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5年
—2015年我国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

2016-08-09薛冬群亢东琴苏春香岳树锦

护理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老年护理文献计量学

薛冬群,亢东琴,柳 琪,苏春香,岳树锦



2005年
—2015年我国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

薛冬群,亢东琴,柳琪,苏春香,岳树锦

摘要:[目的]分析2005年—2015年我国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检索2005年—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在“题名”字段和“关键词”字段分别输入“中医情志护理 AND 老年”,阅读摘要后剔除与本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收录于不同数据库的同一篇文章只保留1篇。[结果]纳入文献48篇,分别发表在37种期刊上,文献数量自2010年起呈上升趋势;文献作者来自22个省市48个单位,研究单位以临床医疗机构为主;文献以临床研究论文为主,其次是经验总结和综述,其中24篇为随机对照实验,2篇介绍随机方法,方法学质量较低;研究热点集中为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骨折(或骨科手术)、心理认知障碍(抑郁和痴呆)等;引文以中文文献为主(95.2%),被引频次在5次以上者10篇,最高被引频次为44次;研究受科研基金资助者2篇。[结论]应用于老年护理的中医情志护理已逐渐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但关注度仍不足,且文献整体质量不高,尚需加强相关的高质量科研论文的产出,探索更多、更优质的老年护理的中医情志护理方法。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老年护理;文献计量学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躯体疾病增多,社会活动受限,认知感知能力减退,易造成老年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这将影响其生活质量[1],加重社会老年护理的压力。而中医情志护理是以中医“因人、因时、因地”理论为指导,可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辨证施护,通过一种或多种情绪调节,控制和克服另外一种情绪或多种情绪,使病人负性情绪得以宣泄和消除的一种情志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老年人心理情绪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为了解我国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本研究对2005年—2015年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为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信息和方向。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检索2005年—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在“题名”字段和“关键词”字段分别输入“中医情志护理 AND 老年”,阅读摘要后剔除与本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收录于不同数据库的同一篇文章只保留1篇,共筛选出48篇文献进行分析。

1.2建立数据库根据本研究目的,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收集两大类文献信息。①文献基本情况:包括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发表期刊、发表年份、引文情况、基金来源、文献类型等。②文献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场所、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界定和编码,对每篇文献进行评阅并摘取以上信息。

1.3统计学方法将Excel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入SPSS 16.0软件包,对文献基本情况和文献主要内容使用频数、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文献分布共筛选出48篇文献,发表于37种期刊,平均每种期刊收录1.3篇,其中护理专业核心期刊有《护理研究》和《护士进修杂志》,各收录1篇文章;其他期刊收录2篇及以上文献的有9种,包括核心5种和一般期刊4种,共收录20篇(41.67%)。核心期刊分别是:《辽宁中医杂志》3篇,《河北中医》2篇,《检验医学与临床》2篇,《四川中医》2篇,《中国中医急症》2篇;一般期刊分别是:《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3篇,《按摩与康复医学》2篇,《内蒙古中医药》2篇,《中国实用医药》2篇。其中核心期刊是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影响因子≥0.15的杂志。2005年—2015年我国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文献分布见表1。

表1 2005年—2015年我国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文献分布

2.2作者分布48篇相关文献涉及作者80人次,平均每篇作者数量为1.67人;20篇(41.67%)论文为2名及以上作者合作完成;来源于48个单位,其中临床机构44个,社区机构3个,其他1个。临床机构中中医院33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25个,三级乙等医院3个,其他医院5个。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地区进行统计,48篇论文分别由22个省市的作者完成,前8位依次为浙江、北京、广东、广西、河北、江苏、辽宁、四川,其中浙江省4篇,其余7个地区均3篇。

2.3文献类型2篇研究谈及“随机分组的具体方法”,分配隐藏、盲法等方法学均未涉及。临床研究31篇,2005年—2010年5篇,2011年—2015年26篇。此外在实验性研究中,介绍了疾病“诊断标准”的实验性研究有13篇,介绍了“纳入标准”的研究有12篇,介绍了“排除标准”的研究有9篇,明确指出“基线可比”的研究有26篇,4项指标均有介绍的文献有2篇。未介绍护理实践方法17篇,结局评价中使用心理学领域公认的量表17篇,12篇使用自制量表或问卷,未介绍评价方法17篇。文献类型见表2。

表2 文献类型分析(n=48)

2.4研究对象除综述外,纳入的文献明确介绍研究对象有37篇,共涉及研究对象3 143例。其中按老年病人疾病状态分类,以心血管疾病为研究对象的18篇(37.50%),以心理精神疾病为研究对象的5篇(10.42%),以骨折为研究对象11篇(22.92%),以ICU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5篇(10.42%),其他情况的老年人中医情志护理有9篇(18.75%)。

2.5研究内容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干预效果的研究16篇(33.33%),其中高血压5篇,脑卒中5篇,心脏疾病4篇,概述2篇;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骨折病人护理效果的文献8篇(16.67%),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抑郁病人临床干预效果的文献3篇(6.25%),研究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病人围术期护理效果的研究7篇(14.58%),研究中医情志护理在ICU老年病人中的临床应用5篇(10.42%),讨论老年病人中医情志护理体会的文献4篇(8.33%),其他文献5篇(10.42%)。

