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周期疗法配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临床效果分析

2016-08-11蓝美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0期

蓝美萍

【摘要】 目的 探索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应用中医周期疗法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的效果。方法 9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治疗, 治疗组患者则给予中医周期疗法联合克罗米芬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组患者的受孕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3.75%;且治疗后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周期疗法与克罗米芬联合应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疗效确切,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受孕率, 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医周期疗法;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症性不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3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其会导致女性周期性排卵的不畅以及体内激素水平骤升[1]。在临床症状上多表现为月经后期、月经量少, 部分严重患者会出现闭经情况等, 若持续性不排卵将会导致不孕。祖国医学将其纳入到“不孕”、“闭经”、“月经后期”等范畴中, 多责之于肾虚, 认为在治疗中以补肾为主。而西药治疗主要是激素治疗, 促进排卵, 降低雄激素水平, 西药治疗的副作用多且易反复发作, 中西医结合疗法则在调节月经周期、促进排卵、减轻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本次研究将中医周期疗法与常规西药克罗米芬联合起来,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妇产科门诊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患者中随机选出96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诊断标准。②双侧输卵管检查均畅通。③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 月经量少。④配偶精液行常规检查显示正常。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有免疫性、生殖器畸形等其他不孕因素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48例。治疗组年龄25~35岁, 平均年龄(28.4±3.2)岁;月经周期1~6个月, 平均月经周期(3.4±0.3)个月。对照组年龄25~35岁, 平均年龄(27.5±4.0)岁;月经周期1~6个月, 平均月经周期(3.1±0.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克罗米芬治疗:月经期第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50 mg/d, 1次/d, 连续服用5 d。治疗组患者则加用中医周期疗法:①卵泡期, 在月经第5~11天。药方为:当归、山药、菟丝子、熟地各15 g、山茱萸10 g, 怀牛膝15 g, 煎煮服用。②排卵期, 月经第12~16天。当归、山药、菟丝子、熟地、怀牛膝各15 g, 丹参、红花、鸡血藤、茺蔚子各12 g, 香附6 g, 煎煮服用。③黄体期, 月经第17~24天, 当归、山药、菟丝子、熟地、怀牛膝、制首乌、各15 g, 肉苁蓉、菟丝子、续断和龟板各10 g, 煎煮服用。④月经前期, 为月经第25天至月经来潮。当归、山药、菟丝子、怀牛膝各15 g, 丹参、赤芍、泽兰、茺蔚子各10g, 香附、川芎各6 g, 煎煮服用。以上中药均1剂/d, 分早晚温服。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受孕率以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在治疗前月经来潮第3~4天、停药后第1次月经来潮的第3~4天测定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 包括血清FSH、LH、T。

1. 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6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显效:月经末期月经量少、排卵不畅等症状全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大或是有加重现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受孕率对比 于治疗后6个月内, 治疗组患者中32例患者受孕, 受孕率为66.67%;对照组有21例受孕, 受孕率为43.75%, 治疗组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1.310, P=0.000<0.05)。

2. 3 两组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各个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近些年来的女性不孕症发生率逐年上升, 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多问题, 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而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是排卵不畅, 其中因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占大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临床上表现为月经量少, 严重的会出现闭经现象[2]。中医学认为:造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病灶在于肾, 脏腑、气血、经络功能的失调导致肾-天癸-冲任-胞宫的阴阳平衡被打破, 进而出现月经失调、不孕等现象。肾主生殖, 为天癸之源, 冲任之本, 是月经产生的动力和基础, 大凡月经失调、不孕, 多与肾虚有关[3]。因此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临床治疗中, 中医学认为要以补肾为主。在本次研究中, 本科将中医周期疗法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治疗中, 该疗法就是在月经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月经前期四个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中药汤剂治疗, 吸取我国传统中医学方药的长处, 并渗透进现代妇产科医学理论, 旨在纠正排卵功能失调、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 提高受孕率。月经卵泡期气血亏虚, 故而宜用调补的药物, 本研究中的方药具有补肾养血之功效;在排卵前期, 诸药合用达到补肾活血之功效;在黄体期诸药合用具有补肾之阴阳, 促进卵泡的成熟以及顺利排卵;在月经前期选用活血调经药物起到调气和血、引血归经之功效[4]。

结果显示:将中医周期疗法与常规克罗米芬联合应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患者, 疗效确切,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内分泌, 促进其恢复到正常水平, 提高排卵率及受孕率。

综上所述, 中医周期疗法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是可行的,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玉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60例临床观察. 浙江中医杂志, 2013, 48(1):58-59.

[2] 杨二红, 吴新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29(3):468-469.

[3] 陈熤, 王兴娟, 金华良, 等. 中医消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代谢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33(6):751-756.

[4] 尤昭玲, 杨正望, 傅灵梅. 多囊卵巢综合征从肾虚血瘀调治的探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5(1):25-26.

[收稿日期: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