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步望尽三千年

2016-08-10邢小群

长城 2016年4期
关键词:圣殿耶路撒冷犹太人

邢小群

耶路撒冷是我非常想去的地方。多年来,它像谜一样环绕在我的脑海:它为何成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让世界各地信徒们络绎不绝地朝拜?世界文明考古在此地为何总是争议不休、疑云纷呈?去以色列之前,朋友推荐我读一本《耶路撒冷三千年》([英]西蒙·蒙蒂菲奥里著,张倩红马丹译)。这本书围绕与耶路撒冷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写成,虽然译文很好,但我因为对人名、地名、历史背景都不熟悉,还是感到摸不着头绪。放下书本,迈开双脚,先用眼睛去看看吧。从耶路撒冷回来,我对相关的历史发生了兴趣,再读此书,效果大不一样了。我又读了徐新所著的《犹太文明史》,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印象:耶路撒冷的历史,就是半部浓缩的世界文明史。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宣布为首都的城市。它有126平方公里,近80万人口。市区犹太人占68%,阿拉伯人占30%。它的神秘感,来自一座老城。这是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城中之城,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到耶路撒冷那天已是傍晚,我们入住的酒店在郊区,几个朋友不顾旅途劳顿,相约当晚就去感受一下老城。听已来过的朋友说,没有感受耶路撒冷老城夜景,等于没有到过耶路撒冷。有人提醒,老城内不安全,我们顾不上这些,就坐上了公交车。来到老城附近,步行进入,城内已经基本上没有行人,幽暗的灯光沿着内城墙,沿着窄窄的胡同伸展着。只有很少的店铺尚未打烊。联想到曾去过的土耳其灯光璀璨的大巴扎,老城的这番夜市景象很少见到。在夜幕中的老城行走,遇到几处持枪站岗的警察,显得更加神秘。

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和约旦河之间犹地亚山之中,此地古称迦南,是连接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的纽带,一个重要的商道要塞。传说公元前1800年,亚伯拉罕带着自己的家人和财产,离开两河流域,来到上帝应许给他的土地——迦南(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在此地居住的人叫他们“希伯来人”,这是最早对犹太人的称呼,涵义为河那边过来的人。这“河”,就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为什么后来又叫以色列人呢?来自亚伯拉罕孙子雅各获得的“与神角力之人”的称号——以色列。传说,为了躲避饥荒,亚伯拉罕在世时带着家人又去了埃及。那时是古埃及繁盛期,尼罗河流域是中东的粮仓。公元前1300—1200年间,亚伯拉罕的后人摩西为了让以色列人摆脱奴役,带领他们逃出埃及。在旷野间漂泊了近四十年,摩西接受了神喻的“十诫”,意思是:如果以色列人能遵守与上帝的立约,就让他们返回迦南。“摩西十诫”让以色列人有了无条件遵守的规诫:“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及跪拜他;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子;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除害人;不可贪心。”这不就是人类早期的一种自我约束?是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启程。以色列人从此相信宇宙间有一个真神——“上帝”的存在,犹太教诞生了。他们确信,如若悖逆了上帝,会受到惩罚;但是,上帝也会派救世主来拯救他们。“摩西十诫”被看作是上帝与以色列民的立约。都说以色列人的契约意识很强,恐怕是从这时开始的。“摩西十诫”是犹太人所信奉的《旧约》的主要内容,《旧约》用文字记载了犹太民族的早期历史。犹太人重新进入迦南时,这里已经被闪米特人占有。摩西的继任者约书亚带领犹太人经过血腥杀戮,返回并占领了迦南。尽管“摩西十诫”要求不可杀人,看来,“天条”在实现过程中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这已经为历史证明。而后,扫罗统一了以色列人各部落,建立了统一王国。扫罗战死后,大卫被选为王,大卫不是扫罗的后代,可见那时还没有血亲观念。他承继了前辈扫罗讨伐征战的成果,把一个原来叫锡安的城堡定为首都,取名“耶路撒冷”,意思是和平之城。耶路撒冷那时很小,内居千人,又叫大卫城。

