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市市校院地科技合作的思考

2016-08-09张翠兰

厦门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厦门市中科院厦门

张翠兰



科技论坛

厦门市市校院地科技合作的思考

张翠兰

“市校共合作”和“院地同发展”是近年来厦门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重大战略的科技合作工程,借他山之石,造创新厦门。通过大力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和建设高水平科技研发机构,提升厦门市的总体自主创新能力,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厦门市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及国防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中科院分院或研究所签约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促成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科院稀土研究所落户厦门,并有一批国内重点大学、中科院直属研究机构等在厦筹建高水平研发总部、分支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针对厦门市校院地合作工作情况,在此提出一些简单的工作思考。

市校院地科技合作工作开展主要情况

1.院地合作情况

(1)建成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2006年厦门市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共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备忘录,于2009年底在厦门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成为中科院与深圳、青岛、苏州、烟台及厦门等地共建的5个新建国家级研究所之一,建成后的中科院城环所面向国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城市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重点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健康,城市环境治理技术,环境治理工程与循环经济,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应用示范,成为培育新兴产业和凝聚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高地。

(2)建成中科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2012年第十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和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在厦共建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稀土材料研究所。稀土材料研究所将建成我国南方稀土材料研发中心以及中科院下属单位和国内科研院校有关稀土材料成果在福建省转移转化的平台和窗口,成为海西地区国家级一流的科研机构,为厦门市稀土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2.市校合作情况

(1)推进产学研合作,一批技术转移中心落户厦门

为进一步落实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厦门市科技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引进国内重点理工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等来厦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促成高校科研院所和有技术需求的企业直接对接,减少技术转让中间环节,帮助企业降低购买技术和服务的成本。经过不懈努力,先后有北京大学工学院厦门创新创业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厦门工业生物技术转移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技术转移中心落户厦门,形成了以大学输出人才和项目,厦门市政府政策和支持、并提供孵化场所和对接企业的合作机制。通过合作建设,已吸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及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成效显著。同时在转移中心的牵线搭桥下,一批高校纷纷决定在厦门设立研究院。

(2)夯实产学研合作,吸引高校来厦设立研究院

●引进北化研究院

2011年 4月15日,“北京化工大学厦门生物产业研究院合作签约揭牌仪式”在海沧举行,启动了“厦门北化生物产业研究院”的建设。该研究院注册资金1000万元,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建成 “工业生物技术研发平台”“工业生物技术中试基地”和“海峡两岸生物产业联合研发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北京化工大学先进成果在厦转移转化,进一步推动了厦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

●引进清华研究院

2014年4月厦门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吸引清华大学科技成果来厦门转化和产业化。以清华紫光为投资主体,以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为中心,把展讯、锐迪科世界第三、第四大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中心和清华同方、同方国芯、同方威视的研发机构落户厦门,在厦门建设清华紫光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和产业园,推动两岸清华大学在厦建设“清华海峡研究院”。

●引进北大研究院

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厦门市思明区于2014年12月签约共建“北京大学厦门创新研究院”,研究院重点建设光电、空间信息、微电子等研究所与实验室,引进北大与协创院先进技术到厦门实施工程化研究及中试与产业化,提升厦门企业技术能力,打造一个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人才引进的创新技术平台。

●与国防科技大学等共建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

2015年1月,厦门市政府、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协作框架协议,三方在厦门市海沧区共建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2015年4月,“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南方分院、厦门赛宝工业技术产业园、国家级消费类电子检验检测中心等7个项目同步签约,成为首批示范项目。研究院将打造产业项目“快速孵化器”,目前已经生成系列合作项目25个,总投资84亿元,涵盖系统研发、科技服务、技术改造等多领域。

3.务实开展科技招商,多个国家级研发机构陆续进驻厦门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科技局主动作为和积极争取,2010年底市政府出台“鼓励在厦设立研发机构办法”,为一批骨干科研机构落户厦门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1)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

国家对台农业交流合作基地 “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已落地厦门科技创新园,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台湾有关科教机构合作创办,将投资12.5亿元、占地近百亩。研究院将结合两岸农产品资源特点和食品产业技术创新要求开展各项工程化研发,和亚热带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创新利用,重点建设食品加工业研究中心、亚热带园艺研究中心、创意农业研究中心、碳交易研究中心以及科技交流与服务区等五个中心。

(2)中船重工七二五所在厦建立“新材料研究院和产业化基地”

中船重工七二五所在厦建立 “新材料研究院和产业化基地”,入驻科技创新园,首期拟投资(4-6)亿元建设新材料研究院,投资(5-10)亿元打造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主要开展研究电子信息材料、海洋防护材料等新兴、前沿材料,该研究将有利于推动厦门进军纳米及ITO靶材、TCO太阳能薄膜电池导电玻璃等新材料产业。

院地市校科技合作工作的思考

为进一步创新服务机制,以引进新建研发机构为载体,大力吸引海内外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厦门,我们提出以下若干院地市校合作工作的建议思考。

1.常态举办项目对接会,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福建省委省政府,厦门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项目成果对接,以“618”海峡项目成果对接会为主平台,要求各地市根据地方需求,个性化、常态化开展项目对接与交流活动。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市科技局致力于探究深化对接会的合作机制,主抓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两头,一头抓紧收集企业真实技术需求,另一头抓高校最新产业化技术成果,积极搭建校企科技合作平台,扎实推进官产学研全面合作。

2.政策倾斜推动院地市校科技合作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全国各发达城市都注重引进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厦门也已经制订了双百人才计划,建议在吸纳人才来厦工作的主要渠道——新建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中心,可以参照深圳、江浙等一些发达地区对吸引和扶持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的补助政策,研究制订专门的院地市校科技合作优惠扶持政策,切实支持高校院所在厦设立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

3.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为鼓励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厦设立研发机构,建议对经认定的国内重点大学、中科院直属研究机构、央企及国内外大型上市公司在厦实质投资设立研究院的,自注册之日起,即同意以重大科技平台项目予以立项支持,帮助其在厦门立足和发展。

4.建立院地市校科技扶持专项资金

发挥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本和企业投资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建设,实施重点产业领域科技攻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经技术转移机构促成在本市转化的成果申报科技计划项目,财政科技资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支持。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单位:(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猜你喜欢

厦门市中科院厦门
厦门正新
七彩屋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舫山第二小学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偶”遇厦门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2015年厦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