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蝶类多样性与生态学分析

2016-08-11王魁源常江春吕冬云罗志文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蝶类佳木斯大学粉蝶

王 涛, 王魁源, 耿 艳, 常江春, 吕冬云,3, 罗志文,3*

(1.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2. 漠河县育才学校,黑龙江漠河 165399;3. 佳木斯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蝶类多样性与生态学分析

王 涛1, 王魁源1, 耿 艳2, 常江春1, 吕冬云1,3, 罗志文1,3*

(1.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2. 漠河县育才学校,黑龙江漠河 165399;3. 佳木斯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目的]掌握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样地蝶类的种群结构与均匀度情况。[方法]选择蝶类丰富的时间段对大兴安岭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4个主要样地的不同生态环境中蝶类分布进行采样调查。[结果]共采到蝶类7科73属122种1 739只,优势种共19种。其中,北极沙洲的蝶类多样性指数最高,北陲哨所与北极沙洲相似性指数最高,而北陲哨所与玄武广场差异显著。[结论]调查结果为分析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原始林区蝶类资源分布与种群多样性提供了参考。

蝶类;种群结构;优势种;多样性;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漠河县是我国最北部边境城市,这里自然环境中具有丰富的野生植物与昆虫资源。北极村是大兴安岭漠河县内最北的临江小镇,地理位置在黑龙江上游、大兴安岭北麓,东临兴安镇,西与恩和哈达相连,南同西林吉、图强2镇接壤,北与俄伊格娜恩依诺村隔江相望。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于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最北的生态旅游景区、森林公园。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中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群落中包括了国家濒危树种黄菠萝,还有水曲柳、胡桃楸、北五味子、刺五加等近百种野生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有兴安一枝黄花、柴胡、菊蒿、蔓乌头、防风、小玉竹等近600种[1]。野生大型动物在70种以上,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白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马鹿等。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是从事科学考察、动植物分类教学及生物资源调查的重要场所。笔者于2013~2015年对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的不同样地、不同生境中的蝶类进行多次采样调查,分析了不同环境中物种多样性,并比较了北极村森林公园中蝶类优势种组成与相似性关系,旨在为分析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原始林区蝶类资源分布与种群多样性提供参考。

1 研究地概况与方法

1.1研究地概况北极村森林公园地理坐标为53°33′ N、122°20′ E,是我国境内观测北极光的最佳点,北极村是53°N的特殊地区,每年夏季多会发生极昼现象,夏至白天多于17 h,冬季常会发生极夜现象,这是北极村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自然奇观之一[2]。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低于-10 ℃,冬季最低气温在-50 ℃以下。冬季严寒期较长,可在240 d以上。春季风多,干旱少雨,春秋两季相连,夏季较短,空气湿度较大,降水较多。

1.2方法根据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年温度变化的特点,选择蝶类丰富的6~8月对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不同生境进行蝶类采样调查。在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内设置4个景区作为采样地,在同一时段进行蝶类样本网捕采样,每个样地环境包括了林缘、灌丛、草甸、水域、湿地等生境类型,蝶类主要以网捕采集,数量学统计记录相关数据,将蝶类样本用三角袋保存。调查采样后将蝶类进行展翅制作,参考国内外蝶类分类文献[3-6]对标本进行分类鉴定,蝶类标本现保存于佳木斯大学动物学硕士点和昆虫所内。

1.3数据处理采用生态学原理统计分析蝶类群落特征[7-8],采用DPS 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蝶类种类组成及个体数量在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累计获得蝶类1 739只,隶属于7科73属122种(表1)。其中,凤蝶科1属3种,绢蝶科1属3种,粉蝶科7属16种,眼蝶科11属19种,蛱蝶科22属40种,灰蝶科21属27种,弄蝶科10属14种。种数上最多的是蛱蝶,其次是灰蝶,最少的是凤蝶和绢蝶。个体数量最多的是蛱蝶,其次是粉蝶,最少的是绢蝶。优势种为斑缘豆粉蝶、云粉蝶、中堇蛱蝶、绢粉蝶、白绢蝶、尖钩粉蝶、菜粉蝶等19种,占蝶种数的15.67%。

表1 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各样地蝶类种类与个体数量统计

注:Ⅰ. 北极村碑;Ⅱ. 北陲哨所;Ⅲ. 玄武广场;Ⅳ. 北极沙洲。

Note: Ⅰ. Arctic village stele; Ⅱ. Beichui post; Ⅲ. Xuanwu square; Ⅳ. Arctic sandbar.

2.2蝶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由表2可知,4个调查样地蝶类物种多样性指数(H)的大小顺序为:北极沙洲>北陲哨所>玄武广场>北极村碑;均匀度指数(J) 的大小顺序为:北极沙洲>北陲哨所>玄武广场>北极村碑;优势度指数(D) 的大小顺序为:北极沙洲>北陲哨所>玄武广场>北极村碑。

表2 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各样地蝶类生态学指数比较

注:Ⅰ. 北极村碑;Ⅱ. 北陲哨所;Ⅲ. 玄武广场;Ⅳ. 北极沙洲。

Note: Ⅰ. Arctic village stele; Ⅱ. Beichui post; Ⅲ. Xuanwu square; Ⅳ. Arctic sandbar.