耶路撒冷至今举世闻名,与两座犹太圣殿、两座穆斯林清真寺、一座基督教圣墓教堂有直接关系。三种宗教信仰一个始祖——亚伯拉罕。三种宗教对耶路撒冷的占有从一千多年到数百年不等。谁家都有显贵家族,都可以从祖祖辈辈说起。问题是每一宗教都认为耶路撒冷只属于自己。耶路撒冷从世世代代的争夺中走过来,它的历史异常曲折复杂。一个旅友感叹:“耶路撒冷是沉重的,有重重叠叠的宗教,是历史、文化的符号。”

耶路撒冷是山地中的城市。那座有着厚厚城墙的老城矗立于市区之中。白天再次从城墙下走过,米黄色的石头城墙透着威严和沧桑,让人显得十分矮小。我们先去登老城中圣殿山的顶部,要经过安检。人很多,安检人员们对中国游人似乎客气很多。到了山顶,一看,竟是几个足球场规模的广场,方知,历史上的圣殿就曾建在这里。如今,最耀眼的只有金顶清真寺和巨大的阿克萨清真寺,异教者不能进入。只见一群穆斯林坐在一处树阴下,不断地呼喊,和我们后来看到的面壁“哭墙”默默诵读圣经的犹太人,形成鲜明对比。“广场”东西两边的山上,曾是历代王朝的皇宫、花园、教堂、墓地之所,现在是古代遗迹。据说,一个又一个世纪的瓦砾碎片已经将原来的圣殿山与老城之间的山谷填满。

老城上曾经矗立的第一圣殿,是公元前956年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花七年时间建成,极尽当时的工艺与财富。殿内最神圣之处存放着“约柜”。从此这里成为犹太教祭祀中心。此后,所罗门又用十三年在圣殿旁边建成自己的宫殿,城堡四周是迦南人建的阶梯状建筑。所罗门和埃及人做生意,“用骆驼驮着香料、宝石和许多金子”,圣殿与宫殿都建得富丽堂皇。这里被称作“圣殿山”,也叫“锡安”。所罗门身后,犹太人12个支派中的10支组成了北方王国,史称“以色列王国”;另两个支派组成南方王国,史称“犹大王国”。“犹太人”原是指犹大王国的人,后来泛指“希伯来人”和“以色列人”。第一圣殿存在了400年。两个犹太人王国时而兄弟阋墙,兵戎相见;时而结盟,抵抗埃及法老的攻击。有记载,埃及人用三百八十三吨黄金建神庙,可能就是从耶路撒冷掠夺的。公元前732年,两河流域的亚述王朝,攻陷了耶路撒冷,将住在耶路撒冷北部以色列王国两万七千犹太人发送到亚述,后不知去向,可能是被分散到当地人中同化了,史称“丢失的10个支派”之谜。但亚述人没有能攻破耶路撒冷城墙,居住在耶路撒冷城内的犹大国王拿出圣殿的财物奉献给亚述人,犹大王国的人没有被送走,只是当了附庸。后来,推翻了亚述王朝的巴比伦王朝摧毁了耶路撒冷,也焚毁了犹太人朝拜的第一圣殿。巴比伦王朝同样发源于两河流域。包括上层人士和学者在内的犹太人被驱遣到千里之外的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对待犹太人,巴比伦统治者允许他们集中居住,创建犹太会堂。随着统治者的变换,犹太上层人士受到善待,允许犹太人自由择业,在居住地经商,使得犹太人流而不散,没有走上消亡之路。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征服了巴比伦帝国,允许流亡在巴比伦的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这时,巴比伦的犹太人超过了15万,成了犹太人的政治、文化中心。更多的犹太人,习惯了当地的生活与文化,只有四万两千多信仰坚定的“囚徒”回到耶路撒冷。几十年的流亡命运,让被掳之民强调用心祈祷接近上帝,遵守道德戒律,但突破了圣殿祭祀的一些传统,比如,不敬献活的祭品。

此后,随着不同占领者的来临,耶路撒冷先后成为波斯、希腊和罗马帝国的一个省。除了屈辱地交纳各种苛捐杂税,尚可自治管理。重要的是,波斯人允许犹太人重新修建圣殿。公元前516年,犹太人在第一圣殿废墟上建成了第二圣殿,历时20年。第二圣殿建成后最初200年间,波斯帝国委派的犹太省长,管理比较宽松,让犹太人有了宗教整肃的空间。“巴比伦囚徒”回来看到当地犹太民众对信仰和传统已经淡漠,便恢复了犹太教的律法权威,强制推行新的纯净的犹太教。禁令犹太人与外族人通婚,已结婚的还勒令离异。让犹太民族成为格外忠诚的“上帝之民”。

