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游客泰国铲虾”舆论反转事件背后的社会心态研究

2016-08-12李丹珉许可心崔银河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2期
关键词:心态舆论民众

李丹珉 许可心 崔银河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中国游客泰国铲虾”舆论反转事件背后的社会心态研究

李丹珉 许可心 崔银河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本文以2016年“中国游客泰国铲虾”事件为个案,研究舆论反转事件背后的社会心态。搜集新浪微博中有关事件的数据,将社会心态分解为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社会行为倾向进行测量。研究发现,民众对同一个社会事件会有不同的情绪和价值判断,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从一个负面的社会事件中吸取经验。此外,过多的舆论反转造成了民众对媒体的不信任感,这种情况值得媒体工作者反思。

舆论反转;社会心态;中国游客泰国铲虾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包括“庆安枪击案事件”“女司机被暴打事件”、“西安手术室自拍事件”等多起舆论反转事件。舆论及其本身的传播过程反映了社会心态的特点,本文以“中国游客泰国铲虾”事件为切入点,研究当前国人社会心态的特点。

1 选题背景

1.1 “中国游客泰国铲虾”事件介绍

2016年3月19日前,一段有关“中国游客泰国疯狂铲虾”的视频开始在网上热传,视频显示部分中国游客用盘子直接铲虾,且存在浪费现象。19日,事发地泰国王权免税店证实,视频发生在一两年前,当时正值泰国旅游高峰,部分旅行团离境航班时间临近才出现拥抢场面。

1.2 舆论反转与社会心态

近年来,舆论反转事件频发,有关的传播学论文也开始出现。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对舆论反转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俊秀在《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中分析了舆论和社会心态的关系,他认为,“一个舆论及其本身的传播过程可以使我们理解到社会心态的特点”。在《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里,他提出了进行社会心态研究的指标体系。本文依据王俊秀提出的社会心态研究体系,依据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社会行为倾向提出四大研究问题:什么样的人群关注到了这一事件?舆论反转前和舆论反转后,民众分别表现出怎样的情绪?民众对这一事件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一舆论反转事件是否会对民众未来出国旅游的行为产生影响?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通过内容分析法检视舆论反转事件背后的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通过访谈法研究该舆论反转事件会对民众行为倾向造成怎样的影响。

2.1 内容分析法

2.1.1 选择样本本文在新浪微博中以“中国游客泰国铲虾”为关键词、以精选微博为条件进行搜索,选取发布信息者是入V用户的精选微博,最后共筛选出56条微博。本文进一步选取了这56条微博下面点赞数超过10的评论,进行分析。

2.1.2 分析单位与类目

56条微博中22条微博是舆论反转前的,34条微博是舆论反转后的。本文整理了56条微博下面点赞数超过10的评论(共计682条),对每条评论的内容进行分析。

本文参考《社会心态影响我国网民的网络表达研究——以微博网民对“药家鑫事件”的评论为例》一文中对情绪的分类,将每条评论的具体情绪进行了划分,各种情绪的具体解释详见表1。

表1 情绪类目表

表2 情绪对象表

由于同样一种情绪,针对的对象各不相同,所以本文对承受批评、谩骂、讽刺三种情绪的对象进行了细分,具体内容详见表2。

本文将民众对“中国游客泰国铲虾”事件的态度划分为三种类型,对于评论中明确出现“素质”一词的评论,进一步分析其代表的态度。对于评论中明确出现“新闻”“报道”“媒体”的评论,进一步分析其态度指向。

2.1.3 分析方法

对于社会认知的测量,本文选取舆论反转前转发数最多的一条微博和舆论反转后转发数最多的一条微博,使用PKUVIS软件对转发这两条微博的用户分别进行分析。对于社会情绪和社会价值的测量,本文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2.2 访谈法

本文采用访谈法,对8名对象进行访谈,这8名对象的年龄在15~53岁。具体的访谈内容包括是否知道反转前和反转后的新闻事件,对反转前和反转后事件的有什么感受,对反转前和反转后的事件有什么评价,该事件对自己以后的行为会有什么影响。

