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袋妖怪”突袭全球

2016-08-11张晓东

看世界 2016年15期
关键词:口袋妖怪皮卡丘任天堂

张晓东

被认为创业风口已过的手机游戏市场再度因为一款产品的爆红而激起浪潮。

7月初率先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北美三地开放下载的《口袋妖怪GO》(Pokémon GO,又译“精灵宝可梦GO”)几乎重现了当年《疯狂的小鸟》和《植物大战僵尸》这样的现象级全民手游热。

无论是在安卓还是苹果平台,《口袋妖怪GO》都迅速登顶了三个地区的免费游戏下载榜。在北美,游戏上线后的一段时间内每天都出现了因在线人数太多而导致的短暂“宕机”,使得远在日本总部的程序员们不得不连夜修复各种bug。《金融时报》称,这款游戏“在安卓和苹果应用商店登上排行榜榜首的速度比史上任何一款游戏都快”。

受益于《口袋妖怪GO》超过预期的强劲表现,游戏发行商日本任天堂(Nintendo)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7月11日飙升23%,不仅创下该公司自1983年上市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其市值总额也增加了90亿美元。

皮卡丘的神奇魅力

除了在下载排行榜上登顶以外,《口袋妖怪GO》还在社交网络上制造了刷屏潮。来自东亚地区暂时没得玩的围观网友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动画形象在西方世界也有着如此强大的号召力。

在游戏上线的首日,推特上与口袋妖怪相关的推文超过了95万条;而官方在YouTube发布的宣传视频浏览量以及谷歌话题搜索量也分别超过了2600万次。即使在还没有上线的中国,微博上的相关话题阅读量也超过了1.4亿次。

一些沉迷于口袋妖怪的宅男们成了网络吐槽对象。“7月6日,也就是口袋妖怪在美国发行的这一天,我正式失去了我的男朋友。”一位名叫“里奥”的妹子在推特发文称。

有趣的是,7月11日上午这款游戏曾经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区解锁,并迅速引发了国内试玩热潮。一时间,朋友圈里“捕捉到口袋妖怪”的消息疯狂传播。玩家们欢欣雀跃,以为终于可以尝鲜。

《口袋妖怪》是日本动画向西方传播的里程碑式作品

短暂的狂欢之后,《口袋妖怪GO》再次被上锁。任天堂官方发布消息称:“这完全就是一个bug,中国区目前并没有解锁。”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个所谓的bug有可能是官方故意为之的一次测试,检测这款游戏预期人气的同时也预估一下服务器的承载能力。

分析预测,随着暑假的到来,该游戏的下载量还将继续增加。有趣的是,这款游戏在儿童和成年人群体里的受欢迎程度差别不大——对很多80后和90后而言,来自上世纪的皮卡丘是不可忘却的童年记忆。

1996年,任天堂在黑白便携式游戏机Game Boy上推出了以“妖怪对阵”为核心玩法的初代口袋妖怪游戏;次年,东京电视台将游戏改编成了动画,正式拉开了口袋妖怪们在全球的走红序幕——这个时候,我们最熟悉的角色,小智和他的皮卡丘也终于登场了。

《口袋妖怪》无疑是日本动画向西方传播的里程碑式作品。1998年9月它在全美开播之后旋即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时代周刊》用“口袋妖怪狂热”来形容当时的景象:突然有一天,父母们发现回到家的孩子们都开始蹲在电视前看一部日本引进的动画片,他们说着一些奇怪的生物的名字并疯狂地收集印有这些生物的卡片。

此后,同样的“皮卡丘热”又如法炮制地在中国、韩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上演。现如今,这些曾经热衷于收集口袋妖怪卡片的80后和90后们成为了全球青年的领军力量,而他们也成为了支撑《口袋妖怪GO》走红的铁杆粉丝群体。

一些游戏行业的分析师指出,《口袋妖怪GO》在澳新美三地的巨大成功让行业更加关注该游戏未来在中日韩等地的表现,因为该地区现如今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产品消费市场。

让宅男变跑男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口袋妖怪GO》成功抢占头条,苹果应用商店中国区的几款“山寨版口袋妖怪”游戏也顺势登上排行榜的前几位,可谓搭得一路好顺风车。

但问题在于:这些山寨版的游戏早就已经发行,而市场上也一直不缺乏强有力IP(知识产权)加持的游戏产品,为什么偏偏火的就是任天堂的这一款《口袋妖怪GO》?

