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晚期鼻咽癌DDP同期化疗与放疗疗效比较

2016-08-11程霞王羽李坊铭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0期

程霞+王羽+李坊铭

【摘要】 目的 比较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顺铂(DDP)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方法 124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73例)。实验组进行单药DDP同期放化疗, 对照组行单纯放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3.97%、67.12%;实验组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8.24%、84.31%。实验组2、3年无病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2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行DDP同期放化疗的疗效高于单纯放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晚期鼻咽癌;顺铂同期放化疗;无病生存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19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 其早期症状不够典型, 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发展为中晚期鼻咽癌。放疗是鼻咽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但对于中晚期患者, 单纯放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治疗效果差, 而鼻咽癌对化疗敏感, 因此选择放化疗结合期望提高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本院124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分组进行DDP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 其中DDP同期放化疗的临床疗效较高,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124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73例)。实验组男33例, 女18例;年龄18~75岁, 平均年龄(41.22±4.40)岁。对照组男48例, 女25例;年龄20~76岁, 平均年龄(41.88±4.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实验组进行单药DDP同期放化疗, 放疗主要选择常规鼻咽癌根治性放疗技术, 放疗剂量:鼻咽肿瘤量为68~74 Gy/34~37次, 颈部阳性淋巴结肿瘤量为64~68 Gy/26次,

全颈预防剂量为52 Gy/26次。同期化疗主要选择顺铂30 mg/(次·周)×7 方案。 对照组行常规鼻咽癌根治性放疗, 放疗剂量:鼻咽肿瘤量为68~74 Gy/34~37次, 颈部阳性淋巴结肿瘤量为64~68 Gy/26次, 全颈预防剂量为52 Gy/26次。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患者肿瘤全部消失;部分缓解:患者肿瘤明显缩小, 其最大直径缩小>30%;稳定:患者病情稳定, 肿瘤未有增大, 或其最大直径缩小≤30%;恶化:患者病情恶化, 存在新的病灶, 或肿瘤最大直径增加>30%。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观察比较两组2、3年无病生存率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完全缓解51例, 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完全缓解70例, 部分缓解3例, 总有效率为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生存情况比较 对照组2年无病生存率为73.97%

(54/73)、3年无病生存率为67.12%(49/73);实验组2年无病生存率为88.24%(45/51)、3年无病生存率为84.31%(43/51)。实验组2、3年无病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5);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鼻咽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有头痛、耳鸣、鼻塞、听力下降、涕中带血、面麻等, 该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 常见的病因有病毒感染、种族易感性、环境因素、易感基因、家族聚集现象等。鼻咽癌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 且易出现远处转移。据相关资料统计, 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率在5%~30%, 而鼻咽癌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常与远处转移有关, 肝、肺、骨等都是鼻咽癌患者常见的转移部位[1]。对于鼻咽癌患者, 尽早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 是其生命安全和机体康复的重要保障, 对提高其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治疗中, 单纯放射治疗对局部病灶控制尚可, 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DDP同期放化疗是鼻咽癌患者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的方法, 其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血供情况, 缩小肿瘤体积, 而且可以增强放疗的敏感性。此外, DDP同期化疗可与放疗起协同作用, 能够有效消除亚临床转移灶, 降低远处转移发生率, 改善预后。程霞等[2]认为, 与放疗+辅助性化疗比较, DDP同期放化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明显, 可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 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比较低, 同时其在提高鼻咽癌患者3~5年无病生存率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 但要注意DDP的应用, 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剂量。

赵涤非等[3]指出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实施DDP同期放化疗, 可减少局部复发, 降低远处转移率, 提高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 其认为实施DDP同期放化疗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化疗可实现肿瘤细胞的同步化, 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肿瘤的放射敏感性;②化疗能够有效杀灭患者的肿瘤细胞;③化疗对肿瘤细胞亚致死损伤的有一定的影响, 可减少或防止其修复。何小进[4]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治疗中,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 对照组选择单纯放疗方法, 观察组选择同期化疗加放疗的治疗方法, 结果显示, 两组总有效率(对照组92.5%、观察组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35%), 两组远处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期化疗加放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 远处转移率低, 治疗效果明显。本院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治疗中, 实验组进行单药DDP同期放化疗, 对照组进行常规鼻咽癌根治性放疗, 结果发现, 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年无病生存率为73.97%(54/73)、3年无病生存率为67.12%

(49/73);实验组2年无病生存率为88.24%(45/51)、3年无病生存率为84.31%(43/51)。实验组2、3年无病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5);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行DDP同期放化疗的疗效高于单纯放疗。

综上所述, 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治疗中行DDP同期放化疗, 其效果优于单纯放疗,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但目前对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DDP同期放化疗的临床研究还不够深入, 仍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不断丰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以促进中晚期鼻咽癌临床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平, 贾玉荣, 张淑香. 同步放化疗及单纯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3):68-69.

[2] 程霞, 陈国健, 李坊铭, 等. Ⅲ-Ⅳa期鼻咽癌放疗后辅助性化疗及顺铂同期放化疗疗效比较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33):78.

[3] 赵涤非, 张福正, 赵于天, 等. 调强适形放疗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86例临床疗效观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60-61.

[4] 何小进. 探讨同期化疗加放疗对中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4):26-27.

[收稿日期: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