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下茶叶品质特点的分析

2016-08-10邵宛芳李家华

江西农业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茶树

余 冬,邵宛芳,周 婷,方 翔,李家华

(云南农业大学 龙润普洱茶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下茶叶品质特点的分析

余 冬,邵宛芳,周 婷,方 翔,李家华*

(云南农业大学 龙润普洱茶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以传统台地茶园种植模式为对照,比较研究了3种茶树树型改造模式(密植留养改造模式T1、藤状树型改造模式T2、伞状或球状树型改造模式T3)下茶树的生长状况及茶叶的内在品质。试验结果表明:T3模式下茶树的树高、树幅、骨干枝粗度、芽长及百芽重均高于其他3种模式下的,其茶鲜叶及成茶的生化成分也明显优于其他3种模式下的,其感官品质审评得分也最高。因此,在伞状或球状树型改造模式下茶树生长状况及茶叶品质较好,该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茶树;树型改造;生态模式;生化成分;感官审评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所饮用茶叶的各方面品质。由于生长在复杂生态环境中的野生古茶树茶在滋味、香气等方面都比茶园茶优越很多,且其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含量也较高[1-2],所以人们开始追求饮用野生古树茶。因此市场对茶园茶的需求进一步降低,造成了茶园茶的滞销。事实上,古树茶在各方面的品质均优于茶园茶的原因除与加工技术相关外,更多地与产地生态环境密切相关[3-4];茶园茶品质的低下,就是由于早期对茶园生态建设认识不足,建设的茶园均是以单一茶树为主的台地茶园,茶园生物多样性弱,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能力差[5]。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茶叶品质、更高的经济价值,需要对单一种植模式的台地茶园进行改造[3]。经过调查,云南山区森林中零散分布着一些茶园,这些茶园早期是人为种植的,但是随着人力资源的流出,被弃置并经过数十年无人工干预的野外生长,已形成稳定且复杂的茶园生态系统。对这类茶园进行改造利用,可以跳过恢复复杂茶园生态模式这一步骤,减少改造所耗年限。但由于这些茶树多年不用于生产,所以需要对茶树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剪。目前已出现对此类茶园茶树树型的改造模式,但不同树型改造模式下茶树的生育状况及茶叶品质特点是否有明显的差异,且是否有改造的必要性尚不明确。故笔者研究了几种不同的茶树树型改造模式对茶树生长状况(树高、树幅、骨干枝)、芽长、百芽重和茶鲜叶、茶叶成品生化成分及茶叶成品感官品质的影响,旨在比较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的效果,为茶叶产业发展及此类茶园的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4年4月10日至2014年4月16日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的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原普洱茶厂)的会连基地及板山基地进行。两处基地均位于云南省宁洱县境内,属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具有纬度低、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周围有国有林环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茶园生态系统,不需要采用人工施肥等农艺措施。茶树品种均为云南大叶种群体种。

1.2供试材料

于板山基地选取1处具有代表性的台地改造模式试验地(CK),对该地茶树树型的修剪参照传统的山地丘陵台地茶园模式,该模式下茶树间隔1.0~1.5 m,茶树生长较密集。

于会连基地选取3处不同改造模式的试验地:密植留养改造模式(T1)、藤状树型改造模式(T2)、伞状或球状树型改造模式(T3)。模式T1:在密植茶树5棵后留下1棵,将此棵左右2棵茶树移走,对留下的茶树进行留养。模式T2:使茶园中茶树零散分布间隔达2.0 m以上,并且去除所有分枝,将茶树修剪成藤条状。模式T3:以保护为主、采摘为辅,去除部分分枝,将茶树的树冠修剪成伞状或球状。

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试验地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1.3指标测定

1.3.1茶树生长状况对茶园不同改造模式茶树的生长状况进行实地调查。随机选取10株茶树测量并记录树高、树幅及骨干枝(离地面20~30 cm部位分枝的粗壮枝条)粗细。同时随机采摘20个一芽二叶测量其新梢长度,随机采摘30个一芽二叶称重并计算百芽重。

