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坂水厂综合除藻技术
2016-08-09谢小明
谢小明
莲坂水厂综合除藻技术
谢小明
前言
饮用水水源地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滋生,已成为影响自来水水质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水中藻类滋生超过一定数量时,特别是因过度繁殖形成水华,不但会产生恶臭,部分藻类产生的藻毒素也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含藻源水进入自来水厂后,对制水工艺、药耗以及构筑物池壁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1.藻类生长使水体溶氧量、有机物增加,矾花密度降低,沉淀去除率下降,需投加大量混凝剂和消毒剂,且藻类生长或死亡均会对水体释放毒素,严重时需增加活性炭吸附、二氧化氯前置消毒等工艺以消除影响。
2.藻类大量繁殖易堵塞滤池滤料层。当藻类数量大于2×106个/L时,滤料层会严重堵塞,缩短过滤周期,减少产水量,增加反冲洗水量和频次,并严重影响出水水质。
3.形成藻类滋生恶性循环。自来水厂混凝土池壁由于藻类生长的长期影响,池壁粗糙老化,反过来又给藻类、摇蚊、水垢和青苔的寄生提供良好的繁殖场所,既影响制水过程中的感官质量,又增加了清洗频率和工人劳动强度。
莲坂水厂除藻方法
厦门市莲坂水厂于1958年投入运行,设计处理水量5万吨/日,是厦门市早期重要的水厂之一。工艺为初期沉淀→折返混凝→斜板沉淀→双阀滤池→二氧化氯消毒(图1)。
图1莲坂水厂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莲坂水厂蓄水池可用池容为4.8×104m3,总容积约10 m3。早期莲坂水厂源水水质较好且制水量大,水力停留时间短,藻类污染不明显;近年来由于水源地富营养化现象加重,且源水出现部分时间停供,导致莲坂水厂制水量降至2-3万吨/日;夏季气温升高后,因蓄水池未及时清淤,蓄水池中藻类大幅增加,含量可达1.5×108个/L,表面pH值接近10,严重影响莲坂水厂的制水工艺及水质安全。经过不懈努力,莲坂水厂不改变现有工艺流程,不增加大型设备和处理构筑物,有效降低了藻类生长影响,实现了水质合格率100%,且长期保持低药耗和低能耗。其成功经验如下:
1.生物治理
向蓄水池内投放鱼苗和螺类。花鲢或白鲢每增加1Kg体重就能“消灭”40-50 kg蓝藻,鲤鱼和螺类能有效分解鲢鱼粪便,为莲坂水厂的生物链养殖治理藻类污染提供了便利条件。当藻类数量较少时,蓄水池中自然生长了一些鱼类、螺类等,形成生态链;当藻类数量慢慢增加,通过增加鲢鱼、芦台鲌鱼等食草鱼类和一定的鲤鱼、石螺投放,有效控制藻类生长。
2008年开始,二年一次进行春季投放花鲢和白鲢,冬季捕捞大的鱼(罗非鱼、花鲢和白鲢鱼)。首先投放鱼苗时应充分考虑鱼体大小。太小成活率较低,且易通过进水口、出水口游走,太大使用不了几年就得出库。因此,投放的鱼体大小宜在2指宽左右。其次,鲢鱼的放养密度也不宜太大,特别在水位较低时,生物体密度会成倍加大,易造成鱼类夜间缺氧甚至死亡。根据实践,其最佳的投放密度约为20-61g/m3。此外,由于鲢鱼具有逆流而上的习性,且耐缺氧能力极差,水厂工艺进水管口务必安装防护网,以避免进水时大量鲢鱼逆流钻进暗管无法回游而导致缺氧死亡。
该除藻方法效果明显,投资少,见效快,管理费用低廉,无有毒有害副产物产生,水中藻类数量显著下降,且水体腥味、饮水口感、处理难度和制水药耗(氯耗和矾耗)均有显著改善。
2.缩短蓄水池水力停留时间
经过实际研究发现,当前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几乎是其他产业的一半左右,这意味着种植业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还存在很明显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问题。也正是因为当前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种植业的比重较大,所以很容易对农业经济建设带来影响,如果产品的价格出现下降,那么农民也很容易出现经济损失[4]。
对莲坂水厂的2#蓄水池进行短流,并与1#蓄水池的进水口进行取样比对并分析DO数据(表1),可知:短流后的2#蓄水池的源水因停留时间短,藻类光合作用时间和数量相应降低,产生的氧气量也有所减少,出水DO含量比1#蓄水池显著降低。每年夏季来临,当池内pH不断升高,对制水产生一定影响时,则实施短流工艺,超越1#、2#蓄水池,能有效减轻制水的困难,该方法对低浊度水源水也极为有效,可实现更低矾耗制水,提高出水水质。
表1各进出水口取样数据(单位:mg/L)
3.蓄水池吸水口增加挡渣板
藻类生长受光照条件限制,基本只在水面至水面下50cm的区间内生长(见表2)从检测结果看(表2),蓄水池取水口处的pH值最高从9.8下降至7.1以下,与进水水质相同。另蓄水池吸水口由于进水量大,在吸水口水面易形成大漩涡,致使表面藻类被吸入。
表2吸水口垂直深度水样pH检测数据
因此,在蓄水池吸水口附近增设了往下悬挂的深度1.8m的不锈钢挡渣板,不仅可有效拦截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脂、树枝和树叶等残渣和垃圾,且保障了蓄水池只吸取下层水。2013年投入使用后,吸水口附近水面几乎无漩涡,将藻类控制在吸水口以外区域,配合鱼类生态除藻可有效控制藻类进入后续处理环节。
