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45岁以上糖尿病前期人群自然转归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6-08-10朱秀丽徐松梅沈红丽盖显英陈爱军
许 英, 朱秀丽, 徐松梅, 沈红丽, 盖显英, 吕 波, 陈爱军
社区45岁以上糖尿病前期人群自然转归及相关因素分析
许 英, 朱秀丽, 徐松梅, 沈红丽, 盖显英, 吕 波, 陈爱军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内科, 上海 松江区 201600)
【摘 要】目的:了解社区45岁以上糖尿病前期人群2年后自然转归情况、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统计社区45岁以上糖尿病前期人群1465例,两年后进行复查,采取填写调查问卷、二次糖耐量试验,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测定等方式,了解自然转归情况以及不同转归的人群基线特征,分析影响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465例糖尿病前期人群,其中610人转化为血糖正常人群,731人依旧处于IGR水平,124人转化为糖尿病,糖尿病转化率为8.5%。在不同的年龄组,随着年龄增长,糖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脂代谢异常均有增加趋势,而血糖升高可能与增龄、收缩压(SBP)增加、血脂代谢异常等密切相关。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血压升高、血脂代谢异常均为糖尿病危险因素。结论:以是否进展为糖尿病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基线FPG、2hPG、超重和肥胖是影响糖尿病前期转化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转化为糖尿病者男性比例、尿酸、BMI和收缩压均高于未转为糖尿病者,调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45岁以上糖尿病前期人群; 糖尿病转归; 影响因素
最新研究表明:2010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领导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华研究员共同带头完成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选取≥18岁人群98658人,该研究发现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 6%,糖尿病前期人群达50.1%。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1]。本研究对社区45岁以上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进行2年随访观察,调查分析糖尿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收集本社区居住5年以上(含5年)4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年前在体检发现并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1465例为本次调查对象。其中IFG337例,单纯IGT780例、IFG合并IGT348例。排除标准:①急性感染患者;②近期应用糖皮质激素;③随访期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者。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表,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既往史(重点高血压、冠心病史)、以及糖尿病家族史、用药史(糖皮质激素)、饮食、运动等情况。
1.2.2 体格检查:使用校正精准、误差小的器械为每个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三围等基本参数和血压值等。受试者测量前至少30min内避免吸烟、避免运动,检测3个坐位血压值取其平均值。着薄内衣、脱鞋后测量身高和体重;最小呼吸时在脐上1cm处测腰围;在臀部最大范围处测臀围。最后根据相应参数计算出各自的BMI。
1.2.3 实验室检查:每位调查对象均抽取空腹血(空腹指至少禁食10h以上),所有受试人群进行标准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OGTT2h血糖、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罗氏化学发光仪测定空腹胰岛素,明确糖代谢情况[2]。
1.2.4 血脂测定: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包括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明确其脂代谢情况。
1.3 诊断标准:其中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采用WHO1999年诊断标准,IGT和IFG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也称为糖尿病前期。DM和IGR统称为糖代谢异常。WHO1999年诊断标准:①正常血糖:空腹血糖(FPG)<6.1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2hPG):<7.8mmoL/ L;②空腹血糖受损(IFG):6.1mmoL/L≤FPG<7. 0mmoL/L同时 2hPG<7.8mmoL/L③糖耐量减低(IGT):FPG<7.0mmoL/L 7.8mmoL/L≤2hPG<11. 1mmoL/L④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异常(IFG+ IGT):6.1mmoL/L≤FPG<7.0mmoL/L,7.8mmoL/L≤2hPG<11.1mmoL/L⑤糖尿病(DM):FPG≥7.0mmoL/L或者2hPG≥11.1mmoL/L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方差齐采用t检验,若方差不齐采用矫正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转归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转归情况:共随访1465例糖尿病前期人群,其中610人转化为血糖正常人群,731人依旧处于IGR水平,124人转化为糖尿病,糖尿病发病率为8.5%。其中单纯IFG、单纯IGT、IFG合并IGT分别为337、780、348人,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3.6%、7.1%和16.4%,呈上升趋势(卡方趋势=6.000,P<0.001)。见表1。
表1 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情况
2.2 基础信息比较:转归为糖尿病者与未转归为糖尿病者之间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转归为糖尿病者男性比例、尿酸、BMI和收缩压均高于未转归为糖尿病者。见表2。
表2 转归为糖尿病患者与未转归为糖尿病患者基础情况比较
2.3 转归影响因素分析:以是否进展为糖尿病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性别、年龄、血脂、尿酸、血压等其他影响因素后,发现基线FPG、2hPG、超重和肥胖是影响糖尿病前期转化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为BMI≥24,肥胖为BMI≥28)见表3。
表3 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3 讨 论