2.6引文情况与被引频次48篇文献共引用文献271篇(不排除重复引文),中文引文258篇(95.2%),外文引文13篇(4.8%)。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为2.67次,最高被引频次为44次,最低被引频次为0次,被引频次5次以上的文献有10篇(20.83%)。

2.7基金资助情况2篇(4.17%)论文受基金资助,分别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改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和“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数量较少,且无其他更高层次的基金资助。

3讨论

3.1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增多,但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自2010年开始,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表明老年人的情志护理问题逐渐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且国内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护理应用中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深度不断加深。总体而言,48篇文献中临床科研论文数量较多,经验总结和综述论文次之,在临床科研论文中,虽然以随机对照实验为主,但是大多数研究方法学质量较低。因此,还需更多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深入研究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提供循证护理依据。

3.2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群体较分散,核心研究力量尚未形成开辟一个相对稳定持久的论坛和形成一个较权威的多产作者群是一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形成核心,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3]。本研究结果显示,从单位分布和作者分布分析,单位和作者分布均较分散,每单位平均发文1篇,无第一作者发文2篇及以上的文献,且作者间的协作趋势尚不足;从发文期刊分析,核心期刊较少,其中护理专业核心期刊仅有《护理研究》和《护士进修杂志》,表明国内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度仍不够,相关研究仍较为匮乏。因此,针对此类问题,一方面应鼓励各地区和单位相互协作,同时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应集中优势,形成核心研究团队,引领中医情志护理用于老年护理的发展方向。

3.3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缺乏规范的护理实践流程本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2010年相关文献11篇,临床研究5篇,2011年—2015年相关文献37篇,临床研究26篇,可见研究内容逐步向临床研究过渡。但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老年护理的临床研究缺乏规范的护理实践流程,除综述外,未介绍中医情志护理实践方法的文献有17篇。而已有介绍的文献中,一方面叙述宽泛,仅简单概括了中医情志护理常用方法,未结合其研究阐述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另一方面,结局评价时17篇使用了心理学领域公认的规范量表,12篇研究使用自制量表或问卷(信效度不明),未介绍疗效评价方法17篇。故需从中医情志护理的概念、方法、流程、疗效评价等方面规范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老年护理的临床实践,以期增强相关研究的信效度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性。

3.4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研究优势病种已逐步形成,但关注度有待提高目前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预后生存质量较差[4],易发生焦虑、抑郁心理;且老年人多半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等创伤性疾病,此类疾病常需手术治疗,日常活动受限和躯体疼痛等使老人产生负性情绪[5];而ICU环境相对隔离,老年病人病情重,医疗花费高,身心压力大,若因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关心不足,老年人负性情绪更易加重[6]。故对以上3类老年群体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意义重大。经文献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人心脑血管、骨科和ICU重症疾病中的研究位居前3,且效果较好。因此,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老年护理的优势病种已初步形成,但鉴于10年以来研究较少,关注度有待提高。

3.5国外研究成果引用有限,研究经费不足引文是研究的理论来源,是作者科学态度、情报意识、文献利用能力和对本学科研究动态了解程度的体现,反映了研究的深度[3]。本研究中引用中文文献的比例较高,引用外文文献的比例较低,反映出国外老年心理护理的研究成果尚未被我国学者充分利用,这可能会限制学者深入研究的思路。同时,纳入的48篇文献中受到的基金资助很少,研究经费的不足必然会限制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手段的选择,这可能也是阻碍相关研究发展的因素之一。

4小结

目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示医护人员应全面重视人的身心健康,而老年人常因脏腑功能退化、健康状况变差、社会角色弱化、感知认知思维障碍等因素,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身心状况较差。因此,关注老年人心理情志问题,深入探讨护理不同老年群体的有效的中医情志护理方案,是改善老年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梁清芳,张先庚.老年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9(12A):3185-3187.

[2]王国飞,徐莹钧.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5):1102-1104.

[3]左丽宏,李春燕,王丽.2004—2013年我国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2):1258-1260.

[4]陈星慧.中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情志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2,18(22):111.

[5]王秀凤.中医情志护理对预防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3):1914-1916.

[6]李雪丹.情志护理在综合ICU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J].中医药导报,2014,20(4):136-137.

(本文编辑苏琳)

作者简介薛冬群,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亢东琴、柳琪、苏春香、岳树锦(通讯作者)单位: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21.031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7C-2656-03

(收稿日期:2015-09-24;修回日期:2016-06-27)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TCM mental nursing in elderly nursing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5

Xue Dongqun,Kang Dongqin,Liu Qi,et al

(Nursing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102 China)

猜你喜欢

中医情志护理老年护理文献计量学
中医情志护理预防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广西民族研究》创办30年来刊发文章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老年护工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护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研究
高校护生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创新模式的探讨
中文图书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老年护理课程体系建设的中医内容整合和优化对策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后遗症36例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西医常规疗法结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分析
中医情志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