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锻炼情绪及骨密度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2016-08-10洪邦辉
姚 鑫,罗 琳,洪邦辉,陈 燕
(贵州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锻炼情绪及骨密度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姚鑫,罗琳,洪邦辉,陈燕
(贵州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550001)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6个月太极拳运动干预对退休老年男性锻炼情绪、骨密度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亚洲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检出中高危人群,然后进行骨密度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取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受试者50例,结合受试者意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人。实验组连续进行6个月专业教练指导的太极拳运动干预。运动干预前后,分别测定两组受试者锻炼情绪量表评分、骨强度值、骨密度指数T值、血压和平衡能力。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干预后,活力激发和身心平静两个条目评分显著增加(P<0.05),生理疲惫条目评分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骨强度值、骨密度指数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 收缩压出现显著降低(P<0.05),睁眼和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增加(P<0.05)。结论坚持长期太极拳运动可以显著提高受试者的锻炼积极性、产生良好的锻炼情绪、增加跟骨骨密度、降低血压、增强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对预防老年跌倒性骨折,延缓骨质疏松进展有益。
关键词:太极拳;骨质疏松;锻炼情绪;老年;骨密度
0引言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细微结构改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骨量下降导致骨脆性增加,最大的危害是跌倒性骨折的风险增肌。一旦发生跌倒性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OP列为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2]。据粗略估计,我国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约有6 900多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大约2.1亿人骨量偏低[3]。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推进,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这个数字还会增长。故本研究从2013年7月 ~ 2014年1月,对退休老年男性进行为期6个月的持续太极拳运动干预,并对干预前后受试者的骨密度、锻炼情绪、部分生理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贵州师范大学男性退休教职工300人(年龄:60~70岁),通过亚洲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辅助筛查[4]。OSTA 骨质疏松风险计算公式: OSTA=0.2×(体重-年龄)。受试者发生OP的低、中、高危险性3个级别分类判定标准为:OSTA≤-5为高危险性(骨质疏松);-5 表1 受试者基本信息 1.2方法 所有受试者在运动前接受相关运动风险等级评估,在专业太极拳教练指导下进行为期6个月的24式太极拳运动。每周由专业太极拳教练带队集中锻炼5次,休息2d,每次60min,包括10min热身,10min放松,40min太极拳练习。两位太极拳教练轮换执教,一周工作7d,对每位实验参与受试者建立运动记录档案并有专人负责跟进追踪,保证1周至少5次锻炼,并对每次运动进行医务监督,防止运动意外发生,每月进行一次现场回访。在运动干预前后,进行锻炼情绪量表,右足脚跟骨强度超声及部分生理指标测定。 1.3仪器和测量方法 采用美国产的Lunar Achilles Express超声骨强度仪,测量右足跟骨强度值以及对应的T-值强度指数。 血压:测量受试者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测量单位为mmHg。 平衡能力测试(单足站立试验):受试者站立在平整地面,身体放松,双手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单侧脚屈膝离地,脚尖距离地面需2~5cm,秒表计时,记录单脚站立的时间。双脚交换测试,分别记录站立时间。并测试睁眼和闭眼两种情况下,单脚站立时间。当离地脚触及地面,或闭眼状态睁眼,则停止计时。 锻炼情绪量表[5]:由4个分量表(积极投入,身心平静,生理疲惫、活力激发)组成,共12个条目。计分方法:每个条目采用5级计分法,各条目分项得分相加为分量表的总分。得分越高,代表锻炼积极度越高。 1.4统计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受试者干预前后锻炼情绪评分比较 运动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锻炼情绪量表各评分条目无统计学差异。持续6个月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比较,在活力激发和身心平静两个条目评分有显著增加(P<0.05),在生理疲惫条目评分有非常显著增加(P<0.01);积极投入条目与干预前相比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受试者干预前后锻炼情绪评分比较±s) 注:#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显著差异(P<0.05);*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非常显著差异(P<0.01),下同。 2.2受试者干预前后骨密度结果比较 运动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骨强度值和骨密度指数T值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持续6个月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比较,在骨强度值和骨密度指数T值出现显著增加(P<0.05),见表3。 表3 受试者干预前后骨密度结果比较±s) 2.3受试者干预前后血压比较 运动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持续6个月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比较,在收缩压出现显著增加(P<0.05),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未出现显著差异,见表4。 