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流人文化与流人典籍述略*
2016-08-11祁晓敏
祁晓敏
(齐齐哈尔市图书馆,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齐齐哈尔流人文化与流人典籍述略*
祁晓敏
(齐齐哈尔市图书馆,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齐齐哈尔;流人;文化;典籍
齐齐哈尔地处祖国边陲,是清政府发配流人的主要聚集地,这些流人在齐齐哈尔办私塾,撰著述,传播中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流人文化,为推动齐齐哈尔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清初开始,清廷把大量反抗其统治及触犯刑律的人,流放至黑龙江、吉林,给披甲人为奴,或充当苦役。这些流人是清代后期大量流人开发塞外的先驱,对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开发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贬戍到齐齐哈尔的流人,不乏文人儒士,其中有著书立说者,有吟诗作画者,有设塾讲学者,有行医治病者。他们在戍所的诸多活动,久之就积淀为流人文化,成为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几位在齐齐哈尔有影响的文化流人以及他们在流放期间编著的文化典籍。
1 方氏家族与《述本堂诗集》及《龙沙纪略》
安徽桐城方家,在明清两代可谓是名门望族,康熙年间却因《南山集》文字狱案,方登峄父子二人被遣戍到齐齐哈尔。久居边城,他们对戍所的风土人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或以诗状物,或撰成志书,为后人研究齐齐哈尔的历史发展提供了翔实的史料记载。
方登峄(1659—1728),字凫宗,号屏垢,少詹事方拱干之孙,方孝标之子,方式济之父。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贡生,授中书舍人,迁工部都水司主事。康熙五十二年(1713),因戴名世《南山集》案起,以其父方孝标所著《滇黔纪闻》内有所谓“大逆等语”,而被捕入狱,与其子式济被遣戍卜魁。居戍所身处逆境,仍不废诗书,“虽处绝塞寒天,手一编,终日忘其身之在难也”,雍正六年(1728),一作三年,卒于戍所。
方式济(1676—1717),字渥源,号沃园,登峄之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授中书舍人。五十二年(1713)受《南山集》文字狱之牵累,与其父同遣戍齐齐哈尔。久寓戍所,据其所见所闻,考订历史文献,于康熙五十二年至五十五年(1713—1716)写成《龙沙纪略》一书。康熙五十六年(1717),方式济先于父亲卒于戍所。卒时,“边人如痛亲戚”,可见他与当地人民友谊之深。
方观承(1698—1768),字遐谷,号问亭。方式济次子。其祖父与父被遣戍时,因年幼未同戍。康熙五十四年(1715)春,他与长兄观永兄弟二人千里迢迢来齐省亲,居五年离去。式济与登峄相继去世后,又曾盗其父与祖父骸骨,徒步负入关。雍正九年(1731)为平郡王福彭所赏识,后历任浙江巡抚、直隶总督等要职。着有《卜魁风土记》《方恪敏公奏议》《坛庙祀典》等。
《述本堂诗集》为清乾隆二十年(1755)安徽桐城方登峄、方式济、方观承祖孙三代的精刻本家集,是现存较早的一部记载黑龙江及齐齐哈尔历史的诗歌总集。该书框高17.7厘米、宽13.5厘米,十行十九字,白口,单鱼尾,左右双边。卷内钤有“述本堂定本”“独志堂印”“乐是移”等朱文印记。诗集前有沈德潜、黄书琳、蔡世远、钱陈群、陈兆仑等名家作序。该诗集收录方登峄的《依园诗略》《星砚斋存稿》《垢砚吟》《葆素斋集》《如是斋集》;方式济的《陆塘初稿》《出关诗》《龙沙纪略》;方观承的《东闾剩稿》《入塞诗》《怀南草》《看蚕词》等诗集,共1,363首诗,是了解和研究黑龙江及齐齐哈尔地区历史文化的珍贵史集。
《龙沙纪略》是齐齐哈尔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清方式济(1676—1717)著,附载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方观承家刻本《述本堂诗集》中。全书共一万两千一百余字,分为方隅、山川、经制、时令、风俗、饮食、贡赋、物产、屋宇等九门,详细记述了清初黑龙江特别是齐齐哈尔的历史沿革、民族分布、政治经济和风土人情等。《龙沙纪略》体例完备、记述翔实,为有影响的私家纂修的地方志。清乾隆年间被选录到《四库全书》中,《四库全书提要》称此书“可补《盛京通志》之缺,乃舆地家不可少之书也”。至今,该书仍是研究黑龙江地方历史的重要著述。