3 研究发现

3.1 社会认知

3.1.1 舆论反转前

对于新闻反转前的内容,本文选取了财经网在3月19日15:24发布的微博进行分析,这条微博是舆论反转前转发量最大的一条。

使用PKUVIS软件进行分析,转发这条微博普通用户为97%,认证用户为3%,这说明这条新闻更加吸引普通民众的注意。转发层数大于等于6层(14条),这表明该事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转发这条微博的用户以女性居多,占总数的62%,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发布的《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2014-2015)》显示,中国女性出境游客比男性高出17%,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女性会比男性更乐于转发这条微博。转发这条微博的用户主要来自于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经济更加发达,出国旅游的人数相对更多,大家对出国就餐的礼仪问题感触更深。

3.1.2 舆论反转后

对于新闻反转后的内容,本文选取了央视新闻在3月23日19:14发布的微博进行分析,这条微博是舆论反转后转发量最大的一条微博。

使用PKUVIS软件进行分析,转发这条微博普通用户为94%,认证用户为6%,这说明反转前该事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使更多的认证用户开始关注该事件的发展。转发层数达到了6层以上,且转发层数在6层及以上的数目明显增多,达到了374条,这表明反转后该事件的深度转发更多。转发这条微博的用户以男性居多,占总数的56%,这表明男性对反转后的新闻更感兴趣。

3.2 社会情绪

3.2.1 舆论反转前

舆论反转前的348条评论体现出的情绪以负面情绪为主,有286条,占总比例的82.2%。在所有具体情绪中,批评情绪(181条)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52.0%。除了批评情绪,讽刺情绪(53条)和谩骂情绪(42条)在总情绪中的比例分别为12.1%和15.2%。在正面情绪中,理性情绪(43条)表现突出,比例为12.4%。总的来说,网友发表的评论基本上都有鲜明的情绪特征。

网友批评的主要对象是中国游客或中国人素质(111条)。此外,还有批评媒体(10条)和泰国餐厅或泰国政府(12条)的评论。网友谩骂的主要对象是网友评论(21条),讽刺的主要对象是中国物价或中国经济(27条),特别是“青岛天价虾事件”被多次提及。此外,中国游客或中国人素质也是网友讽刺的重点(22条)。

可以看出,中国民众普遍对中国游客的行为表示不满,甚至把这种不满情绪上升到国民素质问题。但也有很多人表示不了解当时的情况,认为不能轻易评价中国游客。同时,中国旅游景点高昂的物价已经引起民众的反感。

3.2.2 舆论反转后

舆论反转后的334条评论体现出的情绪仍以负面情绪为主,共计272条,占总比例的81.4%。持批评情绪的评论数依然最多,有178条,在所有具体情绪中占53.3%。

但是民众批评的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更多的是在批评网友评论(68条),特别是批评中国人自己抹黑中国人,这样的评论有58条。此外,对媒体的批评也变多了,共计38条。

体现谩骂情绪的评论共有30条,谩骂对象为中国游客或中国人素质、媒体、网友评论、泰国餐厅或泰国政府的评论数分别为11条、8条、8条、3条。民众讽刺的主要对象是泰国餐厅或泰国政府(27条),认为泰国餐厅发表声明是为了讨好中国游客、减少对泰国旅游业的影响,这表明舆论反转已经造成了民众对事实真相的怀疑。

总的来说,舆论反转后民众对中国游客的不满情绪在降低,大家对中国游客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理解,而媒体报道和舆论反转前网友对中国游客或中国人素质的质疑成了民众新的批评对象。

3.3 社会价值

3.3.1 舆论反转前

舆论反转前多数评论认为中国游客的行为有错(213条),占总评论数的60.9%。明确提及“素质”一词的72条评论中,认为中国人素质有待提高的评论多达50条。评论中含有“新闻”“报道”或“媒体”的数量为17条,这17条评论全部认为媒体在刻意抹黑中国人。这表明,民众对中国游客的行为存在不满,但是媒体倾向性很严重的报道也让民众反感。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社会情绪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首先对具体情绪和对事件的态度进行交叉分析,Fish精确检验(2(=85.36,P=0.00<0.01,说明民众在表达同一态度的时候情绪也有所不同。总的来说,认为中国游客行为有错且持批评态度的评论数最多,达到了126条。然后对事件的态度和批评对象进行交叉分析,Fish精确检验(2(=137.26,P=0.000 <0.01,说明民众在表达同一态度的时候批评对象有所不同。认为中国游客的行为没有错的民众主要是批评网友评论,他们有的人认为网友不应该为中国游客的失礼行为辩解,但也有人认为不要刻意抹黑中国人,该阶段大家意见还不统一。

