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点”的烦恼
2016-08-10屈婷刘伟阿依努尔
屈婷 刘伟 阿依努尔
青海的加仓晋美南杰家族的一个孩子出生时,父母在名字上发了愁。他们希望在出生证上写上女儿的姓与名。按照藏族传统,通常是贵族、活佛、大家族名字前面才有家族姓氏。普通人,只有名。这意味着,晋美南杰家这个孩子的姓与名之间,会有一个“点”。所谓“点”,是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姓与名中间的“分隔点”,即“·”。
1 “点”之差异,小格式难倒大银行“借我一个‘点使使吧!”这是新疆人阿卜来提如则托合提的朋友圈、微信群里最常收到的“求助”。于是,求助人会被“秒回”若干个“点”的样式:全角的、半角的、居中的、偏下的……
“都试试吧,哥(姐)们!”一句“鼓励”背后,却是几多无奈。“穆拉提从小填各种表,名字里的“点”有时偏下,有时偏上,直到上大学才被他“吵着改到了中间”。“点”的变动让穆拉提在各种证明上费尽口舌。四年前去上海工作时,他“未雨绸缪”,花一个月时间,把自己每张银行卡注册姓名中的“点”统一成了“中圆点”。“上海各大银行我都去了,柜台不懂我说啥,我找值班经理,甚至找行长。”阿卜来提至今不能在北京的农业银行办信用卡,因为大学期间,他在银川办过一张农行储蓄卡,卡上姓名中的“点”,北京农行系统“不认”,除非他回银川“销卡”。
2 “点”之不便。因它受挫
拉扎提可能是学校里收包裹最频繁的女生。因其名字中没有“点”,她成了其他少数民族姐妹最好的代购。这位哈萨克族的女孩说:“蒙族、藏族和满族名字也有‘点的烦恼。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网购时,各个环节的录入系统对于“点”的书写规范不统一,容易出现“信息有误”的情况,商家怕差评,就不敢卖了。
哈萨克族青年阿尔肯贾库林,一次在网上订购机票,订票系统默认格式的“点”都为非法字符,他只得把名字连贯写,购得机票。但到了机场,“机场人员却因为姓名中的‘点没有了,与身份证不符,拒绝给我办理登机手续。”他说,好在后来误会解除,办理了登机手续。
现在各大航空公司的解决方案是取消姓名中的“点”。阿卜说,虽然“不是很妥当,起码可以实现网上购票了。”
这个“点”有时可能带来更大麻烦。乃菲莎的本科和研究生学位都不敢绑定身份证,因为官方学位认证网站对姓名中“分隔点”的输入不统一,一旦绑定,就无法查证,结果可能就成了“假证”。
3 “点”之困惑。问题无解?
沈晓非说:“一个小小的‘点,折射的却是大问题。”他说自己很少听到少数民族学生抱怨,但他在群里一问,却引发了热烈的回应。根据最新版的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间隔号的形式为“·”,通常用以分隔姓与名。中国国家标准总局1995年颁布的《汉字内码扩展规范》(GBK)中,间隔号的标准Unicode编码为0087[midd Le dot]。它不仅能在任何一个主流输入法中打出来,而且银行、公安、出入境、铁路等所有中国大陆的中文系统都能支持。
阿卜来提家在新疆和田,每月5号是车贷的还款日。但他家的建行卡不能被网银系统识别,每到月初,他就得到处找ATM或者银行柜台“碰运气”。
他说:“日子总要过。问题来了,我只能做各种努力,设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