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渍对玉米的危害与防治
2016-08-11何永梅
何永梅
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80%以上时,就会发育不良,尤其在苗期表现更为明显。
玉米种子萌发后,涝害发生得越早、淹水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淹水越深减产越重。一般淹水4天,减产20%以上;淹没3天,植株死亡。玉米对涝害的反应以生育前期较敏感,3叶期、拔节期和雌穗小花分化期淹水3天,可使单株产量分别降低13.2%、16.2%和7.9%;开花期和乳熟初期淹水3天未造成显著减产。生育前期涝害首先抑制根系的生长和吸收活动,进而间接影响地上部器官的生长和干物质生产。但在雌穗小花分化期和开花期,淹水明显地促进了气生根的发生。我国夏玉米种植区苗期正值雨季,常常发生涝灾。7叶期以前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90%时,玉米开始受害;土壤处于饱和状态时,根系生长停止,时间过长则全株死亡。由于7叶期之前生长点还未露出地面,受涝减产严重。拔节后抗涝能力逐渐增强;成熟期根系衰老,抗涝能力减弱。
当涝害发生时,根系因缺氧而先受其害,生长变慢,吸收作用受阻,间接地影响到叶片的生长及其光合功能,削弱了干物质生产能力,但因涝害发生时间不同,它所影响的器官也是不同的。3叶期受涝后,幼苗虽能较好恢复生长,但因吐丝期推迟,会导致后期灌浆时间不足、粒重过低而减产。拔节期受涝后,会严重损害营养生长和雌、雄穗发育,穗粒数少是减产的主要原因。雌穗小花分化期受涝后,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不利影响虽不如前两期重,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所降低。
一、玉米受涝害后的表现
1. 抑制根系发育 受淹后玉米根系生长迟缓,根变粗、变短,几乎不生根毛,吸收能力下降,但淹水可刺激次生根的发生,根系弯曲反向向上生长,所以受涝玉米常出现“翻根”现象。
2. 降低叶片光合作用,同化物向根系的分配比例减少 受涝玉米常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玉米叶色褪绿,光合能力降低,植株软弱,基部呈紫红色并出现枯黄叶,造成生长缓慢或停滞,严重的全株枯死。
3. 降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涝灾发生后,一方面土壤速效养分随土壤重力水或地表径流而损失;另一方面,土壤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分解有机质而释放出养分的过程受到影响。嫌气性微生物还会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而挥发掉。土壤中有效养分浓度的降低使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更加困难。
4. 引起根系中毒 在淹水条件下,嫌气性微生物为了维持呼吸,会从氧化物中夺取氧,从而产生出硫化氢、甲烷、氨等有毒物质,并使氧化亚铁和低价锰等还原性物质过量积累,致使根系中毒,发黑、腐烂。所以受涝玉米常出现“黑根”现象。
5. 影响穗的分化和发育 雄穗分枝数减少,雌穗吐丝期推迟,造成雌雄脱节,授粉困难,并降低穗粒数。
6. 玉米出现倒折、倒伏 持续的强降雨常导致玉米倒折、倒伏严重。
7. 病害加重 播种出苗期涝灾渍害加重疯顶病、丝黑穗病等发生,后期涝灾渍害使感茎腐病品种发病严重。
二、防止玉米渍涝的措施
1. 选用耐涝品种,调整播期,适期播种 不同品种耐涝性显著不同,耐涝性强的品种,根组织气腔发达,淹水后乙醇含量低,近地面根系发达。
在易涝地区,播种期应尽量避开当地雨涝汛期。
玉米苗期最怕涝,拔节后抗涝能力逐步增强。因此,可调整播期,使最怕涝的生育阶段错开多雨易涝季节。
2. 浸种处理 春玉米播种时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容易出现烂种,降低发芽率。在种植前进行浸种处理,可减少烂种,促进发芽,使发芽整齐,发芽率高,幼苗健壮,生长快。具体方法是:播前将玉米种子在1500倍神农素螯合肥、5000倍芸薹素内酯混合液中浸5~6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湿膨胀,捞起沥干后,再用1000倍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种子,以除去种子表面的各种病菌。播后5~7天,种子即可发芽长成幼苗,且幼苗病虫害少,特别是白化苗少,产量高。
