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分析

2016-08-10吕治刚奚新定

大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卵石工程地质岩土

吕治刚 奚新定

(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11)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分析

吕治刚 奚新定

(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11)

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做好勘察目标、取样手段、分析方法的控制,方可实现勘察质量的保障。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作业;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科学有效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结果可以扩大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具有提升项目工程施工水平的作用。同时可以减少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从而将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降低。本文将对实际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对勘察结果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并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把控措施。

1 影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因素

1.1 受勘察方法因素影响

(1)取样方法存在不合理性。勘察单位有时会在勘探点实际情况尚未查明时,就盲目套用惯用的取样方式,没有根据实情来进行设计和考虑,此举不仅增大了探察工作过程上的难度,还容易使得勘察结果的准确性降低。有些工程单位为了节省时间,直接省略了岩土层取样分析这一步骤;更有甚者基于书文表面上的要求,直接对应当分层的层位进行合并处理;目前的勘察方法在出现变异性数据时,通常不予检验,也不会剔除。这些不合理的勘察方法,使得勘察结果不稳定因素增加,对工程设计影响严重[1]。

(2)勘探钻进的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勘探方法应当依据勘探需要和勘探工程进度来选择。但目前一些单位存在许多不好的操作习惯,例如:即使地质调查未完成,也会直接选用机械设备开始钻进作业。此举大大延长了勘探工作时间,同时产生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1.2 受人为因素影响

随着近年来科技水平的提高,勘察行业的整体水平也有稳步提升,这使得地质勘察工作对于勘察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操能力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然而专业勘察人员的数量较少,在招聘困难的大环境下,勘察单位出于施工需要,只得雇佣农民工。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中,作业团队一般由大量农民工加少数专业技术工组成。如此一来,导致了团队整体素质、综合素养相对较低;并且由于农民工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缺乏,其在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方面都存在不足,其在进行岩土勘察作业时容易使用不规范、不科学的方法,造成勘察结果出现与实际较大的偏差,得出的报表数据的正确率低,导致勘察质量整体偏低[2]。

2 实际勘察作业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卵石地基、岩溶地基和软土地基为例

2.1 卵石地基勘察中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1)在勘察开始前,要对卵石的一些特性做重点分析。其中,卵石取样是了解卵石地基质量特点问题的关键。通过对卵石硬度的分析,得知其颗粒较大,并且卵石中间有大量砂砾夹杂,因此造成卵石取样的阻碍,其取样过程非常困难。但只有做好取样的精细把控,将风险从源头降低,才能在对大程度上规避卵石样本取样不精准致使的分析偏差,这对地基后续分析的影响是巨大的。

(2)卵石的物理特性造成其在取样过程中易出现类似塌孔的情况,加大了取样的难度;又因为卵石在水流流动中会发生位移,从而造成取样正确性的降低。且卵石拥有较强硬度,所以使用钻头进行钻孔作业(见图1)时会比较困难。所以想要实现卵石地基勘察的质量控制,可以考虑采用双层单动、三层岩芯管、双层双动以及金刚钻头等工具进行取样,同时利用卵石的力学性能测试,对勘探点进行原位测试,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勘测工作的准确性。另外,还可以使用砂砾干扰法来测量水下和水上止角等[3]。

图1 钻孔钻头

2.2 岩溶地基勘察中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1)岩溶地基勘察工程中,需要从坑探(见图2)到岩层浅层发育带进行质量控制,其主要勘察包括勘察岩溶地基面的起伏状态和坡度,进一步对岩溶地基上的覆盖层的厚度进行了解,通过观察其分布情况,综合考察岩溶层分布的均匀性及稳定性等。并且利用得出的相关结论,为工程的设计部提供合适的参数资料,从而制定出合适合理的施工方案。

图2 坑探示意图

(2)其勘察方法大体分为工程地质的调绘、钻探、物探以及视觉观测等四大类型。其中,在勘察初期阶段,可以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和物探结合使用来提高效率。其次,探测过程中如果发现特殊地段,则应当选用一个代表性的位置定点,并立即使用钻孔作业进行勘察,来确保判断的正确。另外,若地下岩洞规模过大的情况下,为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可以考虑根据复杂的情况适当增设勘测点,尽可能确定数据的准确。其中,在增设的勘测点中,钻探工作必须进入完整基岩3~5m以上,或者直接穿越溶洞。在勘察阶段的后续时期,有关部门应该做好支持和把控,准备好充足详细的数据以备不时之需,同时时刻观察施工地质情况,一旦发现有施工需要,应当立即给予支持。

2.3 软土地基勘察中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由于软土地基的透水性差、土质均匀性、强度等相对较差,且自身兼具高压缩性和流动性等特性,因此施工中,为保证工程进行顺利,在遇到软土层地基时,应当先对其进行初步固态处理,其次再开始勘察施工。具体方法为将物探、钻探等多种方式集合在一起,进行集中方法勘察。其中,软土地基的取样不宜与常规土工取样方法一样,因为软土地区原状土样受扰动因素多,实地取原状样并不容易。本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认为可以采用薄壁取土器来进行取样[4]。

3 岩土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3.1 对勘察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

反观目前勘察施工市场的混乱,勘察监督制度体系势在必行。要想健全市场管理制度:①应当严格执行勘察监督制度,划定其规范性。②做到对勘察作业的有效监督,保证勘察初期、勘察进行中和勘察完成后的整体把控。通过动用人力物力,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完成对勘察质量的维护和保证。同时健全并更新市场准入机制,将土木工程师持证上岗制度落实到位,全力控制地质勘察企业员工的职业资质和专业程度,尽量避免不具有专业知识的农民工对关键作业岗位的占据情况,尽量安排其去专业性要求比较低的岗位就职。

3.2 组建高素质勘察施工团队

要想巩固和提高地质勘察队伍的专业水平,首先要拓展招聘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并举,可以通过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的优化,吸引专业人才加入。从而打造出一支符合勘察专业要求的施工精英团队。此外,由于勘察单位对勘察劳务施工人员的长期需要,因此结合单位自身真实情况,至少需要选择两支以上的拥有优秀人员的勘察施工队伍;同时,除了新员工的招入,应当对当前勘察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再培训。由于工程施工技术的革新是日新月异的,因此一些老员工会存在专业知识结构陈旧过时的问题,其拥有的专业知识无法适应现代施工的要求,因此应当加强培训工作,实时更新全员专业知识网络。同时对施工的整体质量进行定期检查,通过相关奖惩制度的构建,充分调动施工队伍的作业积极性,从而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4 结语

作为岩土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地质勘察作业同时也是保证岩土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环节,对整个施工过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从业人员应当在实际勘察工作中,通过分析,找出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组建解决措施,从而实现人员、方法和环境对勘察质量产生影响的减少。另外在地质勘察工作的实际作业过程中,可以依据岩土工程进行的实际情况与勘察工作的要点进行有机结合,从而精准地把握住勘察工作实施的关键;通过各种类型的勘察技术的灵活使用,彻底提高勘察质量,保障勘察工程有序进行。

参考资料

[1]王德强.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工作的技术与措施[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4(05).

[2]秦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J].城市地理,2014(16). [3]彭重建.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17).

[4]吴立坤.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

TU195

A

1004-7344(2016)29-0203-02

2016-9-28

猜你喜欢

卵石工程地质岩土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深厚卵石层基坑支护案例分析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ABAQUS软件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钻石和卵石
钻石和卵石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5 期被EI 收录论文(41 篇,收录率100%)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