2.3相似度指数由表3可知,其中北陲哨所与北极沙洲相似性指数最高,而北陲哨所与玄武广场差异明显,调查得出2个样地中植物种类有明显差异。

表3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各样地蝶类相似度比较

Table 3Comparison of butterfly similarity in different sample plots of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Arctic Village

样地SampleplotⅠⅡⅢⅣⅠ10.5120.4830.484Ⅱ10.6270.646Ⅲ10.613Ⅳ1

注:Ⅰ. 北极村碑;Ⅱ. 北陲哨所;Ⅲ. 玄武广场;Ⅳ. 北极沙洲。

Note: Ⅰ. Arctic village stele; Ⅱ. Beichui post; Ⅲ. Xuanwu square; Ⅳ. Arctic sandbar.

3 结论与讨论

3.1蝶类种群结构的特点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原始,植物多样性丰富,旅游业的发展对蝶类影响小。不同调查样地中某些蝶类个体偏多,如云粉蝶和斑缘豆粉蝶幼虫对十字花科植物危害严重,样地环境中植物种类的差异是影响蝶类分布的主要原因,蝶类的丰富度对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环境具有指示性作用。

3.2蝶类分布规律的差异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蝶类以北极沙洲样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同时北极沙洲中蝶类的个体数量也最多,充分体现了研究样地环境的植物丰富度较高。北极村蝶类多样性指数最低,个体数量最少,反映了该样地环境植物种类单一,经调查是以针叶林分布为主。北陲哨所与玄武广场样地的环境以针阔混交林为主,植物种类无明显差异,2个样地的蝶类相似性指数最高。

3.3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蝶类的种类上的异同结合笔者对小兴安岭蝶类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兴安岭蝶类种数上明显少于小兴安岭,这可能与植物的丰富度有很大关系,北村极蝶类的种数占小兴安岭蝶类种数的56.7%,而植物种类的比例有一定相关性。

北极村是大兴安岭极具代表性的区域,其蝶类可以代表大兴安岭蝶类的实际发生情况,调查中得到的小红珠绢蝶、浓酒眼蝶、淡酒眼蝶、铂蛱蝶、月牙网蛱蝶等种类,在小兴安岭没有分布,为大兴安岭特有蝶种。调查采到的黎明豆粉蝶、斑貂灰蝶、中华爱灰蝶、浅斑花弄蝶,前10 a可在小兴安岭野外采到,近10 a已没有采集记录,而在大兴安岭这一特殊环境中仍有其分布的区域,也说明大兴安岭自然环境的原始性。

《中国蝴蝶志》记载,我国蝶类有1 222种,经初步调查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中有122种蝶类分布,约占全国蝶类总数的10%,并且个别种类都是在寒冬地区、高纬度区域分布,因此,对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蝶类的调查对于发现新种和新记录种意义较大。后续研究将对大兴安岭地区进行采样调查,争取尽快掌握其他蝶种的分布信息,让更多研究人员关注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中蝶类的种群多样性。建议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的管理部门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重点保护森林公园中动植物的物种资源,维持公园的生态系统多样性,要始终保持森林公园中的原始环境状态,并要不断改善自然环境中单一的植被结构,保护和开发当地稀有和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1] 常江春,张芳芳,岳旭,等.大兴安岭北极村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林副特产,2015(2):82-84.

[2] 黄凤梅,罗志文,裴海英.大兴安岭北极村蝶类资源调查[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8,26(5):712-715.

[3] 周尧.中国蝶类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16.

[4] 周尧.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49.

[5] 李传隆,朱宝云.中国蝶类图谱[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1-152.

[6] 王直诚.东北蝶类志[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93.

[7] 罗志文,吕冬云,薛春梅,等.佳木斯南郊不同生境蝶类多样性调查[J].昆虫知识, 2005,42(5):566-569.

[8] 李佳琳,裴海英,刘德江,等.申家店林区不同生境蝶类多样性调查[J].环境昆虫学报, 2011,33(3):308-314.

Diversity Investigation and Ecological Analysis of Butterfly in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Arctic Village

WANG Tao1,WANG Kui-yuan1, GENG Yan2, LUO Zhi-wen1,3*et al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 2. Mohe County Yucai School, Mohe, Heilongjiang 165399; 3. Institute of Applied Insect,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evenness situation of butterfly in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Arctic Village. [Method] We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butterfly species in 4 major scenic areas of the main scenic spot in the Arctic village of Greater Khingan Range. [Result] A total of 1 739 butterflies were collected, which belonged to 122 species, 73 genera and 7 families. Among them, there were 19 dominant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of butterflies was the maximum in the Arctic sandbar. Arctic sandbar and Beichui post had the highest similarity index; while Beichui post and Xuanwu squar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clusion]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source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diversity of butterfly in Greater Khingan in north Heilongjiang Province.

Butterfly; Population structure; Dominant specie; Diversity;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Arctic Village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41787);佳木斯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LZR2015_007)。

王涛和王魁源为同等贡献作者。王涛(1990- ),男,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昆虫生态学;王魁源(1984- ),男,青海西宁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昆虫分类学。* 通讯作者, 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昆虫学研究。

2016-04-25

S 718.6

A

0517-6611(2016)17-012-03

猜你喜欢

蝶类佳木斯大学粉蝶
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珠三角城市绿地的乡土蝶类蜜源植物的吸引力
黄色四翅小粉蝶
扎龙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西藏境内首次发现白灰蝶
红襟粉蝶
A Case Study of an English Teacher’s Classroom Speech Errors
黄色四翅小粉蝶
黄色四翅小粉蝶
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运用地方医院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