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与宫腔填纱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6-08-11黄粤刘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疗效

黄粤+刘敏

【摘要】 目的 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与宫腔填纱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背带缝合组和宫腔填纱组, 各43例。背带缝合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 宫腔填纱组采用纱布宫腔填塞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5 min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和临床疗效。结果 背带缝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5 min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宫腔填纱组 (P<0.05)。背带缝合组有效率为93.0%, 明显高于宫腔填纱组的8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在减少术后出血和疗效方面优于宫腔填纱治疗, 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关键词】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宫腔填纱; 产后出血;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080

剖宫产是各种异常分娩和高危妊娠的一种最常用治疗方式, 在产科手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然而剖宫产最常见的并发症——产后出血是产科医生最头疼的问题。宫腔填纱法易掌握, 疗效较好, 止血效果可靠, 在基层医院广泛展开, 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产后出血止血方法。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一种治疗产后出血的新型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疗效。本文观察了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与宫腔填纱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以期对临床工作作出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4月~2015年10月于本院行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初产妇49例, 平均年龄(24.4±4.5)岁, 经产妇37例, 平均年龄(29.3±5.8)岁, 平均孕周(37.3±3.2)周。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背带缝合组和宫腔填纱组, 各43例。

1. 2 治疗方法 背带缝合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①将子宫托出体外, 挤压宫体, 若出血减少, 表明背带缝合术有效, 可进行下一步操作;②使用圆针和1号可吸收线, 在子宫切口右下缘下3 cm、距右侧缘3 cm处穿入子宫, 在子宫切口上缘3 cm、距侧缘约4 cm处穿出;③带针的缝线越过宫底, 并压在距右宫角3~4 cm的宫底处, 被送到后侧的针线在与前侧进针点同一水平处垂直地穿入子宫后壁, 由助手尽力压迫, 拉紧缝线, 从后壁与右侧相同的标志处穿出;④穿到后方的缝线像右侧一样垂直地绕过宫底到前方, 压在左侧宫底, 针线在与右侧相对应处穿入宫腔, 在前方距切口左下缘下方3 cm处出针;⑤两手加压拉紧缝线两端, 观察出血被控制, 即由助手压迫子宫, 将缝线打个结[4]。

宫腔填纱组采用无菌纱布宫腔填塞法治疗:①将一条无菌纱布的一端从子宫底由上到下塞紧, 至子宫切口;②预留一定长度后, 另一端塞入阴道;③将预留纱布全部填入宫腔, 缝合子宫切口;④24 h后从阴道取出纱布[5]。两组患者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 并静脉滴注缩宫素, 使用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5 min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

1. 4 疗效评价标准 有效:生命体征良好, 宫缩良好, 子宫质硬, 出血停止或明显减少, 术后2 h内出血<100 ml。无效:生命体征不稳, 宫缩不良, 宫底距脐部少于二指甚至升高至脐上, 出血不停止, 术后2 h出血量>100 ml。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术中出血量、术后5 min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比较背带缝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5 min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宫腔填纱组(P<0.05)。见表1。

2. 2 疗效比较 背带缝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宫腔填纱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最严重的也是最常发的并发症, 产后出血会引起患者失血性休克, 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进而造成患者死亡。因此, 及时、有效、充分的止血, 是治疗产后出血最重要、最核心的措施[2]。宫腔填纱法直接压迫子宫胎盘剥离面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但宫腔填纱法操作时间长, 且纱布需在体内存留24 h以上, 易引起宫内感染, 还有掩盖隐性出血和造成迟发性出血的可能[3]。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产后出血的新型方式, 尤其适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该术式在子宫前后壁自上向下向内挤压缝扎捆绑, 如同产后正常的自然子宫肌层收缩, 交织于肌纤维间的子宫壁间血管被有效挤压, 血窦被动关闭, 使出血停止[4]。这种治疗方式操作程序简捷、易行、安全, 止血效果迅速、可靠, 避免了切除子宫, 保留了生育功能。并且遵循产后子宫自然复旧规律, 不影响子宫血供。随着子宫复旧, 捆绑的2根缝线吸收, 松动, 子宫失去加压作用, 恢复子宫自由[5, 6]。

本研究中背带缝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5 min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宫腔填纱组, 有效率明显高于宫腔填纱组(P<0.05)。

综上所述, 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在减少术后出血和提高疗效方面优于宫腔填纱治疗, 并具有操作简便、符合人体产后子宫自然恢复状态的优点, 临床研究和推广价值较大。

参考文献

[1] 张为远. 中国剖宫产现状与思考.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7(3):161-162.

[2] 郭江波, 刘福岭, 崔银洁, 等. 子宫背带缝合术配伍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当代医学, 2011, 17(28):64-66.

[3] 刘桂英, 佟静. 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68例分析.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9, 12(9):569-570.

[4] 王丽娟, 吴红军. 宫腔填纱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大出血25例临床分析.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 11(4):293-294.

[5] 陈建华, 徐相婷, 郭文玲, 等.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2例. 山东医药, 2011, 51(14):15.

[6] 张继萍. 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16):40-41.

[收稿日期:2016-03-22]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