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世界新未来
2016-08-09田园
田园
[摘 要]中国共产党95年的峥嵘岁月为中国人民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经济、安居乐业的生活和提高的国际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和权责共担,进一步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是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维护世界各国的公平与正义,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和稳定。各国以“命运共同体”为新的视角,加强各国经济和信息之间的联系,提出文明理念。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命运共同体;文明理念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122 — 02
中国共产党95年的峥嵘岁月为中国人民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经济、安居乐业的生活和提高的国际地位,这95年是一个光辉的历程,留下了中国人民大团结的足迹,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平崛起、与时俱进,向世界敞开友谊的大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了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和权责共担,进一步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1〕。当今的世界多极化,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仍在,世界经济增长存在不稳定因素,各国发展不平衡,因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发展日趋深入,多样化的文化与信息更加持续的推进发展,各国全力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早在2004年被郑必坚提出,他提出构建利益汇合点,提出后逐渐被广泛应用,涵盖的范围从国内逐步到国外,现在是全球〔2〕。2011年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明确提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更是在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上对命运共同体继续倡导。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上任以来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的有关国际问题治理的新理念,是新一届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标签,是一个具有清晰目标的外交战略,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在新时期进行的伟大外交实践〔3〕。
当今的世界多极化,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仍在,世界经济增长存在不稳定因素,各国发展不平衡,因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发展日趋深入,多样化的文化与信息更加持续的推进发展,各国全力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再不是固步自封、紧闭国门,各国敞开国门互相合作,因此各国关系更为紧密和复杂,有交流就会有冲突,那么从国际的共同利益出发,为了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各国就要形成命运共同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加强共同治理问题的能力,同舟共济,把握正确发展方向,形成多种方面,多个层次的利益共同体,保证世界各国和平并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在十八大召开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梦”的提出,在复兴中华民族的基础上,更加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将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共同结合在一起,不断扩大多方向多层次的利益汇合点,推动全球共同利益的发展〔1〕,世界各国互相弥补优劣,在积极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促进全球共同发展,这也是“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
二、“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含义
“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含义是在维护和追求本国安全和利益的同时,合理与其他各国合作、互利,共同发展,这个理念是一种平等的价值观,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是它灵魂。
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是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维护世界各国的公平与正义,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和稳定。各国以“命运共同体”为新的视角,加强各国经济和信息之间的联系,提出文明理念,互惠互利,优劣互补,公平、平等、加强交流,保护各民族文敏的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性,共同发展,构建国际美好的未来〔4〕。
三、实现“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命运共同体”理念能够指导我国良好的进行国际交流、合理的处理国际事务、正义的构建国际新秩序。和平发展,建设和谐国际社会。“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整体推动各国综合发展与进步,并且能够创建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提就要有平稳的国际环境,缓解和消除国际压力与干扰,进一步实现我国的奋斗目标。“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共生主义的发展模式,是具有高度政治共识的关系,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理念基础。
“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新型具有世界观的理念,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主张,是我们看国际社会的眼睛。能够客观的反应现实,能够深刻揭示规律与本质,目的在于追求人类世界的共同发展与进退,融合世界各国的价值观,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开启利益共生主义发展模式。《新华每日电讯》刊文中指出,建设和推动“生命共同体”是中国新时期外交的一种实践,不断构建良好的国际关系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邀请世界各国共同发现与发展,同舟共济,在和平的环境下与世界共赢,在推动全球的发展上迈上一个新的阶梯。
