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隆:用“智慧”开启国际知名旅游胜地之门

2016-08-11董茜受访者提供

今日重庆 2016年1期
关键词:仙女山武隆喀斯特

◇ 文/本刊记者 董茜 图/受访者提供

武隆:用“智慧”开启国际知名旅游胜地之门

◇ 文/本刊记者 董茜图/受访者提供

巴渝文化盛典——印象武隆

2015年对于武隆旅游可谓是“丰收之年”。2015年10月,被誉为山城夏宫、东方瑞士的仙女山旅游度假区荣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仙女山成为全国首批38个“中国森林氧吧”之一,并入选“新重庆巴渝十二景”;白马镇豹岩村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成为全市惟一获此殊荣的乡村。与此同时,武隆县获批“首批国家级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并在2015年12月29日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2015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为武隆县“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合理开发成就武隆旅游新天地

重庆美景精彩何处寻?武隆成为当之无愧的首选之地。武隆旅游资源融山、水、洞、泉、林、峡于一体,集雄、奇、险、秀、幽、绝于一身,具有风格各异、互补性强的显著特征,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现已开发的景区有被誉为“东方瑞士”“山城夏宫”和“南国第一牧场”的仙女山;有被誉为地下艺术宫殿和洞穴科学博物馆、全国惟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芙蓉洞;有世界规模最大的串珠式天生桥群以及世界最高的喀斯特天生桥(281米)——天生三桥;有地质奇观——龙水峡地缝;有中国西南地区罕见的水上喀斯特原始森林峡谷型景观——芙蓉江大峡谷以及惊险刺激的仙女峡漂流等。

坐拥独特山水,却不固步自封。打造旅游业态的多样性,武隆早已走在了全市前列。武隆芙蓉江畔,索道自身高低落差达66米,全长1880.01米的世界最长沿江索道建设完成,目前已正式营运。时至冬季,仙女山上如织的游客,已经能一窥仙女山室内滑雪场主体工程的整体轮廓,这项工程将在今年的盛夏给广大游客带来不一样的冰雪世界。未来的仙女山,不仅有雪景草场可看,狩猎场、特色步游道、仙女山花海、露营基地完全满足游客流连于此的玩心。红透全国的《爸爸去哪儿》拍摄地——武隆中石院,不仅是世界上口部面积最大的圆形天坑,而且坑底还有19户世代居住的原住民。世外桃源般的中石院民族民俗文化村寨项目,也于今年元旦正式试运营。天生三桥景区内,除了原有的80米高差电梯外,一部全新电梯也将拔地而起。135米高的国内首部旋转观光电梯,以每秒3米的速度运行,运行过程中还将360度自动旋转,为游客带来全新的观景视角。在天生桥的新入口处,一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悬崖玻璃观光观景台已于2015年国庆节投入使用,站在300余米高且透明度极好的玻璃上,穿过雄奇的天龙桥俯视天福官驿,古代官道上的官驿那一抹幽深和静谧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如今的武隆留得住游客,成为重庆旅游响当当的一张城市名片,都有赖于对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依据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定位,武隆按照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的目标,编制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等一批以保护为先的高质量规划。国际户外运动营地、星际未来城、阳光童年和懒坝国际文化艺术主题园等几个大项目有序推进;夜宴仙女山、布鲁克林商业街、仙女天街等一批商业街建成开街;成体系合理布局武隆的游、购、住等多层级旅游业态和产业链的延伸。难怪在2011年武隆一次性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时,国家旅游局盛赞武隆旅游:“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景观资源好,保护意识强,三个景区分布合理,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区,武隆能够在评估中达到974分的高分,实属不易。”

喀斯特地质奇观——芙蓉洞

喀斯特地质奇观——天生三桥

旅游服务开启“智慧时代”

如果说,美景奇观留住了游客的眼睛,那么人性化的旅游管理服务则能真正留住人心。2015年,武隆旅游服务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优势,探索出一个全新的服务模式。武隆设立了“旅游服务标准化应用推广平台”和“旅游服务标准体系信息管理平台”,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武隆旅游信息通过短信推送平台及武隆旅游官方APP,迅速与外界旅游动态互联互通,实时让游客获取出行前、中、后全阶段的旅游服务信息。智慧旅游移动终端应用平台及旅游数字互动营销平台项目,也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东方瑞士——仙女山草原

为保障旅游管理服务有序推进,武隆旅游在全国首创“诚信武隆·品质旅游”行动,设立诚信赔付基金,承诺在游客投诉时实行先行赔付机制。武隆县旅游局常年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每年聘请市级专家举办导游(景区讲解员)、酒店和农家乐等旅游服务行业服务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每次培训后还举办服务技能大赛,以检验培训效果。以保障游客安全为目标,武隆县旅游局还建立健全旅游安全责任制和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实现全年旅游安全“零”事故目标,保障来武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依托自身旅游资源的优势,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武隆旅游迎来一个个可喜的成绩。2015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1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15%。景区接待游客持续增长,入园人数达到415万,同比增长10%。 16个营销集团组织团队游客83.45万人,同比增长11%。武隆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个国际国内旅游界顶级的金字招牌,同时获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已经俨然全国新兴的旅游大县。

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武隆旅游将紧紧围绕“休闲、度假、观光”的定位,按照“全民兴旅、全域景区、全境旅游”和“山水结合、水陆并进、文旅融合”的思路,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景区品质、旅游业态、品牌营销、行业管理”五大工程,推进旅游提档升级。“十三五”期间武隆还将继续大踏步往前迈步,到2020年,接待游客量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突破4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0亿元;建成仙女山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区、全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渝东南旅游集散中心,基本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有着“神奇山水、梦想家园、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的武隆旅游形象,将以更加合理有序丰富多彩的旅游业态呈现给世人,必将更加精彩!

Wulong:Opening the Gate of International 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s With Wisdom

喀斯特地质奇观——龙水峡地缝

猜你喜欢

仙女山武隆喀斯特
仙女山的雪
“南国第一牧原”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美武隆”诗词选登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国南方喀斯特”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仙女山机场进行校飞,年底有望通航
“别有洞天”的喀斯特王国
喀斯特
————水溶蚀岩石的奇观
仙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