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好混,文艺圈难混
2016-08-09代连华
代连华
唐朝元和年间,政治相对平稳,诗人才子你方吟罢我来和,整日热热闹闹,然而当刘叉出现在唐朝诗歌论坛上时,几乎秒杀了所有人。
首先是名字,一个“叉”字就带着一股杀气,一看就是个有故事的人。果不其然,年轻时的刘叉爱喝点儿小酒,那时,他还在江湖上混,一次,他酒后闹事伤人性命,被抓起来蹲了大牢。本该是死刑,但刘叉命好,那年皇帝大赦天下,刘叉瞬间自由了。出狱后的刘叉更加懂得了自由的重要性,于是洗心革面,把之前混江湖用的那些小片刀、短剑换钱买书,开始发愤读书,向文艺圈迈进。
其次,刘叉不按常理出牌,无论走到哪里、出席何种重要场合,他一律不谈自己的过去,人生履历就像一张白纸。也许潜意识里,他认为自己能红,写的诗能火,所以对过往只字不提,谁愿意揭伤疤给人看呀!但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此后也没人知晓他的生卒年以及出生地。如果他能把过去讲出来,没准就是一部励志大剧。
还有,别人写诗都是用词华美,既取悦读者,也愉悦自己,刘叉写诗却是“小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也正是因为他的诗直白且用词奇特,所以他的诗作迅速得到追捧。
刘叉曾为耕地的牛代言,写了一首《代牛言》诗:“渴饮颍水流,饿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竭。”这首诗写出了所有牛的心声,据说牛听了这首诗,泪流满面,集体给跪了。牛都能听懂的诗,何况人呢?于是,人人争诵刘叉的诗,各大文艺团体也纷纷发表评论。
刘叉火了,他如果借此机会出几本诗集,应该能赚得盆满钵溢。刘叉却没有这样做,他认为写诗就是为了自娱自乐,别人爱读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更不能当成挣钱的工具。
不出诗集也就罢了,刘叉也没有一点儿火了的架子,还公开坦言,自己也有不足之处,并拿着自己新写的诗作,投到文坛大佬韩愈门下请求指点。
韩愈写诗著文也不喜欢辞藻华美,他读到刘叉的诗歌时,不禁拍案叫好:“真是高手在民间!”最终,刘叉很顺利地加入到韩愈的文艺圈里。只是圈子里的才子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背景,而无根无派、狂傲散漫的刘叉不仅口无遮拦评东论西,而且路见不平一声吼,就是一个愤青,与文艺圈格格不入。
如此任性的后果是,刘叉没有交到一个朋友。而且很快,他连一直欣赏他的韩愈也得罪了。
众所周知,韩愈既能写诗著文,还会写墓志铭,并以此赚了不少稿费。这在当时是公开的秘密,没有人对此诟病,刘叉却公开指责韩愈:“你身为博学大儒,却搞歪风邪气,靠给死人写墓志铭挣钱,极尽吹捧之意,有失名师大家的身份,也给年轻人灌输了拜金思想,实在为人所不齿。”
韩愈心里很生气,但也不好公开驳斥,毕竟是自己把刘叉带进圈子的,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接下来,刘叉做得更过分了,直接将韩愈刚刚到手的稿费顺走,并美其名曰:“这是阿谀奉承死人的钱,不如送给我当养老费吧。”也许他自知不容于圈子,之后便一走了之,从此“归齐鲁,不知所终”。
编辑/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