公元前331年,中东地区纳入希腊版图,耶路撒冷先是在马其顿将领之间几次易手,也在不同占领者期间享有不同待遇:一个叫托勒密的占领者,把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遣送到埃及。托勒密二世又释放了十二万犹太奴隶,还把犹太人的经书送到地中海边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收藏。公元168年,末代统治者安条克,想把耶路撒冷打造成希腊城邦,强力推行希腊化生活。但多数犹太人拒绝接受希腊文化,他们不向希腊神庙献祭,不去希腊人的剧场和竞技场,反对与希腊人通婚,甚至不与希腊人同桌吃饭。希腊统治者不认为犹太人是在坚守信仰,而视为拒绝他们的统治。犹太人面对宗教信仰被亵渎——焚烧经卷,禁守安息日,禁止犹太人律法与割礼,用猪肉玷污圣殿,在耶路撒冷圣殿中竖起希腊奥林匹克宙斯的祭坛,违者处以死刑,是可忍,孰不可忍?便揭竿起义,占领了耶路撒冷,建立了半独立性质的哈斯蒙尼王朝,还引来中东地区土著民族对犹太教的皈依。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的将军庞贝趁哈斯蒙尼王朝内讧,占领了耶路撒冷。罗马人的统治,除了派出总督,还任命一个犹太人做耶路撒冷王,他叫希律。希律王家族三代当政,对第二圣殿不仅扩展规模,几乎是重建。整个建筑群用了八十年都没有建好,其辉煌程度令世人震惊。至今保存的“哭墙”,是希律王修建圣殿的墙体一部分。这片哭墙在我们攀沿的圣殿山低处,可见第二圣殿时的城墙有多高。

公元66年由于罗马总督抢掠圣殿财物,导致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统治的起义。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罗马人攻陷,圣殿被罗马人焚毁,第二圣殿时期结束。有近千名犹太将士及家属退守在死海西岸、距离耶路撒冷64公里的马萨达要塞,又坚守了三年,最后,集体自杀。我们在马萨达参观时,要坐缆车上山。山脊是平丘,有教堂、仓库、贴着马赛克的浴池等生活设施,四面却是悬崖。这种壁立千仞的孤城如何能攻下来?传说,罗马人是凿通山洞,从地下甬道上来;也有说在悬崖一则用土筑起坡道,攻陷了此地。而后,耶路撒冷也残垣断壁了60多年。公元132年,罗马人要在耶路撒冷建造新城和罗马圣殿,并禁止犹太人在城中居住。居住在耶路撒冷南部的大卫王后裔发起第二次反抗罗马人的起义,终因寡不敌众,135年被彻底镇压。两次起义,至少有159万犹太人被屠杀,1000多个村镇被摧毁,更多的人被俘为奴。罗马帝国镇压犹太人起义后,在圣殿遗址上盖了一座最高神祇朱庇特神庙,将帝国时期不断扩展的犹太省改名为巴勒斯坦,用来消除犹太人的记忆。从此,犹太人失去家园,流向世界各地长达1800年。

