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行企协同、课岗证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以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建设为例*
2016-08-11汪先锋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汪先锋(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政校行企协同、课岗证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以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建设为例*
汪先锋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依据职业院校专业的实际需要,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几个简单模式,要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行业的转型与发展、专业特点及企业实际需求,建立各种合作形式的培养模式。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在省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宏观层面构建“课岗证赛融通、工学紧密融合”培养模式,微观层面上则落脚于适应“双融”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及专业资源库与课程建设。
课岗证赛;政校行企;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企业
前言
2012年7月,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正式立项为第一批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至2015年10月,接受省教育厅验收并顺利通过验收,并于2016年5月被命名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在三年的建设期内,商务英语专业秉承“政校行企协同、课岗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建设三家校内外教学企业、专业群共享式“外国文化体验中心”、两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等系列成果,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外语、外贸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15项大奖,在省内外同类院校专业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形成了具有一定辐射效应的专业特色。
一、以共建“教学企业”、共创“项目班”和“外贸人才培训基地”为纽带,构建校行企一体化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为了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设期内,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依托学校牵头成立的珠海市职教集团,在商务外语专业群“政校行企合作理事会”的指导下,在“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前店后校”或建立“厂中校、校中厂”的基础上,我校与珠海市及广东省外贸行业企业共建融理论教学、实训实战、培训考证、对外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外“教学企业”,并联合创立各种形式的“项目班”或培训基地。“教学企业”和“项目班”(或培训基地)的成立,既有利于学校和学生,又有利于行业企业,成为校行企的利益纽带。
(一)成立政校行企合作理事会,为校行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奠定制度基础
2013年6月,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成立了商务外语专业群政校行企合作理事会,其成员包括金湾区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金湾区教育局等主要领导以及珠海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协会、珠海进出口商会、广州出口通精英商会、广州百年电子商务商会、珠海外贸电子商务商会、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珠海松下马达有限公司、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珠海一职等行业协会、企业与职业学校的专家,制订了理事会章程,并与8家企业签订了校企互聘共培师资、共建教学企业、协同共育共管专业人才等内容的协议。这为校行企进一步深入合作和协同育人奠定了初步的制度基础。
(二)建立健全“教学企业”及其“项目班”的运行机制,实现了校企生多赢的局面
在建设期内,该专业先后与珠海3家外贸企业合作共建了3家“教学企业”。其中,2012年9月,与珠海货讯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校内“教学企业”——广科货讯通国际货运单证实战中心,至今已举办了8期“货讯通项目班”,先后400多名学生参与该教学企业项目;2014年6月,与珠海杜壹打印耗材有限公司共建了校外“教学企业”——广科杜壹外贸实战中心,至今已举办了3期“杜壹项目班”;2015年,与珠海泰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校内“教学企业”——广科外贸人才培训与服务基地,学校投入40万,公司投资50万元建设,共提供70个机位供学生进行跨境电商操作,以及开展大学生跨境电商创业实践,并成功开展了一期“校企合作大学生跨境电商创业项目”,150多名专业群同学参与,并建设了学生自己经营的阿里巴巴速卖通网店和敦煌网外贸店铺,约半数同学成功出单。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产教融合的生态机制建设——校企双主体向产教融合嬗变的案例研究”及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商务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多元学习评价机制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0109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汪先锋(1968,10-),安徽潜山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职业教育等。
以上“教学企业”及其“项目班”的成立,为商务英语专业及其专业群的教学提供了全真的外贸业务过程、商务英语交流职场环境与氛围,有利于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紧密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从而,有利于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等专业资源优势,提高了外贸企业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性。
为了保障“教学企业”及其“项目班”的有效运行,并保障各方的利益,校企合作制订了共建“教学企业”的章程,成立了“教学企业”工作委员会,制订和不断完善《教学企业章程》《教学企业运行与教学管理办法》《教学企业校企互聘共培管理办法》《教学企业运营绩效考核制度》《教学企业工作量认定与绩效管理制度》《教学企业学生考核评价和课程成绩认定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标准》《项目班人才培养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实现了资源共用(如师资互聘共培)、过程共管(如共同实施教学、共同管理和考评学生)、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从而,建立和健全了校行企一体化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三)校行企三方共创“外贸人才培训基地”,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013年10月起,商务英语专业先后分别与广东省电子商务商会、珠海外贸电子商务商会、珠海伯乐缘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东亲联天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行企三方协议,由校、行、企三方共同成立“珠海网商青苗班”,共建“外贸人才培训基地”,协同培养外贸人才。
“珠海网商青苗班”的教学主要由行业协会、学校和众多的企业实施,各个企业预先下人才需求的“订单”,各个下“订单”的企业需安排本企业外贸能手对学员进行师徒式的帮带指导。迄今为止,三方协同开展了3期珠海网商青苗班,20多家企业参与了人才的“预订”和帮带指导,目前这三期的青苗班学生毕业后大多已经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
校行企共创“外贸人才培训基地”和“珠海网商青苗班”,彰显了人才培养机制的以下特色和优势:一是同一培训基地,实现了由校方同时与行业协会和众多的外贸企业联姻;二是从“珠海网商青苗班”的招聘测评,到下人才需求“订单”、教学实施,直至顶岗实习和毕业就业,企业均深度全程参与;三是引起了众多的外贸行业企业专家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关注与支持,如本专业策划实施的系列“企业专家进校园”活动,即刻得到了众多企业专家的响应,从2013年9月至今,共有20名企业家走进校园开展企业讲座等活动;四是正是由于三点,使得青苗班的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并彰显示范意义,现已逐渐推广和辐射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商务英语专业及相关专业。正因为如此,本专业联合行业企业开创的青苗班校行企协同育人实践,受到了省教育厅新闻网、中国高校之窗等媒体关注以及团省委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
二、以“教学企业”为人才培养主基地,构建“政校行企协同、课岗证赛融通”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高
“政校行企协同”落脚于育人平台的构建、育人机制的创新,而“课岗证赛融通”即指将课程教学、岗位工作、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大赛四个方面的内容、流程等方面紧密衔接融合。即“课岗证赛融通”是指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外贸企业实际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根据岗位的实际要求设计专业课程内容;以职业资格认证的职业标准设置教学内容,技能比赛项目进入课程体系,以显化专业的“双能力”。
