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对话中国与世界环境交流与对话的公益平台

2016-08-10马天杰

中国周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伊莎贝拉环境

马天杰

2006年春,来自英国的伊莎贝拉·希尔顿女士和当时还在央视工作的青年媒体人易水在北京见面。她们经朋友介绍而相识,所要讨论的是一件双方都很感兴趣的事:创办一个中国与世界就环境问题进行交流与对话的平台 ——中外对话。

彼时,伊莎贝拉已是英国的一位事业有成的编辑和记者,而易水只是一位只有四年工作经历的媒体新人,在经历上差了一截。但伊莎贝拉大学时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且早在1973年就来到中国留学,易水则毕业于西方文学专业,共同来做中外对话这样一个公益网络平台,从环保这个最容易引起共鸣的角度切入,正好契合了两人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梦想,一拍即合。

时事助人。2006年左右开始,中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气候变化问题也开始提上国人的议事日程。中外对话是世界上致力于环境问题的第一个完全双语网站,从一开始就力推气候变化的宣传,报道了国际上很多最新的研究发现和全球各地的应对。

这个话题国内媒体刚刚开始接触,很多中国环境记者和环境工作者开始把中外对话作为重要的参考平台和消息来源。国内很多专家甚至一些高层官员也乐意在中外对话的平台上发表意见,并收到非常积极的国际反应。2007年,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的潘岳的一篇演讲稿《少年中国与绿色中国》在中外对话平台上得到广泛关注与传播,迄今仍是平台点击量最高的文章之一。慢慢地,中外对话成为了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一个窗口。

当时最有名的两名环境记者:《南方周末》记者刘鉴强和《光明日报》记者冯永峰成为了中外对话的“常客”。冯永峰成为中外对话的第一个专栏作者。而刘鉴强除了写专栏,更是把中外对话介绍给了中国最优秀的环境记者群、最活跃的环境NGO人士和最资深的环保专家,帮助中外对话很快组织了一支相对稳定的超高质量的作者队伍。包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财经》杂志时任高级记者李虎军、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江家驷、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清华大学倪维斗院士和江亿院士以及环保部、外交部和发改委的一些务实的学者型官员都曾在中外对话平台上发表真知灼见。

另一方面,伊莎贝拉则从国际上组织了一流的专家和记者为平台供稿,高质量的作者保障了中外对话高质量的文章内容。

2010年,刘鉴强结束美国访学归来,成为中外对话办公室的负责人。在他的提议与努力之下,中外对话从当年开始举办年度“最佳环境报道奖”颁奖,支持和鼓励优秀的中国环境报道者,并把他们的作品引介给国际读者。通过筹措到的少量资金,这个小小的奖项在当年奖励了三位出色的中国环境记者。之后每年,奖项的规模都在变大。为了保证奖项“为环境报道者服务”的宗旨,90%以上资金全部奖励记者,这与中国其他的评奖活动有很大的区别。到2016年,“最佳环境报道奖”已连续颁发七届。共有来自全国各大媒体和机构的123人次及团队获得奖项鼓励。

气候变化、物种消亡、污染 、水资源匮乏以及环境破坏等问题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国之内,而是全世界所有居民都要面临的挑战。而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对上述这些挑战需要全世界达成共识,并且共同努力, 中外对话网站的目标正是促进这种共识的达成。致力于寻找、传播和支持那些有助于增进理解、传播经验、启发和提高环境意识的独特声音,无论它们来自中国国内还是世界各地,也无论它们来自记者、官员、学者或艺术家。我们将这些声音以生动、可信和双语的形式向全世界的读者传播,共同寻找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

今年已是中外对话开办十周年。十年来,它已从两个人脑海中的抽象想法,成长为全球环境保护领域一个主要的公益传播平台,并在伦敦、北京和新德里设有办公室。中外对话的国际化团队致力于寻找、传播和支持那些有助于增进理解、传播经验、启发和提高环境意识的独特声音,无论它们来自中国国内还是世界各地,也无论它们来自记者、官员、学者或艺术家。

中外对话的十年历程,见证了创始人伊莎贝拉对中国的深厚感情和中外对话的梦想。她原本可以非常轻松地继续她受人尊敬的记者职业生涯,却选择在将近六十岁的年龄白手起家建立中外对话。“桥梁”“对话”“交流”“理解”这些抽象的字眼在这个平台转化为十年如一日的高质量双语文章和它们所带来的回声与影响。中外对话一直保持着简单而纯粹的使命,写在主页的正上方:“中国与世界,环境问题大家谈。”

猜你喜欢

伊莎贝拉环境
连体姐妹花
环境清洁工
伊莎贝拉蝶
漫观环境
天价钢琴
吃出“历史的味道”
我的伊莎贝拉
论环境雕塑
环境雕塑与人
公共环境与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