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看待药材产业 科学发展药材产业

2016-08-11熊飞

科学种养 2016年8期
关键词:药农竹山县竹山

一个地区要发展一个产业,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进而凝神聚力,共谋发展。

虽然中药材产业很早就被确定为竹山县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但在发展中药材产业上,实事求是地讲,竹山县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普通群众,至今仍存在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其中一些观点与看法甚至差异、分歧很大。有的认为,竹山县发展中药材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良好,应该继续坚持、积极推进;有的则认为,竹山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几兴几衰、败多成少,教训远大于经验,因此再谈种药是“瞎胡闹、乱折腾”;还有的摇摆不定,对发展中药材产业持将信将疑态度,拿不准到底是应该“坚持”,还是应该“放弃”。

在竹山县发展中药材到底前景如何?种药到底有没有效益?能不能将其作为竹山县的主要特色产业?中药材产业近年来在发展中到底遇到哪些问题?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与教训?如果发展,今后应该注意些什么?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与研究,个人的观点是:对竹山中药材产业,一要理性看待,二要科学发展。

一、所谓理性看待,就是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机遇、市场前景、经济效益、面临困难、存在问题,既不能盲目夸大,也不能盲目贬低,更不能因噎废食,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1. 从发展机遇看,竹山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应该说占据天时地利,机会难得

首先,竹山县与华中天然药库——神农架毗邻,部分地区的地质地貌与自然环境、小气候条件与神农架都非常相似,境内物种丰富,野生中药材资源众多,家种中药材古已有之,人工采集、种植、加工、销售和使用中药材历史悠久。

其次,竹山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重要的水土涵养地和水源保护区,与种植粮油作物相比,种植中药材土地耕作管理少,水土流失轻,使用化肥农药少,农化污染轻,更利于环境保护,符合国家对“限制发展区”的政策要求。

其三,湖北省与十堰市都将竹山县所处的秦巴山地区确定为中药材发展的重点区域,尤其是十堰市明确提出打造“中国武当药谷”的宏伟设想,并将中药材列为“四百万”特色产业建设工程之一,从多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大力推进,为竹山县发展中药材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其四,竹山县最适合发展中药材的南部乡镇,近年来烤烟产业发展受阻,面积必须压缩,急需寻求替代产业,而中药材的最佳生长环境恰好与种植烤烟的环境相似,同时种植中药材与种植烤烟相比,可减少水土流失,减轻环境污染,是烤烟的最佳替代产业。

此外,发展中药材产业,对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旅游经济等,也有积极意义。

但“机遇”不是竹山独有,“种药”也不仅是竹山才行,周边地区都面临相同的政策机遇与发展环境,如果不能认准形势,审时度势,抓住机会,乘势发展,再好的“机遇”也只能变成“空谈”。

2. 从市场前景看,中药材产业属新世纪的“朝阳产业”

随着现代环境污染加重,人类疾病增多,健康意识增强,回归大自然、采用天然药物治疗已成潮流,国际、国内对中医药认可度正逐步提升,加之近年来中药材运用领域不断向食品、饮品、化妆品等多个方向拓展,全球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加大。但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和山区城镇化步伐加快,高山人口外迁、劳力外流,药农逐年减少,种药后继无人,药材面积下滑、产量下降,已成难以逆转趋势。一方面需求强劲增长,一方面面积、产量下滑,这就使中药材总体上呈现出供求失衡、价格上扬趋势,发展前景看好。但也要看到,中药材“缺者为贵”,多时是“草”,少则是“宝”,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前景好”不等于产品都能“卖高价”、种植都有“高效益”。

3. 从经济效益看,山区种药要明显好于种植常规粮油作物

山区种植粮油作物,受环境条件限制,投入大、成本高、灾害多、效益低,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在外地优质、廉价的粮油产品挤压下,既难生存、更难发展,近年来已呈明显的萎缩趋势。但种药则不同,不少中药材、特别是一些名贵中药材,对环境条件要求特殊甚至苛刻,只适合在山区甚至是高山种植,粮食主产区不能种植。山区发展中药材可以扬长避短,与粮食主产区实现差异化竞争,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根据笔者多年调查结果,高山农户种药,收入一般是种粮的3~4倍。但种植中药材对环境条件、栽培技术都有一定要求,而且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并非处处都可种植、人人都能种植,其种植效益受产量、品质、价格影响很大,需要选定合适区域,选择适宜品种,坚持科学种植,长期稳步发展,才能获得较好效益,绝非像一些虚假信息广告吹嘘的只要种药就能“快速致富”甚至“一夜暴富”。

