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肌胞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起效时间观察

2016-08-11孙维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0期
关键词:结膜炎滴眼液结膜

孙维娜

【摘要】 目的 观察聚肌胞肌内注射联合聚肌胞洗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时症状缓解的起效时间。方法 60例流行性角结膜炎的患者,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30例。B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 A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聚肌胞肌内注射联合聚肌胞洗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起效时间。结果 经过治疗, A组第3天症状缓解28例, 第6天症状缓解2例, 随访2个月无并发症及复发出现。B组第3天症状缓解10例, 第6天症状缓解16例, 第9天症状缓解4例, 随访2个月, 睑结膜形成瘢痕的患者出现眼睑内翻, 其他患者无并发症及复发出现。A组治疗症状缓解起效时间明显快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预防角膜点状浸润, 伪膜形成以及引起睑结膜瘢痕上明显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聚肌胞肌内注射联合聚肌胞洗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较单纯传统治疗, 可以缩短症状缓解起效时间, 从而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流行性角结膜炎;聚肌胞;0.1%无环鸟苷;症状缓解;起效时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11

聚肌胞(又名聚肌苷酸), 由多分子核苷酸组合而成, 是人工合成的双链核糖核酸(RNA)聚合物, 结构非常类似于病毒或病毒复制过程中形成的双链RNA, 所以聚肌胞能象某些病毒一样, 具有很强的干扰素诱生作用, 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1]。流行性角结膜炎是腺病毒感染所致, 以腺病毒8型为主, 传染性强, 是一种接触传染病, 曾引起世界性流行[2]。本研究采用传统抗病毒滴眼液加用聚肌胞肌内注射联合聚肌胞洗眼液的治疗方法, 意义在于观察此种方法对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时在症状缓解起效时间方面的效果, 希望找到一种效果好, 疗效快, 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1月~2005年12月集美大学综合门诊部就诊并确诊为流行性角结膜炎的患者60例。年龄18~22岁, 男33例, 女27例, 就诊时右眼发病28例, 左眼发病32例, 就诊时发病时间2~3 d。排除既往有无环鸟苷, 聚肌胞过敏史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30例。A组男15例, 女15例, B组男18例, 女12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A组采用聚肌胞注射液治疗, 2 ml/次, 隔日1次, 肌内注射, 共3次, 聚肌胞洗眼液(每100 ml生理盐水中用一次性注射器加入聚肌胞注射液4 ml, 摇匀), 每2小时1次, 2滴/次, 滴眼, 根据病情变化确定点眼次数, 随着病情缓解逐渐减少点眼次数, 其他治疗完全同B组的传统治疗。

1. 2. 2 B组采取0.1%无环鸟苷滴眼液和氯霉素滴眼液(预防合并细菌感染)治疗, 1次/h, 1滴/次, 交替滴眼, 每次滴药后闭合双眼10 min, 以便药物更好吸收, 之后, 再滴另一支滴眼液。随症状缓解, 减少每天滴眼次数, 红霉素眼膏睡前涂眼。维生素C片, 100 mg/次, 3次/d, 口服。维生素AD丸, 1丸/次, 1次/d, 口服。抗病毒颗粒4 g/次, 3次/d, 口服。对伴有发生角膜上皮层点状浸润的患者, 增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 4次/d, 2滴/次, 滴眼, 睡前改涂盐酸四环素醋酸可的松眼膏。同时, 嘱患者每日热敷患眼。

1. 3 观察指标 要求患者每3天复诊, 以便观察病情变化, 局部炎症是否消退, 角膜上皮层是否出现点状浑浊, 荧光素染色情况, 是否出现伪膜, 以及睑结膜是否形成瘢痕并比较两组症状缓解起效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 每3天复诊, 观察疗效或电话随访, A组第3天症状缓解28例, 第6天症状缓解2例, 随访2个月无并发症及复发出现。B组第3天症状缓解10例, 第6天症状缓解16例, 第9天症状缓解4例, 其中3例出现角膜上皮层点状浸润, 1例出现伪膜, 经继续治疗, 3例角膜上皮层点状浸润均吸收, 角膜恢复透明, 荧光染色阴性, 1例伪膜脱落后, 睑结膜形成瘢痕, 随访2个月, 睑结膜形成瘢痕的患者出现眼睑内翻, 其他患者无并发症及复发出现。A组治疗症状缓解起效时间明显快于B组(P<0.05)。A组在预防角膜点状浸润, 伪膜形成以及引起睑结膜瘢痕上明显优于B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聚肌胞对Ⅰ型干扰素和Ⅱ型干扰素均具有很强的诱生作用。另外, 聚肌胞是一种很好的免疫增强剂, 聚肌胞通过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作用产生抗毒活性, 是一种非专一性免疫激发剂[1]。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功能, 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病毒、细菌等), 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 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以及通过这种功能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机体免疫能力可大致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种, 两者联系密切,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在种系发展过程中不断与病原微生物斗争中形成的, 并可遗传给后代的一种免疫功能。它是与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密切相关的。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后天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刺激而获得的免疫功能, 它能识别再次接触的相同抗原, 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它需要在高度分化的组织和细胞的参与下才能完成[3]。聚肌胞对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

0.1%无环鸟苷滴眼液是通过进入病毒感染的细胞后, 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苷激酶或细胞激酶, 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阿昔洛韦三磷酸酯, 进而干扰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多聚酶, 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 在DNA多聚酶作用下, 与增长的DNA链结合, 引起DNA链的延伸中断从而抑制病毒[4]。

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聚肌胞肌内注射联合聚肌胞洗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时, 症状缓解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单纯传统治疗组, 其中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①通过聚肌胞肌内注射诱导干扰素生成, 激活抗病毒基因, 间接增强了抗病毒作用。②通过聚肌胞肌内注射增强和调节了机体免疫功能, 提高机体抵抗力和抗毒活性, 以维持人体健康。③通过聚肌胞洗眼液局部滴用, 经结膜下血管直接吸收, 增加了直接的抗病毒作用。④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与聚肌胞同时应用, 在抗病毒作用上, 起到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 流行性角结膜炎聚肌胞联合传统治疗较单纯传统治疗起效快。

参考文献

[1] 王磊.聚肌胞毒理学和药效学的初步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07.

[2] 毛文书, 孙信孚.眼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 68.

[3] 刘荣臻 , 马爱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2006:423.

[4] 穆冰彦. 阿昔洛韦-寡肽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河南工业大学, 2013.

[收稿日期:2016-03-30]

猜你喜欢

结膜炎滴眼液结膜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过敏性结膜炎 用药&护理
急性结膜炎患者如何护理?
眼睛痒并非都是慢性结膜炎
滴眼液不可随意用
你可能不知道,眼睛也会长结石!
胬肉切除并结膜瓣转移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保留眼球的全结膜囊再造术一例报告
漫谈结膜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