基督教和耶路撒冷是什么关系?耶稣基督是犹太人,出生地在耶路撒冷以南十公里的伯利恒。有推测他出生在公元前6年。公元354年,罗马主教指定元年12月25日为耶稣诞生日,即现在的圣诞节。我们经过巴以交界的岗哨严查后,在巴勒斯坦导游带领下参观了极其拥挤的主诞堂,看到信徒们排队跪在圣诞马槽处亲吻。耶稣自小研习犹太教的《旧约》。20世纪中期在山洞里发现写在羊皮上的“死海古卷”就是用希伯来语写的《旧约》内容。“死海古卷”的发现使《圣经》的实物抄本提前到公元前200年左右。我们不但匆匆去了“死海古卷”发现地,还特意参观了以色列博物馆中的“死海古卷”原件。在巴勒斯坦境内也参观了纪念圣经翻译者耶柔米的圣凯瑟琳教堂。耶柔米为将《圣经》译为拉丁文,学习希伯来文三十年,对圣经传向世界功不可没。耶稣30岁时,表兄约翰在流经以色列的约旦河中给他施洗。这是一种仪式,表明一种新的开始。“洗礼”这个词,可能由此而来。耶稣一面给人看病,一面传说自己得到圣父的某种启示。他不直接挑战当时的罗马皇帝,也不冒犯希律王,只是在解释《圣经》时,逐渐有了自己的说法:比如批判圣殿祭司的腐败,预言耶路撒冷的末日,面对现世的丑恶,等待天国来临。他强调自己在实现《圣经》里的预言。他的信徒多起来。他开始传道,自称是上帝之子。犹太人也企望上帝的干预,摆脱罗马人的统治,获得拯救。但他们不承认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耶稣传道被视为对权力的威胁,其十二个信徒之一犹大,把他出卖给犹太教的高级祭司和罗马军团。圣殿山上有个马可楼,是最后的晚餐发生地。耶稣戴着羞辱他的荆棘王冠,一边受着带刺荆条的鞭打,一边扛着用来钉死自己的横木走出希律城堡监狱,穿过耶路撒冷上城(今老城),在各各他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又复活,升天。我们沿着耶路撒冷老城,参观了关押耶稣的地牢、耶稣受难的十四个停留地点,这些地点都建了让人祭拜的小教堂,确实有古迹在,这条路现在叫做“苦路”。公元4世纪时,罗马帝国把耶路撒冷变成了一个基督教中心,在圣殿山的一边,建造了耶稣圣墓大教堂。东正教称之为“复活教堂”。其内,可看到很多与耶稣有关的遗迹,包括耶稣受审、咽气、收尸处和衣冠墓。我们参观途中相随着从世界各地前来朝拜的信仰者,东正教、天主教、新教的教徒都有。这是在基督教历史发展中分化出的派别。也有教徒排队奏乐,轮流扛着十字架重走着耶稣苦路。从历史文化角度看,耶稣称得上是两千年来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人。他是犹太教的改革者,信徒在他身后建立了基督教。确切地说,是他的追随者保罗使基督教脱离犹太教成为独立的教派。保罗原来激烈反对并参与迫害过基督徒,后受到耶稣的直接点拨,信了基督并向非犹太人传播福音,创办很多教会,最终被罗马皇帝处死以身殉教。耶稣被逐渐演化成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基督教认为,犹太人对耶稣的拒绝,遭到上帝的抛弃,不再是上帝的选民。基督徒跟随耶稣,为上帝所悦,上帝特别与基督徒立了新约,使之成为上帝重新选的民。基督教的《圣经》包括“新约”和“旧约”。其中《新约全书》是基督徒增加的内容。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也曾被当作异教惨遭迫害,在罗马竞技场中被杀害的,多是当年的基督徒。到了公元392年,才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既然耶稣在此地出生,此地传教,此地安葬,此地复活,那么,耶路撒冷在全球基督徒心目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伊斯兰教的产生就晚多了。它是受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影响出现的。伊斯兰教信仰的先知穆罕默德出生于今沙特境内的麦加,少年随叔父经商时,研读了犹太教与基督教经典。传说公元610年他得到真主的启示,并被选择为信使和先知。还说一个梦境带他去了“最遥远的至圣之所”,追随他的穆斯林们认为这个至圣之所是耶路撒冷的圣殿山。他创建了信仰伊斯兰的教派,伊斯兰是“顺从”的意思,穆斯林的意思是“顺从真主者”。622年,穆罕默德前往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国家,又以圣战的名义征服了麦加。他在征服麦地那时,曾经杀死一个犹太家族的七百个男人,妇女和儿童被充为奴。但他对顺从者主张宽容,他的妻妾中就有犹太人和基督徒。定居麦地那后,穆罕默德和当地的犹太人信众,一起建立了一座清真寺,同时,决定将耶路撒冷作为朝拜方向。他在周五犹太人的安息日礼拜,赎罪日斋戒,禁止吃猪肉。他跪倒在垫子上祈祷,又是受了基督教的启发。但是他排斥基督教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崇拜真主安拉的独一性。穆斯林们认为:穆罕默德是先知,不是救世主,是人,不是神;耶稣也是人,不是神。在穆罕默德之后,阿拉伯帝国建立。638年,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征服目标就是耶路撒冷。公元691年,哈里发阿卜杜拉·马利克在圣殿山圣殿原址上利用在埃及七年的税收建造了岩石圆顶清真寺,寺下是圣殿留下的基石。1994年由约旦国王侯赛因出资650万美元为圆顶覆盖上了24公斤纯金箔,现在叫金顶清真寺。705年马利克和他的儿子在圣殿山南部边缘地带,建造了阿克萨清真寺,作为普通信众礼拜之处。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有共同的祖先,他们都是闪米特人的后裔。穆斯林统治犹太人初期,比较宽容,犹太人被看作是同一个“圣书之民”。住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和犹太人在缴纳人头税后,可以获得自治权,允许有自己的宗教。这时,很多来自伊朗和伊拉克的犹太人定居在耶路撒冷。阿拉伯法蒂玛统治者有个廷臣是犹太人,叫帕尔蒂尔,他让犹太人在橄榄山上买下一座犹太会堂,在圣殿山东墙的金门旁祈祷;到了节日,犹太人获准绕旧圣殿七圈;还让开罗的犹太人资助耶路撒冷的犹太经学院。就在犹太人较自由地祈祷了近一个世纪后,阿拉伯帝国式微。公元720年,伊斯兰教极端哈里发下令禁止犹太人礼拜,犹太人只好聚集在秘密的犹太会堂;他还命令犹太人佩戴铁十字铃铛,以警示穆斯林避开。犹太人的“下等公民”身份还表现在: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穆斯林希望坐下,犹太人必须从自己的座位站起来,给穆斯林让位;犹太人建造的住所必须比邻近的穆斯林矮;以及缴纳比穆斯林高出一倍甚至数倍的各种税。这些都逼得犹太人要么改信伊斯兰教,要么离开耶路撒冷。统治者还下令拆毁了圣墓大教堂。780年,一场地震毁坏了阿克萨清真寺和圣殿山上的宫殿。后几经翻修,932年在阿巴斯王朝第19任哈里发手里,阿克萨清真寺修成现在的样子,气势壮观,大殿可容纳5000人礼拜。这期间,还建造了一座横跨峡谷进入圣殿山的大桥。此后很多年里,哈里发们把圣殿山当作了伊斯兰教的圣地,成为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天神的第三个最神圣的居所”。穆斯林信徒说,先知穆罕默德是从耶路撒冷升入天国的。

