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国画引入工业设计基础课教学的探究
2016-08-09刘付勤
刘付勤
创新性研究
把国画引入工业设计基础课教学的探究
刘付勤
工业设计教育体系过于单一
国内现行的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主要源自德国包豪斯教育体系,包括设计表达、设计技术及设计理论等方面的课程。设计表达基础课能够很快让学生进入专业角色,其下设的传统课程包括素描、色彩、产品速写及效果图绘制等(如图1)。纵观国内各大专院校的基础课教学,恰恰无一例外都忽略了对传统绘画的学习!设计与绘画艺术在专业的初始阶段就被人为地分离了!单一的包豪斯教学方法不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的设计格局,也不利于学科和专业的健康发展。经过基础课的学习,方块和直线形态容易占据学生第一思维,过度崇尚造型的简洁。众多学生对形式“高大上”欧美风趋之若鹜,却不看重对产品语境的分析。这些都是单一的基础课造成的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在原本基础教学的形式、内容及素材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中国画之构思、构图、用笔、用墨、设色及收拾包含着实用的技法和幽远的意境,与工业设计基础课中对造型、色彩等能力培养具有一致的愿望。因此,如何从其身上萃取有价值的教学养分是值得深究的。当然,这一想法的实现还要依赖校方对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课程的相应调整。
图1传统素描课教学
国画之“形”对造型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绘画在以线造型的基础上,总结了人物用线的18种描法,山水画上为了表现不同类型的山石,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皴法和各种水墨运用技巧[1],其画线和运墨上对工业设计之造型能力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画线技巧在工笔画反复的习作获得提高。以绘制一幅牡丹工笔画为例:首先要求学生用线条对牡丹进行写生,画之前还要分析牡丹花瓣的类型、叶子之间的重叠穿插关系。用线条去繁就简地勾勒出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动态效果,通过闭合的线条快速表现出叶片的形态、叶与叶之间的穿插重叠、画面的纵深感。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分析、临摹、线条把控及构图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对培养学生的产品造型能力大有裨益。在获得速写稿之后,以熟宣纸为载体,利用描线笔把刚完成的速写稿拓下来,以获得更精细的白描(如图2、3)。勾线的时候力求线条的顺畅、完整,不同部位粗细及用墨浓淡也应当有所区分。而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线的造型能力,更培养了学生们“心细”的品质。同时,户外写生的教学形式易形成轻松的教学气氛,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图2牡丹白描
图3工业产品速写
写意国画亦称“粗笔画”,指用简略、概括、粗放及较随意的笔法所作的画。它是与工笔相对称的一种中国画种。写意主张神似,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如图4。写意画讲究在瞬间立意,把握全局意识,而细枝末叶置于其次。写意画在技法上体现在用笔(露锋、侧锋、中锋、逆锋、顺锋等)和调墨(墨分五色:浓、淡、干、湿、黑),毛笔本身的使法和墨色可调的性格为图形的成型提供了许多可能性并且与众不同。许多学生在画设计图的时候总是畏首畏尾,通过学习写意画,在掌握绘图技能的同时也正好养成胆大心细的工作风格,其绘画特点也有助于学生暂时撇开细节思维的束缚,重点把握产品整体造型的能力。2009年,笔者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在2009年一家设计公司实习时,一次设计总监要求我设计一款仿生“虎头”的LED手电筒,正当我还在为如何为表现虎头的轮廓、五官、牙齿和虎额而烦恼的时候,总监拿起马克笔三两下就画出了虎头凶狠有力的形态,而期间竟看不到任何具体的五官细节,实在令笔者惊艳不已。笔者在练习表现LKK设计名为“高山流水”的香台时,几笔大写意墨块化身为堆叠的石头,淡墨染出汨汨青烟,如溪水般缓慢流动,禅意非常深刻,既能表现产品的形态,也流露出产品本身的意境(如图5)。同时,国画的学习过程中必然要临摹《介子园画谱》,从而积累了各种鸟类、动物、植物、人物及房宅等画法。在锻炼了造型能力之余还储备了丰富的表现素材,大大拓展了设计语言。
图4写意花鸟画
国画之“色”对赋色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色彩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用色彩表达客观事物的能力,练习的素材主要是水果、陶具。在用色上,国画用色讲究 “随类赋彩”。一方面,绘画以物象固有色来着色,在国画中,会进行大量的调色练习,这些都将加深学生对色彩的客观认识。另一方面国画又提倡融情入色,理性和感性对立统一于设色当中。例如《林泉高致》中写道:“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苍、秋净、冬騎”[2]。对应到实际应用,产品用色必须要能够反映产品真实属性,为用户提供理解信息,指导用户的使用行为。同时,国画的学习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性认识。中国人对色彩的认识具有一致的民族心理,连名字都烙上了老中国的味道,如妃色、海棠红、水绿、墨灰、素色、酡颜、绾色及胭脂等(见图6)。国画的色彩与五行相对应,青色,象征着浩瀚无边的大海和郁郁葱葱的树木,是文人最喜爱的正色;赤色在见于中国民俗文化,象征着吉祥、喜庆;黄色象征大地颜色,代表着皇权,富贵;白色在民俗文化中象征着光明和纯洁;黑色为玄,谓之“天地玄黄”所以在中国的文化中象征天的颜色,同时黑色也被立为众色之本。中国画讲究墨色为上,墨色象征清流、不屑与脱俗。掌握了色彩的象征意义,有助于学生为产品营造明确的感情基调和主体。
图5 “高山流水”香台
图6国画颜色
中国画对艺术气质的培养
气质指人的生理、心理、精神、品质等方面的素质和素养。汉末魏晋时,人们臧否人物,气质特征是其重要依据之一[3]。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那些气质与工作相匹配的人更容易获得企业的认可,容易形成鲜明的设计风格。写意画的特点是豪放、简练、大气、洒脱,这些“性格”也在课程欣赏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个性。工笔画的营式为工整细致、结构严谨,在勾线的基础上进行层层染色,正如一位婉约秀气、心灵手巧的深闺女子,传递着无限的温情。“意境”乃国画不同于西方立体主义、构成主义审美名称,在不打破具体物象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即“寓意于物”。国画在审美表象上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和阅读性,通过营造可观可感的气氛、趣味、境界、格调,以此来提升作者的气质修养和审美境界。
参考文献
[1]吴寒.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工业设计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湖南科技大学,2008
[2]付静.中国画色彩意象性探究与当今语境下的新境遇[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2
[3]宋希仁,陈劳志,赵仁光等.伦理学大辞典[M].北京: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厦门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