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安抚奶嘴?
2016-08-11王维洁
王维洁
在许多卡通形象中,宝宝的形象常常离不开一个标志性的奶嘴。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安抚奶嘴真的是必需品吗?给宝宝用到底好不好呢?如果爸爸妈妈正在为此烦恼,不妨来看看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安抚奶嘴,有啥作用?
就如同它的名字那样,安抚奶嘴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抚慰宝宝。心理学专家认为,从宝宝出生到2岁左右进入口腔期,通过嘴巴的吸吮,能帮助宝宝转移紧张情绪,提升安全感。除了用吸吮的方式来进食维持生长发育之外,更可经由吸吮的动作促进唇与舌头附近的触觉,进而得到满足的快乐感觉。
所以,安抚奶嘴就是一个安慰物,哭闹时可以塞住宝宝的嘴巴,暂时安宁一下;饿时可以假装让宝宝吸几口,救救急;无聊时,宝宝也可以捏捏咬咬,当作一个好玩的游戏。对于怎么哄也不听的熊孩子,对于离开了家人而哭闹不止的宝宝,对于处于萌牙阶段、牙齿痒痒或者牙龈疼痛的宝宝,安抚奶嘴有可能是暂时的救星。
总之,安抚奶嘴是否有用是看爸爸妈妈如何使用,一旦使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结果。
购买与否,关键在于宝宝
到底要不要买安抚奶嘴,主要是看自家宝宝的情况。因为安抚奶嘴的最大作用就是满足宝宝非营养性吮吸,安抚宝宝情绪。吮吸是宝宝与生俱来的、除了哭闹之外唯一的表达方式,爸妈常会看到宝宝吮吸奶头却不吃奶或吮吸手指的情况,这其实是宝宝在感知和了解这个世界。有些宝宝可以接受奶嘴,并从中得到安抚,但也有些宝宝不喜欢,如果发现宝宝抗拒,爸爸妈妈就不要让他再用,以后也不要买了,顺其自然就好。可以尝试抚触、对他说话等方式来给与宝宝安全感。此外,对于母乳亲授的小月龄宝宝来说,也不建议使用安抚奶嘴,因为容易产生乳头混淆。
当然,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使用安抚奶嘴的利弊应该与频繁吃手相比较,吃手过程有可能导致牙龈或已出牙齿变形,甚至拇指变形,而吸吮安抚奶嘴的过程,向内吸吮动作会被外面圆片抵抗,对牙龈和牙齿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小。但是长期使用安抚奶嘴,可能会影响宝宝上下颌骨的发育,少数宝宝会形成高腭弓,导致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形成不美观的嘴唇外观。因此对于使用安抚奶嘴的宝宝来说,一定要正确使用。
何时告别安抚奶嘴?
既然长期使用不利,那么什么时候该戒断呢?其实每个宝宝都存在个体差异,但一般当宝宝满2岁或者再大些的时候,会随着兴趣增多而逐渐停止吸吮安抚奶嘴。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1.5岁前后开始鼓励宝宝戒掉安抚奶嘴,或是逐渐降低安抚奶嘴使用频率。可以这么做:如果宝宝不哭闹,就尽量不要使用安抚奶嘴;如果是睡觉时使用,那么宝宝入睡后就将其拿开;当宝宝寻求奶嘴时,用其它的东西转移注意力,或者告诉宝宝奶嘴坏了,不见了。
爸爸妈妈要对戒断奶嘴自信一些,因为在实际生活中,这可比宝宝戒断吃手容易很多,因为安抚奶嘴这种依赖物一旦消失不见就容易戒断,而小手随时陪伴着宝宝,想要吸吮可就要方便多了。比如我家宝宝2岁时入托,当时出现分离焦虑,本来只有睡觉时需要使用一下安抚奶嘴,结果突然变得白天在幼儿园里也一整天都要含着,我当时只好狠心不给他,告诉他“奶嘴没有了,坏了!”一天下来,儿子发现自己即使再哭闹,老师和爸爸妈妈也不给,他就放弃了,而戒断奶嘴的问题也就轻松搞定了。
怎样挑选合适的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的材料以矽胶为好,因为它有良好的拉力,不会碎裂成小片而被宝宝误吞,所以安全系数高。
应选择一体成形的奶嘴,以防止其中某个部位脱落,被宝宝吞下引起窒息。
奶嘴嘴盾要与宝宝唇形相吻合,尽量挑选凹型盾的设计,并有气孔。
2岁以后的宝宝,最好使用扁形奶嘴,以减少对口腔发育的影响。
选购时应考虑孩子的实际年龄,选择相应大小的安抚奶嘴。另外一开始不宜用较大号的,因为,奶嘴太长顶到宝宝上腭,会让他感觉恶心、呕吐。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不要过度依赖安抚奶嘴,爸爸妈妈不要看到宝宝一哭闹就立刻用,而是先要了解宝宝为什么哭?再决定是否需要安抚奶嘴的帮助。
不要长时间使用,更可取的安抚方式是爸爸妈妈多抱抱宝宝、和他说话、陪他玩游戏等,可以有效地转移宝宝注意力,更能减少奶嘴对宝宝牙齿和牙龈的影响。
在宝宝坐飞机时,由于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有意识地通过吞咽或者打哈欠来缓解耳朵的不适,因此此时可以通过安抚奶嘴让宝宝做吞咽动作,从而缓解耳朵的不舒服。
要注意卫生,每次使用前都要彻底清洁,并用水煮沸消毒,防止宝宝口腔继发感染。使用后也要及时清洁消毒,不用时要注意密封保存。如果使用中不慎掉落,最好换上备用奶嘴,或者用开水冲洗后再给宝宝。此外,安抚奶嘴每使用满3个月左右,可能会出现变形或者破损,此时需要及时更换。
一般而言,宝宝2岁左右会戒断安抚奶嘴,最晚4岁以前也要完全戒掉。
总而言之,安抚奶嘴是否需要,它会带来怎样的结果,除了看宝宝的需求,也是对爸爸妈妈提出了要求。那就是,好与坏,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