3.3.2 舆论反转后

舆论反转后多数评论仍认为中国游客行为有错(138条),占总评论数的41.6%,不对中国游客行为明确表态的评论数明显增多,达到了131条,占总评论数的39.5%。在明确提及“素质”一词的58条评论中,认为中国人素质没有问题的评论数量最多,达到了30条。这表明民众对中国游客的价值判断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评论中含有“新闻”“报道”或“媒体”的数量增加到52条,这表明反转后的新闻虽然消解了民众对中国游客和中国人素质的负面价值判断,但是大家对媒体的不信任感进一步增强。

对事件的态度和具体情绪进行卡方检验,Fish精确检验(2(=48.53,P=0.000 <0.01,说明民众在表达同一态度的时候情绪也有所不同。持批评态度的评论数最多,达到了177条,但大家批评的对象不仅限于中国游客了。对媒体的态度和具体情绪进行交叉分析,Fish精确检验(2(=14.63,P=0.039<0.05,说明民众在表达对媒体的态度时具体情绪有差异。民众普遍认为媒体在刻意抹黑中国人,负面情绪比较多。

3.4 社会行为倾向

本文对8名受访者进行调查,分别标号为A-H,其中3人知道反转前的新闻、不知道反转后的新闻,3人反转前后的新闻都不知道,2人反转前后的新闻都知道。有3个人对反转前和反转后新闻的情绪没有发生变化,5个人对反转前和反转后新闻的情绪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大家主要持负面情绪。

在社会行为倾向方面,8个人的行为倾向主要分成了三种。

第一种是因为是跟团旅游,餐费都是提前付好的,所以别人抢我也会抢。比如:

F:这条新闻无论反转前还是反转后对我的行为都没有影响,如果我自费出国,我会注意自己的形象;如果我是跟团出国,拿别人抢我也会抢,谁抢到谁有本事,没有什么形象不形象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

第二种是平时会注意自己的形象,但是如果实在没办法也会去抢。比如:

A:我以后出国肯定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但这是在东西足够吃的条件下。如果我今天只能吃虾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吃,那我也会去抢的。

第三种是这种行为不雅观,自己不会做。比如:

C:对我自己的行为有影响,我会注意自己的行为,同时也会要求自己身边的人不能那样。外国人也不全是素质高的,但我们要学外国人好的地方。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大家都知道在自助餐厅用盘子铲虾是不对的,但有人会考虑实际情况,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采取行动。还有人更关注自身形象,甚至是国家形象,认为无论什么情况,用盘子铲虾的行为他们都是不会做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食物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所以有的人会说“如果太饿我也会去抢”。还有人更看重尊重的需求,认为如果中国人失礼的行为不改变,会影响中国人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4 研究结论

4.1 社会认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有了出国旅游的机会,所以关注这一事件的人主要是普通人。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舆论反响,是因为它让普通民众产生了代入感,大家会在一定程度上思考自己身处那样的环境中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4.2 社会情绪

舆论反转前大家重点批评游客行为和中国人素质,舆论反转后,大家对中国游客的负面情绪减少,但是对网络上抹黑中国人的评论比较不满。很多人认为,目前媒体报道存在问题,事件没有调查清楚就随意报道,媒体的可信度较低。

4.3 社会价值

舆论反转前后,多数民众都认为用盘子铲虾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舆论反前大家侧重于对中国游客或中国人素质的批判,舆论反转后大家更多地对中国游客的行为感到谅解。

4.4 社会行为倾向

多数人看到这一新闻后都会产生触动,几乎所有人在物质条件充裕的情况下都会注意自己的就餐行为。总的来说,网络上大家的情绪纷繁复杂,但是落实到行动中,多数人会受这样新闻的启发,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

[1]王俊秀. 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4(29).

[2]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课题组.社会心态影响我国网民的网络表达研究——以微博网民对“药家鑫事件”的评论为例[J].新闻前哨,2013(12).

[3]赵国宁.浅谈“舆情反转”现象及成因[J].新闻世界,2015(7).

[4]崔逾瑜,匡志达.“舆论反转”背后的反思[J].新闻前哨,2015(10).

[5]王俊秀.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J].社会科学战线,2013(2).

[6]祝睿.论网络舆情的反转——以“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5(23).

李丹珉(1992-),女,山东淄博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传播学研究生;许可心(1995-),女,山东淄博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传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生;崔银河(1962-),男,辽宁海城人,内蒙古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博导,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大众传媒与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心态舆论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