的那个下午,雨是下起来了。清风街里里外外的土很厚,雨落下来一声价响,土就飞起来像是烟雾,一时笼罩得什么都看不清。(贾平凹《秦腔》)

65.直升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进行人工降雨。然而云层厚度不够,只听到雷一样隆隆的响声,却不见雨落下。(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66.雪落京城,许多北京市民放弃休息,主动走上街头扫雪铲冰。(新华社2002年12月新闻报导)以上例句中的“落”都不宜或不能换成“下”,这表明,“下”“落”与“雨、雪”搭配时表义功能上存在差异或分工“:下”用于称说整个事件,“落”则描述具体过程,侧重终点。例64同一句话中,前面用“下”,后面用“落”,体现了这种差异。据初步考察,这种差异大约始于唐代。《全唐诗》有“下雨”,而无“落雨”;“落雪”多表示已落之雪,“下雪”则不表示已下之雪“;落”之后比“下”更倾向于接表示终点或状态的词语。举例如下:

67.但得青天不下雨,上无苍蝇下无鼠。(王建《簇蚕辞》)

68.沙路归来闻好语,旱火不光天下雨。(李贺《沙路曲》)

69.郊原欲下雪,天地棱棱寒。(王昌龄《大梁途中作》)

70.自作江南客,稀迟下雪时。(陆龟蒙《江南冬至和人怀洛下》)

71.落雪临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林峦。(清江《小雪》)

72.寒云舒复卷,落雪断还连。(静慧《冬日普光寺卧疾值雪简诸旧游》)

73.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李白《妾薄命》)

74.雷发南山上,雨落北溪中。(王梵志《雷发南山上》)

75.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杜甫《谒真谛寺禅师》)

76.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白居易《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

《五灯会元》有3例“落”,其中2例分别描写下雪过程及之后的状态,1例用于称说下雪的事件。《水浒传》中仅有1例“落”,但不用于称说事件。例句如下:

77.六月降雪落纷纷,此是如来大圆觉。(《五灯会元》卷10:天台德韶国师)

78.问:“如何是摩诃般若。”师曰:“雪落茫茫。”(《五灯会元》卷10:灵隐清耸禅师)

79.今朝腊月十,夜来天落雪。(《五灯会元》卷17:泐潭文准禅师)

80.把衣袖儿承受那落下来的雪片看时,真个雪花六出。(《水浒传》93回)可以断定,从中晚唐开始,北方官话系统选择“下雨、雪”而非“落雨、雪”的说法,正是基于“下”“落”二字在表义功能上的这种差异。然而,现代南方方言(如吴语、闽语、粤语)却做了相反的选择。从福州、广州等地“下”没有降落义来看,这些方言的选择机制应不同于官话系统,很可能是汉代以前中原移民语言的遗留。这有两点证据:(一)据上引《尔雅》,“落”在战国末期一定比“下”更常用。当时已到南方的中原移民后来要用一个分析性表达式“x雨”取代综合性动词“雨”,显然,选择“落”的可能性更大。(二)吴、闽、粤方言中的“落”与北方官话中的“下”存在一系列意义上的平行引申,如(a)普通话说“下车”“下船”“下楼”,吴、闽、粤语说“落车”“落船”“落楼”;(b)普通话说“下课”“下班”,闽、粤语说“落课/堂”“落班”;(c)普通话表示趋向意义的“下来”,吴、闽语说“落来”,如“走落来”“流传落来”“天渐渐暗落来”;(d)普通话表示结果意义的“下”,闽语(厦门)说“落”,如“定落计策”“拍落基础”;等等。这种平行引申很像亲属语言中的语音对应。古汉语中“下车”的说法早于“下雨”,《孟子·尽心下》:“冯妇攘臂下车。”《庄子·盗跖》:“孔子下车而前。”吴、闽、粤方言中的“下”有低处义,但没有从高处到低处义,因而不会说“下车”,当然也就不会说“下雨”了。

4 结语

考察雨雪降落义动词“雨、零、降、下、落”的兴衰、继承与分化,可以得到以下三点认识:

(一)动词“雨”在南北朝时期的衰退与东汉以后“下”“落”用于雨雪降落的增多有密切关系,是汉语不同时期不少动词从综合形式演变为分析形式的个案体现。

(二)北方官话对“降”的继承基于语体功能的需要,对雨雪降落事件的称说选择“下”,而不选择“落”,则是基于同义词表义功能的差异。南方方言的选择正好相反,可能是方言区先民语言的遗留,但实质上仍然是基于词语表义功能的差异,因为在这些方言中“下”尚无降落义,而“落”自古就是这个意义的常用词。从这点来看,“下雨”“落雨”的南北对立,似乎也体现了“北方趋新、南方存古”这一汉语演化的大势,而功能驱动的选择,便是这个演化大势背后的机制。

(三)“下雨”“落雨”在南北方言中划然对立,而长江一线的下江官话、西南官话中既说“下雨”也说“落雨”,成交织状态,很可能是南北方言相互影响的结果。现在还能看到这种影响的实例。清乾隆五十年河南《光山县志》载:“天降雨雪,他处曰下雨下雪,而此谓曰落雨雪。”据调查,现在河南光山县只有老年人说“落雨”,年轻人都说“下雨”,显然,这是受普通话影响所致。这种进行中的词汇兴替与选择现象与上面(一)(二)所论的性质是不同的。

[附注]本文曾提交第八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韩国首尔,成均馆大学,2013年8月),会上承蒙刘子瑜教授、宋亚云教授等师友指正,会后做了不少修改,谨致谢忱。

[1]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陈章太,李行健,等.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3]梁德曼,黄尚军.成都方言词典[M]//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4]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6]杨克定.李白诗歌中的自然[M]//程湘清.隋唐五代汉语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7]张美兰.论宋代禅宗语录的语言特色——从《祖堂集》与《五灯会元》等语言的风格差异入手[M]//第二届韩国佛教学结集大会论文,2004.

[责任编辑:熊显长]

H17

A

1001-4799(2016)04-0075-07

2015-12-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资助项目:11&ZD125

张雁(1970-),男,湖北建始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烟台大学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汉语历史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落雨宋诗雨雪
落雨
宋诗五首(书法)
悲伤的事就不说了
宋诗新解
宋诗新解
落雨大
新闺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fabrics and fashion trends
I Like Drawing
雨雪天气城际站防止旅客摔滑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