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思辨决胜
——2016年高考作文管窥
2016-08-09肖家芸
□肖家芸
高考作文思辨决胜
——2016年高考作文管窥
□肖家芸
理性思辨是高考作文一以贯之的能力考查主线,关乎考生前途命运,教育者任重而道远。思辨的精准与灵动,有待必要的技巧训练,有赖个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积累和感悟。
高考;思辨;作文
所谓思辨,是指由感性上升理性的思考辨析。具体指的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提炼与求证过程。所以,思辨在作文中,既关乎观点提取的精准与深度与否,也关乎论证的充实与成立与否。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再次吹响思辨集结号,涉及思辨的联系性、全面性、发展性和辩证性各个层面。
一、联系性思辨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彼此共存的,孤立的事物不存在。循着事物间的各种联系去思考辨析,这就是联系性思辨。简单表示:有A有B,或互为表里,或互补共荣。
(一)表里性思辨
表里性思辨,即由表及里(透过表象看本质)的思辨。“表”即外显的表象,“里”是内隐的实质,前者只是呈现载体(抓手),后者才是表达用意(动机)。所供阅读与写作的材料,都具有寓意性,其呈现的只是物质现象(自然的或社会的),一定要由实(物质)到虚(精神),即由物及人、由自然到社会、透过现象抓其内隐的精神本质,绝不可以停留在现象层面,就物说物,就事说事,就人说人,否则你根本没读懂。表象后的内涵有多个层面,落在价值文化内涵层面上的情(品)、理(思)、志(趣),才是本质的核心内涵。研判材料,或见“情”,或悟“理”,或体“志”,都可得其本;不见“情理志”,不得其本质。
如全国Ⅰ卷漫画作文,画面表象(情状)概要是:无论是分数高的孩子,还是分数低的孩子,遭遇一样:分数高了,哪怕是仅增一点,即得到奖励(脸上的吻迹意寓),于是笑逐颜开;分数低了,即便是降一点,也会遭到惩罚(脸上厚厚的指印意寓),因而惊疑或是垂头丧气。分数成了孩子学习评判的唯一标准,成了孩子心情苦乐境遇的唯一左右。透视这个现象背后的价值观,便是不加区别地唯分数论,考试至上,见分不见人。从分数来源上说,题目难易不同,学生生熟不同,批改宽松不同,分值不同,与学的好差和能力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从教育上说,分数至上,违背了教育培养人的宗旨(育人不是仅仅育分);从能力评价上说,分数至上,不符合能力综合体现的客观规律(分数高不等于能力高),考100分的日后给考60分的人打工多的是。由此(家长、学校)及彼(社会各方面)拓展出去,仅凭考分去考评奖惩一个人的业绩,仅凭GTP分值去考评奖惩一个官员的政绩或是一个地方发展优劣等等,凡此简单机械的思想行为,都是片面有害的。
另如北京卷: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老腔”演出形式虽简陋(敲打节奏用的是木板木凳),演唱风格虽质朴,但声音高亢跌宕,激情磅礴昂扬,气氛热烈火爆,让人跟着一起群情激奋,酣畅淋漓。透过这种表象(艺术形式)之后,我们看到的是植根于黄土坡上的传统摇滚表演艺术,虽土里掉渣,却别有魅力,这魅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与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需要这样的“老腔”,需要用好这样的“老腔”!这便是“老腔”弥足珍贵的本质的东西。由此类比出去,可以谈充分发掘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文化艺术、科技创新乃至生活养身,都有联系的切入点。
(二)互利性思辨
互利性思辨是指从互利的联系出发,对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的发展规划,作整合性的思考、辨析,从而做出兴利除弊合作共赢的科学决断。事物之间的互利基于互依(无互依即无互补),得于互补(有互补才有互利),臻于互成(彼此成全,才能实现共赢多赢),互依——互补——互成,这是互利性思辨的逻辑循环。互利性思辨,首要的是避开事物间的互抑性,发掘并用足彼此间的互补性,促进互成共荣。统筹——分享——合作——互补——互成,这是互利性思辨的着力点。找互依要在高瞻远瞩,作互补贵在统筹兼顾,求互成利他利己,这是互利思辨的展开链。
如全国Ⅲ卷作文: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作文。
材料涉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产业兴衰的联系。小羽走出小我,于统筹中意识到了其中互依互存、互补共荣的互利关系,于是采用积极的对策:拿出自己的专利技术与大家分享,牵头合作做市场规范,于是共同努力治理好市场,在良好的秩序与共同努力下,实现共赢的同时,个人价值实现最大化,“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走出材料,现实中类似情形都可以联系,展开分析论理,不难形成与众不同的思想见解。
二、全面性思辨
事物间的联系具有多面性,循着事物的多面性去思考辨析,即全面性思辨。简单表示:有A有B有C,都合理,比较起来“这个”更好。“这个”可以从已知中整合提优,可以是自己实践体会,绝不可以以此非彼片面化。全面性思辨突出的是兼容性思辨。
