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免疫接种过程中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研究
2016-08-12任桂英张瑞娟刘梦如
任桂英,张瑞娟,刘梦如
(1.西安交大一附院,陕西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1)
儿童免疫接种过程中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研究
任桂英1,张瑞娟2,刘梦如1
(1.西安交大一附院,陕西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研究整体干预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预防保健科接受免疫接种的儿童26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人,对照组儿童按免疫接种要求常规操作,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在注射疫苗前、中、后开展对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干预,调查分析两组家长对免疫接种工作的满意度,儿童接种时的恐惧心理、注射后哭闹时间、来院注射疫苗的依从性等方面差异。结果研究组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工作的满意率为97.69%,对照组为8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8,P<0.05);研究组儿童恐惧发生率为37.69%,对照组为82.2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53.304,P<0.01);研究组儿童哭闹时间>5分钟的人数占27.69%,对照组占5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2,P<0.05);研究组儿童抵抗注射疫苗的发生率为43.77%,对照组为68.2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577,P<0.01)。结论在免疫接种工作的前、中、后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家长对免疫接种工作的满意度,消除或减少儿童恐惧心理,缩短哭闹时间,提高儿童接种的依从性,全面保护儿童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免疫接种;整体干预;效果研究
免疫接种是通过接种疫苗来达到对相关疾病的预防,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最为直接、最为有效也是最为经济的方法。儿童计划免疫是计划免疫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预防传染病,保障儿童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注射疫苗时哭闹、抵抗、家长心疼孩子(特别是有的爷爷、奶奶、初为父母者),加之集中接种疫苗时人数较多,家长容易急躁等原因,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表明,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儿童心理状态,有助于缓解接种带来的疼痛感[1],为了探索科学有效的儿童免疫接种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进行了本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预防保健科接受免疫接种的儿童260人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人,对照组男62人,女68人,年龄1个月至6岁,平均年龄(2.6±0.8)岁,研究组男70人,女60人,年龄1个月至6岁,平均年龄(2.1±1.0)岁。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研究开始时两组各发放并收回问卷130份,研究结束时研究组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30份;对照组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29份,失访率<10%,不影响研究结果。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①对照组儿童按免疫接种要求常规操作,如严格无菌操作,认真核对疫苗,规范操作,告知家长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注意事项等;②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于接种疫苗前、中、后开展对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干预,两组均于研究开始,第一次注射登记信息时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包括家长对免疫接种工作的满意度、儿童恐惧心理、注射后哭闹时间、来院注射疫苗的依从性等,观察结束离院时收回。研究结束时再分别以同样的方法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1.2.2免疫接种健康教育干预内容和方法
1.2.2.1接种前干预 接种疫苗前1~2天电话联系家长,了解儿童近期身体状况,告知接种时间,嘱接种疫苗前一晚给儿童洗澡,更换干净衣物,注射前1小时进清淡饮食(吃奶),即可避免空腹注射引起虚脱,又可避免哭闹时呕吐,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的前、后间隔时间正好,既不影响疫苗效果,又不会使幼儿饥饿不适。来院时带一件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并叮嘱家长一定要知晓孩子每种疫苗预防接种的时间,以及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勇敢面对。
来院后仔细告诉家长本次接种疫苗的名称、种类、预防什么疾病,并给儿童查体,根据其年龄和心理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心理干预。①婴儿期(0~1岁):工作人员面带微笑,以抚摸、哄逗、拉拉小手、提供孩子喜欢的玩具等方式消除孩子的陌生感和紧张感;②幼儿期(1~3岁):工作人员与其进行友好交流,面带微笑告诉儿童打了疫苗就不生病了,小朋友都在打,我们看谁最勇敢等,让孩子正视免疫接种,明白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以取得儿童和家长的理解和配合;③学龄前期(3~6岁):采取鼓励的方法,告诉孩子你可勇敢了,如果配合打针我们会告诉幼儿园老师,给你奖励小红花,让胆小的孩子看勇敢、配合好的孩子打针等,以增强孩子的信心,消除恐惧心理。指导家长认真读“告家长书”,并填写调查问卷。
1.2.2.2接种时干预 当家长面从冷藏箱取出疫苗,双人核对疫苗名称及有效期无误后请家长查看疫苗名称及有效期,以消除顾虑,使其放心注射,增加信任感,反复摇匀疫苗,再反复抽吸2~3次以充分混匀,以减少不良反应。