4. 竹山县发展中药材产业虽然有好的机遇、前景与效益,但目前也面临一些实际困难

首先是“缺人”。竹山种药,最适宜的区域是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但这些区域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较差,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人口本就稀少,近年来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加之生态移民搬迁,致使人口数量更少。另外,很多老药农因年老体衰,已逐步退出该行业,很多年轻人又因种药辛苦,不愿继承该行业,致使山区种药人越来越少,农忙季节雇工也越来越难,种药成本越来越高。

其次是“缺地”。竹山虽山地面积较大,但真正适合种药,特别是适合种植名贵中药材的耕地其实面积不大,主要集中在柳林、官渡等南部乡镇的一些高山村组。近年来这些地方一是发展烤烟占据了大片优质耕地,二是生态移民、人口外流、人退兽进荒芜了不少耕地,三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占用了部分耕地,因此能够种药的耕地并不多。

其三是“缺技术”。随着老药农越来越多地退出种药行业,传统的种药技术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同时,现代医药产业对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加工,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强调要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按照“标准化”种植,很多老药农对此很不适应。近年来,一些对种药并不熟悉的投资人,因看好医药产业的未来前景,积极投身药材种植行业,他们虽有资金、有热情,但多数既不懂传统种药技术,对现代技术也缺乏足够的了解,最紧缺的仍然是种药技术人才。

其四是“缺信心”。竹山县在发展药材产业上几起几落,近年来能总结的成功经验不多,能列举的失败案例却不少。很多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发展中药材产业已失去信心,认为药市波动过大,种药风险太大,一些投资失败者更是“谈药色变”,吓得远离该行业。过多的失败教训带来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基层干部、农户发展药材产业的积极性,使竹山中药材产业虽有诸多优势,但发展的“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5. 除眼前的一些实际困难外,近年来竹山在发展药材产业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很多教训值得汲取

其中较为突出的,一是盲目引进外地药材,不经试验、示范就大面积种植;二是盲目扩大中药材的种植区域,在不适宜种药的区域,把不适宜种药的耕地用于种药;三是盲目追求大户种植,认为经营面积越大越好,一些大户的种植面积和规模,超出了自己的实力与管理能力,导致管理不善、资金断链,产量不高、效益低下;四是盲目追求发展速度,自信“人定胜天”,忽视了发展中药材产业必须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客观规律;五是盲目跟风种植,没有根据自己的环境特点选定自己的主导品种与辅助品种,确定长远的发展规划,而是紧盯当下药材价格,被药材行情牵着鼻子走,什么价格高、赚钱多就种什么,结果价格一旦波动就“竹篮打水一场空”。可以列举的问题还有很多,而且在竹山都能找到鲜活的实例。对这些问题我们如果不能正确面对、深刻反思,并在今后的发展中加以克服,竹山的药材产业就难以实现健康发展。

二、所谓科学发展,就是在发展中药材产业上,要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坚持按科学办事,按照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与客观规律,立足长远、稳步推进,克服“盲动”倾向

1.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求,中药材对生长环境要求特殊,更要注重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种植药材的区域,根据不同海拔、气候、阳光、土壤等环境条件,种植最适宜生长、品质最好的药材。竹山县虽然能够种药的地方很多,但真正最适宜种药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靠近神农架的南部乡镇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一是海拔高、植被茂密,云雾多、降雨量大,夏季气候凉爽,紫外光强、日夜温差大,土壤为白鳝泥或黄棕壤,砂石、病虫少,有机质含量高,缓坡地面积大,特别适合种植中药材;二是种植农作物由于积温偏低,生长时间有限,农作物种类单一,产量、效益较低,产品不适合参与市场竞争,在自食有余情况下有必要做出调整;三是高山种药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的气候、土壤与环境条件,与平原粮食主产区实现差异化竞争。竹山很多中低海拔地区虽然也可以种药,但只能种植一些适应广的常见药材,平时效益偏低,行情好时各地又容易跟风种植,导致产品趋同,效益迅速下滑。所以竹山种药,应始终坚持“高山种药,种高山药”。低山种药应当“慎之又慎”。

2. 坚持种植地道药材,科学合理搭配

坚持种植地道药材,就是要以本地药农常年种植的中药材为主,这些药材一是适应性好,产量较高;二是品质好,市场认可;三是销路好,种植划算。否则的话,药农不会常年坚持种植。

科学合理搭配,就是要根据当地环境条件,选择1~2个最适宜种植,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作为主导药材品种,搭配种植3~5个辅助品种,根据对未来市场需求、价格行情的判断,确定不同药材的最佳种植面积,其目的是规避药材市场风险,尽量获取最大效益。

一个地方到底应该种什么药材?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笔者的观点是:一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二要多调查研究,多向老药农、药材收购商请教;三要多看自身优势,少看市场。中药材生长周期较长,但市场变化却很快,如果紧盯市场跟风种植,什么赚钱多就种什么,只会使希望次次落空。但若扬长避短,种植当地最适宜、最具比较优势的药材品种,无论市场如何波动都持之以恒地坚持,用老药农的话说就是“逢俏莫撵、逢疲莫丢”,其最终的收获一定大于见异思迁、以短搏长。

