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后复苏室患者术后肌松残余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
2016-08-09林茂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内蒙古乌海016000
林茂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内蒙古乌海 016000
全身麻醉后复苏室患者术后肌松残余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
林茂
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内蒙古乌海 016000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全身麻醉以后复苏室病人术后肌松的残余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行全身麻醉以后转运到复苏室的患者240例,按照抽样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120例,研究组使用了肌肉松弛的拮抗剂,而常规组没有使用肌肉松弛的拮抗剂,对患者药物处理以及手术信息等情况下进行如实记录与分析。结果97.5%的患者接受新斯的明拮抗的肌松剂,2.5%的患者接受了γ-环湖精类拮抗的肌松剂;两组患者肌松残余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的肌松残余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身性麻醉患者转到复苏室以后,患者使用的药物、药物剂量、药物使用的时间会导致患者肌松残余发生情况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医师重视药物的使用,准确掌握药量与用药时间,尽可能降低肌松残余的发生率。
[关键词]全身麻醉;复苏室;肌松残余发生情况
在麻醉诱导的时候,注射肌肉的松弛剂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下颌肌松弛声带器官插管,特别是在进行腹部手术时,可以松弛腹肌与膈肌,有利于手术顺利展开。但由于肌肉的松弛剂的个体适应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患者的生理与病理状况,会导致术后出现残余肌松的作用。而在麻醉的复苏室,残余的肌松作用容易加大并发症发生率。所以需要正确监测神经的肌肉功能,降低肌松的残余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该文分析了全身麻醉以后复苏室病人术后肌松的残余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行全身麻醉以后转运到复苏室的患者240例,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120例。其中,研究组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在20~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04)岁。常规组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龄在21~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01)岁。相关麻醉医师负责选择术前的麻醉用药,同时对神经肌肉的传递进行监测,在进入复苏室以后,通过一个独立的医生对麻醉过程进行检查与确认,明确排除标准。全部患者都签署知情的同意书,确保患者与入选标准相符合以后,需要及时执行神经肌肉的传递检测。两组患者年龄与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下一步比对。
1.2 肌松的测定
在全部患者尺神经上使用两个表面的电极,每隔15 s实施1次40 mA的四 个成串的刺激 (train of four,TOF)。通过拇指诱发电位,然后在TOF-WATCH SX加速度仪器(Organon,Netherlands)基础上,进行测定。获取持续3次的TOF,选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若测量的结果相差效果20%,并且无法获得额外TOF测量的结果,需要把该患者排除。
1.3 数据的采集
当患者进入到复苏室以后,要对患者皮肤温度、心率以及血压进行如实记录。将患者在TOF值基础上,分成不同的两个组:由全身麻醉彻底恢复以后,根据TOF的比值大于0.9与小于0.9。分为完全性神经肌肉的恢复以及不完全性神经肌肉的恢复。同时对患者手术诊断、性别、手术诊断、身高、临床的病史、年龄以及体重等进行记录,通过美国麻醉的医师协会进行分组,获取围术期数据。
1.4 数据统计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5.0来分析本次获取的数据,对全部与入选标准相符合的患者进行分析。应用χ2检验或是Fisher检验来比较分析患者肌松残余的情况。分类的变量是百分比与频率,同时按照数据分布用均数±的标准差(±s)或是中位数进行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术中的用药
在手术中,比较常用神经肌肉的阻滞剂是顺式阿曲库铵与罗库溴铵,其中,使用阿曲库铵的患者有50例,使用罗库溴铵的患者有70例;有117例患者接受新斯的明拮抗的肌松剂,占比为97.5%,只有3例患者接受了γ-环湖精类拮抗的肌松剂占比为2.5%。而使用拮抗肌松剂患者有40例发生肌松残余,占比为33.33%。麻醉药物还包含阿托品、芬太尼、对乙酰氨基酸与丙泊酚,有60例患者使用芬太尼、40例患者使用丙泊酚、80例患者使用阿托品、30例患者使用对乙酰氨基酸,30例患者联合使用阿托品与新斯的明。肌肉的松弛剂与拮抗剂剂量从表1中可以看出。
表1 肌肉的松弛剂与拮抗剂剂量±s)
表1 肌肉的松弛剂与拮抗剂剂量±s)
神经肌肉的阻滞剂肌肉的拮抗剂药物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罗库溴铵维库溴铵新斯的明42±12.21 13±6.24 57±12.14 9±1.24 3±1.02药物名称 剂量(mg)
2.2 肌松的恢复不全
即便顺式阿曲库铵以及维库溴铵的肌松残余发生率相对较高,但是使用两种药物以后,肌松残余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使用肌肉的松弛拮抗剂患者有18例发生肌松残余,发生率15.00%,常规组没有使用肌肉松弛的拮抗剂,有41例患者发生肌松残余,发生率为34.17%,两组患者肌松残余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使用丙泊酚来维持麻醉时,有34例患者发生肌松残余,发生率为28.33%,而使用七氟醚时,有14例患者发生肌松残余,发生率为11.67%,两种药物的肌松残余发生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肌松残余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医学界的一个研究重点与难点就是全身性麻醉以后的肌肉松弛发生情况,而且通过对肌肉松弛进行研究,给外科学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但是肌肉松弛属于全身性麻醉各个要素中比较容易出现以外的环节之一,而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肌松残余,尤其在全身性麻醉早期的复苏阶段,肌松残余发生率最高。因此,为了降低术后的肌松残余发生率,临床上常用的方式为:当成串的刺激(TOF)计数恢复到2~3时,按常规使用拮抗剂;防止使用长效的肌松剂;在手术中安装肌松的检测仪器,同时对肌松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肌松残余发生率,而且能够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但是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很多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均指出,即便使用了中效的肌松药,在医者主观意识下或是临床应用中,难以彻底防止术后的肌松药物发生残余的作用。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不断深入研究,尤其残余肌松药的作用拮抗和神经肌肉功能客观监测等需要引起重视,确保肌松药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3.2 肌松残余评估与药物使用
