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新疆受众行为的影响力探讨
——手机对新疆财经大学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2016-08-12瑞师维晨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财经大学新疆大学生

张 瑞师维晨

(作者单位:1.新疆财经大学;2.新疆人民广播电台)

新媒体对新疆受众行为的影响力探讨
——手机对新疆财经大学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张 瑞1师维晨2

(作者单位:1.新疆财经大学;2.新疆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主要从手机媒体对新疆财经大学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展开研究,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用例证法进行分析,以100名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为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从科技、学校、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

手机媒体;大学生;生活方式;影响力

新媒体的兴起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并且已经逐渐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对于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来说,由于高校网络的普及,新媒体也逐渐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交往、娱乐等各个方面,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然而新媒体在为大学生生活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使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给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带来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人类正在不自觉地迈向一种全新的媒体传播时代。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媒体革命正在悄无声息地到来。

1 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新媒体,顾名思义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起来以后所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个性化与社群化;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等四大特征。新媒体主要是能向大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将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2 手机对新疆财经大学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是最典型也是运用作为广泛的一类载体,现代社会中几乎人人都拥有一部手机,每个人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手机,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手机上的浏览器、视频播放器、微信和微博等是每天必不可少的访问软件。以新疆财经大学为例,以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100人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见图1)。

由图1可知,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中受欢迎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几乎一半的学生都会选择使用手机而非其他传统媒体。

由图2可知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获取知识,与人交往,愉悦身心,但同时把大量时间都花费在了手机上,因此手机对于新疆财经大学的学生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足的一面。

图1 五大媒介在大学生中使用情况调查

图2 大学生手机用途调查

2.1 积极的影响

首先,在学习方面,通过使用手机满足了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愿望。一方面手机媒体为大学生开辟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路径,使他们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关心国家的大事,并能够随时随地很方便地获取上课所需的资料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还增强了他们探索知识的热情。另一方面,手机所带来的信息中所包含的民主、创新和自由与大学生的灵感火花相互碰撞,大量的信息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而且挖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从精神上和思想上都进一步得到提升。

其次,在社交方面,通过使用手机满足了学生交流和分享的愿望。手机上的微信、微博和博客等软件给大学生提供了多样的社交模式,使他们足不出户便能迅速及实地与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进行联系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同时,由于其价格不高、携带方便以及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使手机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度,促使大学生能更好地与社会进行交流,其社会关系也不再单一。

最后,在娱乐方面,通过使用手机满足了学生放松和休息的愿望。手机媒体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于一体,给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选择,使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便捷;同时,娱乐软件充实了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使大学生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由于新媒体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包涵的文化氛围,为他们提供了虚拟说话和表达主见的场所,在这里他们交流彼此的想法,这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更有主见。

2.2 消极的影响

首先,对个人价值观的影响。手机媒体由于发展迅速,把关措施相对还未到位,手机网络上的一些自由空间会让大学生误解成无边界的散漫,不能树立良好的个人价值观和社会观的消极心理。对于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很可能会逐步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的个体,对权威化的事物产生叛逆,促成不自信的心理体征。

其次,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手机媒体上不同信息间的交汇碰撞,会使大学生在面对多重选择时手足无措,并不自觉地沉迷在虚拟的世界中无法自拔,缩短了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亲情的淡漠。并在长期以往中形成作息不规律的习惯,再加上手机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干扰,这些都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最后,过度依赖和时间分配不合理。手机媒体的渗入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单独思考问题的能力,由于对手机的过度使用和依赖,大学生养成了懒惰、抄袭的习惯,无论是课堂思考还是课下作业,大家都习惯于从手机上寻找答案这一“简单高效”的方法,而非自己动脑思考。另外,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手机媒体上,主要是用来休闲和娱乐,甚至牺牲课堂听课时间、吃饭时间、睡觉时间来玩手机,生活由此变得一团糟,作息时间完全被打乱。

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5分钟以下的仅有4%左右,而使用1小时以上的高达45%,几乎一半学生每天都把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手机上,这一问题正在日益严重,并且亟待解决。

3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影响的对策与建议

为降低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消极影响,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保证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3.1 科技方面应开发适合学生的手机和学习软件。

手机应像外国电视一样,分为成人和学生两款,科研人员应致力于打造适合学生使用的机型,供应商在出售时也严格按照买者身份帮其推荐机型。这类学生手机内设专门的学习和益智软件,对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和使用娱乐软件次数进行设置,一旦超过设定便自动关闭或退出;同时,固定推送一些有利于学习和开阔视野的信息和软件以供学生查看和下载,这样不仅使学生真正从中获益还能避免沉溺和依赖,真正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功能。

3.2 学校应用规范的制度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

学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生活学习的规范性,对于不能携带和使用手机的时间及场合要进行严格的规定,并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要严厉惩罚,使他们能够真正吸取教训,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要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以供学生参与,使得学生既可以从新媒体中获取足够资源,又可以把剩余的时间用到有意义的地方,并加强对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使学生真正把手机看作一种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3.3 大学生应提高自律意识并活在现实之中。

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应更加注重自律性,要对网络世界有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形成自己规范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要学会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抵制外来诱惑,分清虚拟和现实世界。要时刻明白再丰富的媒介形式也都只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不能主宰人类,为所欲为,所以要使自己在网络世界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放任自流,肆意堕落,这是网络世界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生存法则。

4 结语

新媒体的到来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在智能机生产的进一步成熟和有线无线网络的不断普及的情况下,既要懂得利用这一新兴技术多获取知识,了解世界,完善自身,又要保证自己不会沉迷与此,荒废时间,损害身心。这个度需要高校学生慢慢体会,合理把握,这也是将来在社会中生存所必备的技能。

[1]封兴中.新媒体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J].今传媒,2015(9).

[2]高陈明.校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6(2).

[3]秦鹏.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4.

[4]朱妍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5.

[5]周茜.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4.

[6]李蓉.浅析移动新媒体地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高教研究,2014(6).

此论文为2013年度新疆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与社会稳定研究》(项目编号:13AXW045)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财经大学新疆大学生
王梦媛作品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寻找最美校园 吉林财经大学
大学生之歌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全年总目录
新疆多怪
浙江财经大学伦理研究所简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