1.3.2茶鲜叶内含成分测定分析 在不同改造模式茶园分别随机采摘一芽二叶鲜叶200~250 g,重复取样10次,采用微波杀青固样,于-80 ℃冰箱保存。采用国标《GB/T 8313─2008茶:水浸出物测定》测定样品的水浸出物;分别按国标《GB/T 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和《GB/T 8314─2013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测定茶多酚总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咖啡碱含量。对样品供试溶液的制备按参考文献[6]的方法进行;HPLC的分析条件依据参考文献[7]。

1.3.3茶叶感官审评及理化成分分析 在不同改造模式茶园内分别随机采摘一芽二叶鲜叶,并按照普洱茶晒青毛茶制作方法加工制成晒青毛茶样品。对样品分别测定水浸出物、茶多酚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咖啡碱含量,方法同1.3.2中样品测定。

1.3.4统计分析利用Excel和SPSS 17.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下茶树的生长状况

由表2可以看出茶树树型的不同改造方式对茶树生长状况影响明显。在台地改造模式下,由于在茶树栽培过程中有人为修剪等因素干预,茶树呈现出有利于采摘及生产的生长特点,即茶树较低,骨干枝较细,但树幅大且茶芽长、百芽重都已达到日常生产的茶芽标准。与台地改造模式相比,密植留养模式的茶树较高,树幅较小,骨干枝较粗,但茶芽较小,百芽重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改造初期茶树在骨干枝生长方面消耗过多的营养,影响发新枝出新芽。藤状改造模式的茶树树高、树幅都远高于台地改造模式的,骨干枝也较粗,但其芽长及百芽重与台地改造模式差异不显著。伞状或球状改造模式在茶树树高、树幅、骨干枝粗、茶芽长及百芽重方面与其余3种茶树改造模式均差异显著,其中茶芽长及百芽重均远高于日常生产的茶芽标准。因此,在茶树树型改造初期茶树可能有一个阶段主要进行骨干枝生长,要经过一定的恢复期茶芽才能达到之前的大小及重量;但生长达一定年限后,茶树主要进行本体生长且茶树茶芽品质都较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表2 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下茶树的生长状况

注:藤状树型改造模式及伞状或球状树型改造模式,由于植株过高所以无法测量树幅。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偏差(n=10,芽长:n=20)。同一列数据后小写字母不同者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2.2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下茶鲜叶内含成分

由表3可以看出对茶树树型进行不同模式的改造后,茶树鲜叶内含成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茶叶中能溶于热水的可溶性物质统称为水浸出物,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内含成分的多寡和茶汤的浓淡,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8]。对比4种改造模式下的茶叶水浸出物含量可见,4种模式的水浸出物含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伞状或球状改造模式下茶芽水浸出物含量较其他模式略高一些。

表3 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下茶鲜叶的内含成分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偏差(n=10)。

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与茶多酚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物质[9]。游离氨基酸具有鲜爽味,而茶多酚具有苦涩味。只用在两者的含量均适宜的情况下才能保持茶汤浓度、醇度和鲜爽度的和谐统一[8]。台地和藤状树型改造模式下茶芽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密植留养模式下的;伞状或球状改造模式下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高,达4.5%以上,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下的。台地及藤状树型改造模式下的茶芽茶多酚含量低于密植留养模式下的并与其差异显著。伞状或球状改造模式下的茶芽茶多酚含量最低(23.59%),与其他3种模式差异显著。酚氨比可以较好地反映茶叶中氨基酸及茶多酚含量的比例与绿茶滋味品质的关系,一般来说,若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较低,即酚氨比值较小则味感较好;反之,茶汤则味浓而苦涩[10]。因此从绿茶的适制性来说,伞状或球状改造模式>台地改造模式>藤状改造模式>密植留养模式。