2 吕氏后裔与《吕氏宗谱》、吕氏藏书
吕留良,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字用晦,号晚村,浙江崇德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康熙二十二年(1683)卒。著述甚富,有《吕晚村文集》等数十种。在吕留良卒后的第四十五年(即雍正六年),吕留良九子吕毅中的好友曾静因读吕留良遗著受到影响举兵反清。雍正闻讯盛怒,传令严究,“吕留良、吕葆中(留良长子)俱著戮尸枭示,吕毅中(留良幼子)着改斩立决,其孙辈……著从宽免死,发遣宁古塔,给予披甲人为奴。”乾隆四十年(1775),在宁古塔的吕氏后裔因违例捐官一案,第二次被发遣到齐齐哈尔。到齐齐哈尔后,他们以行医、塾师、经商为业,经济状况日渐好转,并“资雄于塞上”,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001年,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广泛征集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有幸在吕留良第十一世孙吕昌泰处征集到《吕氏宗谱》两册,《前浙江吕氏吉、江两省宗谱》世系图一幅。《吕氏宗谱》系光绪二十一年(1895)七房、九世孙吕庆升号善亭的手抄本。此谱长20厘米、宽13厘米,八行二十二字,无格、线装、略损。书前有《吕氏宗谱》原序,又叙。《前浙江吕氏吉、江两省世系图》一幅,宽154厘米,高108厘米。此谱是吕氏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吕氏后裔在东北地区繁衍发展的珍贵典籍。
齐齐哈尔的文化传播与吕氏后裔息息相关,吕氏子孙及支族改徙至卜魁后行医、经商,开办讲习堂,传播文化知识,为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齐齐哈尔市图书馆的古籍部收藏有《明纪编年》《金匮要略》等吕氏藏书30余种(见表1),品相较好,善本居多,卷内均可见“浙江石门县吕氏讲习堂藏书”印章,这是吕氏后裔留给齐齐哈尔非常珍贵的文化典籍。
表1 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吕氏藏书善本书目(部分)
3 程煐与《龙沙剑传奇》
程煐(?—1812),字星华、瑞屏,号瑞头陀、珂雪头陀,安徽天长人,廪生。其父程树榴为贡生,乾隆四十二年(1777),由于为好友王沅撰写的《爱竹轩诗草》一书所写序言,以“牢骚肆愤,怨谤上苍”,被人告讦,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律以大逆”而处死。程煐“应斩监候,秋后处决”。嘉庆三年(1798),由斩监候改戍齐齐哈尔。
初到戍所,生活极其困苦,程煐用不到十天的时间,根据民间传说的三个神话故事,写成黑龙江历史上第一部戏曲作品《龙沙剑传奇》。该部曲作以一对夫妻的遭遇为主线,叙述了仙与魔的斗争,并以除魔而剧终。《龙沙剑传奇》二卷,二册,清嘉庆七年(1802)抄本。每卷15出戏,共30出戏。书匡高22厘米、宽13.5厘米,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无鱼尾。卷内钤有“臣程煐印”“恭则寿”“星华”“天赦余生”“一帆重溯大江澜”等多枚印章。卷前有友人所作序文两则及程煐的《读曲偶评》,卷末有跋两则,题词五首。
嘉庆十七年(1812)冬,程煐卒于戍所。临终前,将《龙沙剑传奇》书稿及在狱中所写的《瑞屏诗抄》诗文稿,托付给友人刘凤诰,请他设法转交给从弟程虞卿。程煐病故不久,该书稿被一个嫉妒其才华的流放官员偷去。后经过多方辗转,其书稿又回到程煐的从弟程虞卿手中,虞卿感慨之余,写下了“当场谱出龙沙剑,词客悲歌慷慨情”的诗句。该书已入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4 刘凤诰与《存悔斋集》
刘凤诰(1761—1830),字丞牧,号金门,一号无庐,又号旧史氏。江西萍乡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任侍读学士、实录馆副总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还曾提督广西、浙江学政。嘉庆十四年(1809)由于在浙江乡试中违例以学政代办监临及为考生“徇情”获罪,被遣戍齐齐哈尔。十八年(1813)赦归,归后一度以编修起用。刘凤诰著述甚富,有《杜工部诗话》《五代史记注》等。