公元1048年,哈里发查希尔恢复了宽容政策,接受拜占庭君士坦丁十世皇帝的资助,在耶路撒冷建成了以圣墓大教堂为中心的基督教区。教堂建筑技艺精湛,拜占庭织锦上有黄金镶饰的图案,其内能够容纳8000人。拜占庭帝国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基督教帝国。

接下来是200年的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基督教国家以收复被阿拉伯占领的土地名义发动的战争。犹太人也被视为异教徒。第一次十字军战争,以东正教为正宗,屠杀了耶路撒冷城内十万穆斯林和犹太人。十字军东征的基督徒一路上袭击犹太人,抢劫他们的财产。当时流行一个口号:“干掉一个犹太人,以拯救你的灵魂。”1099年,攻占耶路撒冷的十字军把当地犹太人赶进犹太会堂,放火把他们烧死。在数次东征行动中,共有几万名欧洲犹太人遭到杀害。十字军在占领的地区建立了几十个国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国。从此,耶路撒冷纳入罗马教会的统治。十字军时代,耶路撒冷融汇了罗马、拜占庭和黎凡持的建筑艺术。还在圣殿山修建了十字军最简单、最质朴的圣安妮教堂,它实际是一个修道院,收容王室失宠的妻妾。

1517年,奥斯曼帝国占领耶路撒冷。奥斯曼帝国信仰伊斯兰教,统治中东四个世纪。它称霸的地域十分辽阔,包容信仰多元。占领者允许基督徒和犹太人在圣殿山上祈祷。它为耶路撒冷修建了高架水渠和九处人工喷泉,三处在圣殿山上,供饮水。将清真寺的岩石换上琉璃瓦,点缀了绿松石和钴镶嵌的百合和莲花图案,今天还在阳光下闪烁。它修整了旧城墙,使耶路撒冷城中犹太人增加了一倍。另一占领者重用犹太人经营商业帝国,现在的“哭墙”,是在他手里划给犹太人的。19世纪初,耶路撒冷依然是一个对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很重要的城市。这时的圣墓大教堂同时归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亚美尼亚教会、埃及教会和埃塞俄比亚教会使用、管理,各教派之间按照规定的时间来使用教堂。圣坛的钥匙则交给一个“中立的”穆斯林家庭保管。