人体中有血糖的精细调控系统,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大脑提供能量。2型糖尿病患者兼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病情一般较重且难治愈,但却很容易提早发现血糖异常的情况。血糖异常上升,却还未达到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阶段即为所谓的糖尿病前期,即患者处于糖调节受损状态[4]。糖尿病常进展缓慢,循证医学资料证实,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要经过糖尿病前期阶段,每5~10年约1/3进展为糖尿病,1/3仍维持IFG状态,1/3血糖恢复正常[5]。既往的资料表明,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BMI、血压、TG、糖化血红蛋白(HbAIC)、FINS等对IGT转变为DM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在糖尿病发病数年前胰岛β细胞功能衰减已经开始,如不进行干预每年将以10%~15%的转归率进展为糖尿病,至糖尿病发病时胰岛β细胞功能已衰减50%。同时糖尿病前期患者合并心脑和肢体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因此对于这部分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管理尤为重要,从而降低向糖尿病进展的发病率。
本组人群男性逆转为NGT的比例高于女性,不可排除基线时女性腰围相对较大,TC、HOMA-IR及FINs显著高于男性有关。而转化为糖尿病者男性比例、尿酸、BMI和收缩压均高于未转化为糖尿病者,可见基线FPG、2hPG、超重和肥胖是影响糖尿病前期转化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重视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治,关注最可能发展为糖尿病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对其实施筛查及重点防控监测策略,同时加强对大众的健康教育,使大家对糖尿病前期的转归有一定认识并从自身努力加以预防,对社区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做法即是从积极推进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开始,尽量减少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同时积极筛查符合高危条件的人群,例如年龄在45岁以上、BMI指数超标、生活方式不节或具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对其血糖实施定期检测,使糖尿病得以及早发现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J].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2] 吴云涛,邢爱君,等.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自然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8):728~730.
[3] GenuthS,AlbertiKG,BennettP,et al.The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follow -up report o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2003,26:3160~3167.
[4] 潘孝仁,李光伟,刘娟,等.432例糖耐量减低患者两年的演变[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1,7:24.
[5] 高志红.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诊断标准及其变迁[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141~144.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7-1093-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7.014
【基金项目】上海市松江区科学技术攻关项目,(编号:14JGGYY25)
【通讯作者】许 英
Analysis of the Natural Prognosi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the Population over 45 Years Old with Diabetes in the Community
XU Ying, ZHU Xiuli, XU Songmei, et al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201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se the natural prognosis,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people over 45 years old with diabetes in the community in two years.Methods:1465 cases of early diabetic population aged over 45 in community were chosen as objects.The natural outcome an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pulation with different outcomes and the reasons were analyzed by filling in the questionnaire,two glucose tolerance test,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blood lipid measurement after two years.Results:The total of 1465 cases of early diabetic population,which 610 people into a normal blood sugar,731 people are still in the IGR levels,124 were converted to diabetes,and the conversion rate was 8.5%.In the different age groups,along with the age growth,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hypertension,obesity,abnormal lipid metabolism were increased,and hyperglycemia may b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age,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increased,blood liquid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are closely related.Conclusion: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age,high blood pressure,abnormal blood lipid metabolism are risk factors for diabetes.The male proportion,uric acid,BMI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ose translating into diabetes are higher than of those non-translating into diabetes.The survey result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Key words】Early stage of diabetes of people over 45 years of age; Diabetic outcomes; Influence f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