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缓解交通“两难”的城市智慧交通策略思考
2016-08-12傅国光
傅国光
摘 要:当前,杭州正处在城市发展较快的特殊时期,解决交通“两难”问题可谓“不干不行,不快不行,不好更不行”。进一步强化城市交通硬件建设,优化升级软件系统,加强监管力度,倡导市民参与联动等,都是缓解杭州市现行交通“两难”问题的有效办法。与此同时,在解决交通“两难”问题上须确保城市环境得到有力保护,继续彰显杭州市城市特色。
关键词:城市;交通“两难”;破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0-0113-02
行路难、停车难的交通“两难”问题是老百姓十分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发扬“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负重拼搏、克难攻坚[1]”的精神,高度重视破解交通“两难”问题,在建设“地铁”、开拓“免费单车”服务系统、出台“公交优先”政策、实施“错峰限行” 及“33929工程”[2]措施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杭州正处在城市发展速度较快的特殊时期,解决交通“两难”问题可谓“不干不行,不快不行,不好更不行”。在此形势之下,进一步强化城市交通硬件建设,优化升级软件系统,加强监管力度等,对缓解杭州市交通拥堵状况,破解交通“两难”问题,推进城区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免费单车”服务系统
“免费单车”服务系统是实现市民公交出行“点对点、门到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解决末端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打造“低碳城市”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建设“健康城市”的一大必然选择[3]。作为杭州破解交通“两难”问题的“撒手锏”之一——“免费单车”服务系统,已经为解决杭州市民的出行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在解决杭州市民“从公交站到家门口”的交通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杭州市民赞不绝口,同时也引来了兄弟省市的纷纷效仿。但由于“免费单车”服务系统推行的时间还不长,“磨合期”还没有过,存在布点不均匀、投放点规模不科学、还车难等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免费单车”服务系统,笔者建议:第一,设立“免费单车”专用道,实行“人、汽车、单车”分道模式。它虽然会占用城市道路空间,但规范的专用道可以自觉维护各类车辆的行车秩序,大大提高道路空间利用率。第二,加大高档小区的投放量,优化投放布点。新的高档的小区,居住的大多是经济较富裕的家庭,一般都开车,有些还不止一辆,要倡导他们绿色出行,就要增加投放量。市郊衔接处的公交车站点免费单车投放点偏少,投放量不足,密集程度不高。虽然免费单车目前基本辐射到郊区各个小区门口,但要在小区骑车到公交站却发生了还车难现象。市郊相对城区最大的优势是空间资源丰富,公交站边完全可以增设投放点,且可以加大投放量,真正让市民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第三,建立智能立体单车停车系统。市区空间资源有限,市民停车难、还车难问题尚未解决。建议加快建立智能立体单车停车系统,既可以节省平面空间,又能够增加投放量,从而不断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第四,全面实施“24小时”通租通还政策。目前,杭州市的绝大部分免费单车投放点在21点以后不能还车,这给市民晚间出行带来了不便。第五,建立不间断配送机制。尤其是早晚上下班高峰,部分免费单车投放点经常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二、完善“错峰限行”实施力度
杭州实施“错峰限行”政策起初,早晚高峰拥堵症状似吃了一剂猛药,迅速好转。但一年来,车主感觉到早晚高峰拥堵症状每况愈下,交通拥堵似乎对“错峰限行”有了“抗药性”[4]。然而,在现今法国巴黎、韩国首尔,轿车是实施单双号入城的;在日本东京,家用轿车平日是停在车库的,只有乘地铁才能准时上下班,而公司里只有董事长和总经理才有车位。因此,杭州市需进一步改进“错峰限行”的实施范围,针对部分集中拥堵路段,实施诸如“单双号错峰限行”等更为严格的措施,一般拥堵路段采用尾号五天制轮流限行的措施,针对部分通畅路段可采取交警临时管制等灵活机动的限行措施。同时,可以细分限行线路,在原有限行规划圈的基础上,再框小一个车流量更加密集的限行规划圈,该限行圈的限行力度要较原规划圈力度更大,分解这些道路的车流量,从而进一步缓解拥堵现象。针对中河-上塘高架桥、留石快速路等重点拥堵道路,应尽快出台单双号限行制度,将部分车流控制在市郊,从而缓解道路拥堵状况。
三、建立“市郊大型立体停车”系统
在纽约,私家车是一律停在郊外的,上班族通常是从家里开车到市郊,换乘地铁或火车进入市区。在悉尼、伦敦及中国香港,私家车进入中心路段是要收取高昂的费用的。所以,这些城市,在市郊都建有大型的停车场。在杭州,我们可以在高速出口、城市入口等环城附近建立“大型立体停车场”,犹如一只“八爪鱼”,形成一个强大的“吸盘”,将外地车辆、限行车辆以及大部分私家车牢牢控制在市郊以外,从而减少城区机动车流量。当然,这项措施须建立在由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水上巴士和地铁“五位一体”的大公交体系做配套的基础之上。
四、完善“动态道路”智能导流系统
一是实施“灵活变道”智能导流系统。即根据道路车流量情况,采取遥控、感应等科技手段,控制道路行驶方向,使潮汐车道、可变导向车道变得更加灵活。二是实施“道路拥堵”智能导流系统。即根据城市道路监控装置采集即时道路车流信息,并将此信息通过手机APP、电台、道路电子显示屏等手段实时发布,以便司机择道行驶。
五、大力推进“立体车库”建设步伐
要大力加强以市城建为主导的市区主要道路、商厦、大型企事业单位沿线的停车位建设力度,在城市的有限空间里大力兴建“立体车库”,先行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六、加强水上交通建设
江南水乡,水系发达,河流纵横。市委、市政府在近年来实施了“五水共导”“五水共治”、桥梁抬升等工程,致力于做好运河(河道)建设、管理、经营、保护、研究“五篇文章”等,已为发展水上交通奠定了一定基础,可以说,“馒头吃到了豆沙边”。相关部门要一鼓作气,加快疏浚河道,打通水路网络,清洁污水,大力推进水上巴士建设进度,尽快实现“大河通大船、小河通小船”的杭州第二公交理念,为道路交通分担流量,进一步缓解交通“两难”问题。情况允许的话,发放一批像机动车牌照一样的私人船牌照,让杭州的老百姓也能“荡起双桨”。
此外,还需加强非机动车辆道路行驶管理力度。强化《杭州市非机动车、行人和乘车人交通管理处罚规定》的执行力度,对违反非机动车道路行驶规定的,要依法及时处理等。当然,更重要的是倡导市民“绿色”出行。
参考文献:
傅一览.破解交通“两难” 打造低碳城市.杭州日报,2011-09-02(1).
王国平.城市怎么办(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王国平.城市论(中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刘 韬.香港这样破解交通难题.人民日报,2006-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