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节目形态的创新性分析

2016-08-12史红岩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卫视民歌河北

史红岩 高 巍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节目形态的创新性分析

史红岩 高 巍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近年,电视音乐节目发展迅速。尤其是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更是发展迅猛,从2005年的《超级女声》到今天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电视音乐类节目经历了多种模式的创新与突围,各家卫视在此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2014年4月19日河北卫视重磅推出音乐类节目《中华好民歌》,老中青三代同台竞技,传统与流行相互融合,是中国第一档民歌音乐代际沟通类节目。节目一经播出,受到极大好评,收视率节节升高。本文分析了《中华好民歌》节目形态的创新之处。其脱离选秀形式,节目形态新颖、话题独特、内容丰富,为电视音乐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民歌;文化;创新

《中华好民歌》节目将传统民歌与时尚相融合,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并了解民歌,具有极强的文化传承性。其自2014 年4月19日播出以来,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益,收视率稳步提升。到目前为止,该节目是中国第一档民歌音乐代际沟通类节目,其通过新颖的节目形式彰显音乐新生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本文以2015年3月13日—6月5日的节目为例,采用百度搜索、数据统计、内容分析的方法,结合节目本身,从收视率、受众影响力、市场份额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华好民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如何保持自身传播特色。

1 《中华好民歌》电视音乐节目简介

1.1 《中华好民歌》简介

《中华好民歌》是河北卫视于2014 年4月19日推出的一档音乐文化节目。该节目秉承“传承文化,凝聚力量”的宗旨,以中国民歌为内容主体,新生代歌手对民族歌曲进行重新演绎,为观众重新唱响那些久违、熟悉的旋律的同时,注入现代音乐元素,以年轻的方式展示中华传统民歌文化的魅力。

《中华好民歌》也称《炫动中国风》1,是《炫动中国风》第四季的升级改版节目。2015年,《中华好民歌》又升级为《中华好民歌-花样音乐季》,打造中国第一档民歌音乐代际沟通类节目。节目一开播,收视率稳步提升,赢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1.2 《中华好民歌》收视现状

《中华好民歌》每周五晚21∶15在河北卫视播出,同时段竞争的节目有: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湖南卫视《真正男子汉》、上海东方《妈妈咪呀》、江苏卫视《芝麻开门》、深圳卫视《男左女右》、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安徽卫视《非常静距离》、天津卫视《星梦奇缘》等多档投资过亿的节目。在如此激烈的电视竞争局面下,《中华好民歌》依旧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其收视率连续六周突破前十,2015年的4月24日和5月29日两次排名进入前六名,5月29日收视率达0.469%,6月5日收视率达0.507%,创卫视频道历史新高。

2 《中华好民歌》节目分析

2.1 收视率走势不断提升

2015年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50城市收视率如图1所示。

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节目收视率走势不断升高。除4月17的0.137%外,其收视率都超过0.200%,并且走势不断提高,直至6月5日,收视走向最高峰,收视率为0.507%。

由图2可以看出,在《我是歌手3》、《奔跑吧,兄弟2》、《最强大脑》现象级节目的夹缝中,《中华好民歌》节目能够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后期阶段,其收视率与北京卫视、江苏卫视等前沿卫视不分伯仲,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2.2 受众影响力强大

2015年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受众人群年龄分布如图3所示。

2015年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受众人群年龄趋势如图4所示。

由以上两图可以看出,《中华好民歌》节目收视人群年龄结构年轻化。图3中可以看出节目收视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受众,青年人群也占很大比例。其受众年龄在(中青年)25——34岁和(中老年)45——54岁之间的最多,占比分别为27%和 21%。其次,是(老年)55——64岁之间的受众占比较多,为16%。在图4中可以看出受众人群从之前35岁以上的中老年观众为主体的年龄分布,拓宽到25岁至65岁年龄范围之间,且25岁至34岁之间为年龄分布的峰值,并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其他年龄阶段的受众趋势基本稳定,无太大变化。

2015年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受众人群年龄男女比例分布如图5所示。

2015年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受众人群文化程度分布如图6所示。

如图5、图6,我们可以看出,《中华好民歌》的收视人群主体男女比例均衡,节目收视人群性别比例分布平均;而且,该节目的受众人群多为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其中高中学历的人群占34%,大学学历以上的人群占31%,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受众人群最少,仅为2%,可以看出,改节目质量得到了社会精英人群的认可。

2.3 市场份额占比提高

《中华好民歌》的市场份额走势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即在同时间收看电视节目的总人群中,收看《中华好民歌》的受众越来越多。其在5月08日的市场份额最大,为1.70%。4月24日《中华好民歌》的市场份额首次提升到1.00%以上,此后一直保持这一比例,并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中华好民歌》的节目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渐提升。

图1 2015年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50城市收视率图

图2 2015年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同时段收视图

图3 2015年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受众人群年龄分布图

3 《中华好民歌》节目形态的创新性分析

3.1 节目形态新颖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原创作品

《中华好民歌》不同于其他选秀类音乐节目,其节目形式具有独创性。该节目脱离音乐节目的选秀形式,而是以国民共同记忆的中国民歌为内容主体,新生代歌手对民族歌曲进行重新演绎,在注入现代音乐元素的同时,也为观众重新唱响久违、熟悉的旋律,以年轻的方式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3.2 节目选材独特满足老中青年受众需求——音乐性、民族性、娱乐性、文化性于一体