嘱家长让儿童坐其大腿上,欲注射疫苗的上臂朝外(最好双侧上臂交替注射),儿童双腿夹与家长双侧大腿之间,对侧上肢放置于家长身后,家长一手固定注射侧上臂肘关节,一手固定儿童臀部,以确保注射安全。工作人员用75%酒精棉签边告知儿童有点凉,边消毒注射部位,注射时要求工作人员动作稳、快、准[2]。注射过程中要一直面带微笑与儿童交流以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注射结束家长放松孩子,用棉签按压注射部位,抱孩子站起来,工作人员立即拿出玩具逗孩子,并进行抚触,以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尽快忘记不愉快的经历。
1.2.2.3接种后干预 接种后嘱家长留观30分钟,并注意观察有无异常反应。耐心告知家长本次注射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大便次数有可能增加,如增加1~2次,不必处理,如果腹泻严重,立即去医院就诊;百白破疫苗有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建议24小时后用土豆片贴局部或热敷,每天3次,每次15~20分钟;注射任何疫苗后如果单纯发热37.5℃以下,无其它症状,严密观察,如超过37.5℃以上,给予物理降温,或有其它症状及时来院就诊。嘱注射后3天内不要给孩子洗澡,夏天天气炎热可用温水擦洗身体,保持注射部位干燥,2~3天内给孩子多饮水,注意休息,吃清淡饮食,不要添加没有吃过的食物,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场合。
1.2.2.4电话随访 接种疫苗后分别于48~72小时及5~7天对家长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接种疫苗后接种部位有无红肿、硬结、皮疹等局部反应,有无发热、呕吐、腹泻等全身反应,并讲解常见反应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2.3观察指标
以两组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工作的满意度、儿童恐惧心理、儿童哭闹时间的长短、来院接种的依从性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分析评价整体干预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中的效果。
1.2.4评价标准
满意度调查:总分100分,①非常满意:100分;②满意:70~99分;③不满意<70分。对免疫接种的恐惧心理:①恐惧;②不恐惧。哭闹时间:①>5分钟;②<5分钟;儿童来院接种的依从性:①讲明道理愿意,不抵抗;②怎么讲都不愿意,哭闹、抵抗。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资料录入Excel 2007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工作的满意率为97.69%,对照组为8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8,P<0.05),见表1;研究组儿童恐惧发生率为37.69%,对照组为82.2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53.304,P<0.01),见表2;研究组儿童哭闹时间>5分钟的人数占27.69%,对照组占5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2,P<0.05),见表3;研究组儿童抵抗注射疫苗的发生率为43.77%,对照组为68.2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577,P<0.01),见表4。
表1 两组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工作满意度比较[n(%)]
表2两组儿童对免疫接种的恐惧心理比较[n(%)]
Table 2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fear on immune vaccination between two groups[n(%)]
表3两组儿童哭闹时间比较[n(%)]
Table 3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crying time after injection between two groups[n(%)]
表4两组儿童来院接种的依从性比较[n(%)]
Table 4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compliance for vaccination between two groups[n(%)]
3讨论
免疫接种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疾病预防的关键,也是公共卫生事业长期实施的基本国策。婴幼儿时期,儿童自身免疫系统机能不够健全,按时、有效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保护儿童健康的最有效措施。现阶段,家长们对免疫接种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注射疫苗时哭闹、不配合,同时,接种疫苗时容易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也会使儿童家长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处置不当还会引起纠纷,极大的影响接种工作正常进行。而有些家长,由于缺乏对相关接种疫苗的了解,对接种疫苗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有着错误的认识,拒绝给孩子接种疫苗[3]。与此同时,预防接种服务提供者和儿童监护人忘记儿童接种时间或不知道儿童接种时间已经成为未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和未及时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之一[4]。关于如何提高免疫接种的依从性,有人尝试用手机短信通知的方法,但也有部分研究发现[5-6],使用预防接种短信对2、4、6、7月龄儿童干预后,儿童及时接种率/接种率尽管较前得到上升,但干预前后的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ao等[7]开展了为期12个月的研究,发现每季度开展预防接种信件通知,能有效提高HPV全程接种率。另外,工作人员往往由于工作量多,压力大等原因,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如何安全、快捷的完成工作,而忽视了儿童及家长的心理需要及如何教会家长在注射前、后科学合理的配合医疗给儿童做好心理疏导,常见有的家长已经进了注射室为了孩子不哭或少哭还告诉孩子“不给你打针,给妈妈打”,甚至有的告诉孩子“你听话,不哭就不给你打针,给不听话的孩子打针”等边说边给孩子打针,这样对孩子的认知,以及心理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在免疫接种工作中将儿童及家长作为一个整体,在安全、高效完成工作的同时,关注儿童及家长的心理需要,指导家长正确配合,做好儿童注射前、中、后的观察及心理疏导,对于提高家长对免疫接种工作的满意度,消除顾虑,减少儿童的恐惧心理,缩短哭闹时间,提高接种的依从性,全面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颜焱.在社区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 3(1):12,14.
