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僵尸”,并央企,国资改革提速

2016-08-11

南方周末 2016-08-11
关键词:国资瘦身僵尸

当前的央企重组背后主要有三个推手,一是“一带一路”战略驱动下的“强强联手”,比如南车、北车的合并;二是以“去产能”为主要推手,比如宝钢、武钢的合并;三是为了优化布局结构,比如中粮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杨文理

2016年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四个“一批”——“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强调要稳妥推进装备制造、建筑工程、电力、钢铁等产业领域的中央企业重组。

就在一个多月前的6月1日,国资委被中央巡视组指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够到位,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进度较缓”。

在此之后,国企改革陡然进入快车道。短短两个月内,央企重组的消息不断传出,之前并不明朗的国企改革方向,也变得清晰可辨。

提速的央企重组

央企数量已从去年的112家减少至105家,一年之内减少了7家。而在之前长达4年的时间内,央企数量仅仅减少了5家。

一个月之内,央企重组突然提速,迅速“联姻”了四对。

6月26日,武汉钢铁集团宣布,其与宝钢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7月7日,中航地产和保利地产双双公告,保利集团、中航工业集团正筹划地产业务重组;7月12日,国旅集团整体并入港中旅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7月18日,中粮集团与中纺集团正式启动战略重组,中纺整体并入中粮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与此同时,市场上传言将合并的央企组合,还有中煤能源和中国神华、河北钢铁和首钢等。

据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7月14日在媒体通气会上透露,有几组重组工作正在酝酿之中,央企户数今年年内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内。目前,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央企数量已从去年的112家减少至105家,一年之内减少了7家。在2015年,中冶与五矿集团、中远与中海集团、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已合并重组。

可资对比的是,在之前长达4年的时间内,央企数量仅仅减少了5家,从2011年9月的117家减少至2015年年中的112家。

南方周末采访的多位国资改革专家认为,央企重组的突然提速,与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督促不无关系。

5月20日,中央深改组会议强调,加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关键性改革举措要抓紧推出。

6月1日,中央第十四巡视组向国资委党委反馈专项巡视情况,巡视组组长陶治国提到,国资委存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够到位,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进度较缓”等问题。

一位国资专家告诉南方周末,中央巡视组公开批评国资委的情形前所未有,其背景是,“明年就要召开十九大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企改革目标,布置的任务必须完成。”

三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管资本”、成立国有资本运营、投资公司等国企改革的方向,但改革的具体路线图是什么,并不清晰(参见南方周末2014年7月24日《200万亿国资改革谁主沉浮》一文)。

“具体改革由哪个部委来主导,‘混改究竟怎么搞,这些问题都不清楚,就连最简单的国企分类该如何分,也争论不出个结果来。”上述国资专家说。

2015年9月,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1+N”顶层设计中的“1”——《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出台。关于外界最关心的,国企要继续做大还是做小的问题,《意见》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这一提法与2013年以来国资委提出的“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有所不同,明确提出国企要“做大”。

2016年7月4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要求,“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去年的文件起草阶段有过一些争论,现在是风平浪静不争论了,各方共识就是要加快改革。”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告诉南方周末,“中央的决心很清楚,是一种催促动员的意思,要求央企起带头作用,把政策落实而不是悬在空中。”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认为,“做强做优做大”的表述在过去一直是一个原则性相对模糊的目标,但在此轮国企改革中,随着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目标的清晰化,逐渐成为了一个显性而具体的目标。他所说的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目标,是指“一带一路”“走出去”、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靠谁实现这些战略?靠大型国企。”他说,“代表国家形象的龙头央企进行整合,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队,避免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相互恶性竞争,加快产能输出。”

做强做优做大与瘦身健体

“做强做优做大是一个整体、长远、根本的目标,瘦身健体是目前的具体操作的阶段性目标,它们不是矛盾的对立面。”

与央企“做强做优做大”相对应,国务院近期对国企提出“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要求。7月4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指出,“国企要遵循市场规律,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事实上,5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称目前央企存在主业不强、冗员多、效率低,尤其是管理和法人层级多、子企业数量庞大等突出问题。会议要求,央企要压缩管理层级,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财政部公布的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1-6月份,中央企业营业总收入12.95万亿元,同比下降1.3%,实现利润7983.7亿元,同比下降9%。

对于“做强做优做大”,与“瘦身健体”之间的关系,李锦认为,两者在国企改革思路上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做强做优做大是一个整体、长远、根本的目标,瘦身健体是目前的具体操作的阶段性目标,它们不是矛盾的对立面。”他对南方周末分析,当前的央企重组背后主要有三个推手,一是“一带一路”战略驱动下的“强强联手”,比如南车、北车的合并;二是以去产能为主要推手,比如宝钢、武钢的合并;三是为了优化布局结构,比如中粮的上下游整合。

