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黄花梨的鉴定与识别

2016-08-08阎晓怀

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 2016年5期
关键词:鬼脸黄花梨纹路

文/阎晓怀

海南黄花梨的鉴定与识别

文/阎晓怀

导言: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豆科黄檀属,产于中国海南岛,另有海黄、花榈、海南黄花黎等别称。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位列五大名木之一。近些年由于资源的日渐枯竭,其市场价值不断攀升,于是便催生了以相似木材冒充牟利的乱象,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海南黄花梨的鉴别进行了详细阐述。

(明) 黄花梨提盒

作为制作家具最为优良的木材,黄花梨有着非凡的特性。这种特性表现为不易开裂、变形,易于加工、雕刻,纹理清晰而有香味等,再加上工匠们精湛的技艺,黄花梨家具于是便成了古典家具中美学的典范。

海南黄花梨家具是目前国内与国际市场上最受人尊宠,也是价格较为昂贵的家具。倘若是中国明清两代遗存的古家具,则更为珍稀。因此,对海南黄花梨材质的鉴定与识别,至关重要。

目前,鉴定与识别海南黄花梨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送林业科研机构通过仪器与化学方法,从气干密度、比重、细胞排列组合等各方面加以识别鉴定;二是通过传统眼学对颜色、纹路、香气加以识别鉴定。

把木材样品送林业科研部门检测的方法是否绝对可靠呢?大约十年前,有一场官司曾引起轰动。报载:某夫妇以8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从某红木厂商处购买了黄花梨架子床一尊。经朋友与专家观赏后指出其材质为越南黄花梨,并非海南黄花梨。夫妇要求退货,商家不允。最后商家拿着海黄木料与架子床木料送林业科研机构检测,结论同为“香枝木”,但产地不能测定。海黄与越黄是否同属同种,争论很大。但仔细研究两种树木的根茎叶花果实及两种木材的颜色、纹路、气味、板材的宽窄度等,即可知相似处虽多,但并不同属同种,而是两种木头,绝非一种木材产自两地。

世界上迄今还没有发明一种便携式仪器,可以一经照射便能准确分辨木材种类。因此,人们仍需凭传统眼学方法对海南黄花梨实施鉴定与识别。况且,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鉴定原则与方法,并经过实战历练,通过肉眼观察与鼻子闻嗅,是可以准确地辨别海南黄花梨的。

下面,我们谈谈传统眼学鉴定与识别海南黄花梨的基本要领与准则。

鉴别基本要领

一、望其气

海南黄花梨有着非凡的特性,这种特性表现为不易开裂、变形,易于加工、雕刻,纹理清晰而有香味等。由于木材本身油性较大,因而显得温润,给人一种温暖玉润的感觉。因此,我们在鉴定与识别海黄家具时,可以先远观,看其总体上的气息,再进而细察其木质是否细腻,通过抚摸感觉其细腻程度。

这种望其气的方法是一种高屋建瓴式的总体把握方法,类似观赏中国书画时的望气法,先看气息对不对,再看细节、笔触、题款及印章。由此步步深入得出正确与否的结论。

二、观其色

海南黄花梨木材并非单一色。其基本色调是由黄、红两种颜色组成的混合色。由于生长期间土壤不同、气候环境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以及由于制作、使用年代上的差异,其颜色细分可以有黄、淡黄、金黄、桔黄;红、橙红、桔红、红褐;茶、浅茶,深茶;褐、浅褐、茶褐、深褐等十几种颜色。无论哪种颜色,其实质还是黄与红两种基本色调的组合。海南黄花梨木料从颜色上区分基本上分为两种:浅色金黄一路为东部平原料,深色橙褐有黑条纹一路为西部山区料。

(明) 黄花梨二屉闷户橱

(明)黄花梨圈椅

海南黄花梨木料的颜色较为均匀,色调比较一致。西部料虽有黑色条纹存在,但由于其基色偏深,因而也不显突兀。

与之相比,越南黄花梨木材颜色总体上偏浅,黄色调多,红色调少,且黑色旋转条纹较多,颜色不够一致均匀,黑白对比度较大,色差明显。

三、察其纹

海南黄花梨木材上的纹路是变化莫测的,正是这样千人千面的纹路变化,奠定了黄花梨木材的天然纯真与绚丽多彩。因此,细细地辨别与察看海南黄花梨木材表面所呈现的纹路形态与变化,是鉴定与识别黄花梨的重要步骤与环节。

先说尽人皆知的“鬼脸” “猴面”,也有人称之为“猫眼” “狸猫眼”。这是黄花梨家具表面经常会有的小型环状图案,图案中央往往有一至两三个实心黑点,这其实是由树木生长点或者俗称为“树岔”形成的。

