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016-08-09杨盛慧
杨盛慧
【关键词】数学课堂 动手操作
动手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102-0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搭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突破重难点,从而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在新知探究时操作,变未知为已知
新知探究的方法虽有多样,但都是以知识迁移为主线,以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为目的。在探究新知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同时发散思维,从而找出它们之间潜在的相互联系,抽象出新知的本质。同时,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感知、想象、思维等功能进入最佳状态,真正实现了“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
在学习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已经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通过剪、拼等方式转化为长方形。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只要沿其中一条高剪开,就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就可以将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转化成求长方形面积的问题。在剪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就可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通过操作,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底与高的对应关系,在哪一边上剪的高则这一边就是高对应的底,避免出现底与高不对应的情况。
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学生能很轻松地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联系在一起,在操作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顺其自然地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
二、在把握重点时操作,变了解为理解
学习重在实践,仅仅依靠听、看,学生只是表面上获得了浅层的知识,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每一章节的课程都会有一个或几个重点,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往往只是大致了解了所学知识,但达不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因此,在把握重点时让学生经历操作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变了解为理解,真正掌握知识的结论。
在学习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周长》时,如果只是让学生记住圆的周长公式,学生就会感觉过于肤浅,而如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发现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让学生在经历过程的基础上记住公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公式的意义,并有意识地应用到生活中来。因此教师为每一小组准备了两个圆形硬纸片,一个直径为2cm,一个半径为2cm,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设计出可行的方案求出它们的周长。在展示汇报时,有的组用细线绕纸片一周,然后拉直用直尺量出两个圆的周长;有的组用到了软尺,方法与第一组相似;还有的组是将圆确定一个起点,在直尺上从0点滚动一周得出周长。这三种方法都涉及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化曲为直,虽然他们的方法不同,但思路相同,所以得出的结果都一样。
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还深刻理解了化曲为直的思想,对于圆的周长公式记得更清、理解更透彻。
三、在失误频发时操作,变错误为顿悟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反映了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将其变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产生认知冲突,在分析、讨论、比较中发现思维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动手、动口、动脑中顿悟,及时纠正错误,实现知识重新建构的目的。
在学习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对于长方体表面积的一些应用问题经常会有学生出错,有的不知需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有的对于个别面的面积计算错误等。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身边的工具,如墨水盒、橡皮等与实际问题中的面相对比,明确其长、宽、高,并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观察需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从而在动手操作中动脑思考,借助几何直观将抽象的问题正确解决。学生出现错误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因为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说明他们的空间观念还不强,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题时用好身边的工具,进而提高解题效率。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这样在手、口、脑并用的过程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借助于直观来理解新知、解决问题、提升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