根据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的需求,围绕职业岗位(群)的业务流程,校企共同设计了基于外贸工作过程系统化、体现进阶式职业能力培养的融“课岗证赛”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在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综合素质等六大模块的基础上,根据外语外贸业务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标准,以及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来开发设计专业课程,构建以行动(工作)体系为框架、“课岗证赛”深度融通的课程体系。根据教学企业岗位标准,开发出“外贸电商平台操作”等多门企业岗位能力嵌入课程,并通过课程置换、开发、整合等方式将部分专业课程嵌入到“教学企业”的工作流程,实现课程与岗位、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的有效对接。
图1
同时,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动手”+“动口”双能力的培养目标,创造性将外语外贸技能竞赛纳入到新的课程体系中,并结合专业特色突出语言沟通能力(动口能力)和商务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通过“课岗证赛”融通的实训模式,“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证融合”的专业课程设置。将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内容、外语外贸技能大赛纳入专业教学,按照相关职业资格证的考核要求、大赛组织方案等安排或组织教学并进行考核,要求学生至少获取一个职业资格证书、熟练掌握一个职业岗位所需技能,实现“课证融通”和“课赛融通”。
“工学融合”是指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训练过程中,经过第5、6学期在“教学企业”顶岗和上岗,3+6个月的企业实践,从职业素养和业务操作技能两个方面完成从学生到外贸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外贸行业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双导师”(校内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作用,“双导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分阶段提升计划并负责全程指导学生。
建设期内,商务英语专业大力推行“政校行企协同、课岗证赛融通”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因此获得“2014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等省级项目。
建设期内,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2014、2015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分别达到98%、96%。建设期内,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2012、2013、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外语外贸技能大赛中,连续三年获全国团体一等奖;在全国POCIB杯大学生国际贸易从业能力大赛中连续两年获得团体一等奖;于2012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总分第一名、第二名,中国高职高专网、省教育厅网站报道),在2015年澳门商骄杯商务英语演讲大赛珠海赛区选拔赛和澳门总决赛中,第一次参赛的商务英语专业代表队,力克圣约瑟大学、中山大学等粤港澳三地20多家知名高校代表队,荣获商务英语演讲大赛亚军,陈星东同学获最佳演讲者称号(中国日报、凤凰网、新华网、澳门日报等多家境内外媒体均有报道)。
三、优化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模式,构建起“互联网+”教学e空间,辐射商务外语专业群其他专业建设,成效凸显
(一)优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强化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
专业在发展进程中继续倡导和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使课程更加注重理论实践一体化。多年来,本专业构建了以外贸业务为导向的“三位一体”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由三大平台构成,即:校内模拟实训平台、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和教学企业实战平台。这种进阶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模式,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效用,同时各平台之间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又相辅相成,使学生的主要技能能够在循环中得到强化和提升。
图2
图3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对课程教学进行了颠覆式的变革,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大力实践基于“项目驱动”和“任务导向”课程建设改革趋势,设计“外贸业务为导向”的进阶式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以完成项目任务来诱发学生兴趣,实现“学中做”和“做中学”。
(二)利用“互联网+”搭建了集群式专业教学“e”空间
为提升专业学生“动手+动口”双技能,夯实“课岗证赛融通”,在“三位一体”进阶式开放实践教学体系中,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借助“互联网+”实现了专业课程体系中英语平台课程和商务平台课程的升级改造,在建设期内,该专业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政校行企多方合作的优势资源,完成并建立了集省级、校级、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学习平台。在突出各门课程特色的同时,建设了课程互通、基于“互联网+”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起了相对集群化的教学“e”空间。通过这些平台,实现教学的开放、互动与共享。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信息化课程所需的网络空间、教学软件、资源获取与共享平台服务及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的云服务。
四、结束语
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依据职业院校专业的实际需要,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几个简单模式,要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行业的转型与发展、专业特点及企业实际需求,建立各种合作形式的培养模式。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在省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创新并凝炼形成的依托“政校行企”四方合作平台,实践“政校行企协同、课岗证赛融通”培养模式,构建适应“双融”的课程体系,并落脚于专业资源库与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因此 需要建立起保障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有效的运行机制和体制。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长效校企互动运作的机制、适合校企双方情况的实训实践基地经营管理与保障机制,校企合作双方的评价机制,使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中必需的“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不至于成为空谈或“花瓶”摆设。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m 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 201406/1706 91.html.
[2]汪先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8(4).
[3]汪先锋.浅谈以“教学企业”为载体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广科杜壹外贸实战中心”教学企业建设为例[J].高教学刊,2016(13).
The combin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working is a pre-requisite for fostering advanced and skilled technical personnel.Given the growing demands of specialti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its education should never be restricted to some conventional modes.It must be in keeping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nnovations and changes of industries,the featur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ctual requirements from enterprises.Business English specialty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constructed a brand new mode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its process of building a brand specialty,and has tried a series of innovations on its teaching curriculum.
class post card match;political and corporate enterprises;talent training mode;teaching enterprise
2096-000X(2016)16-0027-03
C96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