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使用中疑题三解
2016-08-11李烈柳徐天敏
李烈柳 徐天敏
拖拉机上采用内阻小、容量大的铅蓄电池。蓄电池在发电机启动时,给启动电动机和点火系统供电;在发电机不工作或低速时,向用电设备供电;在发电机正常工作时,储存多余的电能;在发电机负载过大时,协同发电机向负载供电。下面介绍机手在使用蓄电池中常遇到的三个疑题并解答,以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蓄电池使用中何时充电及充电时注意事项
1. 蓄电池使用中何时充电?
为了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要及时充电。
①当蓄电池电解液密度下降到1.15(单位:克/厘米3,下同)以下。
②单格电池电压降到1.7伏以下。
③夏季放电超过50%,冬季超过25%。
④灯光暗淡、喇叭沙哑。
⑤启动发动机明显无力时。
当蓄电池密度用密度计测得在1.28时,说明蓄电池已充足了电。
2. 蓄电池充电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①充电作业时,电线插座、电源线绝缘应完好。充电机机壳应不漏电并接地,严禁充电机输出端短路。充电结束时,应先切断电源线电源,然后再拆开蓄电池线路。
②充电作业时,若采用并联充电,接入的各个蓄电池的电压必须与充电机输出电压相符,并联的蓄电池个数不能超过充电机的最大负载容量。
③充电作业时,严禁明火或吸烟。必须打开每个单格电池的加液盖口,使气体顺利溢出。严禁用高功率放电计检查单格电池的电压,防止引起蓄电池爆炸伤人和发生火灾。
④充电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专用工作服,戴防护眼镜和橡皮手套。若硫酸或电解液溅到人体上,应用清水及时冲洗干净。作业结束后,应认真洗手、洗脸、漱口。
⑤在配制电解液时,只能将硫酸缓缓倒入蒸馏水中,绝对不能将蒸馏水倒入硫酸内,否则将引起强烈化学反应使硫酸溅出伤人;在拆换极板时,不准用手与极板直接接触;当手上有外伤时,禁止对蓄电池充电作业。
⑥蓄电池充电室应单独设置,用混凝土做地面,室内多开门窗,让空气流通,室内保持清洁,有条件的充电室,应安装通风除尘设备。
二、蓄电池为何自行放电和预防自行放电措施
1. 蓄电池为何自行放电?
蓄电池在不工作情况下,每天自行放电小于自身容量的1%,属正常的自行放电,不可避免;若大于1%,则为不正常的自行放电。蓄电池充电后不久便自动跑光为不正常的自行放电,致使电启动机转动无力、灯光暗淡、喇叭不响或声响薄弱。分析原因如下:
①配制的电解液或平时添加的蒸馏水不纯净,极板材料杂质之间形成局部“小电池”,通过电解液产生局部电流,使蓄电池自行放电。
②隔板破裂或极板活性物质脱落过多,沉积在蓄电池底部,使极板连接而造成内部短路,导致蓄电池自行放电,蓄电池构造如图所示。
③蓄电池盖上沾有电解液、水或其他脏物,使接线柱正、负极间形成通路而自行放电。
④蓄电池静止存放时间太长,电解液中硫酸下沉,使电解液密度下部比上部大,产生电位差,蓄电池便会自行放电。
2. 蓄电池自行放电有何预防措施?
①配制蓄电池的电解液或蒸馏水的容器和原料,必须保证纯净。断定电解液不纯混浊,可将蓄电池中放电的电解液倒出后,用蒸馏水振荡洗净,最后灌入新电解液充电。
②使用电启动机启动时,每次启动时间不宜超过5秒,以防长时间大电流放电,造成大量蒸馏水蒸发而使电解液密度过大烧坏隔板。蓄电池内部放电,可抽出极板,检查木隔板是否损坏,如有穿孔,应更换。
③及时清除接线柱和导线接头处的氧化物,并在紧固后的表面涂上一层薄润滑脂,以防氧化。经常擦净蓄电池表面灰尘污物及盖上电解液,严禁金属物品放在蓄电池上,以防接线柱正、负极连成通路。
④蓄电池长时间不用,应每月进行一次补充充电,存放蓄电池场所应干燥、通风、气温变化不大,以防高温或电解液蒸发而引起自行放电。
三、蓄电池的极板为何会硫化和预防极板硫化措施
1. 蓄电池的极板为何会硫化?
从蓄电池加液口或抽出极板可看见极板表面有一层白色粗晶粒霜状物质,极板孔堵塞,变得硬脆,正常充电时,不能完全转化为铅和二氧化铅,温度和电压迅速上升,易沸腾析出水泡。放电时,蓄电池电压迅速下降。启动时,不能供大的电流,不能启动,多见于极板被硫化。分析其原因如下:
①蓄电池长期在完全放电或充电不足状态下放置,温度上升时,极板上部分硫酸铅溶于电解液中;温度下降时,电解液中硫酸铅又结晶成颗粒粗大的硫酸铅附着于极板上。
②电解液液面太低,极板上部长期外露受到氧化。在拖拉机行驶中,电解液面受到振动而上下晃荡,与极板氧化部分接触而生成粗晶粒的硫酸铅。
③电解液密度过高、不纯、放电电流过大和温度过高,使化学反应加剧,产生的硫酸铅很快沉积在极板上,促进了极板硫化。
2. 蓄电池极板硫化有何预防措施?
①经常保持蓄电池处于全充电状态。行驶或农田作业中发现拖拉机灯光比平时暗淡,单格电池电压下降到1.7 伏以下,冬季放电超过25%、夏季放电超过50%,应及时进行补充充电;存电放尽的蓄电池,应在24小时内充电,以防极板硫化。
②极板轻度硫化,可倒出蓄电池内的电解液,灌入蒸馏水振荡洗涤,反复几次,最后灌入蒸馏水,用初充电电流充电。若密度升到1.15以上,可加蒸馏水冲淡,继续充至密度不再上升,进行放电,如此反复进行多次,最后一次充电时,调整电解液密度及液面高度至规定要求。对于松软、脱落、硫化严重的极板应换新品。
③使用过程中,每周用电解液密度计检查一次电解液密度,冬季一般为1.285、夏季为1.27,用玻璃管测量液面高时,液面应高出极板10~15毫米。检查中发现电解液密度下降,应补充充电;由蒸发而引起的液面高度不足,应添加蒸馏水。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江大南路132号东湖法院宿舍402室 邮编:33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