实际上,《口袋妖怪GO》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AR(增强现实)技术,它确保这款游戏的玩法和以往所有手游都不一样,噱头绝对够足。

按照网络百科的解释,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也被称之为混合现实。它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通俗点来说,当AR技术被移植到手机游戏、尤其是《口袋妖怪GO》上之后,游戏本身的玩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成了一款鼓励玩家走出家门、离开沙发的户外型游戏,让整天对着屏幕目光呆滞的游戏宅男有了进化成阳光型活力跑男的可能。

熟悉口袋妖怪故事剧情的人都知道,以皮卡丘为代表的几百种口袋妖怪栖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而像漫画主人公小智这样的“训练师”则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四处寻找这些可爱又威力十足的小玩意儿们。

当扮演“训练师”的玩家打开《口袋妖怪GO》之后,现实中都市水泥森林突然成了口袋妖怪满地的神奇世界。在地图和GPS的帮助下,玩家们纷纷四处走动寻找身边隐藏的皮卡丘、杰尼龟和妙蛙种子。各地玩家纷纷在社交网络上炫耀自己在厕所马桶里寻获了蚊香蝌蚪,或是在老师的讲台上发现了可达鸭什么的。

说到独创玩法,就不得不提本次与任天堂合作开发出这款大热游戏的美国公司Niantic,它在提供AR技术支持方面功不可没。就在不久之前,Niantic还是一家下属于谷歌的子公司,但现在却能够自立门户推出属于自己的代表性作品。

专注于AR游戏领域的Niantic在《口袋妖怪GO》之前已经有过两款试水产品,但收获的市场反馈都不可与今日的“抓获皮卡丘”同日而语。

行业分析认为当前的手机游戏市场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无论卡牌、塔防、消除还是射击,玩法都大同小异。AR游戏的推出无疑让人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口袋妖怪 Go》让大部分人第一次以极低的成本接触到了AR这种新奇的技术——在此之前,最大名鼎鼎的AR产品当属“谷歌眼镜”,但因为定价过高导致销售不佳等原因最终停产。

户外游戏的正确玩法

作为史上第一款大规模投入应用的户外型手机游戏,《口袋妖怪 Go》改变了以前玩家宅在室内的游玩模式——不少用户纷纷表示“万万没想到玩手机游戏可以和运动健身如此完美地契合起来”,简直是减肥神器;还有段子手则预言:“我们的城市很快就将断水断电,因为大家都离开工作岗位满大街找皮卡丘去了。”

但与此同时,户外却有着和室内截然不同的周边环境,这给玩家的个人安全乃至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新的挑战:试想一堆紧盯着手机屏幕四处走动的“训练师”会和广场舞大妈们产生怎么样的火花碰撞?更不要说飞速驶过的城市车流了。

事实上,仅仅在《口袋妖怪 Go》开放下载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全球各地有关“训练师”们因为过度痴迷游戏而对现实世界秩序产生负面影响的消息已经多次出现:美国媒体报道称,纽约州有玩家为了“收服”皮卡丘,竟然把汽车停在高速公路中间,造成后方车辆连环追撞;在澳大利亚,有玩家为了捕捉“特殊的口袋妖怪”竟然半夜组团“勇闯”墓地,引发附近居民的抗议;还有一名19岁的怀俄明州少女则在寻找“水系口袋妖怪”的途中意外发现一具漂浮在河中的尸体,吓得不轻……

虽然有些新闻已经被证实是谣言(比如墨西哥某玩家掉下天桥身亡),但“低头一族”大规模出没的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玩家就在论坛讲述自己的受伤经历:“昨晚我摔到水沟里去了。第五根跖骨骨折,需要休养两个月,我告诉医生当时我正在遛狗……大家玩游戏要看路啊!”

更危险的是,一些犯罪分子已经盯上了这些痴迷的“训练师”,他们要成为现实中的“火箭队”——在口袋妖怪故事中,“火箭队”是由两人一猫组成的大反派。

美国密苏里州的奥法伦市就已经出现了针对“训练师”的组织犯罪行动。当地警方经过调查和追捕发现,犯罪分子通过《口袋妖怪 Go》里的热门妖怪定位地点,寻找玩家作为抢劫对象。

《口袋妖怪Go》耗电速度极快,因此警方和家长也担忧一些出门在外的青少年在手机没电后无法利用地图找到回家的路或是寻求其他帮助

“现在已经有三名嫌犯(其中还有未成年人)被指控……有证据证明嫌犯采用《口袋妖怪 Go》来寻找目标……无论你是否听说过《口袋妖怪 Go》,如果你或你的小孩也玩这个游戏,请千万注意人身安全。”奥法伦市警方在社交网络上警告称。

现阶段的《口袋妖怪 Go》还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问题,那就是耗电速度极快。因此警方和家长也担忧一些出门在外的青少年在手机没电后无法利用地图找到回家的路或是寻求其他帮助。

一些玩家目前向任天堂提出反馈,希望不要在危险的地方安排口袋妖怪。但分析人士怀疑此举在技术上的可行性。Niantic制作的前两款游戏已经上市有几年,但安全方面仍然没有太大的起色。

猜你喜欢

口袋妖怪皮卡丘任天堂
皮卡丘诞生记
我的毛绒玩具皮卡丘
日本 皮卡丘来啦
口袋妖怪Go将登陆中国市场
任天堂Wii体感手柄被判侵犯专利权
任天堂确认Wii U将停产
日本兴起“口袋妖怪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