现阶段,国际上一致认为肌松加速仪的测量TOF比值在0.9以内就是肌松残余,所以本次研究把0.9以内的TOF比值作为肌松残余,而TOF比值超过0.9则视为肌松彻底恢复。Murphy[1]在全身性麻醉并拔管以后,对肌松残余与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评估后发现有90%患者的TOF比值在0.9以内,这就证明在进行器官拔管时基本不会出现完全性的神经肌肉阻滞恢复[2]。但是当患者进入到麻醉复苏室以后,TOF比值小于0.9的患者比率明显降低。此外,相关研究对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使用以后对于肌松残余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证明,患者使用泮库溴铵以后,比较容易发现严重的低氧血症与肌肉无力的症状。同时有关研究指出,使用肌肉的松弛剂可以将肌松残余发生率降低,而且使用不同的肌肉松弛剂,肌松残余发生率也存在差异,一般在21%~33%[3]。但是,也有研究指出,肌松残余发生率比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肌肉的松弛剂起效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具体的原因尚不明确,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
3.3 肌松残余发生原因
而在临床实践中,一些医生为了及时将气管导管拔除,经常会使用肌肉松弛的拮抗剂。还有一些医生担心进行拮抗肌松以后,容易加大呕吐、再箭毒化与恶心等并发症发生率,而不考虑使用拮抗剂[4]。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新斯的明的拮抗以后,不容易发生呕吐、恶心等并发症,也不需要增加止吐药的剂量,但是由于医生无法准确掌握应用肌肉松弛剂的时机,或者是应用的时间与手术结束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短、用药过量等,容易导致肌松残余发生率增高。现阶段,临床较为常用的药物是丙泊酚,这种药物在维持麻醉时,不容易出现肌松残余的情况,这与相关报道一致[5]。另外,在上午11点-下午2点这个时间段比较容易发生肌松残余,这可能是因为在中午进行交接班时,没有在合适实际使用肌肉的松弛剂所致。而且由于临床研究伦理的因素,没有统一限定患者转到复苏室的时间、肌肉松弛剂使用时间以及肌松拮抗剂的使用时间等,也会导致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肌松残余[6]。本次研究显示,有117例患者接受新斯的明拮抗的肌松剂,占比为97.5%,只有3例患者接受了γ-环湖精类拮抗的肌松剂占比为2.5%;两组患者肌松残余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使用丙泊酚来维持麻醉时,有34例患者发生肌松残余,发生率为28.33%,而使用七氟醚时,有14例患者发生肌松残余,发生率为11.67%,两种药物的肌松残余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综上,在全身性麻醉患者转到复苏室以后,使用肌松松弛的拮抗剂患者肌松残余发生率明显低于没有使用拮抗剂的患者,并且使用不同药物、药物剂量、药物使用的时间也会导致患者肌松残余发生情况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医师高度重视药物的使用,准确掌握药量与用药时间,尽可能降低肌松残余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周翠云,邢祖民,磨凯.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拔除气管内导管时的术后肌松残余作用[J].广东医学,2014,12(8):1231-1232.
[2]孙学丽,张晓娇,刘明明.加速度肌松监测仪定标和TOF基线值对麻醉后恢复室患者肌松残余效应监测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4,21(8):79-80.
[3]曾金祥,曾振平,叶阮昊.依托咪酯全麻患者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和传统气管拔管效果差异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4(31):213-214.
[4]魏玲,马显亮,史雪梅.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对结直肠手术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肌松残余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5,14(7):657-658.
[5]宋爽.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围拔管期残余肌松效应的影响 [J].重庆医学,2015,23(25):2132-2133.
[6]邸海鹏,何宝通,于昕琼.新斯的明拮抗顺式阿曲库铵全麻术后残余肌松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2(35):976-977.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6)05(b)-0045-03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4.045
收稿日期:(2016-03-07)
[作者简介]林茂(1978.1-)男,内蒙古乌海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麻醉。
Survey Analysis of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Residual Paralysis in Patients in Resuscitation Room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LIN Mao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Wuhai People's Hospital,Wuhai,Inner Mongolia,01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rvey and analyze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residual paralysis in patients in resuscitation room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Methods 240 cases of patients transferred to the resuscitation room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20 cases in each,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muscular relaxation antagonist,while the conventional group didn’t adopt muscular relaxation antagonist,and the drug treatment and operation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were faithfully recorded and analyzed.Results 97.5%patients received neostigmine muscular relaxation antagonist,2.5%patients received β cyclodextrin muscular relaxation antagonist,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residual paralysis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nd there was an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residual paralysis between the two drug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After patients are transferred to the resuscitation room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the application drug,drug dosage and drug application time can lead to difference in the occurrence of residual paralysis,which requires that the physicians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drugs,accurately master drug dosage and drug-use tim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residual paralysis as far as possible.
[Key words]General anesthesia;Resuscitation room;Occurrence of residual par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