“宝钢兼并武钢是为去‘僵尸企业的产能,武钢自己关停(过剩产能)阻力大,那就让宝钢来关,成本也由宝钢的利润来兜。”一位国资专家对南方周末说,“当然,宝钢能不能干成,武钢愿不愿意,就另说了。”

“现在很多人一提做大做强,就以为国企改革又要回到老路上去了,其实很多国企改革必然面对一个进和退的问题。”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秘书长罗新宇对南方周末说,“国务院刚刚出台的重组指导意见,一个核心观点是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四个一批讲得很清晰,在有些领域央企要大量退出。”

罗新宇认为,国有资本当务之急要解决布局问题,第一是资本形态的布局,包括各地方提出来的资产证券化和整体上市等;第二是国有资本的产业布局,传统的重化工制造业已暴露出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次改革要重新布局到战略新兴产业;第三是从功能布局,原先国有资本大量从事一般竞争性行业,与民争利,现在要布局在公益性的公共服务行业。

根据《指导意见》的表述,下一阶段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的重点工作是“四个一批”,其中的“清理退出一批”,意味着低效无效资产以及户数较多、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中的企业,将适度集中至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在国务院《指导意见》出台的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要求全面落实“三去一补一降”——“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李曙光认为,其关键在于如何处置僵尸企业,“常年资不抵债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大量存在,靠银行信贷来维持生存,‘清理退出一批之后,也就实现了‘瘦身健体”。

据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国资委在央企下属子公司中圈定了345家僵尸企业,将在三年内处置完成。

河北一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的一位中层告诉南方周末,现在煤炭、钢铁行业扭亏无望的国企,重组比较困难。具体做法是用提前5-10年退休、转岗、发补偿金、鼓励创业等办法进行职工安置和人员分流,留职的组成新的企业继续经营,“原先一万多人的企业,破产后剩下几千人,工资都减了,一周轮流上两三天班,就给一千多元基本生活费。‘去产能最后还是人的安置,这是最重要的。”他说,“最近这10年,一些国企做大没做强,企业变成企业集团,集团变成旗舰、航母,总部下面分若干层次,层次越多效率越低,成本越高,对技术进步、管理进步阻碍越大。”

除了利用并购重组和“三去一补一降”进行“瘦身健体”外,眼下国资委还在着力解决国企“企业办社会”的老大难问题。

接近国资委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近两个月来,国资委上下忙于原来由国有企业承担的员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指供水、供电、供热(气)及物业管理)的分离移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级国资委监管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约1.66万个,其中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管理机构约4900个,国有企业因办社会职能每年需承担费用1400多亿元。7月13日,国资委和财政部共同召开会议,要求“三供一业”移交工作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为此,中央财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补助“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费用的50%。

地方国资改革看混改

目前央企改革的主线是重组合并,地方国资改革亮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

截至2015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9.2万亿元,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总额47.6万亿元,剩下的一大半国有资产沉淀在地方国企手中。

在被称为“国企改革落地之年”的2016年,地方国资改革也在加速。

据南方周末了解,多地已设定较为量化的国企兼并重组目标,要求缩减地方国企数量及打造大型企业集团。一位浙江绍兴市国资委人士告诉南方周末,当地提供公共服务的地方国企如水务、燃气公司,目前正在进行上虞区、柯桥区和越城区三区融合,“合并之后员工要找高精尖的人才,董事长向市场招聘,走职业经理人路线”。

但地方国资改革的亮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罗新宇介绍,由于央企的体量太大,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难度比较大,所以目前央企改革的主线是重组合并,“这跟地方国资不一样,地方国资改革更多的是混改”。

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广东、上海、山东、重庆等地都在展开。截至7月26日,有47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或其它重大事项而停牌。

比如广东,在两千多家省属二、三级企业中择优选取了50户企业开展混改试点,探索企业混改的多种方式,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入股、搭建与非国有资本对接平台等。

山东省首批选择的58户混改试点企业,目前已有22户企业制定了混改方案。为吸引非国有资本参与混改,山东国资委研究起草了《关于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小股东作用的指导意见》,并设立了山东国惠改革发展基金,一期将形成200亿元规模,助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资重镇上海则力推资产证券化,以面向金融国资的国际集团和面向实业国资的国盛集团为主,搭建国资流动平台,引入新型金融工具,盘活资本近四百亿元。

罗新宇介绍,上海力推资产证券化的初衷是想通过资本市场来推进改革,让更多市场主体能参与到改革中来。将来上海会以发展公众公司为导向,推动企业整体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实行员工持股等。“特别是员工资本参与,我认为这是非常符合人性的制度安排。”他说。

猜你喜欢

国资瘦身僵尸
给自己的课“适度瘦身”
特力A背后的“国资”奇兵
瘦身TIPS,在夏天瘦成一道光
重庆国资混改调步:先卖小企业大多亏损
地方国资改革启动6.7万亿资本盛宴
僵大变尸身
僵尸来袭
金陵十二美女瘦身茶
年后瘦身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