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烷、丙泊酚分别联合芬太尼对肺部手术患者血气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2016-08-10刘晓宁漆启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七氟烷血气丙泊酚

李 娜,刘晓宁,漆启荣

(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广东 惠州,516300)



七氟烷、丙泊酚分别联合芬太尼对肺部手术患者血气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李娜,刘晓宁,漆启荣

(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广东 惠州,516300)

关键词:七氟烷; 丙泊酚; 肺部手术; 血气; 脑氧饱和度

外科手术是肺部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术中通常需行单肺通气辅助管理呼吸道。单肺通气技术[1](OLV)是使患侧肺叶停止呼吸,两侧肺分别通气的技术,该技术不仅可有效隔离患侧与健侧肺叶,防止炎性分泌物流入健侧引发感染,还能为手术提供宽阔视野,在肺部手术中应用广泛[2]。麻醉剂的吸入可有效扩张肺部血管,改善患者通气能力,并有效平衡脑氧供需,此外还具有抗炎效应[3]。本文对116例肺部手术患者分别给予七氟烷联合芬太尼、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方案,观察患者血气以及脑氧饱和度差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在本院进行肺部手术的116例患者,其中男62例,女54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9.73±20.15)岁;肺叶切除78例,食管癌根治术18例,纵膈肿物切除术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组与丙泊酚组各58例。七氟烷组2例、丙泊酚组4例手术过程中监测指标明显异常,立即实施抢救且终止研究,共110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研究对象对本次研究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参与。纳入标准:① 临床判断需进行肺部手术; ② 术中均采用单肺通气技术; ③ 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4]为Ⅰ~Ⅱ级; ④ 有良好认知能力。排除标准; ① 有心脏、肝、肾功能障碍者; ② 长期使用镇静类药物者; ③ 有癫痫、精神疾病者; ④ 有颅内肿瘤或血管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 ⑤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在15分以下者。脱落标准:术中生命指征突然异常者。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8 h禁止进食,2 h禁止饮水,术中体征监护仪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局部麻醉后建立静脉通路。2组均行静脉快速诱导,首先注射乳酸钠林格氏液,然后依次注射0.1 mg/kg咪达唑仑(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40)、4 μg/kg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97)、0.1 mg/kg维库溴铵(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458)于右上肢静脉通路,麻醉诱导完成后以羟乙基淀粉溶液扩容。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气管插管,确定导管位置后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通气参数:吸入氧浓度100 %,氧流量1.5 L/min,吸呼比1:2,通气频率12~15次/min,潮气量8 mL/kg,保持呼气末CO2分压在40 mmHg左右。七氟烷组术中持续吸入1~3%七氟烷(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2); 丙泊酚组注射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8)维持术中麻醉状态,注射速率为4~8 mg/(kg·min)。2组均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并追加注射维库溴铵维持患者肌肉松弛状态。根据麻醉深度监测情况调整七氟烷、丙泊酚用量,保证患者生命指征在正常范围内。

1.3观察指标

① 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双肺通气后15 min(T2)、单肺通气后15 min(T3)及恢复双肺通气后15 min(T4)记录2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② 分别于T1、T2、T3、T4时间点静脉抽取患者桡动脉血样3 mL进行血气分析,比较2组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呼吸指数(RI)。RI为肺泡氧分压与动脉氧分压的比值。③ 采用脑氧饱和度监护仪测定2组T1、T2、T3、T4各时间点脑氧饱和度(rSO2)。④ 观察术中知晓、延迟苏醒、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并于手术前、术后3 d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5]对2组认知能力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在T1、T2、T3、T4各时间点的MAP、HR、SpO2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丙泊酚组在T3时的p(O2)高于七氟烷组,RI值低于七氟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丙泊酚组T2、T3时刻的rSO2值均显著高于七氟烷组(P<0.05),见表3。2组均无术中知晓、延迟苏醒情况,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发生率、手术前后MMSE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1 2组不同时间体征监测指标对比

表2 2组不同时间血气分析结果对比

与七氟烷组相比,*P<0.05。

表3 2组不同时间rSO2对比 %

与七氟烷组相比,*P<0.05。

表4 2组并发症及认知能力对比

3讨论

肺部手术中的麻醉技术是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需遵循全麻手术的常规原则外,还因术中通常采用的单肺通气技术而具备一定特殊性。在肺叶切除、纵膈及食道手术中,OLV的使用必不可少。该技术旨在将健侧与患侧肺叶隔离开,明确病变范围的同时减轻肺部损伤[6],临床应用极为广泛。OLV技术作为非生理通气方式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也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OLV在应用中可引起肺部通气、血流比例失衡,肺部分流量高于脑部,造成脑氧饱和度降低,易导致脑部供氧不足,进而引起认知障碍,降低预后效果[7]。