表4 受试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 2.4受试者干预前后平衡能力比较 运动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平衡能力无统计学差异。持续6个月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比较,睁眼单脚站立时间和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出现显著增加(P<0.05),见表5。 表5 受试者干预前后平衡能力比较±s) 3讨论 目前,对骨质疏松的常见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6]。其中非药物治疗又以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两种最常见。研究表明,太极拳锻炼对于人情绪的调节有良好的效果[7]。本研究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长期太极拳运动干预后,活力激发和身心平静两个条目评分显著增加,生理疲惫条目评分有非常显著性增加。这可能于太极拳运动本身讲求气息的运用,在运动过程中强调心平气和,并且集体锻炼的方式,给退休老年男性一个聚会的机会,所以在活力激发和身心平静条目得分出现显著增加。太极拳运动属于有氧运动范畴,通过长期锻炼可以增强心血管弹性和收缩力,从而使血液循环速度增加,而良好的血液循环可以缓冲体温因环境变化发生的改变,使神经传导维持在正常水平,不容易使人在运动中疲劳;并且运动可以诱导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水平升高,从而提高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这些因素都使老年人更有活力。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长期太极拳运动干预可以有效地增加中老年人的神经兴奋性,降低疲劳感,使人活力充沛,在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伴随锻炼积极性的增加。 本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太极拳训练,显著增加了实验组受试者右脚跟骨骨强度和骨密度指数T值。研究表明,负重或者抗阻力量练习可以使体内钙质沉积更加有利[8]。太极拳的技术动作特点是属于利用自身体重作为下肢锻炼阻力的训练方式,整套动作身体多处于半屈曲体位,腰部带动下肢不断做螺旋式弧形动作,这种技术动作不断刺激腰部,膝关节,脚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使它们不断得到锻炼,进而关节稳定性和身体协调性得以提高,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有益。并且太极拳的迈步载重得步法特点,可以使老年人下盘腿脚稳固有力,对于逐步发展老年人腿部力量,延缓骨质疏松进程有益。 本研究显示经过长期太极拳运动干预,实验组老年男性收缩压较对照组出现显著下降。这可能与进行太极拳运动时,全身肌肉处于不断收缩和舒张交替中,大脑中枢保护性抑制作用不断加强,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引起血管舒张,从而促使收缩压[9]。但由于太极拳一直处于半屈曲体位,身体下肢聚集过多血液,外周阻力增加和回心血量减少故舒张压改变不明显。但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练习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都不大,因为血压不仅受饮食、代谢、遗传等因素的影响[10],还受运动时间的影响。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太极拳锻炼对血压,特别是收缩压高的老年人来说,还是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人体的平衡功能和年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有研究表明50岁以后,年龄与机体平衡能力呈现负相关, 70岁以后这种改变更加明显[11]。老年人跌倒行为,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的跌倒行为是造成老年人意外伤害死因最大的一个诱因,并且伴随年龄的增长,因跌倒造成的死亡率大大增加[12]。骨质疏松会造成骨量下降,这就使骨质疏松老年人在跌倒的时,容易出现跌倒性骨折,并且老年人的机体恢复能力减慢,一旦出现骨折对老年人的影响不仅仅肢体的疼痛,更会使老年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由于骨折需要长期制动,容易导致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自信心下降及社会参与减少。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太极拳运动干预实验组老年人睁眼站立和闭眼站立时间均有显著增加,表明太极拳可以增加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太极拳注重重心移动和下肢锻炼,强化了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下肢肌肉力量得以加强,神经肌肉的反应速度增加,不断提高老年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总之,长期太极拳锻炼有益于提高受试者的锻炼积极性、增加骨密度、降低血压、增强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对预防老年跌倒性骨折有益。 参考文献: [1] 李军汉,江大雷,周进,等. 脉冲电磁场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2):46-49. [2] 贾玉民.阿胶补肾健骨方治疗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3] 孟迅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和风险评估[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2,19(1):1-4. [4] 黄际远,宋文忠,史克俭,等.亚洲骨质疏松自我评价工具对成都地区部分中老年妇女筛检效果评价[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6(2):102-107. [5]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50. [6] 张立,梁铂坚,刘玉槐.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不要忽视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5):457-459. [7] 周庆来.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D/OL].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32[2013-05-08]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recid=&filename=1013262203.nh&dbname=CMFD2013&dbcode=CMFD&id=&file=1013262203.nh&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SdnQ1YWlBWWJzdUlNQThpa3QrYUhjRG1UalRSSG5IRT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DQxNjlEaDFUM3FUcldNMUZyQ1VSTHlmWWVkckZ5dmtWNy9NVkYyNkhiRytITlBNckpFYlBJUjhlWDFMdXhZUzc=. [8]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2013版.