这个“鬼脸” “猴面”识别法虽然重要,却不唯一。因为越是粗大板材做成的家具上“鬼脸”越少,甚至没有,越是由细小枝岔做成的黄花梨家具“鬼脸”越多。而且,其他树种木材上也有“鬼脸”存在,当然,同是“鬼脸”“猴他面”也会有差异。曾有细心人指出:海黄“鬼脸”中心的黑点常常是实心的,而越黄“鬼脸”中心的黑点往往是空心的。这是观察细致者研究后的结论,待更多热心者证实。

海黄木材上还常常有斜行排列的辫子纹出现,有细密不规则的长形条纹与短簇而密集的鬃毛纹存在。这些条纹导致在海黄家具的四条腿或横枨中,往往形成脉胳鲜明的大筋,其颜色相间,一深一浅,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十分明显。

仔细观察海黄家具木材本身所呈现的千变万化的纹路,认真查找其“鬼脸”“猴面” “猫眼”及“辫子纹” “大筋” “鬃毛纹”,这是用眼睛辨别海南黄花梨的重要方法。

四、闻其香

闻其味,识其香,即可准确辨别海黄。用此法鉴定与识别海黄木材与家具,首先必须在自身建立起海南黄花梨木材天然具备与产生散发的标准气味,否则鉴定与识别无从谈起。

海黄木材会产生一种什么气味呢?是一种略带刺激的“辛香”。闻时感觉香气直冲脑顶,醒目而安神,这正是海南黄花梨木材入药的“通窍安神”作用。海黄学名为“降香黄檀”,其“降香”指的正是这种“辛香”,含浓郁香气之意。

如何在自身建立起海黄木材的标准气味呢?一是取海黄木屑燃烧,嗅闻其冒起的白色烟雾,可得到“辛香”的标准气息;二是在海黄木料开料加工或海黄家具在打磨抛光阶段,在工作间内细细嗅闻,也可知道海黄香气是怎样的一种“辛香”;三是最简单的一种办法,抓起一把用海黄料刚刚旋制打磨出来的手串或佛珠细闻,“辛香”气“降香味”浓郁而醉人。或者是拿起一把海黄木料新挖制的带盖小壶,将壶盖打开后嗅闻壶内气味,“辛香”与“降香”气扑面而来,认真体验,即可得到海黄标准香气的记忆。

海黄不同木材间的香气亦有差异,但仅有浓淡之分,基本香味是没有变化的。与越黄、红酸枝、鸡翅、柞榛、乌木、花梨、白酸枝等木材的气味是完全不同的,易于区别。故由此一途鉴定与识别海南黄花梨,堪称捷径。关键在于自身要明了海黄气息的标准味道。

以上四点鉴别海南黄花梨木材的方法是古人在几百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简便而有效,我们应当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运用。

与海黄相似木材的特点

与海黄最为相似的木材第一是越黄,其次是白酸枝和花梨木。因此,要准确地鉴定与识别海黄,也需要了解这三种木材的特质,这样才能将海黄迅速地与这几种相似的木材区分开来。

越黄木材细腻,花纹也漂亮,其中优秀材质可媲美海黄。但其材质由于油性不足略显干涩,颜色浅淡且整体上色差较大,花纹较为混乱。

白酸枝木材颜色浅黄,更趋于白,很少红的基色。海黄家具用久了,晒久了,也会趋于白,是两者相似处。但白酸枝表面远没有黄花梨木材纹路漂亮,图案变化也少,其细腻程度亦不如海黄。如从气味上区分,更是海黄香气十足,而白酸枝“酸臭”味明显,易于区分。

“花梨木”的木材本身图案纹路近似于海黄,也有“鬼脸” “猴面”,亦有斜行排列的“辫子纹”与“鬃毛纹”。从纹路上不易区分,但花梨木的所有纹路都是粗大一号的,其木质远不如海黄细腻,木材本身棕眼粗大直接暴露了它的名字,只能叫“花梨”而不是“黄花梨”。

结语

如何正确鉴定与识别海南黄花梨,掌握一些理论与书本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能够使人们较为迅速地学会与掌握传统眼学方法。但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是多看、多摸、多上手、多研究、多琢磨。许多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古董商人甚至目不识丁的农民由于长年捣腾古旧家具,不停地买来卖去,也练出一副火眼金睛,可以从众多古旧家具中一眼看出海南黄花梨家具。他们的本事源于实践,来自实战经验,来自于吃亏上当交学费。所以光靠读书是不行的,读完书后一定要参与实践,参与实战,有可能也会吃亏上当,但这样学费可以少交一点,历练的时间能够缩短一点,最终真本事是学到了。

(明)黄花梨五围屏龙纹镜台

猜你喜欢

鬼脸黄花梨纹路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遭雷击的黄花梨
缤纷“鬼脸”秀
指 印
一起做鬼脸吧
黄花梨推手——明熹宗朱由校
价可夺金的明朝黄花梨床
蝴蝶飞飞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腿攒万字纹罗汉床
贝尔米兹的“鬼脸”