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背景的教学思考与建议
2016-08-10常晓云
常晓云
(陕西师范大学)
基于历史背景的教学思考与建议
常晓云
(陕西师范大学)
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会有复杂的历史背景,每一节历史课的教学都会讲授历史背景的知识,改革史的历史教学更离不开历史背景的拓展。正如任鹏杰老师曾说讲解改革史不能离开社会背景单方面叙述改革的内容,任何改革都是在特殊的时代条件和复杂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交代改革的背景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历史教学中对于历史背景总是简单叙述或者粗略带过,致使学生无法理解历史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因此,重视历史背景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刻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什么是“历史背景”呢?根据《辞源》和《辞海》对“背景”一词的定义并进行拓展,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所谓历史背景,就是指对历史事件发生、发展及其存在变化起不同程度重要作用的一切必然和偶然的社会因素的总称。
通过对2015年高考历史全部14套试题的分析,发现历史背景知识的考查在高考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选择题和材料题共7个,其中以材料分析题居多。如:
例1: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玉卷)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此题问的是“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我们必须联系当时汉朝的统治状况。汉高祖刘邦在临终前向吕后托孤,安排后事,又例如汉成帝优柔寡断,依靠舅母王凤。到了东汉,大多数皇帝都是短命之君,母氏和舅氏轻而易举地控制大权。因此,母族亲属受到重视,才是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
因此,重视历史背景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刻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面以岳麓版选修一“明治维新”为例谈一些思考与建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通过分析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是学习明治维新的基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历史背景的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补充材料,培养学生的变迁意识
材料一: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19世纪是个变革频繁的世纪,社会的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变革也为社会各界所普遍认可,自觉地变革逐渐成为风气。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北部资产阶级的胜利,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扫除了奴隶制度这一美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使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跃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材料三: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后,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逐渐被资本主义俄国代替。——陶慧芬《俄国近代改革史》
正如材料中所描述的一样,19世纪是个变革频繁的世纪,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英、法、美、俄各国为了自己的发展都在进行各式各样的改革,那么日本也只有进行变革才能在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和教师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当中的,每个国家的若要发展必须跟上世界的步伐也要不断地变化和更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变迁意识。
二、展现图片,激发学生的现实意识
在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久里滨,有一座佩里公园。在当年美国“黑船”军舰登陆的地方,一座纪念碑巍然耸立,上面有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手书:“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佩里上陆纪念碑”。
在佩里公园,每年都要举行民间自发的开国纪念活动——“黑船祭”,来祭奠佩里,明明是用坚船利炮敲开日本的大门、迫使日本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美国海军,在这里竟然成了英雄。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就曾这样写道:“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上燃起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通过对这两张图片的介绍以及讲述日本和中国在面对相同的国情时不同的抉择,从而向学生传达一种现实意识。必须正视世界、坦然面对世界。
三、追根溯源,加深学生的改革意识
众所周知,明治政府所推行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对外开放等近代化的基本国策,是维新成功的策略原因。但若追根溯源,上述政策的提出却并非始自明治维新,而是在幕末的持续改革中,逐步提出并付诸实践。例如,安政改革虽然在安政大地震受到影响改革计划并未很好地落实,但是其设置研修洋学机构,培养洋学人才的举措,为明治政府了解欧美的情况,培养新式人才提供了借鉴,再如文九改革虽然幕府没有足够的权威,加之外交纠纷使得幕府处于被动状态,但是其继续组建新式海陆军、调整洋学机构,培养急需人才的措施还是为明治政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因此,幕末改革强化了社会心理对变革的承受能力,开阔了人们的认知视野,其坚持对外开放的举措,使得日本对欧美的认知程度逐步加深,同时幕末改革为明治维新的官制建设和近代化方针政策的提出,提供了足够参照的思路。明治政府只是在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上,加以推行并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把这些问题讲清楚,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明治维新改革的社会背景有一个大的历史观,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明治维新的举措并不是首相的个人英明才智想出来的,而是在之前失败的改革经验上积累出来的。
总之,历史背景蕴含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决定着历史事件发生的方式、历史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掌握了历史背景,就能准确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把握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影响,从而在认知的层面上逐步形成抽象的历史思维。紧扣历史背景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切入点,采用多种形式的历史背景教学是拓展学生提炼历史认识,发散学生思维的突破点。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0:89.
[2]刘付文.高中历史背景教学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3]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7.
·编辑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