咖啡碱的含量也是茶叶品质鉴定的重要指标,咖啡碱对人有提神、益思、利尿、消毒及助消化等功能。但过量摄取咖啡碱会引起失眠、少睡、易醒及心悸等不利作用[11]。从表3可以看出,藤状树型改造模式下茶芽的咖啡碱含量最高,与其他3种模式差异显著。

2.3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下的茶叶品质分析

2.3.1内含成分分析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温度会影响茶叶内含物的产生、减少、增加等各种变化,因此茶叶成品的内含成分含量与茶鲜叶的有所不同[12]。由表4可见:藤状改造模式与伞状或球状改造模式间茶叶成品的水浸出物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2种模式下的水浸出物含量差异显著;台地改造模式下茶叶成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伞状或球状模式差异不显著,但这两者均显著高于密植留养改造模式下和藤状改造模式下的,在后两种模式间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也不显著;藤状改造模式与伞状或球状改造模式间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它们均显著低于另外2种模式下的;4种改造模式下的茶叶酚氨比表现为密植留养>台地>藤状>伞状或球状,绿茶的适制性表现为伞状或球状>藤状>台地>密植留养;台地改造模式下茶叶成品中的咖啡碱含量显著高于其余3种改造模式下的,而其余3种改造模式下茶叶中咖啡碱含量较低且变化不大,在2.6%~3.1%之间。

表4 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下茶叶成品的内含成分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偏差(n=3)。

2.3.2感官品质审评分析云南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杀青、揉捻、日晒等工序制成的晒青绿毛茶为原料,再经发酵、蒸揉、成型制成的各种形状的成品普洱茶,所以晒青毛茶的感官品质直接影响普洱茶的质量[13]。由表5可以看出:由于密植留养改造模式的茶芽长度较短,百芽重略轻(见表2),所以其茶叶成品比其他模式的茶叶成品更易成条,条索更紧结;由于4种改造模式茶园均处于相似的生态环境中,因此茶叶在香气类型、茶汤的滋味及汤色方面的差异均较小,仅模式T1、T2和T3下的茶汤色泽较明亮一些;4种模式下成品茶叶的叶底均肥壮绿润,仅模式T2下的叶底有红梗。综合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伞状或球状及藤状改造模式下的茶叶感官综合品质居前2位,密植留养改造模式次之,而台地改造模式最差。

表5 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下茶叶感官审评结果

注:审评日期为2014年5月20日;审评地点为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审评实验室;审评人员为邵宛芳、李家华、侯艳、段红星等。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的得分权重分别为30%、25%、10%、25%和10%。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改造初期,茶树树体吸收的营养主要用于骨干枝增粗及树体增高,一芽二叶茶芽的长度且重量均有所下降;不同改造模式下的茶芽大小及重量表现为伞状或球状>台地>藤状>密植留养,即伞状或球状树型改造模式更有利于实际生产,但伞状或球状树型改造模式更适用于生长年限较长的茶树。因此对茶园进行改造时应该考虑茶树本身的情况,对生长状况不同的茶树树型采用不同的改造模式。

茶鲜叶是加工各类成品茶的原料。茶叶品质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茶鲜叶中的生化成分含量[14]。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改造模式对茶鲜叶的水浸出物及咖啡碱的含量影响较小,而对游离氨基酸及茶多酚含量的影响较大。当将茶鲜叶用于晒青毛茶的加工生产时,不同改造模式茶鲜叶的品质表现为伞状或球状>台地>藤状>密植留养。

本试验不同改造模式下茶叶成品的主要内含物质差异较大,改造模式对茶叶成品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影响均较大。根据内含成分对比结果,得到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下茶叶成品的品质表现为伞状或球状>台地>藤状>密植留养。这与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下茶鲜叶的品质表现一致,可见茶叶成品的品质与茶鲜叶的品质呈正相关。

对4种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下茶叶成品的感官审评结果显示:不同改造模式对茶叶各感官指标的影响均不大,但综合来看茶叶感官品质的优良程度表现为伞状或球状>藤状>台地>密植留养。