《中华好民歌》这档节目音乐性与民族性、娱乐性与文化性并存,这种多元化的特点,既对青年人构成极大吸引力,又能让熟悉民歌旋律的中老年人产生共鸣。同时,节目摆脱了选秀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注入娱乐流行的元素,中华民歌本身极强的文化性与民族性的特点,又让这档节目具备了深刻的文华性特点。这种独特的选材方式,满足了青年和中老年的需求。

3.3 节目话题内容独特符合当下收视潮流——别样真人秀

《中华好民歌》栏目组每期都有一个主题,各具特色,独具一格。该节目先后策划制作了“草原之夜”“情歌夜”“唱响童年记忆”“再唱刘三姐”“唱支山歌给党听”“唱响黄土地”“唱响青藏高原”“家乡美”“醉美中国”“天涯共此时”“我的家乡在河北”“向祖国65岁生日献礼”等主题节目,取得骄人成绩。2015年《中华好民歌》以“花样音乐”为亮点,加入音乐课堂的理念,让泰斗级艺术家们重回课堂,学习流行歌曲,让新生代歌手,学习经典民族音乐。老中青这三代音乐人用自己的方式,唱响新一代“同桌的你”。在节目中,受众还可以看到关于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另一面,拉近与民歌间的距离,可以说在观看音乐节目的同时,还看到了一场艺术泰斗真人秀或老年真人秀。

3.4 差异化风格,增强节目看点

《中华好民歌》的宗旨是“传承文化,凝聚力量”,其主张打造中国第一档音乐代际沟通类节目。其差异化风格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老一辈艺术家与新生代歌手的差异;其二是民歌与流行元素的差异;其三是音乐的传承与变通。这种差异化的表现方式,增强了节目的看点。

图4 2015年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受众人群年龄趋势图

图5 2015年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受众人群年龄男女比例分布图

图6 2015年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受众人群文化程度分布图

图7 2015年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市场份额图

4 《中华好民歌》的不足及策略

4.1 新生代歌手名气弱,“同桌身份”不匹配

《中华好民歌》以“同桌”的形式,将新生代歌手与老一辈艺术家组合在一起,表演民歌和流行音乐。老一辈艺术家有李光羲、李双江、胡宝善、杨洪基等40后、50后、60后、70后著名的民歌歌唱艺术家,与之相组合的是阿宝、洪辰、汪洋、王奕丁等80后、90后新生代歌手。相较于李光曦等家喻户晓的老艺术家,新生代歌手们的知名度似乎降了很多(除了歌手阿宝外)。而观众们在看到老一代艺术家时,期待着同样著名的歌手与其同台演出,但是实际登台的新生代歌手却是名不见经传。换句话说就是传统够传统,但流行不够流行,不能形成强烈的反差感,也不能给观众带来更新的看点。相反这会给观众一种理想与现实的悬殊感,降低了观众们的期望值,进而影响收视效果。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受制于河北卫视节目自身的有限条件,但是随着《中华好民歌》越办越好,可以邀请从各个舞台走出来的稍有名气一些的年轻歌手。这样由于年轻歌手粉丝数量的增加而会为节目增加一部分观众,进而能够进一步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在通过舞台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些年轻歌手的同时,还能将音乐中更多新鲜、流行的因素展现到节目中,增加节目的看点。

4.2 节目部分环节设计冗长,互动性弱

在互联网+的媒介大环境下,与观众实时互动成为一种双赢的吸引观众的方式。《中华好民歌》中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互动性弱,比如手机投票等。而节目“课堂+采访、幕后故事+测验”的部分环节安排时间过长,缺乏趣味性,尤其是老歌手们歌唱前自述环节时间太长(比如2015年5月22期的节目中,节目开始就用了13分钟来揭示第一位出场顺序),这容易让观众产生疲劳感。节目中应适当增加互动环节,比如微信红包、微博话题讨论等,真正让观众参与其中,享受参与的乐趣。

4.3 节目播出时段不当,影响收视效果

《中华好民歌》每周五21点15分播出,同时段竞争的节目有《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最美和声》《最强大脑》等大手笔、大投入的节目,竞争异常激烈。这种以小博大,另辟蹊径的方式值得赞赏,但是在收视竞争如此激励的时段播出节目,势必会减少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进而影响节目的认知度和收视率。而且节目时长1小时20分钟,一般老年人已经休息,不能坚持看完节目,这样又损失了部分观众。

可以选择避开节目播出的高峰时段,将节目播出时间提前的方式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提前节目播出时间,可以率先占领观众,节目会对观众产生引力。即使之后播出的节目较之《中华好民歌》更有吸引力,观众也可能因为之前观看的进度而选择停留在本节目。再者,采取先下手为强的做法,也可以为让更多人了解本节目提供机会。

注释:

《炫动中国风》是河北卫视重磅打造的草根真人秀节目。以展示炫丽多姿的民间才艺为主要内容,颠覆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制作手法,借鉴时下国际最流行的电视制作理念和模式,挖掘并呈现了中国蕴藏在民间的智慧和才艺绝活。创作百姓喜闻乐见,彰显中国气派、独具燕赵风韵的品牌节目。

[1]张怡文.中国电视音乐节目发展与创新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4.

[2]顾婕.我国电视音乐类节目形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3]陈艺友.中国当代电视音乐创新节目成因及启示——以我是歌手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4.

高巍,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2009级新闻学学士。

史红岩,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新闻学硕士。

猜你喜欢

卫视民歌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孙婷婷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穿花衣 唱民歌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