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虞山北麓兴福寺

2016-08-10赵丰梅

上海房地 2016年1期
关键词:古刹虞山大雄宝殿

文/赵丰梅



虞山北麓兴福寺

文/赵丰梅

江苏常熟被誉为“世上湖山,天下常熟”之地,城西北的虞山俊秀葱笼,半入城中,半倚城外,北枕长江,面临尚湖。古人描绘常熟的环境是“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兴福寺,坐落在虞山北麓中部的幽谷间,这里古木参天,环境清幽,殿阁俨然,气势雄伟。吸引人们前往的不仅是年代久远的古寺,还有寺内珍藏着的名贵文物石刻——米芾碑,碑上镌刻着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手书的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的诗旨趣幽远,更突显出破山寺清幽禅心的意境。

兴福寺初建于南朝的梁代,初名大慈寺。至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改名为兴福寺。其寺名的由来是:寺内正殿后有一巨石,石上纹理纵横,自左看像“兴”,自右看像“福”,逐以此命名。在唐代,兴福寺又被称为破山寺。据《常熟地方小掌故》记载,民国初年,僧人于寺内曲径掘得一碑,上刻苏州知府童尊题诗,诗云:“唐时旧寺今犹在,闻有高僧号破山。” 据此诗,则兴福寺之所以又名破山寺,是因为唐代时寺内有个叫破山的高僧。所以在唐诗中,除了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外,还有释皎然的《游破山》和《秋夜宿破山寺》、吴融的《送僧归破山寺》。看来,在唐代,“破山寺”是较为通行的叫法。

兴福寺在历史上香火一直很盛,四乡八方的进香者络绎不绝。但是古刹也命运多舛,经历了因朝廷打击宗教而被拆寺逐僧、倭寇犯境而遭受重创、“文革”浩劫寺院毁于一旦等一系列惨痛遭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破山寺经修复又成为佛家名刹,因这里山奇谷秀,山幽林密,鸟语花香也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如今的兴福寺大雄宝殿庄严肃穆,殿前香炉烟火萦绕。大雄宝殿之后是藏经楼,楼内藏有各种佛经万余册。大雄宝殿的西侧竹林参天,有曲径回廊通往月门洞,门上书“通幽”两字,乃清末两朝帝师翁同龢手笔。出月洞门,沿回廊迤逦西行四五十米,乃见山脚石壁下端有一泉,其水不论汲用多少,半日里必复原状,干旱不涸,久雨不溢。康熙时,常熟人曾倬题“君子泉”三字于石壁之上。山上的破龙涧蜿蜒曲折,巨石垒垒,每逢大雨过后,水石相击,淙淙有声,涧水流入寺内的空心潭。空心潭水面较为弘敞,上有曲桥,潭水清澈,时有小红鲤摆尾游弋。空心亭位于潭北,四周有曲廊环抱。空心潭、空心亭附近多古树怪石,环境幽雅。夏日里,拖一把藤椅,于僻静之处舒适坐下,泡茶品茗或者闭目息思,听松风鸟鸣,乃可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静趣。

兴福寺系南朝时的齐梁古刹。江南寺院始建于南朝或者更早者不在少数,例如南京之鸡鸣寺、灵谷寺、栖霞寺,扬州之大明寺,镇江之金山寺、甘露寺,苏州之虎丘寺、报恩寺(北寺)、寒山寺。其中,因唐人题诗而寺名远翥的古刹,仅寒山寺、兴福寺(破山寺)而已,据此说来,常建可谓是兴福寺的功臣了。

猜你喜欢

古刹虞山大雄宝殿
古刹钟声
江苏省常熟中学虞山文化课程基地
深山古刹
辽宁朝阳佑顺寺大雄宝殿保护探究
阔别三十二载两位少林高僧古刹重逢抚今追昔参禅讲经言武
千年古刹:济南大灵岩寺
虞山行
朋友,请随我来游虞山
从佛寺建筑看中国人的宇宙观
寺庙尚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