如全国Ⅱ卷,对于提高语文素养而言,材料中提供的三条途经都有道理都需要,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选择其中一个角度,阐明自己的“看法和理由”。“看法”是观点,指明“是什么”。“理由”是论证,要借助于分析和事实,证明“为什么”。兼容性思辨,首先要肯定已有的正确意见,绝不可以全盘否定。讲自己角度的看法,也是在已有正确意见基础上,有所整合与侧重而已。比如,材料提供的三条途径可以整合为两个层面。一是课内(课堂教学),二是课外(课外阅读与生活实践)。侧重解决的共性问题是: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用,才是落在“语文核心素养”上。仅仅是学考试,练考试,为考试,只是考试能力培养,这是当下的弊端,是写本文最需联系的现实。
又如天津卷,关于阅读方式,材料提供了利用电子设备、多媒体技术和纸质书本多种,且明确了不拘一格的方向。要求考生“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这里的“青春”承命题提示:“当代青年渴求新知,视野开阔,个性鲜明”,暗示了伴随青春脚步成长的背景,也就是谈阅读须是过程性的,即呈现自己如何在阅读中成长,以证明阅读使我青春(心智)勃发,茁壮成长。谈自己的,同样需要兼容材料所提供的合理有效阅读方式,智慧的做法是从中整合出新的思路,建构自己的青春阅读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例如,我会用网络和媒体技术阅读,但我更注重纸质书本的阅读,或者说我的青春就是伴随着纸质书本阅读走来的。因为——,你可以说出几条理由,结合你的做法,说明对你成长的积极影响。
三、发展性思辨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静止的不存在。循着事物发展的联系去思考,即发展性思辨。发展性思辨主要是前瞻性思辨和主流性思辨。
如山东卷“我的行囊”:
在人生的路上,行囊里有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已经准备却没有用到,有些没准备却用到,有的马上就要用,有的一直陪你走到最后。
所谓“行囊”意谓人生的准备,材料给出的是两种情形。一是备用与无用,二是现用与将用,聚合起来是如何看待有用与无用。作文的重心是你怎么看。发展地看:人生之路长,意外需要常有,不能不备;现在没用到的,将来会用到,有备才无患。所以,谁主谁次,孰轻孰重,是发展变化的,需要从长计议,统筹准备。不能只顾眼前“有用”而忽略了将来一直陪你走到最后的“大用”。眼前“有用”的是什么呢?显然是功利的需求,如考分升学等眼前功。一直陪你走到最后的“大用”是什么呢?当然是受惠终身的美好德行、快乐向上的精气神、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体魄等。这种类比点抓准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文章就顺理成章了。
四、辩证性思辨
事物发展的多面联系中,往往呈现出对立而又统一的相辅相成性,或相向而成,或相反而成。正是这种对立,促进了事物更快的发展。循着这种对立统一联系去思考辨析,即辩证性思辨。简单表示,AB对立,无A无B,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辩证性思辨,重在一分为二的辨析。全国第Ⅲ卷,上海卷,浙江卷,都是辩证性思辨作文。
如全国第Ⅲ卷材料信息:“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而选择比天赋更重要。”要求“以此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善良”代表的是德行,“选择”意寓的是养成。其中涉及的对立统一是才智(先天禀赋)与德行(后天养成)。文章的重心很显然,对于创新创造而言,天赋与善良都需要,但善良的选择更重要。为什么呢?这是作文要展开分析论证的主体。例如,德行(善良)与情商、与智商、与抗挫能力等后天发展的联系,好多角度可以展开思辨。
又如上海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一分为二地看,“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于是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作文重心在“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是什么(观点),为什么(论证)。如深入一步,可以结合“评价”的负面效应根由,提纲挈领地提出针对性的怎么做(对策)。
至于江苏卷的“话长话短”,辩证色彩更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正确;“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存在;“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需要。其中涉及说话的有无长短,看似对立,实则相辅。核心是说话的正确价值取向是:该有则有,该无则无,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彰显个性与倡导创新”依据在合适,即合情合理合度。文章重在于思辨:你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
总之,理性思维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自然是高考作文一以贯之的考查重点,是高考语文乃至全局的决胜关键点。理性思维基于思落于辨,而思辨的精准与灵动与否,与必要的技巧训练有关,更与一个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积累和感悟的深浅相连。欲以思辨决胜,还须紧贴现实。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责编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