[2]陈孝玉,陈晓艳,李垣婕,等.护理干预对婴儿家长预防接种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0):197-198.
[3]徐菊英,杨玉英,徐淑英,等.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5):424-425.
[4]Pereira J A,Quach S, Heidebrecht C L,etal. Barriers to the use of reminder /recall interventions for immuniz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J].BMC Med Inform Decis Mak,2012,12:145.
[5]Ahlers-Schmidt C R,Chesser A K,Nguyen T,etal.Feasibility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evaluate Text Reminders for Immunization Compliance in Kids (TRICKs) [J].Vaccine,2012,30(36):5305-5309.
[6]Niederhauser V,Johnson M,Tavakoli A S.Vaccines4Kids: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ext message reminders on immunization rates ininfants[J].Vaccine,2015,33(26):2984-2989.
[7]Chao C,Preciado M,Slezak J,etal.A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of reminder letter for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 series completion[J].J Adolesc Health,2015,56(1):85-90.
[专业责任编辑:帖利军]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简介]任桂英(1969-),女,主管护理师,主要从事医务管理工作及儿童预防保健相关工作。
[通讯作者]张瑞娟,教授。
doi:10.3969/j.issn.1673-5293.2016.07.033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293(2016)07-0883-03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n children immune vaccination
REN Gui-ying1, ZHANG Rui-juan2, LIU Meng-ru1
(1.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61, China;2.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ealth intervention on children immunization. Methods Totally 260 children accepting immune vaccination in prevention health section of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wer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random number method with 130 children in each group.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got normal operation, while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got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injection of vaccin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in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rents, children’s fear, crying time after injection and immunization compliance for the next time.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r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97.69% and 86.82%,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χ2=10.738, P<0.05). The incidence of children fear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37.69% and 82.22%,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53.304, P<0.01). In the research group children’s crying time>5 minutes accounted for 27.69%,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it occupied 51.9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4.422,P<0.05). There were 43.77% of children in the research group resisting vaccination, and there were 68.22%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t was significant (χ2=16.577, P<0.01).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provide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immunization can enhanc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rents, eliminate and ease children’s fear, reduce crying time, and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childre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children; immune vaccination;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effect study
【妇幼卫生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