对外地中药材,一定要坚持先少量引进试种观察,确定其适应性好,产量、品质、效益较高,没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后,再稳步示范推广。盲目引进外地药材,不经试种盲目推广,在这方面我们有太多深刻的教训。对当地野生中药材资源,一要加强保护,二要驯化利用。尤其是一些因疯狂采挖、濒于灭绝的珍贵野生资源,如七叶一枝花、白芨、石斛等,要积极开展人工驯化栽培,为今后药材发展积蓄后劲、奠定基础。

由于中药材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不同种类的药材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而山区不同地域,甚至同一地域不同海拔、坡向、地块,土壤与环境条件差异可能较大,因此药材生产应该相对集中连片,但绝对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强求同一种类药材大面积集中连片种植。

3. 坚持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品种改变要谨慎,但种植技术要更新。传统的中药材生产虽有其固有优势,但目前山区的农业形势已发生深刻变化,现代医药产业发展对中药材生产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果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很难生存发展,必须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一是大胆地将现代农业技术成果运用于中药材生产,改变中药材生产技术落后现状,提高产量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将地膜覆盖、化学调控、漂浮育苗等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运用于中药材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引进适宜的中药材种植、加工机械,提高中药材种植、加工机械化程度,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劳动效益,解决好山区种药劳力少、雇工难、工价高等问题。三是转变发展思路,改“单打独斗”为“团结协作”,通过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走联合发展、合作共赢道路,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生产成本高、信息渠道窄、产品销售难、经营风险大等问题。四是落实标准化生产,要结合医药企业或药材市场对中药材质量要求,在总结多年种植、加工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技术标准,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GAP)生产基地,带动广大药农增强标准意识,提高产品质量,与现代企业、市场需求实现对接。五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商贸物流平台,在山区中药材种植者与外地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畅通信息渠道,打通销售瓶颈,给传统的中药材生产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从根本上改变中药材生产现状。

4. 坚持循序渐进,踏实稳步发展

与常规的粮油生产相比,中药材生产一是种植技术不同,二是生长周期较长,三是投入相对较大。因此,种植中药材效益虽高,但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与实力的逐步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天就吃成个“大胖子”。一些对中药材生产情况不太了解的投资人,妄图打破这一规律,一踏入种药行业,就想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通过高投入迅速扩大种植面积、形成种植规模,进而获得高额回报,结果十有八九投资失败。因此投资中药材行业,一定要有战略眼光、长远打算。要在总结他人经验,自己探索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善、提升种植加工技术与生产管理经验。要通过调查分析与生产实践,逐步确定所种药材的种类与结构,建设种苗基地,保证种苗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夯实发展基础。要坚持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在基础扎实、时机成熟的情况下稳步扩大种植面积,保持经营规模适度,切忌急躁冒进。

5. 坚持分工有序,形成发展合力

在发展中药材产业上,政府、企业与药农既要通力协作、共谋发展,也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政府重在“引导”而不是“主导”,“支持”而不是“主持”,要在典型培植和产业服务上多下工夫,为中药材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而不是一味地提要求、下指标、抓面积、求规模,要用身边鲜活的实例,调动企业与社会资本、广大药农发展药材产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企业要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重点抓好新技术引进与研究、种苗基地建设、示范样板建设、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产品收购与加工、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要集中精力办政府无法做、药农做不好的事,为产业发展起到“画龙点睛”的示范带动作用,而不是事事亲历亲为,产前、产中、产后“通吃”。药农自然要专注种药,但还要有合作意识,通过与药材企业、专业合作社或其他种植户合作,解决生产中依靠自身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如良种繁育、农资采购、病虫防治、技术改进、产品销售等,进而全身心地投入生产,降低种植成本,防范市场风险,提高产量效益。只有合理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搞好协作,中药材产业才能健康稳步发展。

6.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产区环境

发展中药材产业,关键还是要靠“人”,产区如果留不住“人”,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竹山要真正把中药材培植成特色支柱产业,就必须抓好中药材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改善中药材的生产、加工条件,还要改善药农的居住与生活条件,让药农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而且后继有人。

作者简介:熊飞,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及农业规划起草、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工作。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邮编:442200。

猜你喜欢

药农竹山县竹山
清代中后期词坛对蒋捷及其《竹山词》的接受——以常州词派为核心
谈吴组缃《菉竹山房》
深入推进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探析
——以A市C县八个村庄为例
한국어 체언 수식 부사에 대한 연구
包泽祥 藏石欣赏
张金保 藏石欣赏
宋令伟 藏石欣赏
灵秀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