综上所述,在本试验的4种树型改造模式中,伞状或球状树型改造模式在茶树生长状况及茶鲜叶品质、茶叶成品品质方面表现较好,可以有效地提高茶叶的品质,增加经济收益。藤状树型改造模式对茶树各方面的影响与台地改造模式相似,但其茶叶成品内含成分及感官品质均优于台地改造模式,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适当选用藤状树型改造模式。密植留养改造模式下的一芽二叶茶芽大小及重量都远低于台地改造模式下的,且其茶叶品质与台地改造模式的相似,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意义不大。

参考文献:

[1] 陈玫,夏丽飞,梁名志,等.勐海古树茶与生态茶品质化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2(4):13-14.

[2] 鲍晓华,董玄,潘思轶.野生古茶树茶与茶园茶的比较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4):603-608.

[3] 黄寿波,姚国坤.从生态农业角度试论提高我国茶叶质量的途径[J].中国农业科学,1989(6):50-55.

[4] 邵长庚,尹祖贤.茶叶品质与环境条件的研究[J].茶叶通报,1999,21(4):15-17.

[5] 李忠华,贾平,万岭梅.浅谈普洱市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J].山东林业科技,2013(1):89-91.

[6] 吉田克志,荻野暁子,松永明子,等.ベトナム北部山岳地域から採集した茶葉中のカフェイン,カテキン類および遊離アミノ酸含有量の遺伝的多様性[J].野菜茶業研究所研究報告,2006(5):33-46.

[7] 李家华,张广辉,邵宛芳,等.基于PCA和聚类分析的茶树F1代茶多酚遗传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1,9(4):491-497.

[8] 陆松候,师兆鹏.茶叶审评与检验(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56-57.

[9] 周卫龙,钟萝.GB《茶水浸出物测定》的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1992(4):36-38.

[10] 赵甜甜,蔡新.不同遮荫度下茶树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0(5):38-41.

[11] 唐一春,宋维希,矣兵,等.低咖啡碱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及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4):1051-1055.

[12] 郑月梅,郑德勇,叶乃兴.茶叶高温化学的研究进展[J].福建茶叶,2011,33(4):11-12.

[13] 龚加顺,周红杰,张新富,等.云南晒青绿毛茶的微生物固态发酵及成分变化研究[J].茶叶科学,2005,25(4):300-306.

[14] 黄积安,陈月珍.茶树新梢不同叶位上采摘同标准鲜叶其生化成分与绿茶品质的关系[J].蚕桑茶叶通讯,1984(1):12-18.

(责任编辑:黄荣华)

收稿日期:2015-05-03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专项基金(CARS-23)。

作者简介:余冬(1988─),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树栽培与茶叶生化的研究工作。*通讯作者:李家华。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16)07-0039-04

Analysis of Tea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Modes of Tea Tree Transformation

YU Dong, SHAO Wan-fang, ZHOU Ting, FANG Xiang, LI Jia-hua*

(Longrun College of Pu-erh Tea,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traditional planting mode of tableland tea as check, the author compared the growth status of tea tree and the inherent quality of tea leaves under 3 different modes of tea tree transformation (high-density tree transformation mode T1, vine-like tree transformation mode T2, and umbrell-like or spherical tree transformation mode T3).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e height, tree width, main branch thickness, bud length and 100-bud weight of tea tree under T3 mode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other 3 modes; the bio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sensory quality evaluation score of both fresh tea leaves and made dry tea leaves under T3 mode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under the other modes. Therefore, under umbrell-like or spherical tree transformation mode, both the growth status of tea tree and the quality of tea leaves were better, and this mode c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Key words:Tea tree; Transformation of tree shape; Ecological mode;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Sensory quality evaluation

猜你喜欢

茶树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徐纪英:呼之欲出的“茶树花挂面”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转录组学技术及其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凤凰古茶树生存状况及保护技术初探
长沙县主种的茶树品种
《茶树育种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茶树良种嫁接技术研究
古茶树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