3. 排水降渍,垄作栽培 涝害主要是地下水位过高和耕层水分过多而造成的。因此,防御涝害首先是因地制宜地搞好农田排灌设施。低洼易涝地及内涝田应疏通田头沟、围沟和腰沟,一旦发现田间积水,要及时排除,降低土壤湿度,达到能排、能降的目的。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地形条件在田间、地头挖设蓄水池,将多余的淹涝水排入蓄水池内储存,作为干旱时的灌溉用水。要尽量避免玉米在低洼易涝、土质黏重和地下水位偏高的地块种植。在低洼易涝地区,通过农田挖沟起垄或做成“台田”,在垄台上种植玉米,可减轻涝害。玉米前期怕涝,高产夏玉米应及时排涝,淹水时间不应超过0.5天。生长后期对涝渍敏感性降低,但淹水时间不应超过1天。
4. 中耕松土 涝渍害过后易使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影响玉米根系的呼吸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降水后地面泛白时要及时中耕松土,或起垄散墒,破除土壤板结,促进土壤散墒透气,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倒伏的玉米苗,应及时扶正,壅根培土。
5. 及时追肥 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涝害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严重,苗势弱,要及时追施提苗肥(每亩施尿素10千克和复合肥20~30千克),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20千克。玉米受涝往往表现为叶黄、秆红,迟迟不发苗,受涝后施氮肥促恢复,低肥地尤为显著,可加速植株生长,减轻涝灾损失。适当加大磷、钾肥用量,可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强茎秆抗倒伏能力,减轻涝害损失。对受淹时间长,渍害严重的田块,在施肥的同时喷施高效叶面肥(1%尿素+0.2%磷酸二氢钾)和促根剂,促进恢复生长。
6. 人工授粉 对处于抽雄授粉阶段的玉米,遇长期阴雨天气,应采取人工方法促进玉米授粉。否则,玉米将因不能正常结实而出现大面积空秆。
7. 化学调控 针对因雨水多而导致的高脚苗问题,在落实中耕除草、起垄散墒措施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喷施玉米健壮素、玉黄金、金得乐等玉米化学调控制剂。喷多效唑比喷水增产5.3%,受涝后喷增产9.5%。
8. 加强病虫害防治,消灭田间杂草 由于田间积水,土壤水分饱和,空气湿度大,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如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青枯病等。喷施叶面肥时,可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或多菌灵喷雾,喷药时要重点喷果穗以下的茎叶;防治大、小斑病可用百菌清或甲基硫菌灵,每7~10天1次,连续2~3次。防治玉米螟应在拔节至喇叭口期用杀虫双水剂配成毒土或用辛硫磷灌心。
涝灾后土壤湿润,易滋生杂草,注意及时清除。
9. 促进早熟 涝灾发生后,玉米生育期往往推迟,易遭受低温冷害,必须进行人工促熟。生产上常用的促熟方法有:①施肥法。在玉米吐丝期,每亩用硝酸铵10千克开沟追施,或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3%过磷酸钙浸出液)叶面喷施。若吐丝期已经推迟,可通过隔行去雄,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叶温,加速生育进程。②晒棒法。在玉米灌浆后期、籽粒达到正常大小时,将苞叶剥开,使籽粒外露,促其脱水干燥和成熟。③晾晒法。如果小麦播期已到,但玉米仍未充分成熟,可将玉米连秆砍下,码在田边或其他空闲处(注意不要堆大堆),待叶片枯干后再掰下果穗干燥脱粒。另外,在玉米灌浆期,用锄(或犁)在垄的两侧锄(或犁)一遍。
10. 涝后晚播补种措施 对受淹时间过长、缺苗严重的田块,灾后应及时重新播种。应选用早熟品种,或改种其他作物。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青年路295号蔬菜局 邮编:413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