拿破仑也曾企图占领耶路撒冷,还写过《告犹太人书》,说自己要在耶路撒冷设总司令部,你们作为主人仍旧可生活在那里。但他攻下地中海港口雅法后遭到抵抗,惨败,离耶路撒冷只有20英里之遥。

我成长过程中受的是无神论教育,对与宗教有关的文明史知之甚少。我一直以为,犹太人被迫离开家园后,以耶路撒冷为核心的这片土地,再没有了犹太人。而后,为了让吃尽人间所有苦难的犹太人返回家园,以色列国诞生了。

其实,3000年来,犹太人并没有完全离开这块“应许之地”。耶路撒冷城里的犹太人,也许已不是最早居住在这里的犹太人后代,但随着一个又一个帝国的占领,犹太人一次又一次被迁徙到帝国统治下的所属国家;随着一个又一个王朝的灭亡,被迫流散于各国的犹太人,又在不停地返回家园。他们带着所在国的文化、语言,陆续回到了耶路撒冷,其信仰也裂变为各种不同派别。19世纪以来,从俄国、东欧和中东,不断有犹太人为逃避宗教迫害而移居回来。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启蒙运动中,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相继以宪法形式还犹太人以自由、平等的公民权利。但犹太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并不容易,根深蒂固的偏见,排犹、反犹、害犹的事总在发生。1894年法国的德雷福斯案就是著名的反犹事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19世纪末产生。据说,当初国际社会拟在非洲划出面积十倍于以色列的区域让犹太人复国,但他们不接受。耶路撒冷永远是犹太人心目中的故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让英国托管巴勒斯坦。经过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人士不懈的努力,1922年国际联盟批准了英国的“贝尔福宣言”:英国政府赞同犹太人在此建立国家。这是世界大国支持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的第一个宣言,鼓励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允许犹太人自治,规定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英语一样是官方语言。英国托管时期耶路撒冷西部和北部建起了新的花园郊区,并且建立了高等教育机构,如创建于1925年的希伯来大学。那时虽然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冲突不断,但无论是英国人还是犹太人领袖本·古里安,都希望建立一个犹阿共享的政府。这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已有四万四千英亩。到1936年,回到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已有十万,而基督徒和穆斯林只有六万。到1938年,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增加了四十一万九千人;犹太人增加了三十四万三千人。耶路撒冷在英国托管下,无论建筑,还是上层的社交方式,都将各种文化融为一体,风韵无限。但是,自“贝尔福宣言”以后,阿拉伯极端分子反对犹太人拥有主权的起义、骚乱不断。1920年就有六万名阿拉伯人集结,咆哮:“巴勒斯坦是我们的土地,犹太人是我们的狗。”1929年成千上万的穆斯林祈祷者涌出阿克萨清真寺攻击犹太人。131名犹太人被杀,116名阿拉伯人丧生。到1938年9月又有一次阿拉伯人起义,反对英国占领军,500个犹太人和150个英国人被杀。蒙哥马利最后将阿拉伯人起义粉碎了。他说:“我不在乎你是犹太人还是异教徒,我的责任是维持法律和秩序。”146人被判死刑,5万人被捕。起义前后4000多人被杀,很多阿拉伯人死于自己人之手。为了阻止阿犹之间的谋杀,1939年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同意:停止犹太移民,十年之后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五年后,犹太人移不移民,移多少,由阿拉伯人说了算。即便如此,也被阿拉伯首领否定。

1947年,联合国成立了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将巴勒斯坦分成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阿拉伯人不满,又杀向犹太人,耶路撒冷城内一番火并,一千多犹太人、阿拉伯人、英国人丧生。

1948年,斯大林、杜鲁门宣布承认以色列国。但是,周边的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都反对,决定联合起来赶走犹太人。他们认为打败犹太人毫无困难。在宣布以色列国成立不到24小时,阿拉伯国家就发动了战争,要把以色列人赶走。这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反败为胜,90万阿拉伯人逃离了新成立的犹太人国家,60万犹太人迁入以色列。

1949年在联合国监督下分割了耶路撒冷,以色列拥有西区和斯科普斯山的一块孤立领土,阿卜杜拉占有老城、东耶路撒冷和西岸。协议允许犹太人接近西墙、橄榄山墓地和汲沦谷的陵墓。以色列同意(实际上接下来十九年内犹太人被禁止在西墙祈祷)。