四、中国对“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虽然“命运共同体”在2004年就被提出,但却是在十八大报告上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跻身大国、强国之列,国际地位越来越高,话语权越来越多,以“命运共同体”将我国和平发展理念推向世界,将各国的经济、文化与命运连接在一起,拓宽各国合作之路,最终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实现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中国一直以来都在倡导和平,反对暴力与战争,提出“生命共同体”以和平理念处理国际关系,支持互相信任、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利益共存,注重与其他各国的互相沟通〔5〕。为此,中国又提出了“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关系,这就是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因为我国强大、稳定、繁荣,提出共同发展理念会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遇,那么,中国要如何实践“生命共同体”?中国会在坚决捍卫本土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以“生命共同体”理念良好处理与相关国家的问题,维护好邻国之间的和平关系,继而平稳全球,劝谈产生矛盾的国家,通过对话帮助处理问题,解决国际纠纷,敞开国与国的大门,摒弃陈旧理念,各国同步。
第二、中国一直以来都在国际上倡导和平、合作与共赢,也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不仅要致力于本身的不懈发展,也要对国际负责,对国际做出贡献。有国家有难,如自然灾害等,中国会立刻在国力允许的情况下贡献相应的人力与物力,对全世界人民负责。中国是和平与共赢的倡导国,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对国际贸易、发展、稳定、投资、能源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力〔6〕。中国倡导“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各国在稳定本土利益的同时关切其他国家,公平、平等的与各国建立良好的发展关系,对于中国来讲,中国也更加积极的向各国开放经济战略,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平衡各国之间的关系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合理共赢,与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对经济困难国家捐献大量款额,帮助建立学校、医院等设施,对技术落后的国家派遣对应的技术人员,建立技术培训课程等,改善全球人类的生活环境,扩大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的大力发展。
第三,在外交方面采取开放的态度,与其他各国互相信任、互相包容、互相合作,这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特征。中国一直以来都在倡导平等,倡导互信互利,互相交流,一起创造文明,将国际中的黑暗与隔阂消除掉,将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相互融合,并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五、“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十八大报告上倡导,并且习近平总书记在其他会议上也多次加以阐述,正确对待全球人类和谐共同发展,中国是自信的,是强大的,“中国梦”能够引领我们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动力是思想要密切关注在不断变化中的现实社会,并且要洞穿于现实社会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深入时代的根据,能够将最深刻的思想与实践任务挖掘出来,在进步中反思,在生活中追求与实现梦想,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国际理念,能够为全球打开多种空间,是持续发展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一种努力,能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
当今国际的主题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我国在自身的不懈努力发展下,要更加频繁的推动国际和平交往,各国之间互嵌式紧密依存,“命运共同体”能够表达人类持续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共同意识,与马克思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共通。目前全球面临着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间或有恐怖主义出现,这些问题如果让一个国家去消化和解决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各国共同面对和解决,为了克服地球环境带给人们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国必须要联合合作,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克服各种挑战,维护地球的生存环境,寻求出共识的价值目标。“命运共同体”承载着合作与发展,紧跟国际发展潮流,是一种积极的现实行动,在“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必须成为理论自觉。我们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就要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境遇。
虽然中国一直在倡导“命运共同体”,但这个理念仍旧具有局限性,还要继续向世界各国家进行呼吁,国际上民族众多,文明、文化与国家制度各不相同。要想深入贯彻实施“生命共同体”理念,就要突破地域限制、突破历史限制、突破思想限制、突破交通观念等,要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以“利益共同体”为纽带,稳步推进和实施“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一带一路”是“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与路径,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与各国打造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架构。
六、结束语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世界各国逐渐的相互依存,中国政府呼吁“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世界各国的利于相互结合起来,共担全责,共赢合作,同舟共济,建设和平和繁荣的国际社会,消解国际间的不稳定因素,追求平等和互信。“命运共同体”要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以“利益共同体”为媒介,扎实实施和呼吁 “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参 考 文 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郑必坚.世界热议中国:寻求共同繁荣之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1-09-07,(15).
〔4〕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3-04-08,(01).
〔5〕戈登 布朗.向建立全球治理体系迈进〔C〕//郑必坚. 世界热议中国:寻求共同繁荣之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6〕罗伯特 佐利克.实现共同繁荣的机遇〔C〕//郑必坚. 世界热议中国:寻求共同繁荣之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