第十一届国际骨矿研究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论文集[C/OL].北京: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2013:50. [2013-04-05 ]. [9] 王纯,卢文,吴中远.太极拳与步行运动对高血压的康复疗效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学,2007,34(18):3533-3536,3543. [10]纳顺达来.基于KLK-1基因多态性的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D/OL]长春:吉林大学,2013:45 [2013-04-01]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recid=&filename=1013193863.nh&dbname=CDFD2013&dbcode=CDFD&id=&file=1013193863.nh&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SdnQ1YWlBWWJzdUlNQThpa3QrYUhjRG1UalRSSG5IRT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jAyMjIyNkhiS3hIZG5Lck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HlmWWVkckZ5dmtWcnJPVkY=. [11]原莉雯.山西省老年人平衡能力与肌力、柔韧性、反应时的相关性研究[D/OL]太原:中北大学,2013:24 [2013-05-25]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recid=&filename=1013184486.nh&dbname=CMFD2013&dbcode=CMFD&id=&file=1013184486.nh&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SdnQ1YWlBWWJzdUlNQThpa3QrYUhjRG1UalRSSG5IRT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jExMTN5dmtWcnpMVkYyNkhiS3dHdFhFcV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HlmWWVkckY=. [12]王吉,江长缨.社区老年居民跌倒预防的综合性干预[J].护理学报,2012,19(18):61-63. 文章编号:1004—5570(2016)03-0032-05 收稿日期:2016-05-03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LKS[2012]52号);民政部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十一五”研究计划项目(200747-1) 作者简介:姚鑫(1959-),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健康教育,体育保健,E-mail: 6701151@163.com.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Effect of Taijiquan exercise on exercise mood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elderly male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YAO Xin,LUO Lin,HONG Banghui,CHEN Y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01,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explored the effect of Taijiquan Exercise on the mood, bone mass and some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old men in the last 6 months.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e Asian 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OSTA) index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ultrasound results, selection of osteoporosis in elderly male subjects in 5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25 peop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ntinued for 6 months professional coaching Taijiquan exercise.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the scores of the subjects' exercise mood scale, bone strength, bone density index T, blood pressure and balance ability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o exercise intervention, to stimulate the vitality and mental calm two entry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physiological fatigue entry sco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bone strength, bone density index t value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systolic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with their eyes open and closed single foot standing tim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Conclusion: long term Tai Chi exercis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bjects' exercise motivation, increase bone density, lower blood pressure, and enhance the balance ability of the elderly, in order to prevent falls in the elderly. Key words:Tai Chi Chuan; osteoporosis; exercise mood; old age; bone mineral den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