《存悔斋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八册,清刘凤诰撰,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书匡高20.6厘米、宽14.7厘米,十一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共收录经进文八卷、敕撰文二卷、杂体文二卷、经进诗二卷、古今体诗六卷、集杜诗三卷、杜诗话五卷。其中第十九卷收古今体诗三十一题八十首,内有作于齐齐哈尔者十九题五十七首,约占全卷的四分之三,是考稽齐齐哈尔风土民俗的可贵资料。
5 英和与《卜魁纪略》
英和(1771—1840),原名石桐,字树琴,号煦斋,别号粤溪生。索绰络氏,满洲正白旗人。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内务府大臣、户部及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等职。道光八年(1828)以其所监修的“万年吉地”宝华峪地宫浸水案获罪,同其二子奎照、奎耀被革职,遣戍齐齐哈尔。
在戍所作《卜魁城赋》,记述了齐齐哈尔的方位、建置、官制、风物、民俗。又集其诗为《卜魁集》。谪戍期间,以亲身经历、调查探访、搜集考证撰成《卜魁纪略》,约两千字。全书列有城池、山川、古迹、兵防、交通、人物、户口、官学、气候、物产等。取材广博,内容翔实。为后世研究齐齐哈尔乃至黑龙江地方史、文学或民俗等,提供了可贵资料。
6 王性存与《大唐王居士砖塔之铭》
王性存,道光二十二年(1844)生,字味余,又字葆常,河南光山县人,优贡生。曾署山西荣河县任知县。光绪五年(1879)二月,因“借罚捐赈款为名,借端渔利”,被遣戍齐齐哈尔。
王性存到齐齐哈尔后,在戍所建起了书斋一座,命名“寒翠堂”,取寒号鸟向往翠色的意思,表达了自己对处境的无奈和释归的渴望。王性存有诗名,他不仅自己吟咏,还积极倡议在齐齐哈尔的文人集会,创立了“梅花、菊花”两诗社,结社唱和,一时间齐齐哈尔“文风”四起。光绪七年(1881),黑龙江将军文绪扩充齐齐哈尔汉官学,水师营总管马海昌把汉官学倡建于旧城西门,称“经义书屋”,又名“卜魁书院”,聘流人王性存任主讲,从此“塞外始有弦诵声”。“经义书屋”可以说是齐齐哈尔的第一座书院,在光绪末年改为师范学堂。光绪八年(1882),王性存临写了《大唐王居士砖塔之铭》。此帖今存齐齐哈尔市图书馆,长28.4厘米、宽15.1厘米,一册。卷末有著名书法家张朝墉题识:“宝常先生能书能画,盖中州聪明才智之士也。此临砖塔铭尤得其神似,足见平日伏案之勤……宝常去今已甲子一周,而其流风余韵尚得游衍于边方之艺林,诚非偶然也。”此帖字体苍劲,结构严整,笔锋秀丽,神似欧阳询,是黑龙江流放人物中极为罕见的遗物。
综上可见,清代流人的到来,深刻地影响了齐齐哈尔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演进。特别是文化流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他们的思想和留下的文化典籍,是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李兴盛.东北流人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李兴盛.增订东北流人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3]张守生.齐齐哈尔流人研究[M].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
[4](清)方观承.述本堂诗集[M].清乾隆二十年方观承家刻本.
[5](清)方式济.龙沙纪略[M].清乾隆二十年方观承家刻本.
[6](清)程煐.龙沙剑传奇[M].清嘉庆七年抄本.[7](清)刘凤诰.存悔斋集[M].清道光十年刻本.
(编校:周雪芹)
2016-02-22
祁晓敏(1971—),齐齐哈尔市图书馆研究馆员。
G255
A
1003-1588(2016)03-0138-03
* 本文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项目“黑龙江省古籍善本书录编纂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B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