从1949年到1993年,时断时续,又经历过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不但完整地占据了耶路撒冷,第三次中东战争仅持续六天,以色列又控制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整个市区,占有面积越来越大。我们也登上了戈兰高地,看到了当年的工事、掩体和观察哨。目前保持原样,有联合国维和部队参与值勤。从高地向不远处眺望,绿树掩映中的犹太人定居点,已经是小有规模的现代城镇了。1996年致力于巴以和平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极端犹太分子杀害,中东和平又处于拉锯当中,主要的焦点还是耶路撒冷的主权。有建议,让老城成为非军事化的梵蒂冈,由国际化的组织托管;还有方案提议:地上部分归穆斯林,地下隧道、水池、基石给以色列。谜团一般的耶路撒冷,面对着各种难解的疑问。

沙特国王曾经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上谁在迫害犹太人?穆斯林吗?既然德国人杀害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他的逻辑有他的道理。但是,读了耶路撒冷的历史,我就想,即便不提纳粹对犹太人灭绝种族的残害,仅回顾圣殿时代,回顾犹太人每次离开耶路撒冷后的奴役生存,回顾犹太人没有停息的返回家园,我们应当能够理解,犹太人为了有一个与圣城靠近的祖国,是多么正当的要求了。基于这种心理,数世纪以来,犹太人只能在一个9英尺长拥挤、狭窄的过道祈祷,还经常被骚扰,现在能在两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广场,在真正的圣地上祈祷,他们已经相当满足。

阿拉伯人在此地居住了一千多年,也是祖祖辈辈,与他们同信仰的王朝,有对犹太人比较宽容的时期。英国托管时代,阿拉伯人、犹太人、穆斯林、基督徒都可在政府里办公。一座现代别墅里的聚会,各族群的人可以是很好的朋友,有人甚至说,耶路撒冷是“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之一”。考古学家以西墙为中心,发现了迦南人的防御工事、犹地亚的印章、希律时期的房基、马卡比和拜占庭时期的城墙、罗马时期的街道、倭玛亚时期的宫殿、阿尤其门时期的城门、十字军时期的教堂、哈德良柱廊古道上的铺路石。一城望尽三千年,名不虚传。

现在的以色列政府把耶路撒冷东西合二为一,扩展了市区面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有自治的生活区域。但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不再彼此穿过街区。圣殿山上的清真寺由穆斯林阿訇管理;老城内,犹太人、阿拉伯人并排开着店铺;市区内里,手持武器的警察白天、夜晚都在巡逻。当我们要求与他们合影拍照时,他们微笑地配合,似乎很放松。大家相安无事。以色列国土很小,三分之二还是沙漠,却因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屹立于世界之林。因为要参观位于约旦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杰拉什古城、特佩拉古城和瓦迪拉姆山谷,我们还去了与以色列在地理上并肩而立的约旦。明显感到两国发展程度的差距。据说,在以色列境内生活的部分阿拉伯人,越来越多看到以色列和埃及、约旦发展的差距,已经不愿意离开以色列而独立出去。

尽管多数世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能够和平共处地生活,一起工作,但从信仰角度看去,不管是犹太人、穆斯林还是基督徒,各自都有极端、保守和相对世俗的群体。在耶路撒冷老城,我们就看到由于信仰程度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的修饰和打扮。平日里,普通犹太人或许戴上个平顶小圆帽,以示身份;而执著者仍保持黑袍高帽长胡须。阿拉伯人的穿着也大体如此。各类派别之间的矛盾,也始终存在。有时,柴薪脆弱无比,随时容易点燃。

当今世界,犹太人有一千多万,穆斯林超过十五亿,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在内的基督徒约二十亿,可以说,耶路撒冷在半数以上人类的心中都是圣地。它应当怎样管理?国际化管理也好,巴以共管也好,以色列开放式管理也好,让全人类和平地共享才是最好的选择。近距离感受耶路撒冷后,更觉得告别血腥的争夺,超越信仰的纷争,远离种族的偏见,共享文明的遗产,真是当今世界人民所期待的。

责任编辑 刘遥乐

猜你喜欢

圣殿耶路撒冷犹太人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瓷片
失踪的圣殿骑士团巨宝
我要到我的耶路撒冷
自尊
欧洲最早金融集团:生于战争,毁于金钱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