4.定期进行蓄水池积泥清理
源水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和营养物质,易沉积在蓄水池中,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滋生大量藻类。因此应定期进行蓄水池积泥清理,可以有效降低藻类大量生长风险,莲坂水厂清理周期为3-4年/次。
5.对滤池和斜板沉淀池进行遮阳网加盖
藻类生长需要阳光,破坏其光合作用是治理藻类污染的可行方法。为减少光合作用的发生,莲坂厂从2013年开始,将双层遮阳网固定在滤池、斜板沉淀池上隔挡阳光,成本低廉,不但实现了遮阳网的遮光作用,而且便于进行滤池、斜板沉淀的清洗,有效遏制滤池藻类生长。实践结果表明,在水质稳定的情况下,没铺设遮阳网的滤池藻类繁殖,水体成绿色,一般运行10天左右就要对其池壁进行一次冲洗,由于藻类的作用,泥、藻紧固的沾在池壁上,需要近2 h冲洗,且难以冲洗干净。而铺设遮阳网后,藻类生长极其稀少,几乎不需清洗(系统有自动反洗功能,可将积泥自动冲洗干净),使滤池池壁变得更加洁净、卫生,大幅减少员工劳动强度。
6.进行混凝前加氯
采用加氯方式杀灭部分藻类。前加氯能杀灭一定的藻类,并能去除水中的一部分异味。夏季时在蓄水池吸水口处投加适量氯气,适当增加矾投加量,并加强排泥,可有效解决水中少量藻类对制水工艺的影响。
莲坂水厂前加氯分为连续投加和间隙投加两种。当生产池池体内藻类较多影响沉淀、过滤和消毒时,可采用间隙投加。根据池体内藻类多少从每周到每月或数月一次,每次投加量为正常消毒的2-3倍。投加时间为进水到滤池出水的整个停留时间,后进行滤池反冲洗,将污染物反洗排放。连续投加主要是在进水藻类大幅增加,则可在进水处根据藻类数量进行连续投加,剂量一般为消毒剂量的1/3-1倍,能有效杀死藻类,再通过沉淀和过滤将其去除。第二种方法会增加一定的生产费用,并会产生一定的氯衍生物,因此需严格控制投加量。
7.运用活性炭吸附去除藻类及其代谢产物
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可用于吸附去除水中分子量(或颗粒直径)较大的吸附质。活性炭表面具有微弱的极性,不仅可去除水中的非极性吸附质,还可去除极性吸附质,甚至某些微量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粉末活性炭的粒径一般为10~50μm,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吸附速度快,一般情况下可与混凝过程相结合。
莲坂水厂采用将活性炭混合在矾液中,再投加到源水中,活性炭可混合吸附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杂质,同时可增加絮凝矾花的核心作用,提高悬浮颗粒的碰撞机会,可显著提高混凝工艺的处理效果,活性炭粒吸附后绝大部分在沉淀池中沉淀,经排泥系统排出,实现除藻和除异味、净化水质的作用。该工艺为应急工艺,应用于季节性水质恶化时的间歇处理,每年演练一次。
8.使用二氧化氯
2013年,莲坂水厂升级为二氧化氯消毒工艺。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消毒能力强且衍生物少,兼具除藻、除锰、去异味的能力。通过设置投加点从取水点、单组沉淀池、滤前等,获得了大量数据,确定了最佳投放点和剂量。对控制水华,采用取水点连续投加方式,浓度根据水体pH值控制投加浓度在0.25-0.46 ppm之间,能有效杀灭藻类,降低土腥味,并确保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值不过高;对池体除藻和螺 (藻和螺的生长会减少斜板过流孔的截面积,从而影响斜板沉淀效果和过流量),应采用单组沉淀池投加方式,投加的浓度在1-2ppm,夏季每月进行1-2次,每次在晚间进行4小时;对滤前投加能有效的改善滤沙的特性,宜采用每个滤池反洗前单独投加 (二氧化氯泡腾片),投加后停止过滤半小时以上,进行反冲洗,反洗时能明显看到水体变绿,并有较大的藻类腐败气味,滤池除藻取得理想效果。
9.各在线仪表使用,实现更精确投加控制
结合实际运行经验,在进水、滤前、滤后、出厂水安装流量、pH、浊度、温度(水温)、二氧化氯及亚氯酸盐等各在线仪表,识别各处水质的变化,多点反馈投加情况,自动修正矾液、二氧化氯投加量,从而实现工艺稳定和精确投加,为莲坂水厂除藻和水质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持。
结论
通过应用上述措施,莲坂水厂工艺和水质稳定,到目前为止未发生因藻类生长影响自来水生产的事故。上述方法解决藻类污染和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为各自来水厂解决藻类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龚淑艳,梁彬,高斌.微污染含藻水处理技术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8
[2]沈曾民,张文辉,张学军.活性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3]王文委,陈晓玲.鲢鱼控藻技术的开发应用[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99-101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单位:(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