现代研究[8]已经证实,麻醉剂的使用可有效促进OLV使用中肺部血氧平衡状态,减轻围术期急性肺损伤。丙泊酚与七氟烷是临床使用较多的全麻药物[9-10]。研究[11-13]表明,低氧肺血管收缩(HPV)是预防低血氧症的重要生理机制。该过程可在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状态下启动生理保护功能,使肺血管阻力增加,对血流重新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试验[14-15]证明,吸入性麻醉剂如地氟烷、七氟烷均对HPV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与剂量呈明显相关性。丙泊酚为注射麻药,作用迅速且相对平稳,合适剂量范围内对HPV并无明显抑制作用,可维持较好的氧分压与肺顺应性。相较而言,丙泊酚较适用于使用OLV的肺部手术中。本研究结果显示,丙泊酚组在T3时的p(O2)高于七氟烷组,RI值低于七氟烷组,表明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使用可有效维持患者单肺通气时的血氧分压,可防止长时间正压通气造成的肺部损伤与严重应激反应。RI指数作为肺功能的评价指标,数值越大表示肺功能越差。本研究中丙泊酚组RI值较七氟烷组明显偏低,可能与七氟烷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负性影响相关[16-17]。

本研究以rSO2作为脑组织氧供需平衡的评估指标,因该值与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线性相关[18-19]。结果显示2组rSO2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与术中肺部分流增加相关;且丙泊酚组T2、T3时rSO2明显高于七氟烷组,提示丙泊酚组脑部氧气供应量更充足。动物实验[20-23]证实,丙泊酚可通过维持脑血流与脑氧代谢率的高度匹配性来减轻围术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保护组织器官功能。2组均无术中知晓、延迟苏醒情况发生,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发生率也较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并未出现明显障碍,证实药物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肺部手术患者采取丙泊酚与芬太尼行术中麻醉,可更有效地改善单肺通气时肺动脉血氧分布与脑部氧气供应,减轻患者术中脑部损伤。

参考文献

[1]张振,刘伟,陈斌,等.单肺通气技术用于食道癌手术麻醉管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1):139-140,144.

[2]邢柏春,徐学敏,冀晋杰,等.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的预防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8):5591-5594.

[3]刘卓,罗艳,薛庆生,等.七氟醚及丙泊酚对单肺通气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影响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5-8.

[4]夏燕飞,黄浩,周嘉莉,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2):144-146.

[5]张小丽,张盼,汪凤兰,等.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25):30-31.

[6]胡序凯,沈华春,李晓瑜,等.在单肺通气期间不同通气模式对患者的肺保护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3):1006-1009.

[7]彭志友,封小美,薛庆生,等.胸科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5):433-435.

[8]姚广付,蔡靓羽,徐永成,等.七氟烷吸入麻醉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2,38(7):857-858.

[9]杨天虎,刘艳秋,曾祥刚,等.瑞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用于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探讨[J].贵州医药,2009,33(2):144-145.

[10]沈耀峰,吴镜湘,徐美英,等.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普通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3):322-325.

[11]易靓,吴一鸣,段宏伟.异丙酚或七氟烷麻醉对心肌缺血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和同型半管氨酸浓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贵州医药,2016,40(2):143-145.

[12]张光燕.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的研究现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142-144.

[13]杨昌明,肖少华,余凡华,等.丙泊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3):292-293.

[14]潘守清,冯继英,李家铁,等.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肺部手术患者血气及脑氧供需状态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11):926-927.

[15]刘柳,庞勇,何东伟,等.丙泊酚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脏PI3K/Akt信号通路及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37):2611-2614.

[16]白栓成,邢钢,王君艳.七氟烷和丙泊酚对体外循环患者心肌和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19-21.

[17]熊章荣,魏闯,张智,等.七氟烷预处理对肺癌单肺通气患者肺内分流和动脉氧分压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4):2628-2630.

[18]张伟,杜金娥.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2):67-68.

[19]金元,彭宇,林海.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对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躁动、应激反应及生命体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8):55-58.

[20]王伟,彭文勇.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对老年椎间盘突出全麻患者术后谵妄的效果观察及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06):111-112.

[21]田华平,沈雪梅.舒芬太尼、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J].四川医学,2012,33(08):1414-1416.

[22]王坤,高蓉婷,梁磊.术中持续输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下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4):67-68.

[23]许红英.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宫腔镜检查术麻醉的效果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1955-1956.

收稿日期:2016-01-16

中图分类号:R 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5-135-03

DOI:10.7619/jcmp.201615048

猜你喜欢

七氟烷血气丙泊酚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七氟烷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七氟烷用于脑动脉瘤钳闭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的麻醉临床分析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